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我还是想看你桀骜不驯的样子
    元谋。
    历经三个多月生长,制种菜心、小白菜、生菜等相继迎来收获。
    收割、晾晒、脱粒、清选……
    每一道工序都不容易。
    彭谦却时刻守着,也是见猎心喜,元谋的制种环境比想象中还更出色。
    温暖干燥的气候让种子只需经过简单晾晒,就能将含水量控制得很低。
    借助农民风选油菜籽的扇车、筛子等进行筛选后,种子的大小、饱满度、色泽等指标表现都极为出色。
    种子产量也远超出了预期。
    常规菜心种种子产量本来就低,这次在元谋每亩种子产量却达到了60~70斤。
    如此效益不仅能覆盖成本,还可能略有收益。
    简单汇报了些情况,彭谦又说:“现在正在进行发芽实验,测试纯度、净度和发芽率,有很大可能能达到出口标准。”
    陈家志想了想,开口道:“快过年了,买好回来的票了吗?”
    彭谦:“额…还没有。”
    陈家志:“赶紧买,我等着你回来一起去找丁建辉,让他看看菜心种子的品质。”
    彭谦:“……”
    丁建辉是城种子公司的采购,陈家志吃了番苦头才从他手中拿到试制种的机会。
    陈家志不是记仇的人。
    只记得他说过‘收获后不能保证收购’、‘小子,别那么自信’、‘种子出口没那么容易’、‘你以为你谁啊’……
    这次四九菜心种子总产量还行,接近两千斤,不过大都是在京城种子交易会上拿到的订单。
    属于丁建辉的只有一小份。
    本来当初从他手中拿的母本也只是种类多,但每种的量都很少。
    找他验货是应有之理,再不小心多透露一些也不过分吧?
    彭谦有些哭笑不得,这小老板还有些记仇。
    他只能又说得详细了些。
    今年在元谋的冬繁制种有成功,也有失败。
    叶菜类除了菜心外,其它蔬菜种子也有斩获,只是部分种子纯度还有待验证。
    同时茄果类制种因技术不熟、不了解元谋1~2月夜间低温等等原因,最终取得的效果不佳,还要继续改进。
    而且还有效益问题。
    菜心、小白菜等多是常规育种,产量不高,价格一般,效益不高,甚至比不上直接种菜的效益。
    相对来说,杂交制种产量高,母本的价格也高,父本还可以作常规商品种卖。
    如果有好的杂交种,收益能高出数十倍。
    同理,番茄、青椒、茄子杂交制种的收益也很高,未来还是要往这方面发展。
    陈家志说道:“彭老,这些都好说,你先抓紧时间买票回来,晚了我怕等你回来丁建辉先休假了。”
    彭谦:“……”
    试繁种的成功让陈家志尝到了甜头。
    虽说效益还一般,但已经走到了正确的道路上。
    不过陈家志也把杂交种的事放在了心上,现在菜心还少有杂交种,不过未来很常见。
    他想到了张桦在研究的尖叶菜心。
    除了代繁种,等政策放开了,还可以从科研院所购买品种授权进入种子领域,不一定要完全自行育种。
    或许还可以和科研院校合作?
    结束通话后,陈家志也没有再上楼顶,而是下楼去了育苗大棚。
    如今这10亩大棚用途多种多样,除了用于嫁接的科研,也是专用育苗场。
    一盘盘展开了几片真叶的芥兰不断被工人运输到菜场移栽。
    一亩大棚的芥兰苗大概可以移栽37~38亩,10亩大棚就算全部用于培育芥兰苗也不够400亩地移栽。
    所以,空出来的棚经过消毒后,又立马进行播种。
    除了芥兰,用于连州基地的黄瓜、茄子和番茄也会在第二批同时育苗。
    其中还包括砧木。
    所以10亩育苗大棚的任务也格外重,不停歇的运转也满足不了连州1000亩合作基地的用苗需求。
    只能分开,一半在当地培育实生苗,一半在城培育嫁接苗,再运输过去。
    也刚好能形成更直观的对比,起到一定的推广作用。
    而且,因为要嫁接,等嫁接苗出圃时,大约是4月份,移栽时间比常规苗更晚,后期面临的气候也更恶劣,但也更能体现嫁接苗的抗性优势。
    且夏季高温期菜价也明显更高。
    对现有的几种嫁接组合在广东的表现,菜场已经做了试验性验证,效果不错,但还需要更大范围的实战证明。
    …
    又过了三天,彭谦终于从元谋赶了回来,陈家志在车站接上了这位传统育种家。
    其身上还携带了一塑料口袋用作样品的种子。
    放进后备箱时,陈家志揭开绳子看了看,内里还有许多小包装。
    彭谦说道:“菜心、小白菜、上海青、大利生菜等每一样种子我都带了点回来,同时也各邮寄了份给繁种单位。”
    陈家志又随意拿了一小包种子打开,抓起一把摊在手心,筛选得很细致,“好种子。”
    彭谦笑了笑,“等回办公室我再给纪松打电话问问,发芽率应该也统计出来了。
    我感觉也很不错,比大多数用于出口的菜心种子都更好!”
