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三巨头捧场,当领导好爽
第343章 三巨头捧场,当领导好爽
手续办完了,就该去上班了。
实际上海滨市的核准委已经成立了,只是没有正式宣布成立。
在钱进等各位委员会主任赴京接受委任的时候,其所在地的核准委便成立了,相关工作人员都是由省市主官在国家相关部门领导牵头开会后选出来的。
于是次日早上,钱进特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深蓝色涤卡中山装,骑着摩托车来到了核准委的办公大楼。
这次他有自己的专属单位了。
核准委的很多工作需要市府配合,于是海滨市选了市府大院旁边的一栋四层新办公楼给他们用。
这栋楼是前两年新建起的,米黄色的水刷石外墙在阳光下显得干净利落,与旁边市府那些更显庄重但已经有些老旧的苏式建筑形成对比。
钱进觉得市府选择这个地方挺好。
两个办公场所一对比,一个传统庄严,一个光鲜崭新,各有代表性。
一楼门口挂上了一块簇新的木牌,上面白底黑字的描摹了宋体字:
国家进口技术及设备项目核准委员会海滨市分委员会(筹)。
牌子上的“(筹)”字,表明这个机构尚未正式挂牌成立,但框架已经搭起。
虽然正式成立仪式定在十月一日国庆节当天,但作为“筹”备机构,这里早已运转起来。
钱进走进一楼大厅,走的很慢,慢慢打量自己的地盘。
很不错。
一楼大厅地面是光滑的水磨石,墙壁刷着半人高的浅绿色油漆墙裙,上面是雪白的石灰墙,挂着一些宣传画。
空气里弥漫着新家具的木头味和淡淡的油漆味,这代表一切都是新的。
他满意的点头,背着手往里走。
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年轻工作人员正在用拖把拖地,看到钱进进来,他提了提套袖连忙直起身问:“同志,找谁啊?”
“我是钱进。”钱进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证,上面盖着省里的钢印和“核准委”筹备组的公章。
“啊!钱主任?!哎哟,您好您好,实在抱歉,我有眼不识泰山,竟然要拦下您来!”年轻人立刻变得恭敬起来。
钱进跟他握手,笑道:“你做的很好,面对陌生人的进入就是要有警惕性,你要是不拦下我,我反而还要批评你呢。”
“不过同志,以后拦下陌生人的时候要首先带着一些善意,如果能带上点笑容就更好了。”
青年笑道:“好的、好的,钱主任,我一定遵循您的指示来开展工作。”
“您的办公室在二楼东头第一间,我带您上去?”
“不用了,我自己上去就行,你忙你的。”钱进摆摆手。
他沿着新刷了红漆的木质楼梯走上二楼。
走廊里很安静,两侧办公室的门大多关着,但能听到里面隐约的说话声和打字机的敲击声。
他走到走廊东头,推开标着“主任室”的房门。
房间不小,约有二十平米。
靠窗摆放着一张宽大的深褐色办公桌,桌面上压着厚玻璃板,玻璃板下压着一张世界地图。
桌后是一把黑色人造革包裹的沙发椅。
这在当下是稀罕东西。
钱进看郑国栋和韩兆新办公室都没配这样级别的椅子,结果给自己配上了。
这——
别说,挺舒服的。
办公室靠墙是一排刷着深棕色油漆的文件柜,墙角还放着一张蒙着白色镂空钩桌布的小圆桌和两张单人沙发,大概是会客用的。
整个房间简洁、明亮,带着新单位的朝气,也透着一丝权力的肃穆感。
但还是缺点东西。
比如办公桌上得有小国旗和小党旗。
钱进刚把公文包放在桌上,门就被敲响了。
“请进。”
一个同样穿着蓝色涤卡中山装的年轻人冒头进来。
他的秘书,韦小波。
“钱主任早上好,”年轻人满脸笑容,对于领导的高升很是开心,“欢迎您到任!”
钱进像模像样的打量了他一下,点点头:“韦小波同志,你好,以后要辛苦你了。”
“不辛苦!为领导服务是我的职责!”韦小波走进来挺起胸膛跟卫兵似的吆喝。
钱进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他对韦斌给自己安排这个秘书挺满意的,都是年轻人,大家思想能契合到一起去。
韦小波陪他演了戏,摸摸头嘿嘿笑了起来。
他走上来将文件夹交给他,说:“钱主任,这是四位副主任和各科室负责人的名单和基本情况简介。”
钱进说道:“我已经看过了……”
“要不然您再看一眼?这是我最近几天里,通过个人关系对他们信息进行了打听,做了点补充。”他打开文件夹,里面是一份份打印好的资料。
钱进心里一动。
可以。
这小子倒是挺机灵。
估计是韦斌帮他做了这份资料,否则他哪来的人脉?
核准委除了他一个主任还有八个副主任,不过目前因为机构新开,组织构架还不完整个,所以目前只有四位副主任上任。
钱进已经看过四个人的资料,但那都是官方准备的普通材料,每个人就是寥寥一张纸,上面登记了名字和工作经历而已。
韦小波给他的资料全面的多,对四位副主任的籍贯地、家庭情况乃至个人爱好都做了详细登记。
钱进仔细看了起来。
副主任中职级最高的名叫张明远,是原省外贸厅技术引进处处长。
五十岁左右,有丰富的外贸工作经验,人脉广泛,尤其熟悉机械设备引进流程。
他的家庭情况还挺复杂,特殊年代被下放,原配跟他离过婚。
下放期间他跟一位女知青结为连理,77年国家就重新启用了他,然后他的原配妻子又想跟他复婚……
看到这里他连连摇头:“妈的,世上竟有如此厚脸无耻之人!”
