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加九锡·配享太庙
    武德四年,
    九月初一,李逸随李世民返回长安。
    皇帝派天使至长乐驿传旨,赐秦王世民黄金甲、金辂车,衮冕之服,加羽葆、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乐,班剑四十人。
    赐武安王李逸黄金甲、金輅车,衮冕之服,加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
    “陛下有旨,请秦王、武安王乘金辂车,率铁骑万匹,甲士三万自正南门入城,巡游天街,献窦建德及隋乘舆、御物于太庙,行饮至礼以飨。”
    河北行营一元帅三副帅,还有一安抚使两副使,
    可今日入城献俘太庙行饮至礼,皇帝却只给安排了两辆金辂车,秦王李世民一辆,武安王李逸一辆,齐王元吉、和副帅殷开山都没有,甚至连搭车资格都没有。
    精选的四万步骑入京接受检校,其余的就在京郊驻扎。
    李大亮李世绩等四十八总管从其后。
    秋高气爽。
    天使带来皇帝所赐的黄金甲、金辂车,以及羽葆、鼓吹、班剑等。
    黄金打造的明光铠甲,华丽无比。
    皇帝还给李逸赐了二十名虎贲,持虎纹木制班剑为仪仗,又特赐军乐队。
    魏征站在李逸旁边,有些惊讶的对他道:“金辂、衮冕、鼓吹、班剑这些可是九锡之一。”
    李逸原本还只觉得黄金甲华丽,金辂车更是奢华无比,虎贲持班剑,以及整套的乐队,显得皇恩浩荡,十分隆重,还真不知道这是九锡之一。
    “九锡?”
    李逸有刹那的慌。
    加九锡,那不是往往跟权臣,跟篡位这些连在一起的吗?
    “九锡,即为九赐,九种特赐用物,皇帝赐给大臣荣誉之物,一往也只是赐其中几样,比如羽葆、鼓吹、班剑、虎贲。”
    李逸听明白了,只是赐其中几件,属于顶级荣誉了。
    但如果赐齐九件,那就相当于是篡逆代名词了。
    “那我是不是要谢辞?”
    “要辞,但三辞之后,若是圣人依然要赐,你便受着。只是以后,越发要小心谨慎些。”
    羽葆,是一种纛旗,以翟尾为之。
    班剑,别看只是装饰华丽的虎纹木剑,但赐班剑二十,代表着李逸平时有二十名虎贲持班剑仪仗随从,甚至是他上朝,进宫面圣,也是可以带着二十名虎贲持木剑进宫护卫的,这是特别难得的特权。
    汉代时班剑是真剑,只是到了晋朝时改成木剑,司马家得位不正,就怕大臣面见时有人拔剑捅了他。
    不过历史上好像还真有宫廷政变时,因没有武器,直接拿班剑砍的。
    大唐的官员佩剑也有很多规矩,比如整套朝服就有佩剑,不同品级佩不同的剑,一品玉具剑,二品金装剑,三品银装剑,但入宗庙和升殿,都须解剑。
    李逸看着那二十名佩虎斑纹木剑的虎贲,一个个高大魁梧,明光铠罩锦袍,感觉这些人可能不仅是仪仗,也许还是皇帝监视他的。
    四万步骑在长乐宫前披甲,
    穿上新赐的崭新战袍,
    然后随同李世民、李逸两辆金辂车之后进长安。
    窦建德这位长城县公也一同进城。
    李逸站在金辂大车上,这是皇帝五辂车的一种,车身涂着朱漆,红的耀眼,用大量黄金装饰车的各部份末端,车盖也是朱红色的。
    车厢各处还描绘着诸多神兽,左青龙右白虎,
    车扶手装饰金凤,车顶朱色华盖三层,内里则是明黄色,车辕前端则设有十二金銮。
    车子左边插有旗仗,有十二旒,皆画升龙,其长曳地,青绣绸杠。
    车子右边则插有戟仗,其仗长四尺,广三尺,图画亚字纹饰黻文,旗首金龙,头衔锦结绶带,垂金铃。
    六匹枣红马拉车。
    李逸站在上面,总感觉有些浑身刺挠。
    这些都是天子的格外加恩,
    可是看着这些黄金大龙头,纹路细腻的丝绸坐垫,他有点不安。
    李渊把他捧太高了,
    他征河南河北,确实也立下不小功劳,加上之前河东山南也立大功。
    但再次封王,甚至这次把他捧到齐王之上,
    九赐赏赐了四样。
    太高了,
    此时无数双羡慕、敬仰的目光望来,崛起于草莽,屡立功勋,出将入相,
    这让多少人视为榜样。
    做为臣子,李逸觉得他应当跟李世绩李大亮等人在一起,这样才不显眼。
