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雪越下越大。
    纪楚一行人就在驿馆待着, 现在留下的人不多了。
    纪楚纪振,再加上李师爷父子二人。
    蔡先生那边,也只剩下他跟两个徒弟, 两个随从。
    往日还能出门走走,今日被困在房间里闲聊。
    路上行人也极少, 谁让这场雪太大。
    还好他们屋子里炭火充足, 而且每个人都带了棉衣棉被,故而不算难熬。
    但再怎么说, 也不如自家舒服。
    年纪最小的李纹有些蔫了,他想回家找娘亲啊。
    不过他也明白, 要等到州城吏司给纪大人确定考核成绩,以及定下官职再说。
    在场除纪楚以外的人,对此并不算担心。
    毕竟以纪大人的政绩,若不得上上,那才出问题了。
    不仅是成绩上上,给的官职必然也不会差。
    也就纪楚本人十分心虚, 他还看了看蔡先生, 肯定没把实情说出来。
    要是他们知道, 自己以前途做要挟,估计不会这么淡定。
    蔡先生更是收拾东西就走。
    几个人聊着天, 驿馆便来了客人。
    小宋训导今日无事, 索性来找纪楚他们。
    主要是州学数科没学生, 他这个数科训导无比清闲。
    小宋训导也带来州城衙门的消息:“今年大考有六位官员, 现在都到齐了, 考核也结束,只等着出成绩。”
    “想来不出四五日,大家的官职也会陆陆续续确定。”
    流程自然是吏司给出相应职位, 再交给知州与通判核查。
    像这种从七,正七的小官,一般不会有异议,所以很快就能下来。
    也就是最迟十一月十五,结果就能出来了。
    李师爷忍不住问道:“可还有其他消息?”
    就是大家会被安排到哪里啊。
    这些衙门应该都有传言。
    小宋训导自然知道,他来就是说这些事的。
    “州城衙门既缺人,也不缺人。”
    三四年前朝廷整治贪腐,那些人或贬或罢,空出不少位置。
    在这几年里,自然填充上不少。
    不过也分部门。
    像户司这种油水足权力大的地方,人员也齐备。
    吏司权柄极大,也不用说。
    其他各部都有不同。
    但在曲夏州,最怪的还是工部。
    工部主管工程营造,修建仓库,起盖衙门。
    放到现代来说,那就是搞工程的,搞建设的。
    建设从原料到人工,油水同样丰厚,是出了名的吃钱衙门。
    正因为如此,三四年前工司主事直接被押往京城,听说流放八千里,人早就死了。
    而这些年里,不管朝廷还是曲夏州长官,都不允工司再开新项目。
    不开新项目自然就没钱,于是这原本热闹的地方,如今也冷清了。
    总的来说,好地方都不缺人,只有清闲没钱的地方,才有空缺。
    说着,小宋训导忍不住笑道:“所以今年最好的位置,就是户司右都事。”
    “从六品的官位,又是主事左右手,之前多少人都盯着。”
    好不容易腾出个好位置!
    能不盯吗!
    在年中那会,就有人在走动关系了。
    甚至之前的右都事还没走,便在托关系。
    要不是小宋训导之前职位太低,功绩又在官学上,估计他三叔也会帮忙走动。
    可见其官位有多好。
    但户司那边一直没有动静。
    户司主事怎么也不松口,问到许知州那,也是一问三不知。
    直到吏司那边整理官员文书时,发现纪楚三年任期即将满了,众人才明白怎么回事。
    纪楚去户司,简直再合适不过啊。
    他那本事,就适合去户司的。
    虽说纪楚刚去安丘县时,不过是从七品县令,但安丘升为中县,加上兼管沾桥。
    他显然已经是正七品官员。
    正七升到从六,岂不是刚刚好。
    “大家都说,这就是给你腾出来的。”小宋训导说得绘声绘色,“所以才一直没消息。”
    不仅如此,其他人也懒得找关系再活动了。
    活动又有什么用啊,还能争得过纪楚?
    “所以他们都在看吏司的职位,州学也算一个。”
    等小宋训导说完,李师爷终于松口气。
    户司确实是好地方。
    而纪楚那边也摸摸鼻子。
    外面的猜测也没错。
    按照许知州所说,户司位置,确实专门给他留的。
    但这是在之前。
    现在他等的消息,则是另一件事。
    若成不了,他还真要打包东西去咸安府。
    到时候就差的职位都没他的份。
    许知州是个好人,也是好官。
    那他也有很大概率不赞同不主张工匠进官学。
    毕竟他从小学的便是这样。
    纪楚脑子闪过思绪,正好跟门外路过的人对视。
    那人看着三四十岁,个子不高,面带愁容,穿着县令的官服。
    纪楚穿着寻常衣服,让对方有些迟疑,之后才道:“请问安丘县纪县令可在?”
