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很广的纪县令正在拟今年的扶济单子。
    去年冬日扶济的时候,已经有些迟了,今年肯定要提前。
    西北的冬天很难熬。
    去年他体会过,所以这份单子上的东西会更加详尽。
    不止如此,还要在入冬之前,彻底检查各家的房屋。
    一个是督促各家不要吝啬钱财去补救,另一方面可以找到最需要扶济的百姓。
    从吃住到衣食,都要准备妥当。
    期间纪楚还捉了几个趁机骗钱的小贼。
    这些小贼不知道从哪听说,安丘县百姓卖油菜身上有银钱了,特来这里设骗局,全都被他捉了。
    所以还要跟百姓们宣传反诈知识。
    衙门的事情,若是愿意管,那就是事多如牛毛。
    若不愿意管,那就是清闲衙门,全看当地官员怎么选。
    现在的安丘县,显然是前者。
    不过此时的安丘县衙门众人,更多了份焦躁。
    说好的考课院的长官们近日就到呢?
    怎么还没看到人啊。
    就连教谕他三叔也没回他书信。
    大家只好打起精神,赶紧把入冬前该做的给做了。
    其中更焦急的,肯定还是教谕本人。
    他一边忙着阅卷,一边等待三叔回信。
    最后在纪楚劝慰下,让他安心处理入学考试的事,反正考课院的长官们早晚都回来,不急着一会。
    说到入学考试。
    教谕明显兴奋了。
    二百多个学子报名考试,只选前七十。
    本以为本地学生水平不高,选出来的人比之前强一些,但也不会太厉害。
    可看了卷子才知道,本地是有好学生的!
    只是之前被埋没了。
    “看这文章写的,实在是妙啊,依照我看,明年考秀才有希望的。”
    “还有这一篇,功底扎实,稍加点拨,一定可行。”
    “这个,这个,天赋极高啊。”
    有这样的学生在县学,何愁不能培育出几个英才。
    纪楚也在看这几个人的试卷,其中一个叫张文胜的,文章确实精彩,应该是本次的第一。
    “尽快出名单,他们已经等了多日了。”
    九月三十考试,到现在十月初五,学生们都在等考试结果出来。
    这对他们来说非常煎熬。
    刚进县城的考课院众人,刚在饭馆落座,就听到有人大喊道:“求求了,让我考进县学吧。”
    “有辱斯文。”其中一位长官道,“读书人这般,成何体统。”
    反而更为儒雅的官员笑着道:“年轻人嘛,多些活力。”
    说到这,桌子上三个人,不约而同想到另一个年轻人,纪楚。
    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为首的周大人轻咳道:“是啊,年轻人,要多体谅。”
    方才差点拍桌子的陈大人陈左考更道:“周大人说的是,多给年轻人机会。”
    儒雅官员赶紧点头:“没错,是这样。”
    不用多说,这儒雅的官员便是教谕的三叔宋大人,他为考课院考究之一,被称为宋右考。
    三个人藏着心思,赶紧低头喝茶。
    难啊。
    想尽办法帮纪楚找补。
    纪楚把安丘县管理得并不好,谁让他人脉广。
    放在往年还好说。
    他们这些考课院的人来走个过场,只要不是太差,就能给个上等。
    但如今朝廷有令,每年的考究必须严格。
    他们这些人还要微服私访给出成绩。
    既然是微服私访,那所见所闻,必然是真的。
    如果遇到卖儿卖女,侵占良田的惨案。
    又或者看着官吏扰民昏庸,到时候怎么办?
    那可没办法找补啊。
    旁边书生还在继续道:“只要能考进县学,就不用吃家里的粮食了。”
    店小二安慰:“不妨事,现在谁家没有余粮,你们是正经读书,只要不是贪玩误事,家里都不会责怪。”
    这两句话引起官员们的注意,全都看过去。
    其中宋三叔宋右考最了解情况,摸着胡子道:“看来纪楚对书生们不错,还给了这样的好处。”
    劝学上进。
    在哪里都没错的。
    更别说在座的三人都是科举出身,对此非常满意。
    宋右考为了让同僚了解情况,甚至主动问道:“什么叫考进县学,不用吃家里粮食啊,考进去之后,不是照样要依靠家里。”
    “一看你们就是外乡人吧。”店小二笑道,“我们安丘县县学招生,免费吃住还管书本笔墨呢。”
    什么?!
    宋右考看着上司周大人,跟陈左考的表情,十分满意。
    他看到侄儿宋教谕信件的时候,就是这副表情。
    等其他人解释清楚,三个人齐齐点头。
    他们还未讲什么,就听外面大声道:“名单出来了!”
    “考试的文章也张贴出来了!说绝对公平公正!”