韦小波低声说:“张副主任其实在原岗位干的很好,有声有色,年龄大了一些,可他懂技术、懂外语,在省厅里还是挺受重视的。”
“他此次来当副主任属于平级调动,是他自己争取的,原因嘛……”
“跟他这个原配有关?”钱进心里一动。
韦小波嘿嘿笑:“他这个原配家境不一般,为人比较能顶半边天,最近两年一直去张副主任单位上闹。”
“然后张副主任现在的妻子恰好是咱海滨的娘家,他就抓住机会进入了您麾下。”
钱进咂咂嘴:“看来他对我的位子应该没什么想法。”
韦小波立马点头:“主任高见,我也是这么想的,他应该只想少事,不想多事。”
钱进将他的简历特意放出来,说道:“你帮我约一下,今晚我请他吃烤肉去。”
韦小波收简历进公文包里,连连点头。
钱进斜乜他一眼:“你作陪,带你去解解馋。”
韦小波嘿嘿笑:“谢谢主任。”
他不在乎一顿酒肉,在乎的是跟领导关系更进一步。
不得不说,韦小波这次表现了一把。
不管是他还是韦斌调查出的这些材料,反正对钱进很有用。
第二位副主任是年轻人,叫李抗日,属于原省城计委重点项目审核科科长。
他今年三十多岁,官方评价是作风严谨、工作努力,对各种引进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等审核流程极其熟悉。
然后韦小波送来的资料显示,李抗日乃是省城二把手的外甥……
嗯,这就能理解他为何年纪轻轻居于高位了。
钱进刚才吓一跳,还以为碰到了一个跟自己一样彪悍能干的俊杰。
李抗日是工农兵大学生,工作后基本上两三年升一级,升的很平稳。
钱进估摸这小子是省城那边派来钳制自己的棋子。
要知道海滨市是省内第一大城,不管人口还是经济规模又或者战略位置都要比省城更重要。
之所以它没有成为省城是因为它在地理位置上偏安一隅,无法辐射省内各个地市。
因为这个原因,海滨市的居民一直不太服气省城的地位,省城那边也很讨厌这个明明级别不如自己可是各方面就是强于自己的城市。
这次设置地区核准委,让省城对海滨市更有意见。
因为省城还没有设置核准委机构……
不过国家是根据各城市在进出口工作上的便利性而设置的该机构分委会,不光是本省省城没有设置该单位,还有好几个省城也没有设置。
但省城方面肯定不会这么通情达理,相关领导只会认为海滨市又抢了自己的资源。
钱进把李抗日的档案也给拿了出来。
这个是重点对抗对象。
另外两位副主任中有一位叫王海峰,是原海卫市外经委的副主任。
这位领导四十八岁,与海卫市主要领导关系密切,善于交际。
钱进一琢磨。
好嘛,又是个不安分主。
第四位副主任叫陈晓芸,是女同志,原省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
她今年四十岁,外语水平顶尖,精通四门外语,尤其擅长科技英语翻译和专业谈判。
钱进估计这个人能干事,以后可以重点结交。
名单后面是各部门负责人和普通工作人员的档案,加起来二十多人。韦小波在旁边低声补充:
“钱主任,人员都是从省直单位和各地市抽调来的骨干,业务能力都没问题。不过……”
他稍微犹豫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背景可能都比较复杂……”
钱进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他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
核准委手握项目生杀大权,直接关系到巨额外汇的使用和地方重大项目的上马,是名副其实的“肥缺”和“要地”。
各地市、各系统怎么可能不争相安插自己人?
除了第一个的张明远,其他三位副主任和小头头们与其说是来配合他工作的,不如说他们是各自背后势力派来“占地盘”、“争利益”的代表。
这二十多个工作人员,恐怕也大多心系“老东家”。
“知道了。”钱进放下名单,“这样,你去通知一下,今天得开个碰头会。”
他看看时间:“现在是八点钟,那晚一点开,十点钟吧。”
韦小波答应下来。
钱进先在单位里当了一波街溜子,溜达着把各楼层、各科室的情况熟悉了一下。
九点半韦小波来问他会议有没有变动,钱进点头:“准时开会,你先去准备一下会议室。”
“好的。”韦小波应声退下。
但很快他又急匆匆的跑进来,说道:“主任,市府大秘刚才打来了电话,待会二把手估计会过来见你。”
钱进一愣:“韩总要来?那、有没有说他几点过来?”
韦小波说:“就是开会的时间……”
“嗨,那就把会议时间推迟吧。”钱进当即挥挥手。
韦小波说道:“是这样的,主任,韩总本来计划下午来,得知您十点钟要开会,临时改了决定,会议时间过来。”
钱进明白了。
韩总这是要给他撑场子呢。
那就会议如期举行。
九点五十五,四楼大会议室。
一张崭新的长条会议桌摆开,两边已经坐上了人,但坐的稀稀疏疏。
这条会议桌很大很宽,一次性容纳个五六十人开会不成问题,如今使用率不足半。
钱进在韦小波的陪同下走进会议室时,原本有些嘈杂的议论声瞬间安静下来。
二十多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有敬畏。
钱进怎么能看出这些目光中的情绪呢?