    身为王公,也顶多驾四才对。
    这么一路抵达长安城正南门外。
    早有无数官员在此迎接等候,禁军将领引导四万步骑入城。
    宽阔的十里天街两侧,
    今天站满了百姓,都是早早接到官府的胥吏们安排,前来迎接凯旋将士。
    宽达一百五十余米的朱雀天街,相当于标准公路四十车道。
    平时只有天子能够在朱雀天街行驶,
    据说从天街两侧的坊内,弓弩都无法射到天街中心。
    今日,
    凯旋四万步骑,还有李世民李逸等一众将帅总管们,也都走在中心天街。
    提前黄土垫道、净水洒街。
    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在宽达百步的天街行进,许多士兵还是头一次来长安,头一次进入帝国中心。
    这个以前常听过的天子脚下,他们今天也终于来了。
    带着胜利者的微笑,迈着有劲的步伐,接受着帝都百姓们的赞赏欢呼。
    李逸今天无疑是最受瞩目的一人。
    了两个时辰,走完十里天街,抵达皇城前朱雀门广场,皇帝在那迎接。
    朱雀广场很广阔,
    四万步骑陆续抵达,在广场前摆开方阵,一个个的在朱雀门五凤楼前经过,向皇帝高呼万岁。
    李逸紧跟着李世民的金辂车率先经过后,便被请上了五凤楼。
    “无逸快来。”
    李渊对无逸比对亲儿子李世民还亲,直接过来拉着他的手。
    站在五凤楼上,看着巨大的朱雀门广场,那一支支凯旋兵马,走过五凤楼前,接受皇帝的检阅。
    “真雄壮也!”
    李渊看着这些整齐的方阵,尤其是那高昂的士气,笑的嘴都合不拢了,“有此雄武之兵,朕无忧也。”
    就在李逸他们从河北返回长安路上,
    突厥颉利大汗对灵州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突袭,驻守萧关的长平王李叔良带兵增援,
    督五总管与突厥军在灵州展开大战,结果颉利派精骑突袭他的中军,李叔良兵败,身中数箭。
    虽被亲兵救下,可还没退回萧关,就死在半路了。
    长孙顺德、郑元璹、李琛等几拨使者还被扣在突厥汗庭,结果现在突厥又大举入侵,还杀死了长平王,李渊是又怒又惊。
    好在河北平定,朝廷也算是腾出手来了。
    而定襄王李大恩也在代州击败了苑君璋的进攻,河东防线暂时稳固。
    李渊拍了拍李逸的手,“朝廷有秦王和无逸你们这样的大将军王,朕用不着再担忧突厥。
    颉利听闻你们凯旋,匆匆撤兵了。”
    朱雀门广场阅兵后,
    皇帝颁发封赏诏令,征讨河北的一众将士,论功行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还是秦王李世民和李逸二人。
    秦王册封天策上将,在洛阳开天策府,位在王公、宰相之上,还总掌征伐,可自置属官。
    还加食邑两万户,通前三万户,实封三千户,赐玉璧一对,良田千顷,黄金万两。
    而李逸晋封武安郡王,加开府仪同三司,加食邑五千户,通前共万户,实封一千二百户,玉璧一对,赐地百顷,黄金三千两。
    而齐王李元吉虽没立什么功劳,但皇帝对这亲儿子也是很疼爱的,加食邑万户,赐玉璧一对,良田百顷、黄金三千两,跟李逸一样的赏赐。
    至于李世绩、李大亮、刘弘基等四十八总管,赏赐也很丰厚,好几人还拿到了实封,一些郡公晋级为国公,一些县侯县公,也晋封县公郡公。
    更几乎都获得上柱国之勋。
    田地、绢帛、奴隶赏赐很丰厚。
    其余将士自然也都论功行赏,今天参加阅兵的四万步骑,还每人额外得了十匹绢赏赐。
    驻于城郊的那些凯旋将士,也同样得到绢钱、酒肉赏赐。
    紧接着,皇帝又宣布大赦天下,免除百姓一年徭役。
    陕、鼎、函、虢、虞、芮六州,转输劳费,幽州境内因长期受敌军阻隔,均免除二年徭役。
    李渊召窦建德上五凤楼相见,历数其罪责。
    窦建德今天一袭白袍,站在长安朱雀门五凤楼上,倒是依然很淡定,“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陛下既得之矣,岂可再怨恨与您一同逐鹿之人,问争肉之罪乎?”
