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厄运之钻
    “垄断是暴利唯一的源泉”--这条犹太商业法则,从小就影响著恩斯特的商业价值观。
    如今拥有了戴比尔斯,恩斯特终於可以开始操练他的“垄断游戏”。
    为了进一步集中钻石市场份额,恩斯特一边疯狂地拿地、併购、开发新矿,一边肆意挥动低价的大棒,將生產钻石原石的小公司赶尽杀绝。
    曾有些小公司、老势力,企图通过自有渠道出售开採的钻石原石,但还未成功实施,就遭到了恩斯特的疯狂报復。
    遇到一些不能通过非常手段拿下的钻石企业,他就会用手中庞大的钻石资源,疯狂的打价格战,逼迫这些公司投降。
    在这种“狼性文化”的指导下,戴比尔斯迅速成长,十几年內,就將全球90%的钻石矿產掌握在手中,“一家独大”的格局就此形成。
    1934年,恩斯特在伦敦创立了著名的cso体系。
    具体操作上,各国钻石企业按照合约,將產出的钻石原石送到南非,由戴比尔斯对它们进行分拣、定价、收购。
    等戴比尔斯把控全球钻石矿源头后,恩斯特又发明了“看货商系统”。
    即只允许行业头部的125个珠宝切割公司,向其直接购买钻石原石,行业上把它们统称为“戴比尔斯125”。
    每年,cso会举办10次“看货会”。
    在看货会上,戴比尔斯將品质、大小各异的钻石放进密封的塑胶袋里,让“戴比尔斯125”盲选。
    要知道,每袋钻石標价几乎都在800万美元以上,而开箱之后不满意,也不存在任何退货换货的可能。
    然而,面对如此苛刻、屈辱的条件,钻石公司们却只能接受。因为,只有加入戴比尔斯的这套体系,才有资格做钻石生意。
    在恩斯特的精心打造下,这套垄断体系一直维持运行到20世纪90年代,直到被大量的人造钻石打破垄断地位。
    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戴比尔斯最辉煌的时候,虽然恩斯特已经去世,但在他长子哈里的领导下,他创建的钻石帝国依然在平稳有效的运行著。
    现在戴比尔斯找上门来了,这在孙志伟的预料之中。
    对於这样一个商业大鱷,孙志伟现在的体量太小了,他並不存在直接与之对抗的可能。
    不过,他也不是泥捏的,现在就看戴比尔斯开出的条件了。
    如果条件合適,加入戴比尔斯的体系也不是不行,如果戴比尔斯仗著垄断地位,想要狮子大开口,他也不是好惹的。
    虽然商业上他干不过对方,但他要想让戴比尔斯换上几任董事长,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特別是戴比尔斯现任的董事长,还是恩斯特的长子哈里。
    这位哈里·奥本海默继承了恩斯特的钻石商业帝国,也继承了恩斯特数十亿美元的资產。
    奥本海默家族的掌握的財富,远超《福布斯400》中,美国首富尼尔·基思·路德维格的资產。
    但是,奥本海默家族人丁稀少,他们是禁不起损失的。
    如果说在恩斯特·奥本海默的时代,恩斯特作为家族的开创者,还有破釜沉舟的勇气的话。
    现在的奥本海默家族,为財富所累,哪里还敢刺刀见红。
    只要孙志伟展现出能威胁到他们家族的力量,那么谈判就成了哈里唯一的选择。
    9月25號孙志伟回到巴黎后,没有停留,而是直接转机回到华盛顿。
    在跟戴比尔斯缠斗的时候,童佳佳就是他的软肋,需要让她迴避一下。
    正好她已经好几个月没看到孩子们了,让她回国住几个月是个不错的主意。
    三天后的上午,童佳佳带著大包小包直飞京城。
    孙志伟在送她上机后,当天下午就在翠贝卡区的瑰丽珠宝店总店,见到了戴比尔斯在纽约的负责人尤利安·麦克斯韦。
    尤利安看著摆在孙志伟办公桌上当装饰的『月天使』,眼睛里全是欣赏。
    “它真是一件稀世珍宝,如果它背后再有几个悽美的传说,那就会成为无价之宝。”
    孙志伟从他这句话里面,既听到了对一枚珍宝级钻石的优秀营销策略,也听出来了隱藏极深的威胁。
    “就像那枚『厄运之钻』么?”他乾脆把尤利安的意思挑明了。
    他说的『厄运之钻』真名叫做『希望』,是一枚重45.52克拉的深蓝色钻石,它因罕见色泽与流转过程中多位拥有者遭遇不幸的传闻而得名。
    其原石於1642年由法国探险家塔维密尔在印度发现,重112克拉,经切割后献给了法王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將它雕琢成一枚重69.03克拉的钻石,可仅仅戴了一次,不久路易十四就患天死去。
    路易十五即位后,恐惧於它的诅咒传闻,从来都没有戴过,但有一次他將这枚钻石借给了他的情妇佩戴。
    结果,路易十五的这位情妇在法国大革命中被砍了头。
    隨后,这颗蓝色大钻又传给了法王路易十六,他的王后经常佩戴此钻,结果是路易十六夫妇双双被送上了断头台。
    此后,这枚钻石被存放在法兰西的国库,並於1792年被盗,从此下落不明。
    38年后,一颗极为相似的却小了一圈的45.52克拉钻石,出现在伦敦珠宝交易市场,被银行家霍普(hope)以18000英镑买去。
    从此它跟隨主人的姓氏被命名为:hope,也就是『希望』。
    可改了名字的『厄运之钻』的诅咒並没有就此消失,后来霍普家族破產了,並在此后被多次转卖。
    这一系列事件使『厄运之钻』蕴含“诅咒”的传说被广为流传。
    20世纪后,它曾被土耳其苏丹哈密德二世、美国麦克兰家族等收藏。
    结果,哈密德二世王位被废,麦克兰家族成员接连离世,这些钻石持有者的不幸遭遇,让『厄运之钻』的名声愈加响亮。
    最终,珠宝商哈里·温斯顿於1958年將其购得后,捐赠给了纽约的史密森研究所,终结了它的私人持有歷史,才让厄运迎来终结。
    『希望』钻石之所以名声如雷贯耳,且价值接连攀升,与它背后的『厄运诅咒』的传说有著密切的关係。
    而世界上那些价值连城的著名钻石,每一个的背后都有它们自己的故事。
    (本章完)

章节目录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菲力亲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菲力亲王并收藏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