嗯,他猜测的。
韦小波拉开椅子,钱进在主位坐下,目光沉稳地扫视全场。
总算见到四位副手了。
张明远面相看起来比年龄还要沧桑,头发几乎全白了,皮肤黝黑粗糙,满脸皱纹,坐在那里表情平淡,不过跟钱进对视的时候露出了客气的笑容并点头示意。
李抗日最年轻,国字脸、剑眉星目,长的一副好面相,他坐姿端正,面无表情,像一尊石佛。
王海峰则显得比较放松,从钱进一进门他脸上就挂着笑容,还主动半起身与钱进打了个招呼。
陈晓芸则安静地坐在几个女同志身边。
她穿着保守、发型是建国后流行的刘胡兰头,面如满月,气质知性。
钱进快速的扫过人群,对下属情况大概有了印象。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同志们,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钱进,受到组织委派,负责咱单位工作的开展。”
“首先,我欢迎大家来到国家进口技术及设备项目核准委员会海滨市分委员会,虽然我们正式挂牌要等到国庆节,但工作,从现在起就要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他简要介绍了核准委成立的背景、重大意义和肩负的职责,强调了在引进技术设备工作中“把关”、“服务”、“效率”并重的重要性。
这些东西都是有套路可言的。
本来韦小波要给他写发言稿,被他拒绝了。
自己年纪轻轻,结果第一场碰头会就要照本宣科,那不像话。
他不怕说错话,反正他是老大。
另外钱进也是久经考验的高手,他的讲话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并没有说错话。
然而,会议室里的气氛却有些微妙。
副主任们和部分工作人员,虽然表面上认真听着,但眼神交流间,似乎传递着某种心照不宣的信息。
就是钱进之前猜测的那样,张明远最老实,坐在下首仔细听他讲话,偶尔会微微颔首。
不过他的眼神和表情自始至终没有变化,显然他并没有被钱进的发言打动。
李抗日这边不断点头,可就是他时不时跟对面几个工作人员交换眼神。
钱进注意到了,这些工作人员都是看着李抗日的动作来表态。
李抗日点头,他们也点头。
李抗日不动,他们更不动。
钱进直接给他们判了前程死刑。
他开始理解政治上为什么需要站队,娘希匹的看着一帮不跟自己一条心的人在眼前,委实是恼火。
王海峰那边始终带着笑容,还主动给他的讲话进行鼓掌,表现很是热情。
钱进把他当笑面虎了。
陈晓芸则认真地做着笔记,但是偶然有一次,她旁边一个姑娘瞅了眼她的笔记,脸上浮现出了笑意。
钱进顿时明白。
这位女教授肯定没正儿八经记笔记,不知道在底下瞎划拉什么呢。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底下的暗流涌动。
很显然,队伍不好带!
当然这方面他早有准备。
要想在这个新单位站稳脚跟,打开局面,光靠讲道理、画蓝图是不够的。
他需要权威,需要震慑,需要让这些“诸侯”明白,谁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事人!
而他做事风格是肆无忌惮,没有套路。
这样他讲着讲着突然站起来,快步走向陈晓芸一把将她面前的笔记本拿了起来。
果然!
他就知道!
笔记本上竟然是个素描画,而且竟然还是卡通版的。
上面画的是一个身穿盔甲的龙头古将站在帅帐上首,下面则是一群穿盔甲的飞禽走兽。
什么老鹿小熊,野猪老鹰等等,不一而足。
钱进一看乐呵了。
有意思!
李晓芸看穿着打扮看气质无比的保守,没想到竟然还会画动漫,并且绘画能力超强!
钱进对照着人群看了看。
老鹿是张明远,小熊是李抗日,王海峰是一只老雕,再看李晓芸位置,赫然是一只萌萌哒小白兔!
小白兔这会吓坏了。
她扭头目瞪口呆的看向钱进,绝没想到这领导不按常理出牌,竟然学班主任来抽学生作业!
左右知道她画了什么的女员工也吓得容失色,有人当场颤抖起来。
钱进看着画像点头,最后合上笔记本放在了李晓芸跟前并鼓掌:
“嗯,李副主任的笔记做的非常认真呐,很好,同志们呱唧一下子,李副主任这股认真劲值得大家学习。”
掌声响起来。
李晓芸稀里糊涂的跟着鼓掌。
这位年轻主任是什么意思?
示弱?
放自己一马?
她很是迷惑。
然后钱进给她一击:“李副主任,回头你把你的会议记录整理一下,发给各部门同事们私下里看看,咱们今天这个碰头会还是挺重要的。”
李晓芸心里一惊,随即又安定下来,说:“啊?好的。”
钱进回去继续准备讲话,这时候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韦小波快步走到门口与敲门人低声交谈了几句,随即脸色微微一变,转身快步走到钱进身边,俯身在他耳边急促地低语了几句。
钱进也很诧异。
因为来的不光是韩兆新。
还有郑国栋、王振邦!
海滨三巨头又来了,一起给他撑场子!
这面子可是够大的。
钱进迅速恢复平静,他站起身示意众人等一等,自己赶紧出去接人。
很快门再次被推开,三位穿着深色中山装、气场强大的领导在钱进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会议室里头正在疑惑的几位副主任大吃一惊,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
他们见过郑国栋或者韩兆新,一看大人物到来,自然得起身欢迎。
其他工作人员倒是没有见过这海滨市的三巨头,但看到主任亲自外出迎接,副主任们齐刷刷的起立,用屁股分析也知道是大领导来访。
钱进为众人做了介绍。
众人疯狂鼓掌。
三位市委核心领导,竟然联袂出现在这个尚未正式挂牌的新单位筹备会议上!
会议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惊呆了!
尤其是心怀叵测的几位副主任和心思各异的骨干们,脸上的震惊之色更是溢于言表。
郑国栋目光如电,扫视全场,将这一切看在了心里。
他和韩兆新对视一眼,两人眼角含笑,都发现了会议室里的异常。
然后郑国栋发话,他看向钱进露出温和笑容,说:“钱主任,我们几个不请自来,没打扰你们开会吧?”
钱进立刻迎上前,与三位领导一一握手:“完全没有,反而给我们这场会议进行了极大的支持。”
他看向众下属,鼓掌说道:“同志们,热烈欢迎三位领导莅临本单位指导工作!领导们能来,是对我们核准委最大的支持和鼓舞!”
