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352《玄天黄龙道兵》
    《赤鳞功》是一门横炼武学,是李存孝根据自身武学和《八尺龙骧》推演而来。
    武学原本,是当初李存孝在楚丘城时,何家老爷子赠予的《蜻蜓点水提纵术》。
    这门轻功虽然只是下品武学,筋肉之后就没有前路,但其驾驭的魔头龙甲朱蜻却有相当全面的加持。
    不仅能强化腿部,还有辟毒,坚甲,踏水,乘风,动态视力等多种特效,在早期给了他很大帮助。
    直到来到宋州、楼观道,各种仙佛神功入手,曾经的好帮手才变得不值一提。
    如今李存孝对其稍加修改,把单独强化腿部的下品轻功《蜻蜓点水提纵术》,推演成为强化全身的中品横炼《赤鳞功》。
    剑南道群山连绵,地形崎岖,毒虫猛兽层出不穷。
    所以他着重保留了辟毒,坚甲,轻身三种加持,是专门适应山林野战的特化功法。
    这功夫经过修改,突破筋肉后身上就会出现龙鳞纹路。武者周身皮下组织也会发生异变,生出甲壳一般的特殊角质。
    有此横炼傍身,普通的江湖武者一对一根本不是对手。
    若是小队结阵,同种武学之间气机相连,更能增幅战力。
    而横炼达到圆满之境后,赤红龙鳞会将全身覆盖,届时便能得到等同于《蜻蜓点水提纵术》的圆满轻功加持,获得踏水之能。
    只这一门横炼,便足以为他将来推演新的道兵法门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这里面还有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心思。
    李存孝麾下军士,除了新招募的几千兵员,还有来自楼观道的部分精锐、以及京师勋贵侯门子弟。
    道兵们前路有限但是年龄更大经验丰富,侯门子弟潜力更高阅历难免有所欠缺。
    但这些人的共同点是普遍修为更高,如果让别人改换功法,必然会引起排斥。
    相反,附加一门横炼,就方便得多,毕竟没谁嫌自己防御太高。
    而之所以要推广这门武学,一个当然是因为这武学的确好用,而且速成。
    只要有他特供的丹药“龙珠”,境界上很难陷入瓶颈。
    另一方面,则是这份好处背后的代价——《赤鳞功》和龙珠,都是李存孝控制军士的后手。
    武者对这一门横炼的造诣越高,对于创造功法的人就会越发从心底亲近、敬服。
    既有精神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本身功法属性上高位者对低位者的压制,还有“龙珠”这样修炼必需品的垄断。
    三管齐下,足以驾驭千军万马。
    李存孝对自己有自信,假以时日,他是肯定能成就宗师、大宗师,横扫世间一切敌人。
    所以比起战力,忠诚才是一支军队最需要的品质。
    “光义,你只要学会这门横炼,足够传授将士就好,不必练得太深入。”
    “《赤鳞功》只是基础,之后还会有升级版本的道兵法门。”
    李存孝看着军士搬运物资,嘴里不忘叮嘱弟弟。
    亲弟弟和别人到底是不一样的,他可不想用这种手段控制自己的亲人。
    何况有金刚杵在,为其量身定制功法武学都不难,只是现在煞气不够用,没条件这么做而已。
    “大哥还能自创道兵法门?”
    李光义收好《赤鳞功》的册子,此时心中除了崇拜,哪里还装得下别的东西。
    外人不清楚自家大哥的境界,他作为身边人却是一清二楚。
    二十一二岁的年纪,李存孝已经一脚踩在了宗师的门槛。
    关键是除了修炼,还要兼顾治军、庶务,乃至于是自创武学。
    人的一天都是十二个时辰,李光义很难想象,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样样兼顾,而且样样精通,无一短板。
    “黄知县。”
    李存孝招招手,等候已久的黄柏仁立刻一溜烟小跑过来,恭敬行礼之后,递上一份名册。
    “使君,这是近段时间,我等四县清查人口田亩的黄册。”
    “说来真是惭愧,下官平日蜗居府衙,不愿下乡。今日一查,方知人口隐匿与土地兼并到了何等地步,那真是.”
