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罗马军团如此烧钱,难道不怕造反吗
天幕也在继续的播放着。
这一次,讲述的是罗马军人的工资。
【除了谷物,军团士兵还食用各种各样的其他食物。】
【对骨骼残骸的分析表明,罗马士兵比当地居民食用更多的肉类。】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薪酬较高。】
【薪酬高,就意味着另一样巨大的资源压力。】
【那就是黄金和白银。】
【这些必须手工开采和加工的贵金属,到底需要向军队提供多少呢?】
【我们恰好知道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军团的确切军衔和薪资。】
【除了军团骑兵,还有普通步兵,以及那些晋升后获得双倍薪资的人。】
【为了简化计算,我假设每个百人队有三人获得双倍薪资。】
【但实际数量几乎总是更多。】
【我也没有把那些因功劳,而获得1.5倍薪资的人计算在内。】
【他们的数量远远超过两倍薪资之人。】
【我甚至没有把高级指挥官和将军算进去。】
【但即便如此,这个非常保守的估计也已经得出了惊人的数值。】
【我们以第纳尔为单位。】
【在当时,第纳尔是一种纯银币,每枚重3.8克。】
【单个罗马军团的年度薪资,总和将超过140万第纳尔,相当于5.4吨重的白银。】
【整个罗马军队,包括辅助部队和海军的年度薪资,轻松超过290吨白银!】
【当然,也存在其他货币面额。】
【一些第纳尔银币,可能会以四个黄铜塞斯特蒂币的形式支付。】
【塞斯特蒂仅由铜和锌制成,获取和加工要容易得多。】
【但部份薪资,也可能以奥里斯(aureus)金币支付。】
【我们可以估计。】
【实际中,大多数军饷是以金银支付的。】
【因为帝国国库最大,且最重要的开支都用于军队。】
【而用较重的黄铜塞斯特蒂支付薪资,会使运输重量增加超过五倍。】
天幕外。
明末。
崇祯皇帝看到天幕上的罗马士兵,按时定量的领取他们的工资。
肯定且羡慕的说道:
“天幕曾经说过,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朕得承认,我大明的许多地方士兵。”
“的确很难拿到他们应该得到的报酬。”
“这是朕的过失。”
“但天幕上的罗马帝国,真就这么的精密运行?”
“能保证士兵们拿到足够的工资?”
“能保证士兵们,有那么好的补给后勤?”
“恐怕,也只有像奥古斯都这样的王朝鼎盛皇帝时期,才能做到吧?”
“朕接手的大明,已然是风雨飘摇。”
“所以,明军不满饷还真不能完全的怪朕吧?”
……
天幕也讲述了最后一段。
【说到运输,所有上述资源都需要运往偏远的军事要塞。】
【这是后勤的另一个难题。】
【在罗马军队成功的幕后,完全隐藏着成千上万的非战斗人员。】
【包括从随军人员,到当地商人和承包商。】
【再到行省总督手下的高级行政人员。】
【这些平民,同样也得由帝国国库支付薪酬,以确保军队能全面运转。】
【与他们一同协作的,是数以万计的驮畜。】
【用于运输货物和物资。】
【马因其速度快,被用于传递信息和载人。】
【骡子因其耐力强,被用来拉车。】
【而大牛则因其力气大,成为拉动重型货运马车的首选。】
【喂养这些牲畜,又是后勤工作的另一个方面。】
【大牛速度最慢,但对食物不那么挑剔,很容易用当地可得的草料喂养。】
【然而,健康劳作的马和骡子也需要大量谷物来保持健康。】
【至于罗马军队的75000匹战马?】
【它们会在一种名为“普拉泰(pratae)”的特殊军用牧场吃草。】
【几乎每个罗马堡垒,附近都有这样的牧场。】
……
天幕上的博主,终于结束了他的虚拟战斗。
然后擦了擦汗,继续说道:
【好了,经过这段视频,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一个罗马军团的成本耗费,有多么巨大?】
【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奥古斯都在损失了三个精锐军团后,就彻底破防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刚才我所说的所有数值,其实是非常保守的估计。】
【可即使是保守估计。】
【也能了解到,一支常备军对帝国各行省的资源消耗之大。】
【但罗马人不傻。】
【他们费这么大的功夫维持常备军。】
【自然也要物尽其用,不仅是用来打仗。】
【在古罗马的体系中,常备军对于帝国的运作和存续来说仍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行省的相当一部分行政管理、建设和运输工作,都是由军团完成的。】
