第143章 李世民:遇到价格刺客了!【求月票】
    听到端王的名字,李清照脑海中就自动闪现出了靖康耻的描述,跟家人打牌的好心情顿时一扫而空:
    “不见,让他滚!”
    昨天在混元宫,她看了靖康耻的描写,也看了金兵南下造成的生灵涂炭,气得浑身发抖,从没想过偌大个都城,居然让金人围了两次。
    第二次还把所有妃子公主全都进献给金国做了奴僕,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李迒看著老姐濒临暴走的模样,忍不住往嘴里塞了一颗大白兔奶:
    “姐,你要召唤神雷劈了他吗?”
    李格非赶紧阻拦:
    “端王可是皇子,当今天子的弟弟,劈了他对仙长的计划没好处,照儿莫急,仙长不是有交代的事情吗?你写个条子,让他照办便是了。”
    要是赵佶能办到,再说修行的事也不迟,要是办不到,趁早跟他划分界限。
    李清照想了想,从包里拿出一张a4纸,又掏出一支碳素笔,刷刷刷在纸上写下了周易的要求:
    【脱离皇室、永为庶民;出家为道、恪守清规。做到此四点,方有一丝修行之机,否则,仙路永绝!】
    写好后她折迭一下,递给了门房:
    “送给端王吧,就说我身体有恙,不能见客。”
    等门房走后,李清照顿时变成了赌场老手,拍著桌子说道:
    “刚刚那局被打扰了,不算,现在重新开始。”
    李迒挠挠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姐,刚刚我贏了,你和父亲该给我钱才对,要是不算的话,那我岂不是吃亏了?”
    李清照捏捏乖弟弟的脸蛋说道:
    “吃亏是福,姐这是对你好。”
    李迒:“……”
    你在仙长那里就学会欺负小孩子了是吧?
    姐弟俩斗嘴时,大门口的端王赵佶拿著a4纸,认真看著上面的文字,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另一边,大唐贞观世界,太极宫两仪殿。
    李世民衝下首处的李治问道:
    “李靖他们走到哪了?”
    此次出征高句丽,兵部尚书李绩也隨军出征,担任中军大都督,李治这个太子,就被李世民下放到兵部暂代尚书一职。
    二凤同志原本打算来个御驾亲征,让李治监国,但他既然不出征,李治的监国也无从说起,只能下放到兵部歷练。
    別看只是暂代兵部尚书一职,但李治的工作內容却非常多。
    跟户部协商行军粮草、徵发徭役,安抚请战的老將、统计各府的人马兵甲箭矢等等……忙得脚不沾地。
    没下放兵部之前,李治总觉得这些工作动动嘴皮子就行,但现在,他真正体会到了兵部工作的繁杂和艰辛,体会到了大唐军制的利与弊。
    总之,这次歷练,让李治从根本上懂得了兵部的基本运转,对一些政务的理解,也不再浮於表面。
    听到李世民的提问,李治起身来到侧面悬掛的巨大地图前,用一根木棍指著恆州治所真定城说道:
    “李卫公和李尚书所在的中军,刚刚赶到真定,中军会在此地修整三日,三日后再次启程。”
    说完李靖和李绩的位置,李治又向上一指,把木棍对准了蓟州:
    “苏定方的前部大军已经抵达蓟州,他本人率领的先锋军更靠前,应该到了平州境內。”
    平州就是后世的唐山、滦县一带,过了平州就是进入辽西地区的营州,也就是秦皇岛附近,属於进入东北的门户地区。
    李世民看了一眼地图,又问起了水军:
    “程名振准备得如何了?”
    程名振是唐朝初期一位不太出名的將领,但打仗很有一套,歷史上他曾作为水军大总管张亮的副手,横渡渤海奇袭卑沙城,也就是dl市一带。
    当时的作战计划是程名振奇袭卑沙城,张亮率领主力横渡黄海,率军直插高句丽国都平壤城。
    可惜张亮在水军方面是个大草包,非但没能完成任务,反而颇有折损。
    如今张亮被剔除出了东征队伍,李世民心一横,乾脆把所有水军全都交给了程名振,並封他为平壤道行军总管,负责渡海作战事宜。
    至於调入水军的刘仁轨,如今只能担任个中层军官,想要获得提拔,得拿到军功才行。
    李治介绍道:
    “水军正在往莱州方向集结,徵调的船只也在途中。”
    李世民点点头,吩咐道:
    “给程名振下令,水军集结完毕,可先训练抢滩,暂缓渡海,等辽东方面打起来,平壤城防空虚时再渡海夺城。”
    渡海作战,必须要出其不意,才能有所斩获。
    父子俩正聊著,小兕子李明达鬼鬼祟祟的走进来,捧著两碗绿豆沙说道:
    “父亲,兄长,我熬了绿豆沙,放了好几块冰,快尝尝,很美味的。”
    武媚娘不在,这丫头学习之余,动起了摆弄食物的心思,幻想著有一天去了混元宫,给仙长洗衣做饭。
    不过做饭是需要练习的,李世民和李治,就成了这丫头的御用小白鼠。
    李世民笑吟吟的接过宝贝女儿送来的绿豆沙,看到里面有海带,表情有些疑惑:
    “为何放了海带?”
