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也在继续播放。
    【但别看陷入僵局。】
    【但其实拖得越久,对北宋就越有利。】
    【转机很快出现。】
    【在金军首次攻城十余天后,北宋各路援军纷至沓来,每日新增万余人马,城外宋军迅速集结至20万,兵力远超金军数倍。】
    【两次小规模遭遇战中,宋军皆取得胜利。】
    【一时之间,局势悄然逆转。】
    弹幕:
    《这还和谈个啥?》
    《坚城内十几万守军,城外二十万援军,我想不到要怎么输。》
    《属于是背上了想输怕赢的包袱。》
    《他居然最后才搜刮民间,他真的,我哭死。》
    《这时北宋国力还在上升期呀,钱多粮足兵多,其实也不是没人,只是统治者太昏聩。》
    ……
    天幕。
    【可诡异的是,城外援军越多,城内的搜刮却愈发疯狂。】
    【求和派官员为掩盖自己的怯懦,竟向百姓宣称:“金军不可战胜,惟有破财方能保命”。】
    【因为主和派他们深知,一旦宋军取胜。】
    【自己“畏敌如虎”的丑态将暴露无遗,还可能因为反被清算。】
    【因此急于破财消灾,妄图用金银堵住金人的贪欲。】
    【就在此时,宋钦宗又上演了一出闹剧。】
    【因金军掘开赵家祖坟,这位年轻的皇帝勃然大怒!】
    【仓促组织夜袭。】
    【然而,由于准备不足、指挥混乱,夜袭最终失败。】
    【其实这次夜袭也就是小规模的乱打。】
    【实际损失不大。】
    【但自己亲自下令的军事行动,被金人不费吹灰之力打败。】
    【将宋钦宗吓得魂飞魄散。】
    【求和派大臣更是借机夸大其词,谎报“20万援军全军覆没,主帅阵亡”。】
    【妄图彻底打消宋钦宗抵抗的念头,逼迫他继续求和。】
    【在这一系列昏招之下,北宋本可扭转的战局,再次陷入危局之中。】
    【但实话实说。】
    【宋钦宗的仓促夜袭,也不是没用。】
    【金军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搅乱阵脚,担心陷入持久战,竟不再纠结赔款数额。】
    【匆匆放归康王赵构,卷着搜刮来的金银拔营北撤。】
    【见金人撤退,大宋这边也觉得是自己的顽强抵抗起到了效果。】
    【城外李纲与将领们热血沸腾,纷纷请命乘胜追击。】
    【誓要将金军杀得丢盔卸甲。】
    【重现当年耶律德光占领开封称帝,又仓惶撤退,殒命归途的盛况。】
    【却被宋钦宗严词拒绝。】
    【众人无奈妥协,提出以“护送”为名伺机而动。】
    【宋钦宗仍犹豫不决,最终放任金军大摇大摆地带着财宝扬长而去,未损一兵一卒。】
    弹幕:
    《诸官免送是吧?》
    《主和派还假传圣旨,把路上的勤王军送回去了。》
    《逆天皇帝,逆天臣子,66666!》
    《要被气晕了,让我点根缓一缓。》
    《宋徽宗那次夜袭是大张旗鼓,就连老百姓都知道宋军要夜袭了。》
    《金军:怎么一会强一会弱呢?我也害怕啊,我要不拿了钱先撤,落袋为安?》
    天幕外。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到这里,愤怒地拍了拍桌子。
    本来,后世王朝的事与他并无直接关联。
    就算往前追究责任,宋朝人也只会归咎于唐朝皇帝留下的局面,怎么也怪不到他刘彻头上。
    可毕竟都是华夏王朝。
    看到后世华夏如此不堪。
    并非因耻辱战败,而是因愚蠢懦弱至极的行径!
    刘彻的血压都被气高了。
    刘彻恼怒地说道:“真是愤恨,真是耻辱!”
    “后世的大宋,朕一直听闻其名号。”
    “虽知这个王朝不算强大,但想来能占据中原大部分土地,也绝非平庸之辈。”
    “可这宋徽宗、宋钦宗,还有他们手下那一群乱臣贼子!”