    纪楚起身回礼:“在下便是,请问有何事。”
    “我是阳顺县县令老刘啊!”对方哈哈一笑,打量纪楚,“年轻有为。”
    阳顺县刘县令?
    纪楚也有些惊喜。
    刘县令说起自己的经历,他从十月上旬就到州城了,一直住在驿馆等待年底考核。
    吏司那边事情很多,一直到十月十六方才轮到他。
    也就是说从十月十六考核之后,只能在驿馆等待消息。
    到现在都快一个月了。
    纪楚连连道歉,他也没想到会耽搁这样久,更不是故意的。
    其实这些考核时间,大概率算潜规则,只要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就好。
    但多数官员都会选择十月份过来,那会手头事情少,早点知道自己职位,也能早点心安。
    话是这么说,能不能理解,便全看个人了。
    “我肯定没意见啊。”刘县令笑呵呵道,“你帮了我多少忙,我要是计较这个,也就不必相处了。”
    去年那会,几个县派人去安丘学习,阳顺就是学得最好的那个。
    不仅如此,就连棉花也种了不少。
    更别说打击匪贼的时候,他们出力最多。
    “当时还是你反应及时,提醒我一定安抚乡兵家眷,否则如今的治安,就不用提了。”
    刘县令是个善谈的,他在等成绩的时候,基本都在走亲访友,听说纪楚来了,便主动过来见面。
    他确实不用太担心,在今年考核的六人当中,他成绩算不错的。
    聊到最后,几个人甚至一起吃了顿饭。
    以后都是同僚,相处时间还长。
    但人少的时候,刘县令还是说出心中忧虑:“纪大人,你跟礼司的关系如何?”
    礼司?
    纪楚心道,我跟吏司关系应该不算好,但礼司应该还行。
    那地方主事是周大人,自己还欠他天大人情呢。
    刘县令继续说道:“礼司主事周大人一向不喜棉花,他手下更是连带您也不喜欢。”
    “今年有个叫黎士杰的官员,对你很有意见。”
    那黎士杰今年二十九,也算年轻有为,之前是正七品,一直在州城吏司做事。
    这次考核,他家听说户司职位空缺后,最先开始走动,直到传出这位置是给纪楚留的,方才罢休。
    但也因为这件事,他对纪楚非常不满。
    从棉花俗气,再到考核“迟到”,以及目中无人,没有家世等等。
    刘县令同黎士杰打过几次交道,便能听出他怨气满满。
    纪楚听得目瞪口呆。
    素未相识的人,怎么就这样恨?
    纪楚不能理解,刘县令倒是说:“多半是嫉妒,嫉妒之心不可不防。”
    只能说无奈之余还有点好笑。
    他还在等许知州对蔡先生的意见。
    这边又来个“政敌”。
    总感觉他更适合去咸安府?
    这个念头刚出,衙门吏司便有行动了。
    今年职位变动的官员们,终于接到通知,要前往吏司领取自己的任职文书。
    十一月十二。
    距离纪楚考核也就四日时间。
    这更让人确定,考核结果推迟,就因为纪楚。
    所以他到吏司的时候,众人不算友善的目光也在意料之中。
    纪楚跟李师爷被领到吏司的小间,同大家一起等待。
    那刘县令先站起来,但也不敢太亲近,省得其他人不高兴。
    不过有他开头,其他人客气拱手。
    纪楚笑着一一回应:“让诸位久等。”
    这话既像是说今日来的最迟,也像在说考核来得迟,不管怎么样,算是一个交代。
    也有人说此时应该赶紧道歉。
    可这不是朋友间聚会,说句不好意思也没事,这是同僚相见,若一开始就处于下风,可不是一个好的开始。
    吏司推迟考核,甚至推迟给任职文书,真实责任并不在他。
    纪楚可不是随意揽罪的性子。
    好在多数都是体面人,笑着回礼。
    寒暄几句后,刘县令更是道:“你那两个县都不容易,秋税之后事情也多,估计忙得厉害,我这管着一个县,都焦头烂额的。”
    这也是在帮纪楚侧面解释。
    其他官员想想,也微微点头,不过他们看向纪楚,多是带了好奇。
    整个曲夏州的官员,谁会对纪楚不好奇啊。
    特别是他们这一批人。
    基本都是三年前来的曲夏州。
    这地方怎么样,大家心知肚明,还有两位官员同样是做县令的,更知道下面的难处。
    也就纪楚了,把安丘沾桥搞得有声有色,越是这样,越佩服他。

章节目录

穿越当县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桃花白茶并收藏穿越当县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