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一统江湖
第615章 一统江湖
唐人唱片先后收购了华星唱片、飞图唱片、红星生产社、麦田唱片和大地唱片,总价超过1.9亿。
算是完成了对唱片业的整合。
核心资产,当然还是以港府这边为主。
“想要破局,首先就得打破既定规则。创新就是破坏,破坏旧秩序,建立新规矩!”
周浩然的商业理念都是来自互联网。
不管是做房地产还是做影视娱乐,都是一样的套路。
唐人唱片在港府有了基本盘。
接下来,就是依靠这个基本盘,拿下整个港府了。
“华星唱片是老资格,可过去几年胡作非为,把很多知名歌手都给得罪了。飞图唱片是新公司,实力偏弱,签约艺人都很年轻。想要破局,就必须得来点狠的!”
周浩然可不是来小打小闹的。
“依靠什么策略?”
王长连也参与了这个内部小会,与会者都是自己人。
周浩然道:“合伙人制!”
“怎么合伙?”
王长连也是做娱乐公司了,也签了几个艺人,比如他看上了红楼茶馆的茶博士熊黛琳,他就想签到光线传媒去当主持人。
现在的娱乐公司,普遍都是签约制。
周浩然道:“给歌手们更大的自由度和决策权,改签约制为合伙制。”
“放弃签约制?”
王长连面色微变。
周浩然笑道:“不放弃,至少是两种模式一起做,给艺人选择权,尤其是那些大牌艺人。”
“合伙人制,有什么区别?”
王长连对此就很关注,因为光线传媒未来可能也会有这样的运作安排。
周浩然道:“签约制,所有的业务安排,都是公司说了算,艺人没有决定权,只能按照合同乖乖配合。这样的制度,对一些行业新人还可以,可是对很多知名艺人来说,就是很大的掣肘。”
“分成比例也不一样吧?”王长连微微皱眉,“出名了,可以修改合同,可以拿到更多的分成收益。”
“分成比例是多少?”
周浩然看向了唐时宜。
“20%到60%吧。如果是刚入行的新人,分成比例只有20%。如果分成比例达到了50%,那就知名歌手、当红歌星了。达到了四大天王这种顶级,可以达到60%的分成,赚的比公司还多。”
唐时宜知道他的大计划。
他要利用港流来对抗韩流。
所以近期也在韩国那边娱乐公司的经纪情况,就很震惊的补充了一句。
韩国的很多娱乐公司,都是霸王条款。
那些偶像组合,分成比例只有可怜的5%。
“韩国这什么情况?”
王长连听后都难以置信。
周浩然不以为意的说:“不管别人,做好我们自己的。分成比例的不同,可以有效的缓解娱乐公司和艺人的利益纠纷。不过,娱乐公司和艺人之间,还存在着很多选择性的分歧。”
王长连点了点头,“一个摇滚歌手,他想做流行音乐,市场是否会接受,不知道。这可能就会遭受损失,公司这边就不会同意。这样一来,双方就会产生理念上的分歧。”
唐时宜轻声道:“还有很多方面的分歧,比如策划、营销、专辑的定价,乃至海报的形象选择,都可能会有分歧。过去,都是经纪公司来决定,艺人没有发言权。”
“合伙人制,要改变?”
王长连皱起眉头。
觉得这不是个好主意。
术业有专攻!
歌手的专业,是唱歌,他们把歌唱好就行了。至于歌曲的选择、市场的判断、商业营销、售前售后……这都是商业行为了,都得是公司的专业人士来做。
这才是市场。
才能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可有些歌手,出名了之后,就想要更多的权力,就想什么事都参与……要是允许他们这么干,大概率会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周浩然笑道:“对,合伙人制,就是要改变这种选择的分歧,把主动权还给艺人。”
“这不妥吧?”
王长连不认可。
“有办法的。”周浩然的理念也很简单,“投入和收入正相关,权力和责任正相关,这就够了。”
王长连也是复旦高材生,思路很快,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眼睛一亮,“合伙人制,是合伙出钱?”
周浩然道:“对,给一些知名艺人、有带团队能力的艺人成立工作室,让他们自己做主、自己运营。他们想做什么音乐,就做什么音乐,想出什么专辑,就出什么专辑。但是,不能只由公司出钱。”
“那公司利益怎么保证?”
王长连追问。
周浩然笑道:“五五分成吧。合伙人制,一律都是五五分成。制作一张新专辑,艺人出资一半,公司出资一半。具体要怎么做,艺人说了算。以后如果亏钱了,双方各自承担一半;如果赚钱了,各取一半。”
“这……”王长连一下就看出了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这样一来,唐人唱片可能会为很多理想买单。”
“好事啊!”
周浩然要的就是这个。
很多歌手,都有一个“梦想”,比如出一张民谣专辑,一张轻音乐专辑等等。
市场不太受认可,可他就是想出。
这必然会给公司造成损失。
所以唱片公司都不愿意出。
“啊?”王长连这下就不能理解了,“这会给唐人唱片产生很多业务亏损。”
“人心都是肉长的,有亏损,才能让艺人更感动。”
周浩然的互联网思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人性、利用人性。
“太儿戏了吧?”
