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嫌疑人
尤其是有一句“她的朋友也不是好人”,瞬间点燃了他心头的怒火,让他气得几乎要笑出来:“什么叫『你的朋友不是好人』?放什么屁话!”
这股无端的恶意不仅激怒了宋琉,也让许多了解苏寧瓏的同学感到愤慨不平。在他们眼中,苏寧瓏或许性格是冷淡疏离了些,不太爱主动交际,但若论做朋友,绝对无可指摘。
即便是普通同学关係,也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她的好处。
最有力的证明就是学习上的帮助。
尤其是在数学方面,无论谁遇到难题去请教她,只要她有空,总能得到清晰冷静的解答,从不藏私。
临近考试时,她那份条理分明重点突出,堪称“快速记忆神器”的独家笔记,更是会免费地发到班级群里,惠及所有人。
这份实实在在的付出,与网络上那些空洞的污衊形成了鲜明到刺眼的对比。
“这也太过分了!”宋琉指著屏幕,“苏寧瓏根本还没到法定饮酒年龄,他们怎么能空口白牙污衊她喝酒?”
旁边另一位同学也皱著眉头,语气充满不解:“『捞女』?他们管这叫『捞女』?这些人对『捞女』这个词是不是有什么天大的误解啊?”
这指控在他们这些了解苏寧瓏日常行事作风的人听来,简直荒谬绝伦。
富婆苏在修真园可是普通打工人挤破头都想进去的地方,福利齐全,每隔半年发一次奖金,还採取机械人同步协调工作,降低庄园內工作者的工作强度。
宋琉越看越气,只觉得胸口发堵:“这简直不能忍!就差没直接说你是……你是……”她深吸一口气,猛地转向始终沉默的当事人,“寧瓏!你就这么看著他们胡说八道吗?你真的不打算出来澄清一下?”
被点名的苏寧瓏抬起眼,脸上是一种近乎事不关己的平静,甚至带著点……莫名其妙。
“澄清?”她轻轻反问,“造谣只需要动动嘴皮子,闢谣却要跑断腿,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有效果。与其浪费这个精力,不如趁这波『东风』,多赚点钱。你不觉得吗?这可是有人免费在帮我打gg,热度不要白不要。”
她说到做到。
作为事件漩涡中心的主角,她选择了最出人意料的应对方式,她將手中的茶叶价格,直接从两百万星幣一两,提到了三百万星幣。
这还不够,没过多久,价格牌上的数字又毫无徵兆地刷新了一次,从三百万跳到了四百万。
这任性的提价方式,简直是对那些汹涌恶意的无声嘲讽和最强硬的反击。
你们骂得越凶,热度越高,关注我產品的人就越多,我赚的钱也就越多。
就当作等价交换了,用你们的唾沫星子,换我的真金白银。
看著帐户里以几何级数疯狂增长的小钱钱,苏寧瓏的思绪已经飘到了更实际的地方。
她甚至在认真考虑:“多出来的这笔財富,是不是该给公司的员工们多配两台车?毕竟,不能亏待了这些实实在在帮我做事的人。”
小钱钱以几何级增长,她已经在想,要不要给公司员工多配两辆车,不能亏了帮自己工作的人。
这个念头让她联想起了宗门的管理智慧。
庞大的修炼宗门,往往对门下弟子极为大方。
核心的內门弟子自不必说,即便是外围的外门弟子,也能分配到宗门提供的房屋和出行工具(比如灵兽坐骑或飞行法器)。
然而,这种“福利”並非全无代价。
其核心逻辑在於,一旦弟子选择离开宗门,这些由宗门提供的资源和便利,立刻就会被收回。
正是这种绑定机制,使得宗门內外的弟子绝大部分都保持著极高的忠诚度。
苏寧瓏觉得这套管理哲学,用在现代公司治理上,也颇有借鑑价值。
隨著茶叶价格价钱越来越离谱,富豪们联手压下去那些空洞且毫无意义的污衊,茶叶的价格才稳定下来。
苏寧瓏那场沸沸扬扬的污衊风波刚有平息的跡象,星联盟又迎来了第二波汹涌的“弹劾”浪潮。
这次的主角,是孙叛徒。
她出现在了网络镜头前,声泪俱下地哭诉这些年的“艰辛”,特意展示著带伤的脸庞,用颤抖的声音诉说著那些“没休止的加班”经歷。
这番表演极具煽动性,成功地將自己塑造成了一个被强势导师无情侵占学术成果的无辜受害者形象。