【从本质上讲,他们不仅是职业军人。】
【还是在总督手下工作的专业行政人员、工程师和建造者。】
【能够完成诸如从零开始建造城市这样的大型民用项目。】
【此外,他们还是这些城市的保镖和警察力量,负责行省的一切安全事务。】
【这些军团由国家全额支付薪酬。】
【是一支随时准备完成各项所需任务的,专业劳动力队伍。】
【甚至军团自身,就能承担很大一部分的维护工作。】
【包括制作和修理自身装备、打猎、运输自己的食物和水。】
【甚至还从事一些农业活动。】
【例如,成千上万匹战马的粪,便会提供大量肥料。】
【这些粪便可能需要每天收集,并撒在军用牧场上。】
【便于在冬季为马匹种植干草。】
【这种程度的自给自足,大大降低了维持军队的成本。】
【当然咯,最贵的武器和盔甲,还是得罗马国家来负担。】
视频到此结束。
弹幕纷纷飞出。
《这么看来确实耗钱。》
《妈耶,太烧钱了,罗马能这么多年不崩溃,简直是奇迹。》
《罗马只能靠不停扩张掠夺才能养得起那么多军队,扩张停止了,就完蛋了。》
《长期维持一个职业军团,是相当烧钱的,中后期罗马城市全部衰退了,帝国无力负担,只能改成边防野战军形式,然后国防外包给蛮族。》
《果然,帝国首先崩塌的就是财政。》
《后面东罗马帝国,贝利撒留收复失地过程中,拜占庭能派几千援军就谢天谢地了。》
《真是衰退的厉害啊。》
《和大汉对比,可以发现,其实汉武帝打匈奴也耗尽了全国的钱,卖官鬻爵、盐铁专营、通货膨胀,钱还是不够。》
《这么大的成本,真的值得吗?》
《必须值得,这些长期服役、长期训练的职业军队,可不是杂牌临时壮丁能比的。》
《这么一看克拉苏是真有闲钱呐,能自己组四个军团。》
《克拉苏毕竟罗马首富,他组建四个军团的原因,是只给了四个军团的编制。》
《一个合成旅,一年工资开支就十亿以上,还不算伙食、装备。》
《然后这些钱还不够一艘052d。》
天幕外。
宋朝。
赵匡胤毕竟意志坚定,所以倒是从靖康之耻的打击中恢复了过来。
现在赵匡胤露出一个有些迟疑的表情,说道:
“这样一来,古罗马供养军团的成本,的确是降低了不少。”
“甚至养马的成本也降低了。”
“而且能保证,每个军团都有一支骑兵大队。”
“但是,军团的财政、补给完全仰仗地方总督?”
“这罗马,不怕军人造反吗?”
“总不可能罗马军团造反,是罗马的特色,不得不尝吧?”(本章完)
这一次,讲述的是罗马军人的工资。
【除了谷物,军团士兵还食用各种各样的其他食物。】
【对骨骼残骸的分析表明,罗马士兵比当地居民食用更多的肉类。】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薪酬较高。】
【薪酬高,就意味着另一样巨大的资源压力。】
【那就是黄金和白银。】
【这些必须手工开采和加工的贵金属,到底需要向军队提供多少呢?】
【我们恰好知道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军团的确切军衔和薪资。】
【除了军团骑兵,还有普通步兵,以及那些晋升后获得双倍薪资的人。】
【为了简化计算,我假设每个百人队有三人获得双倍薪资。】
【但实际数量几乎总是更多。】
【我也没有把那些因功劳,而获得1.5倍薪资的人计算在内。】
【他们的数量远远超过两倍薪资之人。】
【我甚至没有把高级指挥官和将军算进去。】
【但即便如此,这个非常保守的估计也已经得出了惊人的数值。】
【我们以第纳尔为单位。】
【在当时,第纳尔是一种纯银币,每枚重3.8克。】
【单个罗马军团的年度薪资,总和将超过140万第纳尔,相当于5.4吨重的白银。】
【整个罗马军队,包括辅助部队和海军的年度薪资,轻松超过290吨白银!】
【当然,也存在其他货币面额。】
【一些第纳尔银币,可能会以四个黄铜塞斯特蒂币的形式支付。】
【塞斯特蒂仅由铜和锌制成,获取和加工要容易得多。】
【但部份薪资,也可能以奥里斯(aureus)金币支付。】
【我们可以估计。】
【实际中,大多数军饷是以金银支付的。】
【因为帝国国库最大,且最重要的开支都用于军队。】
【而用较重的黄铜塞斯特蒂支付薪资,会使运输重量增加超过五倍。】
天幕外。
明末。
崇祯皇帝看到天幕上的罗马士兵,按时定量的领取他们的工资。
肯定且羡慕的说道:
“天幕曾经说过,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朕得承认,我大明的许多地方士兵。”
“的确很难拿到他们应该得到的报酬。”
“这是朕的过失。”
“但天幕上的罗马帝国,真就这么的精密运行?”
“能保证士兵们拿到足够的工资?”
“能保证士兵们,有那么好的补给后勤?”
“恐怕,也只有像奥古斯都这样的王朝鼎盛皇帝时期,才能做到吧?”