王长连觉得做公司不能靠意气用事。
周浩然笑道:“新人是没有话语的,就算有梦想,也是以后再实现。想实现梦想的,都是些有实力的知名歌手。然而,他们在其他的唱片公司,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嗯?”
王长连眼睛一亮,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周浩然淡然道:“唐人唱片推出合伙人制,可以帮很多知名歌手追求梦想。这就像是一块吸铁石,可以把很多知名歌手给吸引下来!甚至都不需要我们去主动挖人,他们会主动投靠。”
唐时宜此前跟他有过交流,平静的说:“挖人需要成本,还不如把这个成本省下,去支持那些知名歌手寻找理想。”
“理想不能当饭吃,双方五五开。真要是投资失败了,亏钱了,艺人只会比公司更心疼。”周浩然拿捏了人性,“艺人赚钱,比公司难多了。等理想碰上了现实,遭受了市场的打击,他们就该回过头来,跟公司配合乖乖发行一些受市场喜欢的音乐了。”
唐时宜道:“如果理想被市场认可了,赚了钱,那就是巨大的成功。唐人唱片慧眼识珠,就可以形成业内的强大口碑。”
“你们这是要一统歌坛啊!”
王长连终于看明白了学弟的野心。
这招合伙人制一出,可以说直接颠覆了过去几十年的传统歌坛模式。
“商业的精髓,一定是得以用户为中心。”周浩然由始至终都是这样的理念,“唱片的用户,是歌迷,歌迷不喜欢,再怎么理想也没用。经纪公司的用户是艺人,满足艺人的追求,才能建立双方更牢固的合作。”
顿了一下,周浩然接着说:“其实一家娱乐公司,能在利益和理想中的一方满足,就能够说服艺人留下。如果任何一方都满足不了,就一定会有大批艺人的流失。过去,港府这边流行了太多邵义夫的那种大家长制。收益和理想都没能满足艺人,下场是注定的。华星唱片被他卖掉了,邵氏兄弟被他关门了,tvb将来肯定也会走下坡路。”
唐时宜道:“唐人唱片,就是要走向一条跟邵先生截然相反的路。不做家长做服务,服务好艺人,给艺人形成利益和理想的双重满足。”
王长连跟上了思路,缓缓道:“满足了一点,公司就可以稳定。同时满足了两点,就可以成为行业典范!”
“嗯,一统江湖。”
周浩然说出了他的最终目的。
(本章完)
唐人唱片先后收购了华星唱片、飞图唱片、红星生产社、麦田唱片和大地唱片,总价超过1.9亿。
算是完成了对唱片业的整合。
核心资产,当然还是以港府这边为主。
“想要破局,首先就得打破既定规则。创新就是破坏,破坏旧秩序,建立新规矩!”
周浩然的商业理念都是来自互联网。
不管是做房地产还是做影视娱乐,都是一样的套路。
唐人唱片在港府有了基本盘。
接下来,就是依靠这个基本盘,拿下整个港府了。
“华星唱片是老资格,可过去几年胡作非为,把很多知名歌手都给得罪了。飞图唱片是新公司,实力偏弱,签约艺人都很年轻。想要破局,就必须得来点狠的!”
周浩然可不是来小打小闹的。
“依靠什么策略?”
王长连也参与了这个内部小会,与会者都是自己人。
周浩然道:“合伙人制!”
“怎么合伙?”
王长连也是做娱乐公司了,也签了几个艺人,比如他看上了红楼茶馆的茶博士熊黛琳,他就想签到光线传媒去当主持人。
现在的娱乐公司,普遍都是签约制。
周浩然道:“给歌手们更大的自由度和决策权,改签约制为合伙制。”
“放弃签约制?”
王长连面色微变。
周浩然笑道:“不放弃,至少是两种模式一起做,给艺人选择权,尤其是那些大牌艺人。”
“合伙人制,有什么区别?”
王长连对此就很关注,因为光线传媒未来可能也会有这样的运作安排。
周浩然道:“签约制,所有的业务安排,都是公司说了算,艺人没有决定权,只能按照合同乖乖配合。这样的制度,对一些行业新人还可以,可是对很多知名艺人来说,就是很大的掣肘。”
“分成比例也不一样吧?”王长连微微皱眉,“出名了,可以修改合同,可以拿到更多的分成收益。”
“分成比例是多少?”
周浩然看向了唐时宜。
“20%到60%吧。如果是刚入行的新人,分成比例只有20%。如果分成比例达到了50%,那就知名歌手、当红歌星了。达到了四大天王这种顶级,可以达到60%的分成,赚的比公司还多。”
唐时宜知道他的大计划。
他要利用港流来对抗韩流。
所以近期也在韩国那边娱乐公司的经纪情况,就很震惊的补充了一句。
韩国的很多娱乐公司,都是霸王条款。
那些偶像组合,分成比例只有可怜的5%。
“韩国这什么情况?”