众人赶紧鼓掌。
掌声前所未有的热烈。
王振邦亲昵的拍了拍钱进的肩膀:“钱主任啊,你可是我们海滨市有数的干将。”
“现在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我们几个这些老同志,当然要来看看,给你们鼓鼓劲、加把油!”
韩兆新也点头说道:“是啊,核准委工作至关重要,关系到我市乃至我省未来的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
“市府高度重视,希望钱进同志带领大家,尽快打开局面,做出成绩!”
三位领导在钱进的陪同下,走到会议桌前。
郑国栋没有坐下,而是站在主位旁,目光再次扫过全场:
“同志们,国家成立进口技术及设备项目核准委员会,是深化改革开放、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
“海滨市分委员会的成立,是中央和省里对我市的信任!钱进同志担任你们的主任,是经过组织严格考察、慎重决定的!”
“说实话,你们这位主任,我们市府的同志都清楚,他政治立场坚定,能力突出,在供销社外商办工作期间,尤其是在今年的抗旱救灾斗争中,表现出了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敢于担当的精神!”
“在这里我首先要对你们提出一个要求,一定要积极的向你们的主任同志进行学习,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他顿了顿,看向韩兆新。
韩兆新语气更加严肃,说:“咱们核准委的工作,政策性、专业性极强,责任重大。”
“我个人是希望全体同志,在钱进同志的领导下,精诚团结,恪尽职守,严守纪律,廉洁奉公!”
“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一切工作都要服务于国家利益和地方发展的全局!要坚决杜绝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要高效、规范、透明地开展工作,把好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的每一道关!”
“在这方面,我们海滨市府就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一二把手的讲话,如同定海神针。
他们每一句话都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
我们海滨市府全力支持钱进!
任何试图搞小动作、打小算盘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戒!
后面王振邦也做了简短有力的讲话,核心意思只有一个:
坚决支持钱进工作,要求全体人员服从指挥,团结协作!
三位领导并未久留,讲完话后,他们选择旁听。
前面会议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领导们就是过来收个尾,给钱进撑场子的。
所以后面钱进把工作简单的部署了一下,会议就结束了。
后面钱进陪同领导们下视察了一下办公环境,接受了领导们的指导,然后领导们便离开了。
但他们带来的震撼,却久久回荡在办公楼里,更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与会者的心中。
刚才还心思各异、甚至有些蠢蠢欲动的副主任和骨干们,此刻全都老实了。
他们这下子首先是认识到了一点,就是新主任背景是何等的深厚。
比他们要更深厚。
有副主任当即关门给自己背后领导打去了电话,其他地市的领导也吃惊。
市委三位核心领导亲自给一个新成立的机构单位站台背书,这种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能进入核准委的无一不是各地市、各单位的精兵悍将,都有很高的政治觉悟。
这种情况下谁还敢打自己的小算盘?
即使要打,也得以后等机会。
现在三位领导刚来上门告警,要是再搞事,那么就不是搞钱进,是搞海滨市三巨头。
这样就别想在海滨市继续混下去了。
下午再次开会,会议室的气氛截然不同。
所有人都全神贯注,认真记录,发言也积极而务实。
那四位副主任,无论是张明远、李卫国,还是王海峰、陈晓芸,都表现得异常配合,甚至主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钱进坐在主位,不需要像上午那样用连续的发言来强调自己的主动权。
他已经拿到掌控权了。
如今听着下属们的积极发言,他这边面色沉静,情绪淡定。
这就是他跟韩兆新学的领导风范。
最后等手下们结束发言,他这边进行一个趁此总结就行了:“各位同志的发言让我很受启发,很好啊,看来大家已经做好了投身工作的准备。”
“上午市府领导们的发言,就是我们核准委今后工作的总方针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刚才四位副主任的发言呢,是我们近期的工作重点和具体工作上的人员分工指示……”
上午议题是互相认识的碰头会,下午的议题就是具体工作和岗位上的安排了。
会议开得很顺利,安排上也很和谐。
钱进初步明确了近期工作重点:熟悉政策法规、梳理积压项目、建立内部工作流程、筹备挂牌仪式。
人员分工也初步确定,四位副主任各负责一块业务领域。
其中张明远负责重工机械类,李抗日负责项目审核评估,王海峰负责轻工纺织及对外联络,陈晓芸负责技术文件翻译及谈判支持。
钱进作为老大,自然是总揽全局。
散会后就是傍晚了。
下班时间,他站在四楼办公室的窗前往外看,看到楼下街道上是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大军和接二连三的公交车车队。
夕阳的余晖给这座海滨城市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他招招手,韦小波立马走上来。
钱进低声说:“跟化肥厂的杨厂长联系一下,让他赶紧递交进口设备申请报告。”
“再跟我手下的张爱军联系一下,让他安排几个人给我盯着四位副主任,看看他们私下里有没有跟谁联系,不管跟谁联系,拍照。”
韦小波吃惊的问:“还要跟踪他们?”
然后他意识到自己问了不该问的话,赶紧说道:“明白,主任,我这就安排。”
钱进笑了笑,说道:“不用这么紧张,你是不是觉得我大题小做?”
韦小波谨慎的说:“我觉得三位领导今天上午来了以后,足够让同事们搞清楚咱单位的情况,团结在你身边了。”
钱进摇摇头:“不对,他们只会更隐蔽的去对付我。”
“他们当中肯定有人想让核准委搬到省城去,而且不是一个人!”
他转过头来拍了拍韦小波的肩膀,沉重的说:“小同志,战争才刚刚开始!”
