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神童江流儿,唐皇李世民
“白璟道友略逊一筹。”
“嘶~”后土话音刚落,红云倒吸了一口凉气。
要说圣人里谁和白璟关系最好,那肯定是红云了,正因为关系好,红云对白璟的实力有很清晰的认知。
白璟如今的根脚可是三十六品浑沌白莲,境界还是天道境,手持开天神斧,洪荒之中无人能敌。
可如此强大的白璟居然略逊一筹,那怪物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废话吾就不多说了,近些时日诸位及其门下弟子还是莫要出门了。”说完后土便摆摆手,所有圣人就都消失了。
之后的数百年时间,洪荒的天地胎膜时不时就会被真轰击,一开始圣人们还多少有些心慌,但在多次确认洪荒天地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后,圣人们也就见怪不怪了。
视线来到人间,南瞻部洲,大唐境内,蜿蜒的小溪顺流而下,一名僧人正在溪边打水。
这僧人身手敏捷,三下五除二,便打满了两桶水,他正欲离开时,忽然一只木盆,从上游漂流而下。
僧人眼疾手快,一把从激流中抓住了木盆。
僧人原本想的是,这么好的木盆,做工精良,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用的,少说也能卖100文了,谁这么奢侈,直接上游丢下了。
可让僧人没想到的是,他把木盆抱到岸边后凑近一看,木盆中赫然躺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
“木盆里怎么会有个孩子?”僧人大惊失色,在附近等了片刻,见无人来看孩儿,又抱着木盆去上游寻找了一番,还是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僧人只得将其抱回了金山寺。
金山寺中的老住持接过婴儿,在他身上翻了翻,很快便找出了一封血书。
老主持打开血书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就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老住持叹了口气,连忙将血书藏好,他看着熟睡中的婴儿,咬咬牙道:“孩子总归是无辜的,便留在金山寺,好好教导吧。”
而那僧人闻言却是犯了难:“禀主持,我们寺中还从未养育过婴儿,不知道该怎么养活这孩子,不如还是把他送下山交给附近的农户”
“万万不可!”僧人话还没说完,主持就直接打断了他:“没有奶,便养只羊取羊奶,不会养便去找金山寺外的妇人学习一番该如何照料婴儿,出家人慈悲为怀,这孩子命途多舛,送出去怕是难以活命。”
僧人闻言羞愧的低下了头:“是小僧思虑不周,还请主持莫怪。”
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道家有好坏之分,有德高望重的仙长,也有鸡鸣狗盗的贼道。
佛门亦是如此,而这位老住持毫无疑问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得道高僧!
随后僧人便外出去买了一只羊,豢养在寺中,每日挤了奶温过之后放凉再喂给婴儿喝。
这方法还是山下农户告诉他的,直接喂婴儿羊奶有的婴儿会腹泻不止,温过之后再放凉到婴儿正好入口的温度再喝便没事了。
婴儿喝过奶后,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咯咯笑了起来,逗的僧人哈哈大笑。
这婴儿正是转了第十次世的金蝉子,前九次金蝉子西行,每行到流沙河,便被沙和尚吞下,仅留一颗头骨。
时间如流水般逝去,眨眼间,数年时间过去,金蝉子转世也八岁了,老住持给他取名为江流儿,江流儿在此期间学习了不少知识,不管学什么,他都是一学就会,一会就精,很快便成了远近闻名的神童。
只是江流儿并未曾出家,主要是住持并未答应,在住持看来江流儿不过是一稚童,未曾体验过红尘之事,又怎么能真正大彻大悟,选择出家呢?
