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搬家
    雨哗哗的下,一场透雨,解了当下的旱情。
    也让菜农们只能缩在家里,还好,女人们能看电视,男人们能打牌。
    前两天买的长牌也发挥了作用,当天早上就组织了起来。
    不过陈家志今天没参与打牌,而是在家里带娃陪老婆,偶尔还教易龙复习下课本。
    雨早上就停了,不过陈家志下午一点半时才拉着李秀出门。
    此前与在老家的老丈人和堂哥约好了两点左右通电话。
    路面有些湿,但铺了碎石,出了菜场又是水泥路,下雨天走路出行也很方便。
    雨后的天气也有些凉爽。
    李秀走在一边,忽然说道:“家志,李才和正旭都有事做,要是他们不愿意出来,怎么办?”
    陈家志:“尽量往好的方向说吧,都是年轻人,肯定向往大城市。”
    李秀:“可我们是种菜诶~”
    陈家志:“种菜也是在大城市种菜,而且让他们过来,也是干采购和司机~”
    李秀迟疑道:“我们需要人来干这个吗?”
    “需要。”陈家志偏头看了看李秀,说:“秀,我们下一步想扩大规模,就得有采购和司机,总不能一直我开车吧?”
    李秀沉默了一会儿,“要多大才算大呢,我感觉挺满足的了。”
    陈家志也沉默片刻,还是说道:“如果有机会,我想以后可以建几百亩,几千亩,甚至几万亩的蔬菜基地~”
    一时只剩脚步声。
    “我感觉我帮不上什么忙。”
    “怎么会,原来你又在纠结这个啊!”陈家志笑了笑,弄明白了症结所在。
    “你不是喜欢数钱吗,以后你就管钱呗。”
    李秀白了一眼:“我算现在这20个人的工资都头痛,更别提几百几千亩的菜场了。”
    陈家志:“我看你算得挺好的,这次一个都没出错。”
    李秀笑了一下,“很难的好不好,以后我不想算了,以后我就想跟着你,给你洗衣做饭。”
    两人都放慢了脚步,可能是因为下了雨,村里很安静,道路边的小水沟里水流哗哗作响。
    陈家志点了点头,“我会尽快租好房子,把你们接过来。”
    李秀:“嗯~”
    陈家志:“不过你也不能只洗衣做饭,我们菜场的精神文化建设你也得负责起来!”
    李秀:“啊?什么是精神文化建设?”
    “咔嚓~咔嚓~”陈家志双手比了个拍照的手势,“现在就是多拍点菜场照片~”
    “这不就是玩吗?!”
    “不是。”陈家志说:“摄影也可以是一项长期坚持的事业,你想想,如果十几二十年后,我们的菜场发展到了上万亩,你拍下的照片就记录了它每一年的成长轨迹,是不是也很有成就感?!”
    “好像是吧?”
    “什么好像,它就是,以后这项工作就交给你了,李大摄影师~”
    “别瞎喊~”
    李秀被这声李大摄影师弄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刚好有座机电话的店铺到了。
    “快去打电话,你先打。”
    陈家志进了小店,先给了守店的老板两块钱,才开始拨通电话。
    对面接通后问了找谁,就把电话转交给了陈家志堂哥陈家顺。
    “喂,喂,是家志吗?”
    “诶,是我,大哥。”
    陈家顺比陈家志大32岁,年龄差比较大,但两家来往比较密切。
    陈家顺粗厚的声音传来:“家志,昨天有人给我带话说,你打电话找我,是什么事啊?”
    陈家志沉吟道:“大哥,我想让正旭去学开车,考个驾照,然后来帮我开车~”
    “嗯?!”陈家顺发出了惊疑的声音:“开车?开什么车?”
    陈家志简单的说了下自己买了车,菜场面积也不小,需要信得过的人开车拉菜。
    他知道陈家顺很惊讶,但也没其他人可用了。
    和他同辈的就只有陈家顺一个大哥,侄子辈也只有陈正旭年龄稍小,品性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合适。
    他耐心的解释了几遍,陈家顺才算是弄明白了,这是真在外面发财了,想着拉自家人一把。
    “祖宗保佑啊!”
    听到陈家顺的感慨,李秀在一旁憋笑。
    陈家志也学了她的瞪眼大法,随后又说:“大哥,你觉得正旭会来吗?”
    陈家顺哼一声:“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既然你需要,我肯定把他给你弄过来!”
    陈家志:“好,我也不亏他,考驾照的钱我会先垫着,以后每月发工资扣一笔,你觉得如何,大哥?”
    “要得!”
    “等他赚了钱,再让他给你带个儿媳妇回来。”
    “哈哈哈,要得要得,我等着。”
    随后又聊了一会儿,陈家志才挂断电话,看向李秀,“该你了,给李才打吧。”
    李才今年20岁,未婚,学的木工,在李秀和老丈人的一番沟通后,也把人要了出来。
    结束通话后,
    李秀突然有些忐忑,“家志,要是人来了后,以后养不起怎么办?”
