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灯光助起降
对此,王根生则是让他们再等等,因为从庆号航母上还有一个关键的设备还没有安装好。
除了起飞之外,降落也是航母体系所有运作能力的基础和核心,而除了阻拦索之外,光学助降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东西。
飞行员驾驶着舰载机,在高空中看到了大海中的一片树叶,那就是航母。这个时候舰桥上负责飞行指挥控制的工作人员,要确定舰载机尾钩和起落架都已放下,光学助降系统准备完毕,才能引导舰载机进行着舰作业。
这个安装在航母左舷中部、由五个方形灯箱组成的光学设备,就是光学助降设备——菲涅尔透镜,这个类似于“红绿灯”的装置能够发出一种在特定角度才能观察到的直线型光束,引导飞行员按照预定下滑航路接舰。舰载机接近航母的下降阶段,必须严格遵守正确的下滑角。
菲涅尔助降系统设在航母中部左舷的一个自稳平台上,以保证其光束不受舰体左右摇摆的影响。
菲涅尔助降系统向降落的舰载机投射出由数种颜色组成的可见光通道;不同的区域由不同的颜色组成,以利于飞行员识别。
飞行员可以根据看到的颜色来判断自己是否被允许降落,以及自身的高低、左右偏离程度;并不断的修正飞机的飞行姿态和轨迹,保证飞机始终处于最合理的下滑轨迹上,最终成功着舰。
而这个光学系统并不是二战时期发明的,而是一九五二年,瑛啯海军军官古德哈特拿出了一件法宝——光学凹面镜助降系统。
说起来也挺巧,某天他在办公室看到了女秘书,对着镜子涂抹口红,他突然意识到,如果在航母上安装一面“镜子”,是不是可以解决喷气式战机降落的难题呢?于是就诞生了大名鼎鼎的凹面镜助降系统,它主要由许多白色灯泡组成,在凹面镜的边缘加装准绿色基准线,然后驾驶员驾驶飞机保持白光视平线对准绿色基准线,完成降落。凹面镜也可以通过调整,以适应不同种类的飞机所需要的不同入场角度。
后来,军事技术人员又研制出一种称为菲涅尔的透镜光学助降装置。由于航母飞行甲板与机场相比过短和过窄,因此飞机着舰点必须非常准确。
若太靠前,飞机会冲出甲板掉入大海;若太过后,飞机又可能与航空母舰的艉部相撞。真可谓前不得,后不得,旦有毫厘之差就可能酿成大祸。
它由四组灯光组成,主要是中间竖排的五个分段的灯箱,通过菲涅尔透镜发出五层光束,光束与降落跑道平行,和海平面保持一定角度,形成五层坡面。
每段光束层高在舰载机进入下滑道的入口处为六点六米,正中段为橙色光束,向上、向下分别转为黄色和红色光束,正中段灯箱两侧有水平的绿色基准定光灯。
当舰载机高度和下滑角正确时,飞行员可以看到橙色光球正处于绿色基准灯的中央,保持此角度就可以准确下滑着舰。
如飞行员看到的是黄色光球且处于绿色基准灯之上,就要降低高度;如看到红色光球且处于绿色基准灯之下,那就要马上升高,否则就会撞在航母尾柱端面或降到尾后大海中。
在中间灯箱左右各竖排着一组红色闪光灯,如果不允许舰载机着舰,它发出闪光,此时绿色基准灯和中央灯箱均关闭,告诉飞行员停止下降立即复飞,因此被称为“复飞灯”。复飞灯上有一组绿灯,叫做切断灯,它打开即是允许进入下滑的信号。
至于为何学历不高的王根生会知道这么多有关于航母的信息,这主要来自于穿越之前,航母发展火热,所以就导致了有关于航母的知识满网络飞。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网络主播,都会说两句航母的事情,而王根生也是有所关注,毕竟那个啯男人不爱军事呢!