    李渊笑了笑,“秦王和武安王上万言书为你求情,说你在河北颇有善政,如今你归附朝廷,朕也就既往不咎,
    以后,你就留在长安,随侍朕前。”
    窦建德这段时间也是思考了许多,如今倒也释然了,欣然接纳了皇帝赐他的长城县公之爵。
    “朕给你在长安赐大宅一所,以后你和妻妾儿女就安心在长安生活,也不失富贵。”
    “臣谢陛下。”
    曾经也只是里长,还曾因犯事而亡命在外,后来获大赦回乡,被点了二百人长去征辽,隋末大乱,被迫落草,兜兜转转,终究是一场空。
    好在他也洒脱,败就败了,也不想再折腾了。大唐若能对河北施行善政,也算是他对家乡最后一点贡献。
    皇帝带着诚心归降的窦建德等河北降官降将,还有缴获的隋朝传国八玺等诸多御物,与一众功臣们前往太庙,举行了清点战利品的饮至礼,告祭大唐烈祖烈宗。
    本来按李渊的想法,平定河北后,就要诛杀窦建德以及他一众党羽,斩草除根,可李逸他们上书力谏,说窦建德在河北很有人心,若是杀窦建德会有诸多后患,不如把窦建德养在长安,优待河北降将以及士族,则河北能安。
    “大唐立国第四年,黄河以北,尽皆平定,此皆仰赖祖宗护佑,功臣们的效命。
    今日,朕在此册封九位大功臣。”
    皇帝亲自册封九位功臣,排首位自然是秦王李世民,第二位则是魏国公裴寂。
    第三个名字念出来时,很让人意外,居然是刚封王的武安王李逸。
    第四是陈国公窦抗,第五是申国公安修仁,第六是曹国公李世绩。
    第七名酂国公窦轨,第八名是凉国公安兴贵,第九名是义安王李孝常。
    太原元谋功臣十七人中,只有李世民和裴寂上了这太庙九功臣名单,
    比较引人注目的是这九人中,窦抗窦轨是堂兄弟俩,安兴贵和安修仁是亲兄弟俩。
    李逸和李孝恭是叔侄俩。
    而李孝常、李逸、李世绩三人,又都是属籍宗正。
    虽不知皇帝评太庙九功臣的标准,但这九人名字宣布后,大家似乎也没觉得哪个不合适。
    安氏兄弟最大的功勋是为朝廷夺取了河西,还不费一兵一卒。
    窦抗窦轨兄弟俩,为大唐开国也立下了许多功勋,比如窦抗在平薛举之战中,和李世民功列第一,他还是前宰相。窦轨则也几乎参与了大唐的每一场重大战役,镇巴蜀,征洛阳,战河北。
    李逸就更不用说了,如今红的发紫。李孝常则是当初在义军南下时,献永丰仓,这个功劳够他吃一辈子。
    李世绩则是当初以河南十郡之地降唐的功劳了。
    太庙封功臣,
    不出意外,
    那这九人,就是皇帝钦定的配享李渊太庙名单了。
    功臣配享太庙,这几乎算的上是给功臣的最高荣誉了。
    李逸九人,上前接受皇帝诏封,获得太庙九功臣之封,还附送免死金券一张,可恕一死。
    李逸前后已经获得三张免死金券了。
    可这玩意,他觉得拿着烫手,攒的越多,越让他不安。
    这又是封武安王,又是赐班剑,羽葆、鼓吹,还赐那么多田地黄金,这又是太庙功臣,加免死金券,
    这些玩意迭的越多,他越不安。
    “无逸啊,河北战事已定,惯例呢为方便战时而设的行台就要撤了,你对此可有意见?”
    李渊问他。
    “臣觉得朝廷裁撤山东道行台及时也很有必要,不过臣有一点建议。”
    “你说。”
    “河北设立八总管府,其中洺、幽位置重要,设为大总管府很有必要,但现在河北并无战事,臣以为幽、洺俩大总管府,没有必要再兼管其它中下总管府,
    八总管府,各自管好自己辖下诸州县便可。”
    李渊有点意外望着李逸,原还以为他是对要裁撤行台,免去他行台仆射改为洺州大总管而有些不满,没想到他却要主动再削权。
    分管半个河北,变成只管洺州总管府下八州。
    “回头朕让大臣们议一下此事。”
    “你久征在外,如今也总算回京,就在京多休假一段时间,不急着回河北。”皇帝拉着李逸的手,比对三个亲儿子都亲多了。
    李世民站在旁边倒无所谓,太子建成却是一直在李逸脸上来回的扫过,而齐王元吉则一直瞪着李逸,好像李逸抢走了他的父爱一样。
    “无逸啊,朕先前下诏,把郑善果、崔世枢两家之女赐你为媵,怎么听说这事你还一直没办呢,怎么,哪出了问题,崔郑两家难道还敢不给朕面子?”
    李逸知道皇帝这是说反话,在责怪他没奉诏行事。
    “陛下,臣一直在外征战,实在是耽误了。”
    “哦,还以为是崔郑两家敢阴奉阳违呢,那现在回京了,正好便把这两个五姓女给接进门为媵,抓紧再生几个孩子。”李渊拍着李逸的手一脸慈祥关切。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木子蓝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子蓝色并收藏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