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病龙台
    “不是什么人,都能当汉奸的~”
    “你以为是个人就能带路?”
    “能带路的,起步也得是有资产,有人脉的地方豹子号。”
    “至少的,也得是村霸楼霸街霸这类凶人。”
    “平头百姓?在哪都是养料~”
    “无权无势无人脉,就连好勇斗狠都不敢的普通人,想要带路当汉奸,就跟土肥圆说大不了找个有钱人嫁了没什么区别~”
    耳畔回想着林道的这番话语,策马来到当地最大豪强主宅前的潘美,目光之中满是阴郁之色。
    原本斩将的大功,应该是自己的~
    结果却是被杨业那个蠢人给抢了。
    他还封侯了!
    一想到这个,年轻的潘美就感觉心如刀绞。
    甚至于,他还得挤出笑脸来,与同僚们一起去恭喜杨业,甚至送上份子钱礼物。
    回到御前班直,还得忍受将士们那种‘明明是我们打赢的,可大功却是被殿前司的人捞走’的无声质问。
    哪怕是少年老成的潘美,也是面容扭曲了。
    现如今,终于是寻着了宣泄的出口。
    目光看过去,眼前这座宅院占地极大,还是位于青山脚下,流水岸边,竟是一块风水宝地。
    之前给萧思温领路的向导,就是出自眼前这家。
    那些向导大多在战斗之中被杀,只有两人侥幸存活。
    一个是借助雨夜的掩护,成功潜行逃走。
    还有一个就蠢了些,藏进了营寨外壕沟内,也有可能是被残酷的厮杀给吓坏了,只想藏起来。
    毫无疑问,被打扫战场的时候抓获。
    都没用刑,就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全都给和盘托出。
    林道对此并未多言,只是安排潘美带兵过来,进行一场小规模的清扫。
    此时潘美眼前的这座宅院,就是本地与辽人合作最为紧密大户之家的祖宅。
    大户之家明显得到了消息,当是之前逃走之人回来禀报。
    只见这明显翻新扩建过多次的祖宅,大门紧闭,院墙上有不少手持弓弩之人探头探脑。
    以这等砖石院墙的高度,以及简陋的防御设施来说,应付数百山贼土匪,乃至于数千流民都不成问题。
    这其实就是北方,流行千年的坞堡弱化版。
    原本紧闭的大门缓缓打开。
    一群中年人与老头,领着一群扛着箱子的仆役,以及众多年轻小娘上前拜见。
    他们要干啥,一眼可知。
    北地民风彪悍,燕赵慷慨之士更是轻生死,重承诺。
    可北地的大户之家,就没这份豪情了。
    天下太平时,他们为地方豪强。
    天下大乱时,他们或亲自动手起兵,或资助有为之辈参与其中。
    而当胡虏入侵之时,他们则是奉献财货女子,膝迎一代代的狼主~单于~可汗~大汗~大王~
    最著名的就是南宋末年,北地汉家军阀投效忽必烈,为其打下了偌大天下。
    这些汉家军阀,本质上就是眼前这等地方豪强一步步起来的。
    “山野村夫,不知将军驾临~恕罪恕罪~”
    潘美冷冷的看着出首的白胡子老头,一言不发。
    中土古时乃是老人当道。
    也就是按资排辈,由老头子们掌控一切。
    这些暮气沉沉的老头,搞创新什么的,那是想都别想。
    可因循守旧的搞保守,搞打压什么的,却是各种高手。
    眼前之人,当是此地豪强的族长。
    “~~草民听闻大皇帝陛下亲征而来~”
    “愿奉些许土产以进贡大皇帝~”
    “族中女子颇有姿色,愿为奴为婢服侍大皇帝~”
    “另有五万缗钱,绢帛万匹,粮八万石以资军用~”
    “族中子弟与亲族人手数千,尽可为大皇帝效力~”
    “将军这里,自有一份礼物奉上~”
    在他们看来,诚心诚服,送上足够多的财货物资女子,还派遣族中子弟帮忙打仗。
    别说是给辽军做向导这等不入流的小事了,说不得还能换来大皇帝的赏赐。
    而这,就是认知上的差距了。
    虽说是地方豪强,可眼界顶多在县,撑死到州。
    压根不懂什么叫做天下大势。
    换做别人,这个时候也会选择杀鸡儆猴,更何况的是深恨叛徒的林道。
    这些东西虽然不少,可对于天下来说,完全不值一提。
    林道不缺。
    再说了,灭了他们这些东西同样都是林道的,还能得到更多。
    这边马背上的潘美,抬手握住了自己的佩刀“说完了吗?”
    老头愕然,有些不知所措。
    将军这等反应,与族老们之前商议的可不一样~
    “既然说完了。”
    在众人惊恐的目光之中,潘美拔出了佩刀。
    “那就去死吧!”