    文章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绝对杜绝了舞弊的可能。
    周大人更是点头,忍不住道:“要不然去看看?”
    虽说只是入学的文章,他们也想凑个热闹。
    毕竟还没有县学,敢这样招生的。
    随从立刻跟上,好让三人去看文章。
    不过多数学子们都在看成绩,没工夫过来。
    看了一圈之后,三个人倒没什么表示,以他们的眼光来看,安丘县的学生十不存一。
    也就第一名还行,其他还要再读。
    可他们看的,也不只是学生水平,周大人道:“看来此地的县令,也有可取之处。”
    听周大人这么说,还没等宋右考开口,就听陈左考道:“没错,头一年当县令,就能把县学扶持起来,可见是有本事的。”
    “其他事情上,多半是经验不足。”
    “想来他刚考完乡试,便被派来做官,实在艰难。”
    等陈左考说完,只见周大人跟宋右考都盯着他。
    怎么,他说错了。
    还是给纪楚说话说多了?
    没想到宋右考拍着他肩膀道:“对,没错。说得好,他就是经验不足而已。”
    宋右考松口气,安丘县其他事情,他都不知道,但县学确实不错,是纪楚的优点。
    没想到是,一向严苛的周大人竟然也点头同意。
    三个人再次看看彼此。
    总觉得有点怪?
    都在帮忙找补?
    不可能吧。
    那纪楚无权无势无靠山。
    除了自己,不会有旁人帮他说话的。
    三个人平复了心情,又回到饭馆用饭。
    方才那书生欣喜若狂,显然是考上了,说要赶紧回家收拾东西,过来潜心读书。
    说话间,他还把随身带来的蜂蜜糖发给身边众人,算是沾沾喜气。
    这下让宋右考惊讶了,他开口问道:“你方才不是说,自己家境贫寒?为何还随手这样大方?”
    蜂蜜糖对官员来说不算什么,但这样肆意挥霍,还送给陌生人,不合适吧?
    其他桌的客人却笑说:“哎,蜂蜜糖,我们都不愿意吃了。”
    说着指了指旁边的小孩。
    那小孩接了糖之后反应平平,直接放到旁边,显然没兴趣。
    怎么可能!
    哪有小孩不爱糖?!
    就算是周大人家的孩子,都会主动要糖吃。
    书生却笑着道:“我家养蜂,所以糖多的是,不值什么钱的。”
    等书生回家报喜,其他人也道:“我们安丘县缺什么都不缺蜜糖,明年更多呢。”
    这是什么原因?
    不等他们发问,其他人已经聊起来了。
    “纪大人说明年做糖的时候,多研究几个口味,到时候能卖得更好。”
    “说是开春后在县城开个蜜糖作坊,还能把价格提一提。”
    “那是好事啊,明年我家也去养蜂好了。”
    “只怕不行,养蜂需要技术,好好种油菜吧,这个咱们都会了。”
    说话间,考课院三个官员点的饭菜已经端上来了。
    不同其他地方饭菜不舍得放油。
    这里面的莲藕都是过油炸过的,这家店也太舍得了吧?
    再看周围其他人,似乎对这都习惯了,甚至还让对方少放些油,最近都吃腻了。
    三个官员要是还察觉不出什么,那就是傻子。
    这安丘县跟传闻中,好像完全不同?
    鼓励学生读书。
    本地人拿蜜糖当零嘴,随便一家饭馆炒菜极舍得放油。
    这是传说中的穷得要命的小县?
    是劫匪都不愿意来的小县?
    开什么玩笑。
    三个人吃过饭,迷茫出门。
    “再逛逛?”
    “再逛逛。”
    之前三个人不敢放开了巡查,就怕遇到什么不利于考核成绩的事。
    但现在来看,似乎可以放开手脚走走了。
    县城的店铺并不多,可这会看来,个个人头攒动,手里都提着东西,口中还在念叨:“终于买到了,可以给孩子们做身新衣服。”
    “那老板也太抠门了,一点也不肯让价。”
    路上还有人赶着牛车,车上放着建材,明显是修补房屋使用。
    最关键的是,买这些东西的人,看着并不算富裕,更像是普通农户。
    虽说寒冬到来之前,各家各户都会采买。
    但这样普通的农家人,也能买那么多东西?
    这跟他们印象中的穷县,完全两个感觉。
    还是说,纪楚知道他们要来,故意编造的假象?
    这也不可能啊。
    谁家假象能做得这样好?
    “说好的纪楚无能呢?”
    陈左考话音还未落下,后脑勺被拿着扁担的老汉打了一下。
    那老汉怒目而视,开口道:“你在说什么!”

章节目录

穿越当县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桃花白茶并收藏穿越当县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