    李存孝听着对方滔滔不绝,翻开黄册,一一翻阅,将其与脑海中已知的信息比对。
    盏茶功夫,他合上册子,微微点头。
    人口什么的不好说,毕竟如今到处都在打仗,保不齐何时就有流民过境,也说不准何时就会有水灾旱灾,增减剧烈。
    但土地就在那个地方,没法隐瞒。
    实际上早在黄柏仁来之前,李存孝早早就将抚州各个土豪的老窝飞了一圈。
    这些人名下有多少田土,产出如何,大致都有个底。
    这份黄册上的内容,基本能对得上。
    些许出入,都不一定是四大家族的手脚,而是时间太短,没法确保一丝不差。
    “这件事,你们办的还不错。”
    黄柏仁听见这句话,心里的大石终于落地,紧绷的背脊都不由松了些。
    要命的神兵就挂在头上,熬夜处理公务时打个盹儿都怕掉脑袋。
    这些天,没人知道他是怎么过来的。
    好在,这第一关考验,总算是过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剑南群山中的妖魔资源,还真是丰富啊。”
    撇去四县的肉田种子不说,李存孝看着一车车拉过去的妖魔材料,不仅数量多,而且都还比较新鲜。
    尽管有药材处理的痕迹,但其中蕴含的猛烈煞气,却是十分明显。
    李存孝能够感觉得到,这里的妖魔,比起其他地方的要更多、更活跃,等阶也更高。
    “回使君,我蜀中多山,很多地方不适合百姓居住,那都是妖魔的地盘。”
    “下官小时候还听说,大剑山深处有媲美宗师的妖王呢。”
    “哦?”,李存孝闻言来了兴趣。
    武道兴盛之后,经过一代代陆地神仙的捕杀,八阶的妖魔,在外界已经很少见了。
    也就只有李翼圣的舍利塔中,李存孝隐约感知过一点气息,但也不能肯定。
    细细询问了一番黄柏仁所知的信息,得到一个传说流行的大致区域,李存孝便将其打发。
    妖王什么的,以后再徐徐图之。
    “当务之急,还是编练士卒,然后以文州、抚州为中心,围剿周边山林的妖魔,修缮道路交通。”
    “妖魔多,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
    “一方面是练兵,另一方面,炼制的丹药也得先给朝廷送一份去。”
    李存孝还没忘记,李翼圣派自己来西南的目的是什么。
    天高皇帝远是一回事,但如今也远远还没到撕破脸皮的时候。
    大秦和大梁在前线打,他窝在后方发育,眼下这个局面就很好。
    “是。对了大哥,文州那边,分田的事情基本落实下来了。”
    “土豪士绅,该杀的杀,劣迹比较少的也留下任用了。”
    “如今文州百姓,对大哥感恩戴德。要不要借此时机,开始募兵?”
    李光义提了一嘴,李存孝思忖片刻,还是摇头。
    “老兵还没练成,何谈招募新兵。加上又是春耕时分,我们抽走了壮丁,老百姓怎么种地?”
    “派些伙长、伍长下去,先编练保甲,做做宣传工作,着重强调下我们的军纪和作风。”
    “等秋收之后,有了足够的粮食,清剿妖魔也有了成绩,时机成熟,再扩军不迟。”
    “毕竟思齐在北边为我们筹备粮食,来回运输,也多不便。”
    “我有预感,消化这两州之地,要不了太久。”
    “到时候,还得靠蜀王来养我们啊。”
    剑南道之首府,在整个盆地中心靠北的位置。
    因为该地历来盛产华贵锦缎,因此又称为锦都府。
    当年安史乱国,京师被破,玄宗皇帝还曾幸蜀,因此锦都城中还留有一座行宫,规制全部比照京师皇城,只不过要小一些。
    王建割据之后,便将此处重新修缮,入主其中。
    “杀人,分田,练兵,搜山”
    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人斜躺在龙椅当中,手里捏着奏章,眉头紧锁。
    龙椅说是椅,其实是有栏杆的胡床,可坐可卧。
    金丝楠木的材质,其上镶金嵌玉,勾勒祥云与飞龙。
    而男人的圆领袍上,也同样有着类似的团龙暗纹,黄中带赤的衣料,在阳光下好似流淌的金沙。
    男人的幞头,不同于一般人用纱巾裹上去,而是用竹篾为骨架,外罩漆纱定型。
    两根巾脚并不下垂,而是高高地朝天空翘起。
    一身张扬且明显僭越的打扮,此人的身份已经不言而喻。
    “一个多月时间,李存孝在文州抚州,就干了这些?”
    王建发问,像是在确认什么。
    “是。我还听说,那些白杆兵不操练的时候,要下地帮人干活。”
    跪在地上的小宦官立刻应答,王建闻言眉头却皱得更深。
    “这十三太保到底想干什么?”
    杀人、分田、练兵都不出奇,他当年起家就是这么干的。
    为了保证产出,清剿妖魔也是题中之义。
    毕竟资源只有那么多,新的食利阶层要崛起,必然和老钱们产生纠纷。
    只不过是有的老钱比较知情识趣,开出的价码也够高。
    剩下那些看不懂局势的,自然是要一并株连,收缴财富,男人发配,女人赏赐,这样才能快速攒下第一桶金。
    但做了这么多,给了那些泥腿子天大的好处,接下来不是就应该加税了吗?