韦小波一脸敬仰的看向他。
钱进心里暗爽。
还是当领导有意思。
(本章完)
手续办完了,就该去上班了。
实际上海滨市的核准委已经成立了,只是没有正式宣布成立。
在钱进等各位委员会主任赴京接受委任的时候,其所在地的核准委便成立了,相关工作人员都是由省市主官在国家相关部门领导牵头开会后选出来的。
于是次日早上,钱进特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深蓝色涤卡中山装,骑着摩托车来到了核准委的办公大楼。
这次他有自己的专属单位了。
核准委的很多工作需要市府配合,于是海滨市选了市府大院旁边的一栋四层新办公楼给他们用。
这栋楼是前两年新建起的,米黄色的水刷石外墙在阳光下显得干净利落,与旁边市府那些更显庄重但已经有些老旧的苏式建筑形成对比。
钱进觉得市府选择这个地方挺好。
两个办公场所一对比,一个传统庄严,一个光鲜崭新,各有代表性。
一楼门口挂上了一块簇新的木牌,上面白底黑字的描摹了宋体字:
国家进口技术及设备项目核准委员会海滨市分委员会(筹)。
牌子上的“(筹)”字,表明这个机构尚未正式挂牌成立,但框架已经搭起。
虽然正式成立仪式定在十月一日国庆节当天,但作为“筹”备机构,这里早已运转起来。
钱进走进一楼大厅,走的很慢,慢慢打量自己的地盘。
很不错。
一楼大厅地面是光滑的水磨石,墙壁刷着半人高的浅绿色油漆墙裙,上面是雪白的石灰墙,挂着一些宣传画。
空气里弥漫着新家具的木头味和淡淡的油漆味,这代表一切都是新的。
他满意的点头,背着手往里走。
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年轻工作人员正在用拖把拖地,看到钱进进来,他提了提套袖连忙直起身问:“同志,找谁啊?”
“我是钱进。”钱进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证,上面盖着省里的钢印和“核准委”筹备组的公章。
“啊!钱主任?!哎哟,您好您好,实在抱歉,我有眼不识泰山,竟然要拦下您来!”年轻人立刻变得恭敬起来。
钱进跟他握手,笑道:“你做的很好,面对陌生人的进入就是要有警惕性,你要是不拦下我,我反而还要批评你呢。”
“不过同志,以后拦下陌生人的时候要首先带着一些善意,如果能带上点笑容就更好了。”
青年笑道:“好的、好的,钱主任,我一定遵循您的指示来开展工作。”
“您的办公室在二楼东头第一间,我带您上去?”
“不用了,我自己上去就行,你忙你的。”钱进摆摆手。
他沿着新刷了红漆的木质楼梯走上二楼。
走廊里很安静,两侧办公室的门大多关着,但能听到里面隐约的说话声和打字机的敲击声。
他走到走廊东头,推开标着“主任室”的房门。
房间不小,约有二十平米。
靠窗摆放着一张宽大的深褐色办公桌,桌面上压着厚玻璃板,玻璃板下压着一张世界地图。
桌后是一把黑色人造革包裹的沙发椅。
这在当下是稀罕东西。
钱进看郑国栋和韩兆新办公室都没配这样级别的椅子,结果给自己配上了。
这——
别说,挺舒服的。
办公室靠墙是一排刷着深棕色油漆的文件柜,墙角还放着一张蒙着白色镂空钩桌布的小圆桌和两张单人沙发,大概是会客用的。
整个房间简洁、明亮,带着新单位的朝气,也透着一丝权力的肃穆感。
但还是缺点东西。
比如办公桌上得有小国旗和小党旗。
钱进刚把公文包放在桌上,门就被敲响了。
“请进。”
一个同样穿着蓝色涤卡中山装的年轻人冒头进来。
他的秘书,韦小波。
“钱主任早上好,”年轻人满脸笑容,对于领导的高升很是开心,“欢迎您到任!”
钱进像模像样的打量了他一下,点点头:“韦小波同志,你好,以后要辛苦你了。”
“不辛苦!为领导服务是我的职责!”韦小波走进来挺起胸膛跟卫兵似的吆喝。
钱进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他对韦斌给自己安排这个秘书挺满意的,都是年轻人,大家思想能契合到一起去。
韦小波陪他演了戏,摸摸头嘿嘿笑了起来。
他走上来将文件夹交给他,说:“钱主任,这是四位副主任和各科室负责人的名单和基本情况简介。”
钱进说道:“我已经看过了……”
“要不然您再看一眼?这是我最近几天里,通过个人关系对他们信息进行了打听,做了点补充。”他打开文件夹,里面是一份份打印好的资料。
钱进心里一动。
可以。
这小子倒是挺机灵。
估计是韦斌帮他做了这份资料,否则他哪来的人脉?
核准委除了他一个主任还有八个副主任,不过目前因为机构新开,组织构架还不完整个,所以目前只有四位副主任上任。
钱进已经看过四个人的资料,但那都是官方准备的普通材料,每个人就是寥寥一张纸,上面登记了名字和工作经历而已。
韦小波给他的资料全面的多,对四位副主任的籍贯地、家庭情况乃至个人爱好都做了详细登记。
钱进仔细看了起来。
副主任中职级最高的名叫张明远,是原省外贸厅技术引进处处长。
五十岁左右,有丰富的外贸工作经验,人脉广泛,尤其熟悉机械设备引进流程。
他的家庭情况还挺复杂,特殊年代被下放,原配跟他离过婚。
下放期间他跟一位女知青结为连理,77年国家就重新启用了他,然后他的原配妻子又想跟他复婚……
看到这里他连连摇头:“妈的,世上竟有如此厚脸无耻之人!”