此时的金山寺后山,江流儿拿着自制的弓箭,弯弓搭箭,瞄准了不远处一只山鸡,肥美的山鸡身上是五彩斑斓的长羽鲜艳美丽。
在江流儿眼中毫无慈悲之色,他松开弓弦,箭咻的一声飞出命中了山鸡,山鸡在半空扑棱扑棱飞了几下,最终无力的跌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江流儿兴奋不已,小跑过去熟练的捡起山鸡,拔毛,取出内脏,抹上烧烤料,熟练的烤起来。
不一会儿,山鸡便滋滋冒油油滴落在山鸡下面的柴火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一股无法形容的极致香气,迎面而来,让人口水忍不住流淌。
山鸡熟后江流儿美美的闻了一下,紧跟着大快朵颐起来,不多时一只山鸡,连皮带肉,进了江流儿的腹中,只留下一地的骨头。
恰在此时,金山寺一砍柴的沙弥路过,见一地骨头怒斥道:“江流儿,你太过分了,你虽不是出家人,但也是在寺中长大,你难道不知不可杀生的道理吗?你倒是好,整日里大鱼大肉,若不是住持护着你,你早被赶出金山寺了。”
江流儿一脸无所谓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心中有佛便是了,吃点酒肉算什么?”
“一堆歪理,什么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流,只是为你自己贪吃找的借口罢了。”
江流儿随意摇头:“随你怎么想,你开心就好。”
说完江流儿抬脚,向金山寺走去,仅留下原地气的咬牙切齿的沙弥。
另一边,大唐都城长安,自新一代人皇李世民继位后,便开始大规模修建长安城,到现在为止,已经是整个大唐,最繁华的都城。
皇宫,太极殿中李世民结束了一日的奏折批阅,长舒一口气,脸上不知何时,竟带上了些许烦躁不安之色。
下方的魏征见李世民两个黑眼圈,精神不振,便直言道:“陛下还是应当以国事为重,切莫沉浸在温柔乡中,耽误了天下大事。”
李世民闻言一愣,随即怒斥道:“沉迷女色?魏征在你眼里,朕就是那种人吗?”
魏征脸色没有一丝变化,语气中倒是带了几分探究:“那陛下倒是说说,因为什么原因如此憔悴?”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道:“朕是因为,近几日连做噩梦,一直梦到大哥,三弟。”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囚父,夺取了天下,这件事已成了李世民的心魔,日日夜夜困扰着他。
世人只知道他囚父杀兄,但当时的情况,李世民其实没得选,他敬爱的大哥,忌惮他,打压他;他的三弟,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他的父皇,为了保证自己皇位稳固,一味的使平衡之术;他的部下们一直催促着他夺那至尊之位。
当然,要说李世民自己不想当皇帝那是傻子都不信,不然他干嘛要收买宫中的守卫?
但客观来说,李世民也确实受到了外部力量裹挟,两者应该算是五五开吧。
五年前,玄武门之变,成了他一生的污点,但李世民却并不后悔,若没有五年前的那件事,没有玄武门之变,那今日,何来的大唐盛世,何来的万国来朝?何来的天可汗之称?
魏征和李世民这些年的相处,对李世民再了解不过了,他听完李世民的话后,沉默良久才开口说道:“陛下,保重龙体,五年前的事,乃是天意,莫要太过介怀了。”
魏征刚正不阿,又是隐太子李建成的门客,他都这样说了足可见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何等无奈。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无奈的说道:“唉!话虽如此,但朕近日来就是日日夜夜梦见大哥和三弟,因此吃不下,睡不好,爱卿可有什么办法?”
魏征想了想道:“陛下江州金山寺,有一主持,是有些真本事的,不如请老主持来一趟长安,为陛下诵经祈福?”
李世民也知道魏征的为人,从不无的放矢,他都说是有真本事,那这和尚定然十分了得,于是李世民点头答应下来:“此事便由爱卿负责去办吧。”
“臣遵旨。”
魏征回到家中,立刻命人修书一封,发往江州金山寺。
魏征当年在江州做官时曾被老主持救过,知道老主持是有真本事的,这么多年下来,二人早已成了至交。
半月后,江州金山寺,老主持收到了魏征不远千里,从长安传来的信件。
他缓缓打开信件,仔细看过之后笑着说道:“老家伙,看来还没忘记贫僧啊!”