    “媚……武才人说放了海带味道会更好,这是仙长那里的做法,熬的时候我还放了一些冰进去,味道超级好。”
    经歷了去年的李承乾造反和李泰夺嫡之事,李世民这颗破碎的心,全靠小兕子治癒,別说绿豆里放海带了,哪怕放一斤黄连,他也觉得香甜无比。
    毕竟是亲闺女熬的,再难吃,心里也是美的。
    此时还有军务,李世民和李治匆匆吃完,刚要继续商议,小兕子就伸出了白嫩的手:
    “吃好了吗?吃好了就把钱结算一下吧。”
    李世民不解的问道:
    “为父吃你一碗绿豆沙,还要付钱吶?”
    小丫头一叉腰:
    “当然啦,女儿这是小本生意,概不赊欠,天子来了也得给钱!”
    最⊥新⊥小⊥说⊥在⊥⊥⊥首⊥发!
    李世民:“……”
    刚刚被治癒的心,再次变得破碎起来,真是女生外向啊!
    父子俩身上没钱,只得用隨身玉佩抵押,就这样,小兕子用两碗绿豆沙,换走了皇帝和太子的隨身玉佩……堪称史上最贵绿豆沙了。
    回到一元殿,小丫头从一个柜子里抽出一个带密码锁的小箱子,打开后將玉佩小心放进去,抚摸著玉佩的吊穗自语道:
    “希望仙长能喜欢,庇佑父亲长命百岁,庇护哥哥身体健康。”
    相对於李承乾和李泰,她更喜欢平日里斯斯文文的李治,兄妹俩的关係比较亲密,在武德殿居住时,小丫头每天都送李治去上朝。
    合上箱子,她重新放到柜子里,然后跪在正殿的太极图前,默默为父亲和哥哥祈祷。
    混元宫內,武媚娘喝著周易带来的奶茶,盘算著接下来要买的物资:
    “一万支野猪矛头暂时够用了,应该再增加望远镜、无人机、对讲机的採购,相对於武器,此三者才是真正的神器,甚至能改变整个歷史的走势。”
    周易点了点头,刚要说话,突然觉得大脑里一阵昏沉,耳边仿佛有人祈祷,也像是蚊子的嗡嗡声,他四处看了看,又拍拍脑袋,怀疑昨晚没睡好。
    武媚娘看出了他的异样:
    “仙长怎么了?”
    “没事,这两天我再找伍爱民买点太阳能发电板之类的,只要有太阳,军中发电就不成问题。”
    不管李靖攻打高句丽还是卫霍横扫匈奴,都在日照时间长的高纬度地区。
    这种地区最適合太阳能发电,得利用好。
    武媚娘记下来,又把野猪矛的价格记在小本本上,为以后採购作参考。
    周易说起了土地庙开光的事:
    “周末开光,那天大家可能不回来,到时候你跟我去做法事吧。”
    武媚娘正在犹豫要不要回去一趟,一听这话,愉快的决定再多住几天,跟仙长一起去做法事,说不定还能再吃一顿大锅菜呢。
    又过两天,中天殿的紫微大帝神像已经供奉够了九天,赵登科开车过来请回去,顺便带来了一车新做出来的酱菜。
    最近他给自己的网店购买了流量,產品销量稳步提升,好评率也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取得了不错的开局。
    周易收下所有酱菜,又进行了在线报税,把最近的收入全部缴纳了税额,获得了一钱功德的奖励。
    这边悠哉悠哉的等待周末时,大唐开元世界却是另一番景象。
    长安城內风云诡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双方调兵遣將,在朝堂、官员任免等事情上针锋相对,几个重要城门的將军,一天换了三个,诸卫大营的主官,更是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
    所有人都清楚,那个决定大唐走向的时刻快到了,只有太上皇李旦,还在想办法调停儿子和妹妹的矛盾,甚至在甘露殿举办了一场宴会,试图让姑侄二人化干戈为玉帛。
    一元观內,公孙大娘托著腮帮说道:
    “这个太上皇真是拎不清,现在这种情况,不管小太平还是大孙子,都已骑虎难下,岂能说停就停?”
    李白觉得李旦的做法是没错的:
    “太上皇不想见到亲人相互戕害,这很正常,只能说李隆基的演技太好,连亲爹都被骗了……明天会死很多人,我们在主殿念诵《太上感应篇》为大唐祈福吧。”
    公孙大娘点了点头:
    “好!”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馋嘴小猫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馋嘴小猫咪并收藏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