风波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校园。
歷史课上,讲台再次空置。芙妮老师又被紧急喊走接受调查了。
什么时候能回来?没有人能给出確切的答案。
看著那空荡荡的讲台,苏寧瓏心中瞭然,孙助理掀起的这场风波,远未过去,它像一片阴云,依然沉沉地压在星联盟的上空。
下课铃响,同学们並未立刻散去,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芙妮老师看著不像会做那种事的人啊。”
“但孙助理看起来好可怜,”另一个同学接口道,“而且我也见过办公区半夜经常亮著灯,加班是真的辛苦吧……”
“唉,打工人命苦啊。芙妮老师是很厉害,可要是真做了那样的事,也太败坏自己名声了。”
这些或质疑或惋惜的议论飘进苏寧瓏耳中。
她原本沉默地收拾著书本,突然抬起头,清冷的声音不大,却盖过了周围的嘈杂:“信息部半夜亮灯的情况,难道还少吗?我经常去那边,可没见著孙助理的影子,常常只有芙妮老师一个人,对著圣器工作到深夜。十年了……”
她目光扫过周围的同学,“如果孙助理真有那么大的委屈和怨气,朝夕相处的工作人员,不可能一点点都察觉不到。孙助理的话,听听就好。当然,我的话,你们也可以选择不听。”
说完,她不再停留,拿起收拾好的东西,径直离开了教室。
留下的宋琉对著那群刚才还在议论的同学,夸张地做了个鬼脸,嘲讽道:“让你们不动脑子,就知道人云亦云,多收集点信息,学会分析判断吧。想想看,预言之匙本应该是保密级別的项目,孙助理这么急不可耐地跳出来,在公眾面前把它彻底公开曝光,你们觉得,她的目的真的只是哭诉委屈吗?她会不会还有下一步?”
下一步?同学们被她问得一愣,面面相覷,“不会吧?还能有什么下一步?难道是想逼星联盟解僱芙妮老师?”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立刻有人嗤之以鼻:“孙助理想屁吃呢。芙妮老师的成就又不是靠她得来的!认识姓孙之前,芙妮老师就已经是歷史方面顶尖的大佬了。”
这么一想,大家的思维瞬间通透了不少。
他们確实不该因为孙助理单方面煽情的表演就轻易怀疑芙妮老师。孰是孰非,其中的复杂纠葛,终究是大人们需要理清的事情。
作为学生,眼下最要紧的,还是专心学习。
教室里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下去。
苏寧瓏回到洋祝那处寧静的院落,紧绷的神经略微放鬆。
她走到惯常的位置坐下,抬起手腕,熟练地点亮了手环光屏。
幽蓝的光芒映照著她沉静的脸庞,她凝视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信息,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屏幕上显示的,是她耗费六年心血梳理的核心线索。
那场发生在六年前的惨烈车祸过后,她第一时间在现场捕捉到的影像与照片,如今终於与一个个具体的人对上了號。
这是一个庞大而繁杂的筛选过程。
她首先剔除了那些常年居住在星航楼附近的普通居民,他们的出现不足为奇。
接著又过滤掉事故发生时惊慌失措、本能躲远的路人。
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圈定了一个包含三百多名在当时情境下显得不那么“自然”的人员名单。
这些年来,苏寧瓏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猎人,对这三百多人进行了逐一、细致入微的背景调查和行为分析。
抽丝剥茧之下,可疑范围被大幅压缩,如今只剩下三十名令她无法释怀、高度值得怀疑的对象。
而这三十人之中,又有三人如同暗夜中的灯塔,牢牢吸引著她的全部注意力。
他们的异常行为在监控记录中清晰可见,在车祸发生前的十分钟,这三人竟不约而同地坐在了距离现场不远的一家咖啡店內。