    院外的战斗短促而激烈。
    不过一盏热茶的功夫,出来的人全都躺在了血泊之中。
    这些人当然没资格算军功,也因此侥幸保存下来了首级。
    而接下来,就是对这座祖宅的攻击。
    至于这一族其他各房的所在,自是有各部御前班直前去清剿。
    林道只给了他们一天的时间,奖赏则是查抄的财货能留一半。
    看着不远处关上的大门,潘美冷笑“杀进去!”
    弓弩手上前,压制墙头的抵抗。
    十余名甲士,抱着一根原木冲出来,狠狠撞在了大门上。
    厚实的大门猛烈摇晃。
    如此数次,大门终于被撞开。
    不出意外的,一轮轮的箭雨射出来。
    潘美怡然不惧,喝斥嘱咐“杀进去!”
    自有全副披挂的甲士,举着铁盾列阵,顶着箭雨冲进去。
    大批御前班直,跟在其后潮水般的涌入其中。
    很快,院内就传来了厮杀声与哭泣喊叫声响。
    不少地方还冒起了火光与浓烟。
    马背上的潘美,安静的等着。
    不多时的功夫,就有骑卒策马而来禀报“将军,从侧门逃亡之人,已然尽数斩杀!”
    逃跑是必然的,外围的起兵巡逻阻拦也是必然的。
    随着院内的厮杀声逐渐平息,潘美这才策马入内。
    遍地可见尸首,各处房舍的门窗皆被撞毁。
    柴房书房等地,则是燃起了火光。
    有御前班直,正在监督投降的仆役们灭火。
    很快一批批的各类物资,与抓获的人等都被送到了前院之中。
    文书押案拿着纸笔一一登记造册。
    至于抓获之人,则是进行当场辨别。
    族中男丁,直接拖走砍了。
    女眷则是捆好了送走。
    婢女仆役佃户护院什么的,也是区别对待。
    像是护院什么的,同样是直接处置掉。
    佃户则是登记造册,之后会交给地方衙门审查。
    没什么恶行,会被放还回家,还可以参与之后的分田分地,以及抽签迁徙等。
    婢女之类多是分发有功之臣,仆役则是送往各处矿山挖矿。
    清点好的财货,装上大车运送回营。
    自有随军商人们出面收购各类物资。
    待到所有款项结清,参与行动的御前班直,按照林道之前的承诺拿到了其中的一半。
    这也让其余各部,看的是眼热不已。
    林道这里,在短暂休整,且确定短期内不会再有连续大雨之后,再度开始进军。
    他一战覆灭辽国南院精锐,且斩杀了南京(燕京)留守的战果开始发酵。
    前锋杨业所部抵达乾宁军,当地刺史立刻举城投降。
    又两日,前锋大军抵达独流口(静海)守军又降。
    转日抵达益津关(霸县)守军再降。
    随后各部北伐兵马水陆并进,连下瓦桥关,淤口关以及莫州,瀛州等地,几乎都是兵不血刃的直接迎来投降。
    这些地方的守军,之所以如此轻易投降。
    一方面是南京留守,兵马都总管的萧思温战败,让守军守将感受到了大势所趋。
    还有一方面就是,这些守将都是汉儿。
    如今距离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不过区区二十年而已。
    当地百姓依旧牢记大唐的威风,对于屈从胡虏很是不满。
    再加上契丹人压榨无度,引来民怨沸腾。
    中土的大军开过来,当然是热烈欢迎,能降就降。
    若是时间长了,等到现在的这些人都死光了,新生的孩子们都当自己是辽人,想要收复的难度就会剧增。
    就像是宋朝的使者来到燕京的时候,见到的当地汉儿,许多人都已经换上了契丹人的发式与装扮。
    若是等到明初的时候北伐,那就已经是相隔了五百年~
    五百年啊,大圣都刑满释放了。
    北方汉人与南方汉人,几乎成为了两个不同的种族,不得不以迁都的方式来强行融合。
    所以说,林道现在动兵北伐,正是好时机。
    各部兵马齐头并进,接连夺取了固安,易州等地,兵锋直指燕京城。
    此时辽主耶律述律,方才聚集起来各部落人马,进抵燕京附近。
    毫无疑问,一场决定两个国家命运的决战,即将在燕京爆发。
    瓦桥关,林道大营。
    附近有一高台,林道策马而去,登上了高台环顾四周。
    这里一马平川,入目所及皆是田地河流与村镇。
    “张飞的老家。”
    林道笑言“就是不知,这里的屠户们是否还有张飞的本事。”
    古代屠户其实是很好的兵源。
    他们常年宰杀牲畜,心性沉稳不惧战场上的残酷环境。
    同时常年挥刀,捆绑压制牲畜,同样有着力气,身形与刀法在身。
    有了这些前置条件,上了战场的表现,自然是优于那些种田出身的。
    诸将皆笑,附言打趣气氛融融。
    所有人都认为此战必胜,自然是士气高涨,欢声笑语。
    很快有御前班直来禀报“有附近村镇父老,牵牛持酒来进献~”
    林道目光微微闪烁,唤来了当地父老。
    见面第一句就是“此地何名?”
    父老回言“此地名唤病龙台~”
    (本章完)

章节目录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上善若无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善若无水并收藏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