    “真让朕无语至极!”
    “怪不得天幕一开始展示的地图上,大宋会在巅峰时期突然灭亡。”
    “有这样的皇帝,哪怕国力再强盛,也无济于事!”
    “遇到真正的敌人,就只有投降亡国的下场。”
    ……
    天幕继续。
    【金人终于走了。】
    【太上皇宋徽宗听闻金兵退去。】
    【立刻风风火火地返回汴京,一边忙着夺权力,一边对宋钦宗冷嘲热讽:】
    【“我儿怎如此怯懦?为何不乘胜追击?”】
    【这般颠倒黑白的指责,也是没谁了。】
    【然而,第一次汴京攻防战刚落幕,北宋君臣便迫不及待地犯下第三个致命错误。】
    【驱逐李纲。】
    【守城期间,李纲以一己之力撑起危局,连求和派都不得不将他视作救命稻草。】
    【可金兵一退,这些人立刻翻脸,轻蔑地将李纲视为“新晋小官”。】
    【全然忘了他曾力挽狂澜的功绩。】
    【更要命的是,李纲联合主战派官员上书,痛陈国耻,呼吁整顿军备、北伐收复失地。】
    【并直言要铲除朝中奸党。】
    【这话犹如利刃,狠狠刺中了蔡京、童贯、高俅等六贼权臣的要害。】
    【在奸党的构陷下,李纲先是被排挤出朝堂。】
    【继而一贬再贬,从京城一路被赶到重庆,若时间允许,恐怕真要被流放到天涯海角。】
    【命运的倒计时,在北宋君臣的昏聩中悄然加速。】
    【同年八月,金军卷土重来,誓要弥补上次没抢够的遗憾。】
    【第二次汴京攻防战的局势。】
    【就与上次截然不同了。】
    【金军此次东西两路大军会师汴京。】
    【军容鼎盛,准备充分。】
    【还分兵把守各路关隘,阻挡北宋各地方援军,尤其卡住潼关挡住宋朝西军。】
    【两路金军,毫不费力直指北宋心脏。】
    【反观北宋,却是江河日下。】
    【三次支援太原,军令如儿戏,最终葫芦娃救爷爷,白送20万机动大军。】
    【能依靠的李纲,之前先被强行命令支援太原,然后被贬。】
    【城内只剩求和派的庸碌之辈,毫无御敌之策。】
    【上次全国各地援军,满怀热血赶来勤王,群贤毕至。】
    【却目睹朝廷屈膝求和、割地赔款,士气被彻底浇灭。】
    【事后也没得到嘉奖和补给。】
    【此番再无动力奔赴战场。】
    【更雪上加霜的是,城内粮草因上次围城消耗巨大,已捉襟见肘。】
    【那么这一次没有李纲,谁来主持大局呢?】
    【宋钦宗自己。】
    弹幕:
    《丸辣!钦宗守城?》
    《宋朝于谦被撵走了,接下来金人舒服咯。》
    《于谦直呼内行!》
    《真是两个抽象皇帝。》
    《宋钦宗居然还有这胆子?我倒是没想到。》
    《没办法,被宋徽宗甩锅了。》
    《冷知识,就连钦宗这种水平的,都能守住汴京城,足以证明北宋亡的多离谱。》
    《金人也真不要脸,和谈了又回来。》
    《弱国无外交,看看现在的国际局势,还不懂吗?》
    《主要因为宋朝答应割让的太原、中山、河间压根没给,金国认为宋朝人不守信。》
    《北宋对不起太原啊。》
    《宋朝皇帝下旨让他们投降,但当地军民不愿投降,所以宋钦宗又取消了这命令,让他们继续守。》
    《太原最终还是沦陷了,小种经略相公殉国。》
    《真实原因是金看清了宋朝,重整军备,准备好了又来搜刮。》
    《这么弱的肥羊,换我我也来。》(本章完)

章节目录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红茶配可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茶配可乐并收藏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