    “不会的。”
    “我感觉我们菜场小了,却养了这么多人,你得赶紧扩大规模啊!”
    陈家志忍不住了,乐得哈哈大笑,“出来时你还嫌自己帮不上忙呢!”
    李秀瘪嘴道:“我哪能想到他们这么容易就同意了。”
    陈家志想了想,说:“应该是我们在这边的情况,在老家都已经传开了。”
    李秀点了点头,“嗯,刚才保保说,两个大队的人都在传,说我们在外面种菜发财了,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去。”
    “今年可能不回去了。”
    “我给他说了。”李秀说:“家志,你得加油啊,这么多人看着呢!”
    “你呢?”
    “我也加油给你洗衣做饭带娃拍照…把你伺候好,然后你多加点油!”
    “你想得还挺美。”陈家志哼哼两声,打量着她的嘴唇:“想把我伺候好可不容易~”
    “呸~又在想坏事!”
    两人并肩又往回走。
    一通电话,又让两人形成了一致目标,建大菜场…呃,最要紧的还是早点搬家。
    又过了一天,天气晴了。
    东乡菜场又开始新的忙碌,陈家志一早就去把大姐和三姐两家人接到了东乡菜场。
    依然只能先挤一下。
    后续他父母,以及李秀、二姐陈家芳、易龙都会去江心菜场。
    之所以留三姐和大姐两家人在这边,也是因为东乡菜场工资水平更高。
    而二姐因为有易定干在,对工资收入没那么敏感,反而着急给易龙联系学校。
    把人安顿好,陈家志也急忙回江心菜场:先找房子。
    江心菜场所属辖区叫灵山镇,附近还有个大岗镇,不过灵山镇还是要更近一些,距离菜场大约2公里。
    通过童刚的奔波,陈家志当天就在小镇边缘租了套带院子的二楼民房。
    还是这年代少见的砖房。
    楼上楼下一共有6个房间,出门就是国道,距离镇中心和菜场都不远。
    房主常年在外,童刚也是通过镇政府的关系才找到的这套房子。
    稍微打扫一下,买点床上用品,就可以入驻,房租400元/月,有点小贵。
    陈家志看了过后,没有犹豫,直接租了下来。
    也不用自己打扫,童刚和黄川就帮着先弄了一遍,甚至黄川还给他把床上用品买了。
    10月25日,一场秋雨一场凉。
    “哎哟喂,说搬就搬,我养的鸡怎么办?”
    轻卡车已经装了不少东西,大到自行车等各种家具,小到衣服鞋子,一趟就能把所有东西拉完。
    不过彭国真还念叨着她养的30多只鸡,陈少昌则只收拾了长牌和助听器。
    “行了,行了,老大和老三会帮你养着的,你以后直接来抓回去吃肉就行了。”
    彭国真还是一脸纠结,她在乎的是肉吗?她在乎的饲养的过程!
    李秀笑道:“家志说了,那边有院子,距离场镇也不远,过去了再买一些回来养就是了。”
    陈少昌也笑了笑:“那边菜地也好几百亩,你捡不完的菜叶子~”
    易龙:“外婆,舅舅说了,那边住得也好,又宽敞又舒适~”
    彭国真这才笑了笑,“好好好,搬搬搬!”
    有菜工喊道:“彭嬢嬢,以后常回来看看啊?”
    “要得要得,你们忙。”
    一番告别后,一行人陆续上车,踏上了新的旅程。
    前世像这样的搬家之旅,陈家志经历了很多次,所以他很难对一个地方产生感情。
    小菜农就是这样,居无定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但现在他已经开始在谋划大菜场。
    不论是放权给敖德海,还是亲自带班底在江心菜场练手积累资金,抑或是从老家带人出来。
    他都是为此在做准备。
    想经营好一个大菜场比想象中难很多,生产管理、包装运输、市场销售,缺一不可。
    一旦确定地址后,没有意外因素的话,短时间内也不会放弃。
    所以,一点点积蓄实力吧。
    到了新家后,陈家志把车横着停在了院子里。
    李秀、彭国真、陈少昌、陈家芳、易龙纷纷下车,打量着这栋二层小楼。
    “看着真好,比老家的土房好太多了!”易龙说:“舅舅,以后你回去修房子,也要修这种楼房!”
    陈少昌和彭国真也都转头看着他,老家的土房确实差远了。
    陈家志其实暂时没打算让他们回去,但还是笑着点头:“以后我要回去修,肯定修得比这更漂亮!”
    (本章完)

章节目录

1994:菜农逆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野生的冰糖葫芦并收藏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