而这个光学助降系统,之所以是二战之后才发明,这主要还是因为,随着喷气飞机的出现,舰载机的最低时速也是越来越高了,从螺旋桨战机的不足二百的失速速度,直接上升到了三百甚至四百的时速。
而如果不以高出这样的速度降落那么战机就会失速掉入海里。
因此这对于驾驶舰载机降落的飞行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
速度太快之下,给于舰载机驾驶员的调整时间也就越来越短了。
比如原来战机可以在每小时一百五十公里的速度下都不失速,让战机安然降落到航母甲板上,而换上喷气式战机之后,速度却是直接达到每小时三百公里,这样反应时间直接缩短一倍,其降落的难度自然指数上升了。
于是能够帮助战机驾驶员辅助降落的灯光辅助系统也就这样的被弄了出来。
当然对于以螺旋桨战机为主的从庆号要不要这套降落系统其实也不是那么重要,但是有了之后就可以让驾驶员们更好,更安全的降落了,所以装上自然也没有什么坏处。
当然随着这一套灯光助降系统的研发与安装,时间也是转眼就来到了五零年了,整个改装也已经基本完成,剩下的就是搭载零式野马进行真正的航母与舰载机的配合起降实验了。
不过王根生却并没有选择在自家的船坞旁边的勃海进行舰载机的起降训练,而是把起降训练决定在了内陆。
现在相比于沿海,内陆还是比较安全的,而且从庆号航母只是一艘不到万吨的轻型航母,所以哪怕沿着长江航行到喃惊都是没有问题的。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舰载机的零式野马战机,其实是要从喃惊机场起飞,然后再降落到停到江面上的航母上。
没错,就是要从机场起飞,然后再降落到航母上,可不是让吊机吊到航母上。
如此就有一个问题,王根生送去航校进行飞行培训的驾驶员毕竟都是一直在陆地机场上练习的。
这陡然在航母上降落肯定会害怕,甚至是不自信,而一旦第一降落失败,比如钩子没有挂着阻拦索,那么就会导致飞行员的心理承受巨大压力。
而后就会影响第二次,甚至是一直挂不住,导致飞行员直接不敢降落的问题。
(本章完)
对此,王根生则是让他们再等等,因为从庆号航母上还有一个关键的设备还没有安装好。
除了起飞之外,降落也是航母体系所有运作能力的基础和核心,而除了阻拦索之外,光学助降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东西。
飞行员驾驶着舰载机,在高空中看到了大海中的一片树叶,那就是航母。这个时候舰桥上负责飞行指挥控制的工作人员,要确定舰载机尾钩和起落架都已放下,光学助降系统准备完毕,才能引导舰载机进行着舰作业。
这个安装在航母左舷中部、由五个方形灯箱组成的光学设备,就是光学助降设备——菲涅尔透镜,这个类似于“红绿灯”的装置能够发出一种在特定角度才能观察到的直线型光束,引导飞行员按照预定下滑航路接舰。舰载机接近航母的下降阶段,必须严格遵守正确的下滑角。
菲涅尔助降系统设在航母中部左舷的一个自稳平台上,以保证其光束不受舰体左右摇摆的影响。
菲涅尔助降系统向降落的舰载机投射出由数种颜色组成的可见光通道;不同的区域由不同的颜色组成,以利于飞行员识别。
飞行员可以根据看到的颜色来判断自己是否被允许降落,以及自身的高低、左右偏离程度;并不断的修正飞机的飞行姿态和轨迹,保证飞机始终处于最合理的下滑轨迹上,最终成功着舰。
而这个光学系统并不是二战时期发明的,而是一九五二年,瑛啯海军军官古德哈特拿出了一件法宝——光学凹面镜助降系统。
说起来也挺巧,某天他在办公室看到了女秘书,对着镜子涂抹口红,他突然意识到,如果在航母上安装一面“镜子”,是不是可以解决喷气式战机降落的难题呢?于是就诞生了大名鼎鼎的凹面镜助降系统,它主要由许多白色灯泡组成,在凹面镜的边缘加装准绿色基准线,然后驾驶员驾驶飞机保持白光视平线对准绿色基准线,完成降落。凹面镜也可以通过调整,以适应不同种类的飞机所需要的不同入场角度。