    怎么还让士兵去帮忙耕田了?
    “不加税,不操练,就凭那几千新兵蛋子,剑门关都打不进来。”
    “难道此人真的只是奉命来监督牵制我,没有别的心思?”
    王建站起身,在殿中来回踱步,眼神不时投向桌案上的另一本册子。
    这正是李存孝来到文州之后的发来的公文。
    公文的内容,不冷不热,就是转述李翼圣的要求,让蜀王按时上贡,移交赋税,同时拨一批精锐上京。
    是的,虽然李存孝没当成殿前司都点检,但三衙禁军李翼圣还是要办。
    而这些要求对王建来说,虽然还是肉痛,但只要还能留在蜀中,关起门来当土皇帝,并非不可接受。
    至少比被迫入京当鱼肉强多了。
    “真是我想多了?”
    王建索性又叫来臣子,一通分析,但最后得出的结论,却也还是只有按兵不动,暂时臣服八个字。
    “契此毕竟是圆满宗师,我只是大成,玉海牛鼻子还不如我,两人联手都未必是对手。”
    “更别说青城山一直不愿接受我的册封,一个人就更不能硬抗了。”
    “罢了罢了,破财免灾,破财免灾。”
    王建再三考虑,最后还是只能心痛割肉,叫手下打开府库,勾选珍宝,准备进贡。
    李翼圣既是大宗师,又是大秦皇帝,上贡给他的东西没法敷衍。
    至于赋税,那必然不可能尽数上缴,这方面还有得扯皮。
    但王建也没有完全放弃试探李存孝。
    对方所在的位置太紧要,翻过剑门就是蜀中。
    哪怕眼下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敌意,可不摸摸底,心里没法安心。
    眼下对方背后又是佛门宗师,又是大秦朝廷,亲自动手肯定不行。
    “我记得抚州西侧接着雪山,往年常有乌斯藏的生番下来劫掠,嗯.”
    “来人!叫咱们的谍子给雪山蛮漏点口风,就说.”
    山中无日月,寒尽不知年。
    春尽夏至,夏走秋收,转眼半年过去,又到九月金秋。
    乡间阡陌,收割晒谷,处处是农忙景象,农夫农妇挑担推车,小童唱着歌谣穿梭低头,捡拾稻谷,嬉笑玩闹。
    偶尔见到披挂齐整、手持白杆钩镰枪的军士,百姓还会热情招呼,端上一碗茶水,后者则是会心一笑,连连摆手拒绝,接着便带队离开了。
    “好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啊。”
    “我白杆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真可谓尽得民心。”
    “是啊,短短半年,这一片异乡之地,竟一变而成为军民乐土,使君治军的手段,实在不一般啊。”
    “那么些悍勇之士,怎么到了使君手下,就如此乖巧呢?”
    叶乘霄与魏河骑在马上,看得啧啧有声,感慨连连。
    不多时到了大军营地,两人直奔中军大帐,看着其中端坐的身影,都是一喜:
    “使君,您出关了?!”
    “嗯。我都听光义说了,这几个月搜山,你们俩都做得不错。”
    收服文州抚州不久,掉线一个多月的蜀王王建终于派使者前来,送上贡品,表示臣服。
    除了赋税的问题有一番扯皮,其他都没出什么大问题,李存孝上书请示了一番李翼圣,之后便是平静到枯燥的时光。
    其实也正常,毕竟契此这位宗师摆在那,除非是山里信息闭塞的野人,否则不会有人没眼色的来招惹。
    其实半年中积攒的煞气,已经足够李存孝尝试突破宗师。
    但彼时初来乍到,还没站稳脚跟,李翼圣的关注度也还比较高,李存孝不想太显眼。
    按他的计划,最好是偷偷突破,让李翼圣和朱全忠打个五六年,等他把蜀中都消化了再暴露。
    而眼下入秋,大秦和大梁果然又起战端,无暇顾及后方。
    李存孝刚好已经补齐了道兵的最后一块拼图,等此次嘱托李光义等人之后,他就要真正闭关尝试突破宗师。
    “你们来得正好。如今半年过去,文州和抚州百姓已然归心,蜀王那边的税赋也快要送来。”
    “我这几月修改道兵法门,已经有了成果。”
    “万事俱备,是时候把我们麾下人马扩充、细化一番。”
    说罢,屈指一弹,两个光点飞入叶乘霄和魏河的脑海,化作一篇囊括杀法、身法、功法的武学——
    《玄天黄龙道兵》!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狸奴将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狸奴将军并收藏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