但很快,老主持面上又露出疑惑之色喃喃自语道:“按道理来,当今陛下乃是人皇,身上有人道气运护体,别说是妖魔鬼怪,便是传说中的天庭的神仙,都无法对陛下做什么,怎么可能会一直出现梦魇呢?难道真是因为陛下对隐太子和齐王的愧疚?”
“师父,陛下真有愧疚之情的话,就不会杀隐太子和齐王的儿子们了。”江流儿闻言小声说道。
老主持愣了一下,心里觉得江流儿说的是对的,但嘴上还是呵斥道:“大胆!竟敢妄议陛下不要命了?”
江流儿吐了吐舌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老住持跟着摇摇头,也不再多想,他是真会捉鬼,诵念的经文也有宁心静气之效,他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帮陛下排忧解难,顺便给金山寺赚一些香火钱回来。
三日过后,老主持便出发了,临行前,老主持特意叫上了江流儿,让江流儿陪他一起前去长安。
江流儿早在金山寺待烦了,自然是二话不说,一口答应下来。
随后老主持便与江流儿一起踏上了去长安的路。
一个月后师徒二人抵达了长安。
魏征知道后,立刻命人邀请师徒二人至府中接风洗尘,同时准备了盛宴,热情款待。
宴上魏征和老住持交流文学,佛法,真是好不热闹,江流儿则是一直盯着魏征,见两人说的差不多了,江流儿开口问道:“魏大人,你近日是否有头晕眼,身体寒热交替,手脚无力的症状?”
魏征愣了一下,随即面露震惊之色,若他的症状是被老和尚看出来的他也不会这么震惊,但眼前这个孩子可是只有8岁啊!
但惊讶归惊讶,魏征还是点点头道:“近日某确实有这般症状,小师傅可知是何原因?”
“邪气入体,可能有人要害你,也可能是你夜路走多了碰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魏征愣了一下,随即看向了住持,住持轻轻点头。
随后江流儿从怀中取出一枚样子不怎么好看的大黑药丸:“魏大人不嫌弃的话,可试试这药,别看长的不咋样,但效果定然不比住持精心配置的药物差。”
魏征点点头命人取走大黑丸子,同时问道:“小师傅这药丸价值几何?”
“魏大人看着给便是。”
江流儿一说这话,魏征对江流儿又生了几分好感立刻道:“来人,取百两银子,赠与小师傅。”
晚上魏征服下药丸睡了一晚,第二天只觉得神清气爽,精神奕奕,他忍不住感叹道:“还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老家伙教导弟子倒是有一套,只是为何还未剃度呢?”
吃过早宴,魏征带着老主持,江流儿一起朝皇宫走去。
皇宫守卫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经过了严格的检查后,老住持和江流儿才进入了皇宫。
太极殿中李世民亲自召见了几人。
此时距离上次李世民与魏征说起自己身体不适的情况后又过一两月,李世民脸上的黑眼圈更重了些,人也瘦了不少。
魏征日日见李世明,并没有觉得李世民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老住持觉得这皇帝陛下也太瘦了。
魏征上前一步关切的问道:“陛下近几日还是噩梦不断?”
李世民点点头,指着老住持问道:“这位便是金山寺的大师?”
老主持面露恭敬之色:“老衲拜见陛下。”
江流儿见状也跟着老住持恭敬行了一礼。
魏征随即转头朝老住持说道:“陛下近日来梦中总会梦到隐.咳咳,梦到恶鬼索命,大师你快给陛下看看吧!”