后来,军事技术人员又研制出一种称为菲涅尔的透镜光学助降装置。由于航母飞行甲板与机场相比过短和过窄,因此飞机着舰点必须非常准确。
若太靠前,飞机会冲出甲板掉入大海;若太过后,飞机又可能与航空母舰的艉部相撞。真可谓前不得,后不得,旦有毫厘之差就可能酿成大祸。
它由四组灯光组成,主要是中间竖排的五个分段的灯箱,通过菲涅尔透镜发出五层光束,光束与降落跑道平行,和海平面保持一定角度,形成五层坡面。
每段光束层高在舰载机进入下滑道的入口处为六点六米,正中段为橙色光束,向上、向下分别转为黄色和红色光束,正中段灯箱两侧有水平的绿色基准定光灯。
当舰载机高度和下滑角正确时,飞行员可以看到橙色光球正处于绿色基准灯的中央,保持此角度就可以准确下滑着舰。
如飞行员看到的是黄色光球且处于绿色基准灯之上,就要降低高度;如看到红色光球且处于绿色基准灯之下,那就要马上升高,否则就会撞在航母尾柱端面或降到尾后大海中。
在中间灯箱左右各竖排着一组红色闪光灯,如果不允许舰载机着舰,它发出闪光,此时绿色基准灯和中央灯箱均关闭,告诉飞行员停止下降立即复飞,因此被称为“复飞灯”。复飞灯上有一组绿灯,叫做切断灯,它打开即是允许进入下滑的信号。
至于为何学历不高的王根生会知道这么多有关于航母的信息,这主要来自于穿越之前,航母发展火热,所以就导致了有关于航母的知识满网络飞。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网络主播,都会说两句航母的事情,而王根生也是有所关注,毕竟那个啯男人不爱军事呢!
而这个光学助降系统,之所以是二战之后才发明,这主要还是因为,随着喷气飞机的出现,舰载机的最低时速也是越来越高了,从螺旋桨战机的不足二百的失速速度,直接上升到了三百甚至四百的时速。
而如果不以高出这样的速度降落那么战机就会失速掉入海里。
因此这对于驾驶舰载机降落的飞行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
速度太快之下,给于舰载机驾驶员的调整时间也就越来越短了。
比如原来战机可以在每小时一百五十公里的速度下都不失速,让战机安然降落到航母甲板上,而换上喷气式战机之后,速度却是直接达到每小时三百公里,这样反应时间直接缩短一倍,其降落的难度自然指数上升了。
于是能够帮助战机驾驶员辅助降落的灯光辅助系统也就这样的被弄了出来。
当然对于以螺旋桨战机为主的从庆号要不要这套降落系统其实也不是那么重要,但是有了之后就可以让驾驶员们更好,更安全的降落了,所以装上自然也没有什么坏处。
当然随着这一套灯光助降系统的研发与安装,时间也是转眼就来到了五零年了,整个改装也已经基本完成,剩下的就是搭载零式野马进行真正的航母与舰载机的配合起降实验了。
不过王根生却并没有选择在自家的船坞旁边的勃海进行舰载机的起降训练,而是把起降训练决定在了内陆。
现在相比于沿海,内陆还是比较安全的,而且从庆号航母只是一艘不到万吨的轻型航母,所以哪怕沿着长江航行到喃惊都是没有问题的。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舰载机的零式野马战机,其实是要从喃惊机场起飞,然后再降落到停到江面上的航母上。
没错,就是要从机场起飞,然后再降落到航母上,可不是让吊机吊到航母上。
如此就有一个问题,王根生送去航校进行飞行培训的驾驶员毕竟都是一直在陆地机场上练习的。
这陡然在航母上降落肯定会害怕,甚至是不自信,而一旦第一降落失败,比如钩子没有挂着阻拦索,那么就会导致飞行员的心理承受巨大压力。
而后就会影响第二次,甚至是一直挂不住,导致飞行员直接不敢降落的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