更令人脊背发凉的是,当外面街道上惨剧爆发、混乱一片时,他们三人依然稳稳地坐在原位,神情间没有半分惊惶,甚至嘴角还噙著若有似无的笑意,隔著玻璃窗“欣赏”著场地中心的混乱景象,仿佛那只是一场安排好的戏剧。
苏寧瓏的目光逐一扫过这三人的档案。
拜宣,明面上的身份是一家废品回收厂的老板,看起来平平无奇。
但苏寧瓏深挖下去,发现此人时不时就会秘密组织一批人,参与一些被他美其名曰“心灵释放”、“促进家庭和睦”的奇怪活动。
更深入的身份则是由艾莉婭的圈子友情提供的信息,此人曾是启灵教的主教,因涉嫌非法融资,有过被刑事拘留的案底。
这个背景,让他身上的疑点骤然放大。
另外一人,身份是《蜕变之旅》减肥节目曾经的导演。原溪,背后依託著一家大型媒体公司。表面上看,他的职业似乎与这场车祸风马牛不相及。
苏寧瓏目前尚未查出他更深层次的隱藏身份,或许,他就真的只是一个“纯粹”的媒体人?但这个“纯粹”在那个情境里,本身就透著不寻常。
最后一个,萨曼尔,身份是di公司的副总。照片上的男人五官深邃,颇具异域特徵,但浓重的黑眼圈让他看起来疲惫不堪,最显眼的是他头顶常年缠绕著一条头巾。据公开资料显示,此人在业內以严谨、严肃到近乎苛刻而闻名。
这三个人,背景迥异,来自不同星球,不是同学,从未共事。
目前居住的地方更是各不相同,拜宣在双子星主星的城东工业区,原溪在某媒体大厦附近,而萨曼尔则住在环境清幽的卫星城。
如此毫无交集的三个人,却在六年前那个特定的时刻,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同一家咖啡店,以同样“欣赏”的姿態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惨祸?
苏寧瓏的指尖轻轻敲击著桌面,巧合?
她心底冷笑一声,对此嗤之以鼻。
这不是偶然,更像是一张精心编织的蛛网上,几条若隱若现的关键丝线。
六年来,苏寧瓏一直派人暗中盯著他们。
然而,这三人表现得滴水不漏,不显山不露水,仿佛六年前坐在一起,只是一场巧合,之后再无任何聚合的跡象,各自的生活轨跡似乎再无交集。
可就在不久前**,这份刻意维持的平静被打破了。
监控报告显示,这三人竟破天荒地同时出现在一家僻静茶馆。
更耐人寻味的是,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段,星耀联盟的校长也踏入了那家茶馆的大门。
紧接著,连锁反应便开始了。
先是小菲比转校,然后是孙助理跳槽,投向了新东家。
但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星联盟內部,一场悄无声息的人才流失正在发生。
关键岗位的人员接二连三地离开,远不止孙助理一人。
被挖走的名单上,除了几位名不见经传的猎人,更有来自律师团队、鑑定中心、医护室医生、普通教师岗位的人员。
最值得警惕的是,两个研究所的管理人员也被挖走,甚至还有一位,是来自云斐公司的。
苏寧瓏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面前光滑温润的石头桌面,发出清脆的微响。
她梳理著这份名单:
那些被挖走的猎人,分量太轻,不足为虑。
但其他岗位的流失,尤其是研究所的管理层和云斐公司的人,就极其耐人寻味了。
她深知研究所管理人员的价值。
沈昭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这些人並非没有实力。
他们之所以在某个位置“停滯”,原因复杂,或许是缺乏展现的机会,或许是能力暂时还不足以独立挑起大梁,又或许只是时机未到。
各种缘由,导致他们只能在某个阶层徘徊,但这绝不代表他们是庸才。
尤其是有一句“她的朋友也不是好人”,瞬间点燃了他心头的怒火,让他气得几乎要笑出来:“什么叫『你的朋友不是好人』?放什么屁话!”