老主持点头,上前问了几个问题,李世民一一作答。
接着老主持又绕着整个太极殿,走了数圈,然后语气认真的说道:“陛下并没有被任何孤魂野鬼纠缠,应当是心绪不宁所至。”
“师父你说的不对,明明就有!”江流儿忍不住开口说道。
(本章完)
“嘶~”后土话音刚落,红云倒吸了一口凉气。
要说圣人里谁和白璟关系最好,那肯定是红云了,正因为关系好,红云对白璟的实力有很清晰的认知。
白璟如今的根脚可是三十六品浑沌白莲,境界还是天道境,手持开天神斧,洪荒之中无人能敌。
可如此强大的白璟居然略逊一筹,那怪物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废话吾就不多说了,近些时日诸位及其门下弟子还是莫要出门了。”说完后土便摆摆手,所有圣人就都消失了。
之后的数百年时间,洪荒的天地胎膜时不时就会被真轰击,一开始圣人们还多少有些心慌,但在多次确认洪荒天地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后,圣人们也就见怪不怪了。
视线来到人间,南瞻部洲,大唐境内,蜿蜒的小溪顺流而下,一名僧人正在溪边打水。
这僧人身手敏捷,三下五除二,便打满了两桶水,他正欲离开时,忽然一只木盆,从上游漂流而下。
僧人眼疾手快,一把从激流中抓住了木盆。
僧人原本想的是,这么好的木盆,做工精良,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用的,少说也能卖100文了,谁这么奢侈,直接上游丢下了。
可让僧人没想到的是,他把木盆抱到岸边后凑近一看,木盆中赫然躺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
“木盆里怎么会有个孩子?”僧人大惊失色,在附近等了片刻,见无人来看孩儿,又抱着木盆去上游寻找了一番,还是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僧人只得将其抱回了金山寺。
金山寺中的老住持接过婴儿,在他身上翻了翻,很快便找出了一封血书。
老主持打开血书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就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老住持叹了口气,连忙将血书藏好,他看着熟睡中的婴儿,咬咬牙道:“孩子总归是无辜的,便留在金山寺,好好教导吧。”
而那僧人闻言却是犯了难:“禀主持,我们寺中还从未养育过婴儿,不知道该怎么养活这孩子,不如还是把他送下山交给附近的农户”
“万万不可!”僧人话还没说完,主持就直接打断了他:“没有奶,便养只羊取羊奶,不会养便去找金山寺外的妇人学习一番该如何照料婴儿,出家人慈悲为怀,这孩子命途多舛,送出去怕是难以活命。”
僧人闻言羞愧的低下了头:“是小僧思虑不周,还请主持莫怪。”
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道家有好坏之分,有德高望重的仙长,也有鸡鸣狗盗的贼道。
佛门亦是如此,而这位老住持毫无疑问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得道高僧!
随后僧人便外出去买了一只羊,豢养在寺中,每日挤了奶温过之后放凉再喂给婴儿喝。
这方法还是山下农户告诉他的,直接喂婴儿羊奶有的婴儿会腹泻不止,温过之后再放凉到婴儿正好入口的温度再喝便没事了。
婴儿喝过奶后,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咯咯笑了起来,逗的僧人哈哈大笑。
这婴儿正是转了第十次世的金蝉子,前九次金蝉子西行,每行到流沙河,便被沙和尚吞下,仅留一颗头骨。
时间如流水般逝去,眨眼间,数年时间过去,金蝉子转世也八岁了,老住持给他取名为江流儿,江流儿在此期间学习了不少知识,不管学什么,他都是一学就会,一会就精,很快便成了远近闻名的神童。
只是江流儿并未曾出家,主要是住持并未答应,在住持看来江流儿不过是一稚童,未曾体验过红尘之事,又怎么能真正大彻大悟,选择出家呢?