韦小波低声说:“张副主任其实在原岗位干的很好,有声有色,年龄大了一些,可他懂技术、懂外语,在省厅里还是挺受重视的。”
“他此次来当副主任属于平级调动,是他自己争取的,原因嘛……”
“跟他这个原配有关?”钱进心里一动。
韦小波嘿嘿笑:“他这个原配家境不一般,为人比较能顶半边天,最近两年一直去张副主任单位上闹。”
“然后张副主任现在的妻子恰好是咱海滨的娘家,他就抓住机会进入了您麾下。”
钱进咂咂嘴:“看来他对我的位子应该没什么想法。”
韦小波立马点头:“主任高见,我也是这么想的,他应该只想少事,不想多事。”
钱进将他的简历特意放出来,说道:“你帮我约一下,今晚我请他吃烤肉去。”
韦小波收简历进公文包里,连连点头。
钱进斜乜他一眼:“你作陪,带你去解解馋。”
韦小波嘿嘿笑:“谢谢主任。”
他不在乎一顿酒肉,在乎的是跟领导关系更进一步。
不得不说,韦小波这次表现了一把。
不管是他还是韦斌调查出的这些材料,反正对钱进很有用。
第二位副主任是年轻人,叫李抗日,属于原省城计委重点项目审核科科长。
他今年三十多岁,官方评价是作风严谨、工作努力,对各种引进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等审核流程极其熟悉。
然后韦小波送来的资料显示,李抗日乃是省城二把手的外甥……
嗯,这就能理解他为何年纪轻轻居于高位了。
钱进刚才吓一跳,还以为碰到了一个跟自己一样彪悍能干的俊杰。
李抗日是工农兵大学生,工作后基本上两三年升一级,升的很平稳。
钱进估摸这小子是省城那边派来钳制自己的棋子。
要知道海滨市是省内第一大城,不管人口还是经济规模又或者战略位置都要比省城更重要。
之所以它没有成为省城是因为它在地理位置上偏安一隅,无法辐射省内各个地市。
因为这个原因,海滨市的居民一直不太服气省城的地位,省城那边也很讨厌这个明明级别不如自己可是各方面就是强于自己的城市。
这次设置地区核准委,让省城对海滨市更有意见。
因为省城还没有设置核准委机构……
不过国家是根据各城市在进出口工作上的便利性而设置的该机构分委会,不光是本省省城没有设置该单位,还有好几个省城也没有设置。
但省城方面肯定不会这么通情达理,相关领导只会认为海滨市又抢了自己的资源。
钱进把李抗日的档案也给拿了出来。
这个是重点对抗对象。
另外两位副主任中有一位叫王海峰,是原海卫市外经委的副主任。
这位领导四十八岁,与海卫市主要领导关系密切,善于交际。
钱进一琢磨。
好嘛,又是个不安分主。
第四位副主任叫陈晓芸,是女同志,原省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
她今年四十岁,外语水平顶尖,精通四门外语,尤其擅长科技英语翻译和专业谈判。
钱进估计这个人能干事,以后可以重点结交。
名单后面是各部门负责人和普通工作人员的档案,加起来二十多人。韦小波在旁边低声补充:
“钱主任,人员都是从省直单位和各地市抽调来的骨干,业务能力都没问题。不过……”
他稍微犹豫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背景可能都比较复杂……”
钱进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他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
核准委手握项目生杀大权,直接关系到巨额外汇的使用和地方重大项目的上马,是名副其实的“肥缺”和“要地”。
各地市、各系统怎么可能不争相安插自己人?
除了第一个的张明远,其他三位副主任和小头头们与其说是来配合他工作的,不如说他们是各自背后势力派来“占地盘”、“争利益”的代表。
这二十多个工作人员,恐怕也大多心系“老东家”。
“知道了。”钱进放下名单,“这样,你去通知一下,今天得开个碰头会。”
他看看时间:“现在是八点钟,那晚一点开,十点钟吧。”
韦小波答应下来。
钱进先在单位里当了一波街溜子,溜达着把各楼层、各科室的情况熟悉了一下。
九点半韦小波来问他会议有没有变动,钱进点头:“准时开会,你先去准备一下会议室。”
“好的。”韦小波应声退下。
但很快他又急匆匆的跑进来,说道:“主任,市府大秘刚才打来了电话,待会二把手估计会过来见你。”
钱进一愣:“韩总要来?那、有没有说他几点过来?”
韦小波说:“就是开会的时间……”
“嗨,那就把会议时间推迟吧。”钱进当即挥挥手。
韦小波说道:“是这样的,主任,韩总本来计划下午来,得知您十点钟要开会,临时改了决定,会议时间过来。”
钱进明白了。
韩总这是要给他撑场子呢。
那就会议如期举行。
九点五十五,四楼大会议室。
一张崭新的长条会议桌摆开,两边已经坐上了人,但坐的稀稀疏疏。
这条会议桌很大很宽,一次性容纳个五六十人开会不成问题,如今使用率不足半。
钱进在韦小波的陪同下走进会议室时,原本有些嘈杂的议论声瞬间安静下来。
二十多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有敬畏。
钱进怎么能看出这些目光中的情绪呢?