这股无端的恶意不仅激怒了宋琉,也让许多了解苏寧瓏的同学感到愤慨不平。在他们眼中,苏寧瓏或许性格是冷淡疏离了些,不太爱主动交际,但若论做朋友,绝对无可指摘。
即便是普通同学关係,也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她的好处。
最有力的证明就是学习上的帮助。
尤其是在数学方面,无论谁遇到难题去请教她,只要她有空,总能得到清晰冷静的解答,从不藏私。
临近考试时,她那份条理分明重点突出,堪称“快速记忆神器”的独家笔记,更是会免费地发到班级群里,惠及所有人。
这份实实在在的付出,与网络上那些空洞的污衊形成了鲜明到刺眼的对比。
“这也太过分了!”宋琉指著屏幕,“苏寧瓏根本还没到法定饮酒年龄,他们怎么能空口白牙污衊她喝酒?”
旁边另一位同学也皱著眉头,语气充满不解:“『捞女』?他们管这叫『捞女』?这些人对『捞女』这个词是不是有什么天大的误解啊?”
这指控在他们这些了解苏寧瓏日常行事作风的人听来,简直荒谬绝伦。
富婆苏在修真园可是普通打工人挤破头都想进去的地方,福利齐全,每隔半年发一次奖金,还採取机械人同步协调工作,降低庄园內工作者的工作强度。
宋琉越看越气,只觉得胸口发堵:“这简直不能忍!就差没直接说你是……你是……”她深吸一口气,猛地转向始终沉默的当事人,“寧瓏!你就这么看著他们胡说八道吗?你真的不打算出来澄清一下?”
被点名的苏寧瓏抬起眼,脸上是一种近乎事不关己的平静,甚至带著点……莫名其妙。
“澄清?”她轻轻反问,“造谣只需要动动嘴皮子,闢谣却要跑断腿,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有效果。与其浪费这个精力,不如趁这波『东风』,多赚点钱。你不觉得吗?这可是有人免费在帮我打gg,热度不要白不要。”
她说到做到。
作为事件漩涡中心的主角,她选择了最出人意料的应对方式,她將手中的茶叶价格,直接从两百万星幣一两,提到了三百万星幣。
这还不够,没过多久,价格牌上的数字又毫无徵兆地刷新了一次,从三百万跳到了四百万。
这任性的提价方式,简直是对那些汹涌恶意的无声嘲讽和最强硬的反击。
你们骂得越凶,热度越高,关注我產品的人就越多,我赚的钱也就越多。
就当作等价交换了,用你们的唾沫星子,换我的真金白银。
看著帐户里以几何级数疯狂增长的小钱钱,苏寧瓏的思绪已经飘到了更实际的地方。
她甚至在认真考虑:“多出来的这笔財富,是不是该给公司的员工们多配两台车?毕竟,不能亏待了这些实实在在帮我做事的人。”
小钱钱以几何级增长,她已经在想,要不要给公司员工多配两辆车,不能亏了帮自己工作的人。
这个念头让她联想起了宗门的管理智慧。
庞大的修炼宗门,往往对门下弟子极为大方。
核心的內门弟子自不必说,即便是外围的外门弟子,也能分配到宗门提供的房屋和出行工具(比如灵兽坐骑或飞行法器)。
然而,这种“福利”並非全无代价。
其核心逻辑在於,一旦弟子选择离开宗门,这些由宗门提供的资源和便利,立刻就会被收回。
正是这种绑定机制,使得宗门內外的弟子绝大部分都保持著极高的忠诚度。
苏寧瓏觉得这套管理哲学,用在现代公司治理上,也颇有借鑑价值。
隨著茶叶价格价钱越来越离谱,富豪们联手压下去那些空洞且毫无意义的污衊,茶叶的价格才稳定下来。
苏寧瓏那场沸沸扬扬的污衊风波刚有平息的跡象,星联盟又迎来了第二波汹涌的“弹劾”浪潮。
这次的主角,是孙叛徒。
她出现在了网络镜头前,声泪俱下地哭诉这些年的“艰辛”,特意展示著带伤的脸庞,用颤抖的声音诉说著那些“没休止的加班”经歷。
这番表演极具煽动性,成功地將自己塑造成了一个被强势导师无情侵占学术成果的无辜受害者形象。
风波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校园。
歷史课上,讲台再次空置。芙妮老师又被紧急喊走接受调查了。