此时的金山寺后山,江流儿拿着自制的弓箭,弯弓搭箭,瞄准了不远处一只山鸡,肥美的山鸡身上是五彩斑斓的长羽鲜艳美丽。
在江流儿眼中毫无慈悲之色,他松开弓弦,箭咻的一声飞出命中了山鸡,山鸡在半空扑棱扑棱飞了几下,最终无力的跌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江流儿兴奋不已,小跑过去熟练的捡起山鸡,拔毛,取出内脏,抹上烧烤料,熟练的烤起来。
不一会儿,山鸡便滋滋冒油油滴落在山鸡下面的柴火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一股无法形容的极致香气,迎面而来,让人口水忍不住流淌。
山鸡熟后江流儿美美的闻了一下,紧跟着大快朵颐起来,不多时一只山鸡,连皮带肉,进了江流儿的腹中,只留下一地的骨头。
恰在此时,金山寺一砍柴的沙弥路过,见一地骨头怒斥道:“江流儿,你太过分了,你虽不是出家人,但也是在寺中长大,你难道不知不可杀生的道理吗?你倒是好,整日里大鱼大肉,若不是住持护着你,你早被赶出金山寺了。”
江流儿一脸无所谓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心中有佛便是了,吃点酒肉算什么?”
“一堆歪理,什么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流,只是为你自己贪吃找的借口罢了。”
江流儿随意摇头:“随你怎么想,你开心就好。”
说完江流儿抬脚,向金山寺走去,仅留下原地气的咬牙切齿的沙弥。
另一边,大唐都城长安,自新一代人皇李世民继位后,便开始大规模修建长安城,到现在为止,已经是整个大唐,最繁华的都城。
皇宫,太极殿中李世民结束了一日的奏折批阅,长舒一口气,脸上不知何时,竟带上了些许烦躁不安之色。
下方的魏征见李世民两个黑眼圈,精神不振,便直言道:“陛下还是应当以国事为重,切莫沉浸在温柔乡中,耽误了天下大事。”
李世民闻言一愣,随即怒斥道:“沉迷女色?魏征在你眼里,朕就是那种人吗?”
魏征脸色没有一丝变化,语气中倒是带了几分探究:“那陛下倒是说说,因为什么原因如此憔悴?”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道:“朕是因为,近几日连做噩梦,一直梦到大哥,三弟。”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囚父,夺取了天下,这件事已成了李世民的心魔,日日夜夜困扰着他。
世人只知道他囚父杀兄,但当时的情况,李世民其实没得选,他敬爱的大哥,忌惮他,打压他;他的三弟,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他的父皇,为了保证自己皇位稳固,一味的使平衡之术;他的部下们一直催促着他夺那至尊之位。
当然,要说李世民自己不想当皇帝那是傻子都不信,不然他干嘛要收买宫中的守卫?
但客观来说,李世民也确实受到了外部力量裹挟,两者应该算是五五开吧。
五年前,玄武门之变,成了他一生的污点,但李世民却并不后悔,若没有五年前的那件事,没有玄武门之变,那今日,何来的大唐盛世,何来的万国来朝?何来的天可汗之称?
魏征和李世民这些年的相处,对李世民再了解不过了,他听完李世民的话后,沉默良久才开口说道:“陛下,保重龙体,五年前的事,乃是天意,莫要太过介怀了。”
魏征刚正不阿,又是隐太子李建成的门客,他都这样说了足可见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何等无奈。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无奈的说道:“唉!话虽如此,但朕近日来就是日日夜夜梦见大哥和三弟,因此吃不下,睡不好,爱卿可有什么办法?”
魏征想了想道:“陛下江州金山寺,有一主持,是有些真本事的,不如请老主持来一趟长安,为陛下诵经祈福?”
李世民也知道魏征的为人,从不无的放矢,他都说是有真本事,那这和尚定然十分了得,于是李世民点头答应下来:“此事便由爱卿负责去办吧。”
“臣遵旨。”
魏征回到家中,立刻命人修书一封,发往江州金山寺。
魏征当年在江州做官时曾被老主持救过,知道老主持是有真本事的,这么多年下来,二人早已成了至交。
半月后,江州金山寺,老主持收到了魏征不远千里,从长安传来的信件。
他缓缓打开信件,仔细看过之后笑着说道:“老家伙,看来还没忘记贫僧啊!”