嗯,他猜测的。
韦小波拉开椅子,钱进在主位坐下,目光沉稳地扫视全场。
总算见到四位副手了。
张明远面相看起来比年龄还要沧桑,头发几乎全白了,皮肤黝黑粗糙,满脸皱纹,坐在那里表情平淡,不过跟钱进对视的时候露出了客气的笑容并点头示意。
李抗日最年轻,国字脸、剑眉星目,长的一副好面相,他坐姿端正,面无表情,像一尊石佛。
王海峰则显得比较放松,从钱进一进门他脸上就挂着笑容,还主动半起身与钱进打了个招呼。
陈晓芸则安静地坐在几个女同志身边。
她穿着保守、发型是建国后流行的刘胡兰头,面如满月,气质知性。
钱进快速的扫过人群,对下属情况大概有了印象。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同志们,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钱进,受到组织委派,负责咱单位工作的开展。”
“首先,我欢迎大家来到国家进口技术及设备项目核准委员会海滨市分委员会,虽然我们正式挂牌要等到国庆节,但工作,从现在起就要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他简要介绍了核准委成立的背景、重大意义和肩负的职责,强调了在引进技术设备工作中“把关”、“服务”、“效率”并重的重要性。
这些东西都是有套路可言的。
本来韦小波要给他写发言稿,被他拒绝了。
自己年纪轻轻,结果第一场碰头会就要照本宣科,那不像话。
他不怕说错话,反正他是老大。
另外钱进也是久经考验的高手,他的讲话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并没有说错话。
然而,会议室里的气氛却有些微妙。
副主任们和部分工作人员,虽然表面上认真听着,但眼神交流间,似乎传递着某种心照不宣的信息。
就是钱进之前猜测的那样,张明远最老实,坐在下首仔细听他讲话,偶尔会微微颔首。
不过他的眼神和表情自始至终没有变化,显然他并没有被钱进的发言打动。
李抗日这边不断点头,可就是他时不时跟对面几个工作人员交换眼神。
钱进注意到了,这些工作人员都是看着李抗日的动作来表态。
李抗日点头,他们也点头。
李抗日不动,他们更不动。
钱进直接给他们判了前程死刑。
他开始理解政治上为什么需要站队,娘希匹的看着一帮不跟自己一条心的人在眼前,委实是恼火。
王海峰那边始终带着笑容,还主动给他的讲话进行鼓掌,表现很是热情。
钱进把他当笑面虎了。
陈晓芸则认真地做着笔记,但是偶然有一次,她旁边一个姑娘瞅了眼她的笔记,脸上浮现出了笑意。
钱进顿时明白。
这位女教授肯定没正儿八经记笔记,不知道在底下瞎划拉什么呢。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底下的暗流涌动。
很显然,队伍不好带!
当然这方面他早有准备。
要想在这个新单位站稳脚跟,打开局面,光靠讲道理、画蓝图是不够的。
他需要权威,需要震慑,需要让这些“诸侯”明白,谁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事人!
而他做事风格是肆无忌惮,没有套路。
这样他讲着讲着突然站起来,快步走向陈晓芸一把将她面前的笔记本拿了起来。
果然!
他就知道!
笔记本上竟然是个素描画,而且竟然还是卡通版的。
上面画的是一个身穿盔甲的龙头古将站在帅帐上首,下面则是一群穿盔甲的飞禽走兽。
什么老鹿小熊,野猪老鹰等等,不一而足。
钱进一看乐呵了。
有意思!
李晓芸看穿着打扮看气质无比的保守,没想到竟然还会画动漫,并且绘画能力超强!
钱进对照着人群看了看。
老鹿是张明远,小熊是李抗日,王海峰是一只老雕,再看李晓芸位置,赫然是一只萌萌哒小白兔!
小白兔这会吓坏了。
她扭头目瞪口呆的看向钱进,绝没想到这领导不按常理出牌,竟然学班主任来抽学生作业!
左右知道她画了什么的女员工也吓得容失色,有人当场颤抖起来。
钱进看着画像点头,最后合上笔记本放在了李晓芸跟前并鼓掌:
“嗯,李副主任的笔记做的非常认真呐,很好,同志们呱唧一下子,李副主任这股认真劲值得大家学习。”
掌声响起来。
李晓芸稀里糊涂的跟着鼓掌。
这位年轻主任是什么意思?
示弱?
放自己一马?
她很是迷惑。
然后钱进给她一击:“李副主任,回头你把你的会议记录整理一下,发给各部门同事们私下里看看,咱们今天这个碰头会还是挺重要的。”
李晓芸心里一惊,随即又安定下来,说:“啊?好的。”
钱进回去继续准备讲话,这时候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韦小波快步走到门口与敲门人低声交谈了几句,随即脸色微微一变,转身快步走到钱进身边,俯身在他耳边急促地低语了几句。
钱进也很诧异。
因为来的不光是韩兆新。
还有郑国栋、王振邦!
海滨三巨头又来了,一起给他撑场子!
这面子可是够大的。
钱进迅速恢复平静,他站起身示意众人等一等,自己赶紧出去接人。
很快门再次被推开,三位穿着深色中山装、气场强大的领导在钱进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会议室里头正在疑惑的几位副主任大吃一惊,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
他们见过郑国栋或者韩兆新,一看大人物到来,自然得起身欢迎。
其他工作人员倒是没有见过这海滨市的三巨头,但看到主任亲自外出迎接,副主任们齐刷刷的起立,用屁股分析也知道是大领导来访。
钱进为众人做了介绍。
众人疯狂鼓掌。
三位市委核心领导,竟然联袂出现在这个尚未正式挂牌的新单位筹备会议上!
会议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惊呆了!
尤其是心怀叵测的几位副主任和心思各异的骨干们,脸上的震惊之色更是溢于言表。
郑国栋目光如电,扫视全场,将这一切看在了心里。
他和韩兆新对视一眼,两人眼角含笑,都发现了会议室里的异常。
然后郑国栋发话,他看向钱进露出温和笑容,说:“钱主任,我们几个不请自来,没打扰你们开会吧?”
钱进立刻迎上前,与三位领导一一握手:“完全没有,反而给我们这场会议进行了极大的支持。”
他看向众下属,鼓掌说道:“同志们,热烈欢迎三位领导莅临本单位指导工作!领导们能来,是对我们核准委最大的支持和鼓舞!”