什么时候能回来?没有人能给出確切的答案。
看著那空荡荡的讲台,苏寧瓏心中瞭然,孙助理掀起的这场风波,远未过去,它像一片阴云,依然沉沉地压在星联盟的上空。
下课铃响,同学们並未立刻散去,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芙妮老师看著不像会做那种事的人啊。”
“但孙助理看起来好可怜,”另一个同学接口道,“而且我也见过办公区半夜经常亮著灯,加班是真的辛苦吧……”
“唉,打工人命苦啊。芙妮老师是很厉害,可要是真做了那样的事,也太败坏自己名声了。”
这些或质疑或惋惜的议论飘进苏寧瓏耳中。
她原本沉默地收拾著书本,突然抬起头,清冷的声音不大,却盖过了周围的嘈杂:“信息部半夜亮灯的情况,难道还少吗?我经常去那边,可没见著孙助理的影子,常常只有芙妮老师一个人,对著圣器工作到深夜。十年了……”
她目光扫过周围的同学,“如果孙助理真有那么大的委屈和怨气,朝夕相处的工作人员,不可能一点点都察觉不到。孙助理的话,听听就好。当然,我的话,你们也可以选择不听。”
说完,她不再停留,拿起收拾好的东西,径直离开了教室。
留下的宋琉对著那群刚才还在议论的同学,夸张地做了个鬼脸,嘲讽道:“让你们不动脑子,就知道人云亦云,多收集点信息,学会分析判断吧。想想看,预言之匙本应该是保密级別的项目,孙助理这么急不可耐地跳出来,在公眾面前把它彻底公开曝光,你们觉得,她的目的真的只是哭诉委屈吗?她会不会还有下一步?”
下一步?同学们被她问得一愣,面面相覷,“不会吧?还能有什么下一步?难道是想逼星联盟解僱芙妮老师?”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立刻有人嗤之以鼻:“孙助理想屁吃呢。芙妮老师的成就又不是靠她得来的!认识姓孙之前,芙妮老师就已经是歷史方面顶尖的大佬了。”
这么一想,大家的思维瞬间通透了不少。
他们確实不该因为孙助理单方面煽情的表演就轻易怀疑芙妮老师。孰是孰非,其中的复杂纠葛,终究是大人们需要理清的事情。
作为学生,眼下最要紧的,还是专心学习。
教室里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下去。
苏寧瓏回到洋祝那处寧静的院落,紧绷的神经略微放鬆。
她走到惯常的位置坐下,抬起手腕,熟练地点亮了手环光屏。
幽蓝的光芒映照著她沉静的脸庞,她凝视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信息,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屏幕上显示的,是她耗费六年心血梳理的核心线索。
那场发生在六年前的惨烈车祸过后,她第一时间在现场捕捉到的影像与照片,如今终於与一个个具体的人对上了號。
这是一个庞大而繁杂的筛选过程。
她首先剔除了那些常年居住在星航楼附近的普通居民,他们的出现不足为奇。
接著又过滤掉事故发生时惊慌失措、本能躲远的路人。
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圈定了一个包含三百多名在当时情境下显得不那么“自然”的人员名单。
这些年来,苏寧瓏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猎人,对这三百多人进行了逐一、细致入微的背景调查和行为分析。
抽丝剥茧之下,可疑范围被大幅压缩,如今只剩下三十名令她无法释怀、高度值得怀疑的对象。
而这三十人之中,又有三人如同暗夜中的灯塔,牢牢吸引著她的全部注意力。
他们的异常行为在监控记录中清晰可见,在车祸发生前的十分钟,这三人竟不约而同地坐在了距离现场不远的一家咖啡店內。