    陈家志又赶紧把种子放回去,拴紧,盖后备箱,打开车门,“彭老,先回去打电话,顺便约下丁建辉。”
    彭谦莞尔,这坎看来是过不去了。
    其实陈家志也只是在开玩笑,他和丁建辉还不至于是深仇大恨。
    何况后续还要仰仗别人给订单。
    发动车后,陈家志又想起刚才提到的生菜种子,“彭老,生菜是南京的大利生菜吧,在元谋的表现怎么样?”
    彭谦:“很好,种出来外观漂亮,口感也很好,老李喜欢拿来烫火锅。”
    陈家志:“我准备在广州也种种试试,看看它的表现如何。”
    彭谦想了想说,“大利生菜的适应性还不错,应该能行。”
    大利生菜是久经不衰的品种,当然能行,陈家志也只是想菜场多吃点红利期。
    很快,到了靠谱鲜生办公室。
    彭谦也没耽搁,陈家志烧水的功夫,他就先给纪松打了电话。
    跟着就仿佛对面说一个数字,他就复述一个数字。
    “纯度96.5%。”
    “净度98.3%。”
    “发芽率93%。”
    “水分6.1%。”
    每说一个数字,彭谦的声量都会有个小小的提升,等说到水分时,已经称得上是亢奋了。
    办公室外走过一两个人时,也会探究的往里看。
    等彭谦打完电话,陈家志也泡好了茶,问道:“彭老,试验验证结果很出色吗?”
    彭谦笑了笑,“至少丁建辉知道这个结果后,一定会非常感兴趣。”
    陈家志乐了,“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喝了杯茶后,彭谦又打电话给蔬菜种子批发部,与丁建辉预约验货时间。
    过了一会儿,可能是得到了通知,丁建辉把电话打了回来。
    “老彭,你们菜心制种成功了?”
    菜心制种并不难,难的是这个季节,冬天制种菜心可很少见,而且是在内地。
    彭谦抬头对陈家志笑了笑,又说:“丁经理,眼见为实,种子我也带了样品回来,你拿回去测试下就知道了,嗯~按我的判断,比你们出口的菜心种子要强得多。”
    “我现在在白云,随时有空。”
    “好,那就等会儿见。”
    放下电话,彭谦哈哈大笑道:“丁建辉慌了,约我们中午一起吃饭。”
    陈家志念头也通达了。
    能让丁建辉这么急的放下面子,可想市蔬菜种子公司在种子出口创汇上下滑有多严重。
    而彭谦也不至于拿这事戏耍他,所以态度大变也不稀奇。
    只是略微显得有些滑稽。
    吃饭的地点也约在白云,陈家志和彭谦并不急,但也没有刻意摆谱。
    不过抵达饭店时,丁建辉也在门口等着了,“陈总,老彭,一段时间没见,风采依旧。”
    陈家志回道:“丁经理做事也是雷厉风行,种子都带来了,先验货?”
    “验货的事不急,我信老彭。”丁建辉摆手道:“先吃饭,吃了饭再谈工作。”
    话虽说这样说,陈家志注意到丁建辉不自然的神色一闪而过。
    便也带了一小袋约2斤菜心种子进饭店包间。
    放在桌子上后,丁建辉只是客气了两句,便很认真的查看。
    良久。
    他才叹道:“果然不错啊,要是纯净度和水分数据亮眼一点,妥妥的优等品!”
    彭谦笑道:“我们也内部测过,发芽率93%,纯度96.5%,净度98.3%,水分6.1%,应该都远高于出口标准吧?”
    “真能达到这个指标?”丁建辉震惊的合不拢嘴。
    彭谦:“我们的测试比较简陋,带样品回来,就是想看看专业检测结果。”
    “没问题!”丁建辉啪的一拍桌子,又问:“菜心种子总产量有多少?”
    彭谦:“将近两千斤。”
    丁建辉讶然道:“这么多?”
    陈家志连忙提醒道:“丁经理,你给我们的母本只够试种,大部分菜心种子都是给其它单位代繁的。”
    丁建辉:“……”
    回旋镖落到脸上让丁建辉很难受,但自己得为傲慢付出代价。
    广州菜心种子出口的境况日渐欲下,根本原因便是种子质量差强人意。
    就拿发芽率来说,别说93%了,就连85%的出口标准都达不到。
    而影响发芽率的因素也包括纯净度和水分等等指标。
    如果真能达到彭谦说的指标,绝对的优等品,利于种子出口创汇。
    饭桌上丁建辉长袖善舞,丝毫不在意种子的真伪。
    但吃了饭回到单位后,却迫不及待的找人检验验证。
    几天后等结果出来时,他激动又无奈的联系上了陈家志。
    “陈总,种子能多匀点给我吗?”
    此时的陈家志很想来一句,我还是想看你桀骜不驯的样子。
    (本章完)

章节目录

1994:菜农逆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野生的冰糖葫芦并收藏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