众人赶紧鼓掌。
掌声前所未有的热烈。
王振邦亲昵的拍了拍钱进的肩膀:“钱主任啊,你可是我们海滨市有数的干将。”
“现在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我们几个这些老同志,当然要来看看,给你们鼓鼓劲、加把油!”
韩兆新也点头说道:“是啊,核准委工作至关重要,关系到我市乃至我省未来的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
“市府高度重视,希望钱进同志带领大家,尽快打开局面,做出成绩!”
三位领导在钱进的陪同下,走到会议桌前。
郑国栋没有坐下,而是站在主位旁,目光再次扫过全场:
“同志们,国家成立进口技术及设备项目核准委员会,是深化改革开放、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
“海滨市分委员会的成立,是中央和省里对我市的信任!钱进同志担任你们的主任,是经过组织严格考察、慎重决定的!”
“说实话,你们这位主任,我们市府的同志都清楚,他政治立场坚定,能力突出,在供销社外商办工作期间,尤其是在今年的抗旱救灾斗争中,表现出了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敢于担当的精神!”
“在这里我首先要对你们提出一个要求,一定要积极的向你们的主任同志进行学习,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他顿了顿,看向韩兆新。
韩兆新语气更加严肃,说:“咱们核准委的工作,政策性、专业性极强,责任重大。”
“我个人是希望全体同志,在钱进同志的领导下,精诚团结,恪尽职守,严守纪律,廉洁奉公!”
“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一切工作都要服务于国家利益和地方发展的全局!要坚决杜绝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要高效、规范、透明地开展工作,把好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的每一道关!”
“在这方面,我们海滨市府就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一二把手的讲话,如同定海神针。
他们每一句话都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
我们海滨市府全力支持钱进!
任何试图搞小动作、打小算盘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戒!
后面王振邦也做了简短有力的讲话,核心意思只有一个:
坚决支持钱进工作,要求全体人员服从指挥,团结协作!
三位领导并未久留,讲完话后,他们选择旁听。
前面会议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领导们就是过来收个尾,给钱进撑场子的。
所以后面钱进把工作简单的部署了一下,会议就结束了。
后面钱进陪同领导们下视察了一下办公环境,接受了领导们的指导,然后领导们便离开了。
但他们带来的震撼,却久久回荡在办公楼里,更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与会者的心中。
刚才还心思各异、甚至有些蠢蠢欲动的副主任和骨干们,此刻全都老实了。
他们这下子首先是认识到了一点,就是新主任背景是何等的深厚。
比他们要更深厚。
有副主任当即关门给自己背后领导打去了电话,其他地市的领导也吃惊。
市委三位核心领导亲自给一个新成立的机构单位站台背书,这种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能进入核准委的无一不是各地市、各单位的精兵悍将,都有很高的政治觉悟。
这种情况下谁还敢打自己的小算盘?
即使要打,也得以后等机会。
现在三位领导刚来上门告警,要是再搞事,那么就不是搞钱进,是搞海滨市三巨头。
这样就别想在海滨市继续混下去了。
下午再次开会,会议室的气氛截然不同。
所有人都全神贯注,认真记录,发言也积极而务实。
那四位副主任,无论是张明远、李卫国,还是王海峰、陈晓芸,都表现得异常配合,甚至主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钱进坐在主位,不需要像上午那样用连续的发言来强调自己的主动权。
他已经拿到掌控权了。
如今听着下属们的积极发言,他这边面色沉静,情绪淡定。
这就是他跟韩兆新学的领导风范。
最后等手下们结束发言,他这边进行一个趁此总结就行了:“各位同志的发言让我很受启发,很好啊,看来大家已经做好了投身工作的准备。”
“上午市府领导们的发言,就是我们核准委今后工作的总方针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刚才四位副主任的发言呢,是我们近期的工作重点和具体工作上的人员分工指示……”
上午议题是互相认识的碰头会,下午的议题就是具体工作和岗位上的安排了。
会议开得很顺利,安排上也很和谐。
钱进初步明确了近期工作重点:熟悉政策法规、梳理积压项目、建立内部工作流程、筹备挂牌仪式。
人员分工也初步确定,四位副主任各负责一块业务领域。
其中张明远负责重工机械类,李抗日负责项目审核评估,王海峰负责轻工纺织及对外联络,陈晓芸负责技术文件翻译及谈判支持。
钱进作为老大,自然是总揽全局。
散会后就是傍晚了。
下班时间,他站在四楼办公室的窗前往外看,看到楼下街道上是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大军和接二连三的公交车车队。
夕阳的余晖给这座海滨城市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他招招手,韦小波立马走上来。
钱进低声说:“跟化肥厂的杨厂长联系一下,让他赶紧递交进口设备申请报告。”
“再跟我手下的张爱军联系一下,让他安排几个人给我盯着四位副主任,看看他们私下里有没有跟谁联系,不管跟谁联系,拍照。”
韦小波吃惊的问:“还要跟踪他们?”
然后他意识到自己问了不该问的话,赶紧说道:“明白,主任,我这就安排。”
钱进笑了笑,说道:“不用这么紧张,你是不是觉得我大题小做?”
韦小波谨慎的说:“我觉得三位领导今天上午来了以后,足够让同事们搞清楚咱单位的情况,团结在你身边了。”
钱进摇摇头:“不对,他们只会更隐蔽的去对付我。”
“他们当中肯定有人想让核准委搬到省城去,而且不是一个人!”
他转过头来拍了拍韦小波的肩膀,沉重的说:“小同志,战争才刚刚开始!”
韦小波一脸敬仰的看向他。
钱进心里暗爽。
还是当领导有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