但很快,老主持面上又露出疑惑之色喃喃自语道:“按道理来,当今陛下乃是人皇,身上有人道气运护体,别说是妖魔鬼怪,便是传说中的天庭的神仙,都无法对陛下做什么,怎么可能会一直出现梦魇呢?难道真是因为陛下对隐太子和齐王的愧疚?”
“师父,陛下真有愧疚之情的话,就不会杀隐太子和齐王的儿子们了。”江流儿闻言小声说道。
老主持愣了一下,心里觉得江流儿说的是对的,但嘴上还是呵斥道:“大胆!竟敢妄议陛下不要命了?”
江流儿吐了吐舌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老住持跟着摇摇头,也不再多想,他是真会捉鬼,诵念的经文也有宁心静气之效,他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帮陛下排忧解难,顺便给金山寺赚一些香火钱回来。
三日过后,老主持便出发了,临行前,老主持特意叫上了江流儿,让江流儿陪他一起前去长安。
江流儿早在金山寺待烦了,自然是二话不说,一口答应下来。
随后老主持便与江流儿一起踏上了去长安的路。
一个月后师徒二人抵达了长安。
魏征知道后,立刻命人邀请师徒二人至府中接风洗尘,同时准备了盛宴,热情款待。
宴上魏征和老住持交流文学,佛法,真是好不热闹,江流儿则是一直盯着魏征,见两人说的差不多了,江流儿开口问道:“魏大人,你近日是否有头晕眼,身体寒热交替,手脚无力的症状?”
魏征愣了一下,随即面露震惊之色,若他的症状是被老和尚看出来的他也不会这么震惊,但眼前这个孩子可是只有8岁啊!
但惊讶归惊讶,魏征还是点点头道:“近日某确实有这般症状,小师傅可知是何原因?”
“邪气入体,可能有人要害你,也可能是你夜路走多了碰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魏征愣了一下,随即看向了住持,住持轻轻点头。
随后江流儿从怀中取出一枚样子不怎么好看的大黑药丸:“魏大人不嫌弃的话,可试试这药,别看长的不咋样,但效果定然不比住持精心配置的药物差。”
魏征点点头命人取走大黑丸子,同时问道:“小师傅这药丸价值几何?”
“魏大人看着给便是。”
江流儿一说这话,魏征对江流儿又生了几分好感立刻道:“来人,取百两银子,赠与小师傅。”
晚上魏征服下药丸睡了一晚,第二天只觉得神清气爽,精神奕奕,他忍不住感叹道:“还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老家伙教导弟子倒是有一套,只是为何还未剃度呢?”
吃过早宴,魏征带着老主持,江流儿一起朝皇宫走去。
皇宫守卫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经过了严格的检查后,老住持和江流儿才进入了皇宫。
太极殿中李世民亲自召见了几人。
此时距离上次李世民与魏征说起自己身体不适的情况后又过一两月,李世民脸上的黑眼圈更重了些,人也瘦了不少。
魏征日日见李世明,并没有觉得李世民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老住持觉得这皇帝陛下也太瘦了。
魏征上前一步关切的问道:“陛下近几日还是噩梦不断?”
李世民点点头,指着老住持问道:“这位便是金山寺的大师?”
老主持面露恭敬之色:“老衲拜见陛下。”
江流儿见状也跟着老住持恭敬行了一礼。
魏征随即转头朝老住持说道:“陛下近日来梦中总会梦到隐.咳咳,梦到恶鬼索命,大师你快给陛下看看吧!”
老主持点头,上前问了几个问题,李世民一一作答。
接着老主持又绕着整个太极殿,走了数圈,然后语气认真的说道:“陛下并没有被任何孤魂野鬼纠缠,应当是心绪不宁所至。”
“师父你说的不对,明明就有!”江流儿忍不住开口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