王长连听后都难以置信。
周浩然不以为意的说:“不管别人,做好我们自己的。分成比例的不同,可以有效的缓解娱乐公司和艺人的利益纠纷。不过,娱乐公司和艺人之间,还存在着很多选择性的分歧。”
王长连点了点头,“一个摇滚歌手,他想做流行音乐,市场是否会接受,不知道。这可能就会遭受损失,公司这边就不会同意。这样一来,双方就会产生理念上的分歧。”
唐时宜轻声道:“还有很多方面的分歧,比如策划、营销、专辑的定价,乃至海报的形象选择,都可能会有分歧。过去,都是经纪公司来决定,艺人没有发言权。”
“合伙人制,要改变?”
王长连皱起眉头。
觉得这不是个好主意。
术业有专攻!
歌手的专业,是唱歌,他们把歌唱好就行了。至于歌曲的选择、市场的判断、商业营销、售前售后……这都是商业行为了,都得是公司的专业人士来做。
这才是市场。
才能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可有些歌手,出名了之后,就想要更多的权力,就想什么事都参与……要是允许他们这么干,大概率会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周浩然笑道:“对,合伙人制,就是要改变这种选择的分歧,把主动权还给艺人。”
“这不妥吧?”
王长连不认可。
“有办法的。”周浩然的理念也很简单,“投入和收入正相关,权力和责任正相关,这就够了。”
王长连也是复旦高材生,思路很快,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眼睛一亮,“合伙人制,是合伙出钱?”
周浩然道:“对,给一些知名艺人、有带团队能力的艺人成立工作室,让他们自己做主、自己运营。他们想做什么音乐,就做什么音乐,想出什么专辑,就出什么专辑。但是,不能只由公司出钱。”
“那公司利益怎么保证?”
王长连追问。
周浩然笑道:“五五分成吧。合伙人制,一律都是五五分成。制作一张新专辑,艺人出资一半,公司出资一半。具体要怎么做,艺人说了算。以后如果亏钱了,双方各自承担一半;如果赚钱了,各取一半。”
“这……”王长连一下就看出了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这样一来,唐人唱片可能会为很多理想买单。”
“好事啊!”
周浩然要的就是这个。
很多歌手,都有一个“梦想”,比如出一张民谣专辑,一张轻音乐专辑等等。
市场不太受认可,可他就是想出。
这必然会给公司造成损失。
所以唱片公司都不愿意出。
“啊?”王长连这下就不能理解了,“这会给唐人唱片产生很多业务亏损。”
“人心都是肉长的,有亏损,才能让艺人更感动。”
周浩然的互联网思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人性、利用人性。
“太儿戏了吧?”
王长连觉得做公司不能靠意气用事。
周浩然笑道:“新人是没有话语的,就算有梦想,也是以后再实现。想实现梦想的,都是些有实力的知名歌手。然而,他们在其他的唱片公司,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嗯?”
王长连眼睛一亮,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周浩然淡然道:“唐人唱片推出合伙人制,可以帮很多知名歌手追求梦想。这就像是一块吸铁石,可以把很多知名歌手给吸引下来!甚至都不需要我们去主动挖人,他们会主动投靠。”
唐时宜此前跟他有过交流,平静的说:“挖人需要成本,还不如把这个成本省下,去支持那些知名歌手寻找理想。”
“理想不能当饭吃,双方五五开。真要是投资失败了,亏钱了,艺人只会比公司更心疼。”周浩然拿捏了人性,“艺人赚钱,比公司难多了。等理想碰上了现实,遭受了市场的打击,他们就该回过头来,跟公司配合乖乖发行一些受市场喜欢的音乐了。”
唐时宜道:“如果理想被市场认可了,赚了钱,那就是巨大的成功。唐人唱片慧眼识珠,就可以形成业内的强大口碑。”
“你们这是要一统歌坛啊!”
王长连终于看明白了学弟的野心。
这招合伙人制一出,可以说直接颠覆了过去几十年的传统歌坛模式。
“商业的精髓,一定是得以用户为中心。”周浩然由始至终都是这样的理念,“唱片的用户,是歌迷,歌迷不喜欢,再怎么理想也没用。经纪公司的用户是艺人,满足艺人的追求,才能建立双方更牢固的合作。”
顿了一下,周浩然接着说:“其实一家娱乐公司,能在利益和理想中的一方满足,就能够说服艺人留下。如果任何一方都满足不了,就一定会有大批艺人的流失。过去,港府这边流行了太多邵义夫的那种大家长制。收益和理想都没能满足艺人,下场是注定的。华星唱片被他卖掉了,邵氏兄弟被他关门了,tvb将来肯定也会走下坡路。”
唐时宜道:“唐人唱片,就是要走向一条跟邵先生截然相反的路。不做家长做服务,服务好艺人,给艺人形成利益和理想的双重满足。”
王长连跟上了思路,缓缓道:“满足了一点,公司就可以稳定。同时满足了两点,就可以成为行业典范!”
“嗯,一统江湖。”
周浩然说出了他的最终目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