“朕接手的大明,已然是风雨飘摇。”
“所以,明军不满饷还真不能完全的怪朕吧?”
……
天幕也讲述了最后一段。
【说到运输,所有上述资源都需要运往偏远的军事要塞。】
【这是后勤的另一个难题。】
【在罗马军队成功的幕后,完全隐藏着成千上万的非战斗人员。】
【包括从随军人员,到当地商人和承包商。】
【再到行省总督手下的高级行政人员。】
【这些平民,同样也得由帝国国库支付薪酬,以确保军队能全面运转。】
【与他们一同协作的,是数以万计的驮畜。】
【用于运输货物和物资。】
【马因其速度快,被用于传递信息和载人。】
【骡子因其耐力强,被用来拉车。】
【而大牛则因其力气大,成为拉动重型货运马车的首选。】
【喂养这些牲畜,又是后勤工作的另一个方面。】
【大牛速度最慢,但对食物不那么挑剔,很容易用当地可得的草料喂养。】
【然而,健康劳作的马和骡子也需要大量谷物来保持健康。】
【至于罗马军队的75000匹战马?】
【它们会在一种名为“普拉泰(pratae)”的特殊军用牧场吃草。】
【几乎每个罗马堡垒,附近都有这样的牧场。】
……
天幕上的博主,终于结束了他的虚拟战斗。
然后擦了擦汗,继续说道:
【好了,经过这段视频,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一个罗马军团的成本耗费,有多么巨大?】
【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奥古斯都在损失了三个精锐军团后,就彻底破防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刚才我所说的所有数值,其实是非常保守的估计。】
【可即使是保守估计。】
【也能了解到,一支常备军对帝国各行省的资源消耗之大。】
【但罗马人不傻。】
【他们费这么大的功夫维持常备军。】
【自然也要物尽其用,不仅是用来打仗。】
【在古罗马的体系中,常备军对于帝国的运作和存续来说仍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行省的相当一部分行政管理、建设和运输工作,都是由军团完成的。】
【从本质上讲,他们不仅是职业军人。】
【还是在总督手下工作的专业行政人员、工程师和建造者。】
【能够完成诸如从零开始建造城市这样的大型民用项目。】
【此外,他们还是这些城市的保镖和警察力量,负责行省的一切安全事务。】
【这些军团由国家全额支付薪酬。】
【是一支随时准备完成各项所需任务的,专业劳动力队伍。】
【甚至军团自身,就能承担很大一部分的维护工作。】
【包括制作和修理自身装备、打猎、运输自己的食物和水。】
【甚至还从事一些农业活动。】
【例如,成千上万匹战马的粪,便会提供大量肥料。】
【这些粪便可能需要每天收集,并撒在军用牧场上。】
【便于在冬季为马匹种植干草。】
【这种程度的自给自足,大大降低了维持军队的成本。】
【当然咯,最贵的武器和盔甲,还是得罗马国家来负担。】
视频到此结束。
弹幕纷纷飞出。
《这么看来确实耗钱。》
《妈耶,太烧钱了,罗马能这么多年不崩溃,简直是奇迹。》
《罗马只能靠不停扩张掠夺才能养得起那么多军队,扩张停止了,就完蛋了。》
《长期维持一个职业军团,是相当烧钱的,中后期罗马城市全部衰退了,帝国无力负担,只能改成边防野战军形式,然后国防外包给蛮族。》
《果然,帝国首先崩塌的就是财政。》
《后面东罗马帝国,贝利撒留收复失地过程中,拜占庭能派几千援军就谢天谢地了。》
《真是衰退的厉害啊。》
《和大汉对比,可以发现,其实汉武帝打匈奴也耗尽了全国的钱,卖官鬻爵、盐铁专营、通货膨胀,钱还是不够。》
《这么大的成本,真的值得吗?》
《必须值得,这些长期服役、长期训练的职业军队,可不是杂牌临时壮丁能比的。》
《这么一看克拉苏是真有闲钱呐,能自己组四个军团。》
《克拉苏毕竟罗马首富,他组建四个军团的原因,是只给了四个军团的编制。》
《一个合成旅,一年工资开支就十亿以上,还不算伙食、装备。》
《然后这些钱还不够一艘052d。》
天幕外。
宋朝。
赵匡胤毕竟意志坚定,所以倒是从靖康之耻的打击中恢复了过来。
现在赵匡胤露出一个有些迟疑的表情,说道:
“这样一来,古罗马供养军团的成本,的确是降低了不少。”
“甚至养马的成本也降低了。”
“而且能保证,每个军团都有一支骑兵大队。”
“但是,军团的财政、补给完全仰仗地方总督?”
“这罗马,不怕军人造反吗?”
“总不可能罗马军团造反,是罗马的特色,不得不尝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