更令人脊背发凉的是,当外面街道上惨剧爆发、混乱一片时,他们三人依然稳稳地坐在原位,神情间没有半分惊惶,甚至嘴角还噙著若有似无的笑意,隔著玻璃窗“欣赏”著场地中心的混乱景象,仿佛那只是一场安排好的戏剧。
苏寧瓏的目光逐一扫过这三人的档案。
拜宣,明面上的身份是一家废品回收厂的老板,看起来平平无奇。
但苏寧瓏深挖下去,发现此人时不时就会秘密组织一批人,参与一些被他美其名曰“心灵释放”、“促进家庭和睦”的奇怪活动。
更深入的身份则是由艾莉婭的圈子友情提供的信息,此人曾是启灵教的主教,因涉嫌非法融资,有过被刑事拘留的案底。
这个背景,让他身上的疑点骤然放大。
另外一人,身份是《蜕变之旅》减肥节目曾经的导演。原溪,背后依託著一家大型媒体公司。表面上看,他的职业似乎与这场车祸风马牛不相及。
苏寧瓏目前尚未查出他更深层次的隱藏身份,或许,他就真的只是一个“纯粹”的媒体人?但这个“纯粹”在那个情境里,本身就透著不寻常。
最后一个,萨曼尔,身份是di公司的副总。照片上的男人五官深邃,颇具异域特徵,但浓重的黑眼圈让他看起来疲惫不堪,最显眼的是他头顶常年缠绕著一条头巾。据公开资料显示,此人在业內以严谨、严肃到近乎苛刻而闻名。
这三个人,背景迥异,来自不同星球,不是同学,从未共事。
目前居住的地方更是各不相同,拜宣在双子星主星的城东工业区,原溪在某媒体大厦附近,而萨曼尔则住在环境清幽的卫星城。
如此毫无交集的三个人,却在六年前那个特定的时刻,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同一家咖啡店,以同样“欣赏”的姿態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惨祸?
苏寧瓏的指尖轻轻敲击著桌面,巧合?
她心底冷笑一声,对此嗤之以鼻。
这不是偶然,更像是一张精心编织的蛛网上,几条若隱若现的关键丝线。
六年来,苏寧瓏一直派人暗中盯著他们。
然而,这三人表现得滴水不漏,不显山不露水,仿佛六年前坐在一起,只是一场巧合,之后再无任何聚合的跡象,各自的生活轨跡似乎再无交集。
可就在不久前**,这份刻意维持的平静被打破了。
监控报告显示,这三人竟破天荒地同时出现在一家僻静茶馆。
更耐人寻味的是,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段,星耀联盟的校长也踏入了那家茶馆的大门。
紧接著,连锁反应便开始了。
先是小菲比转校,然后是孙助理跳槽,投向了新东家。
但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星联盟內部,一场悄无声息的人才流失正在发生。
关键岗位的人员接二连三地离开,远不止孙助理一人。
被挖走的名单上,除了几位名不见经传的猎人,更有来自律师团队、鑑定中心、医护室医生、普通教师岗位的人员。
最值得警惕的是,两个研究所的管理人员也被挖走,甚至还有一位,是来自云斐公司的。
苏寧瓏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面前光滑温润的石头桌面,发出清脆的微响。
她梳理著这份名单:
那些被挖走的猎人,分量太轻,不足为虑。
但其他岗位的流失,尤其是研究所的管理层和云斐公司的人,就极其耐人寻味了。
她深知研究所管理人员的价值。
沈昭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这些人並非没有实力。
他们之所以在某个位置“停滯”,原因复杂,或许是缺乏展现的机会,或许是能力暂时还不足以独立挑起大梁,又或许只是时机未到。
各种缘由,导致他们只能在某个阶层徘徊,但这绝不代表他们是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