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世间武学的最高境界
段融在那种状态下,沉浸了大约有一炷香的时间,才从蒲团上缓缓起身。
他站在那里,随着丹田内气旋的旋动,气旋外围如冰丝般的尾部勾连着周遭空间内的天地元气,一种奇异的感知随之发现……
段融发现,他能如此清晰地感知到这方空间内的细腻气流。
在这方密闭的空间内,随着他的呼吸,空气是在流动的。而空气的流动和天地元气的弥漫,其实是两种流动,但这一刻,借由天地元气的弥漫,他能清晰地感知到空气的流动。
这是难以描述的感觉,是对于所处空间环境的一种整体和细腻交织的感知力。足够多的细腻构成了一种整体。
这种感知,和神识探查不同。神识的探查是需要集中神念的,但这种来自丹田气旋的感知,就好像六识与五官一般,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知,是一种一直临在的感知。
就在这瞬间,段融忽然就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为何所谓的气旋境大圆满,就是世间武学的最高境界。
过了这道坎,再进一步,就是洞冥境的法则之力,那已经与武学无关了。
而直到他自己成就了大圆满,直到他站在这里的此刻,才真正地了解了这其中的差别。
气旋境大圆满,之所以是世间武学的最高境界,不光是因为对意境的领悟,达到了最高深处。
若非对于意境的领悟深入到了某种境地,也不可能凝结出大圆满境界的气旋。
但也还有另一点,那就是大圆满境界后,丹田内的气旋,和周遭环境里的天地元气的勾连能进入一种细腻洞察的状态,从而形成一种整体和细腻交织的感知力。
有此感知力在,任何武功,都如虎添翼。
因为这种感知,可以洞察秋毫之末。
段融忽然心念一动,两手一翻,磷丝手套便已经赫然在手,闪着淡淡的银光。
他忽然身形如鬼魅一闪,两手一前一后,如银光乍现,便陡然拍出。拍出的瞬间,他却身形倒转,右手如猴子捞月般向身侧探去……
段融一招接一招地打了过去,在这斗室之间,他身形忽闪,银光如水。
大约半炷香后,他忽然收招而立,此刻段融站在那里,双目精光内敛,方才打过的招式如影子一般在他的脑海里兀自循环不止……
他方才打得只是一套普通的擒拿武功。但段融很清楚,这是他有生以来,打得最精采的武功。
其实,以他的武学境界,早已经贯通百艺。
无论是剑、是刀、还是擒拿、腿功,他皆可以让那各种套路,从他领悟的意境的境界里演化而出,而且毫无桎梏,全是活招式。
但即便如此,还是不如他方才打得那套擒拿精彩。
因为他方才打的那套擒拿,多了一种东西,那就是有了气息。
因为有了气息存在,招式就不仅仅是活招式而已,而已经成为了一种活物,是如同有生命一般。
周遭的空气流动和天地元气的弥漫就如同水一般,如那些招式在空气里和天地元气间运转,就如同活在水里的鱼。以此观之,所谓意境的领悟,无论多么高妙,也只是对于鱼本身的领悟。但是,离开了水的鱼,就是死物。只有在水里的鱼,才是活蹦乱跳的,也是捉摸不透的。
“武学里的任何一击,无论是多么平凡,抑或多么精妙,都和周遭的空气流动和天地元气的弥漫有着莫大的关系。”
“原本就是一体的。”
“所谓世间武学的最高峰,就是洞悉这种整体性。从这个整体性出发,任何武学都是无相的。”
“无相亦是万相。因为任何一记技击,都要相应当下的气息流转,而且随着这一记技击打出,气息流转便会因这一击而改变。也就是你打出的那一击,在打出的当下就在转变成另一击,因为气息的流转已经变了。”
“而如果是两人搏击,气息变化之繁复,会以几何倍数攀升。”
“一击就有万相。”
这一刻,世间武学的最高峰,让段融的心头一阵震颤。
“可惜,这世间武学的最高峰处,不过就是通往法则之力的一条园小径罢了。”
段融微微叹了口气,手一翻,闪着银光的磷丝手套已然不见,他缓步走出了修炼密室。
从修炼密室的入口假山那里走出来,明亮的阳光一阵晃眼,段融抬头瞄了一眼那日头的方位,大约午时刚过。
往昔,他都是六天就会从密室出来一次,这五六个月来,都是如此,萧玉、吕青竹她们自然都掌握了这规律。而段融也一直依例而行,从来未曾不遵守过。
但这次,他却是第五日就成就了气旋境大圆满。照那个规律来看,他算是提前一天出来了。
他没有去吕青竹那边的院落,而是直接回到了自己的院落里了。
一进院里,只见在阳光撒落的院子里,沈觅芷正在那里练剑,剑光忽闪。
段融成就气旋境大圆满后,走路已经能做到近乎无声,轻功加上对气息的洞察,几乎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
故而,段融走入院子,沈觅芷压根没察觉到。
他忽然轻咳一声,沈觅芷陡然打了个激灵,剑光倒转,才发现是段融站在不远处。
段融瞄了沈觅芷,只见她额头亮晶晶的,闪着一层细汗。“你这路剑法。练法上,跟之前变化不小啊。”
沈觅芷道:“青竹小姐指点过我,有了些新的领悟。这些日子,慢慢融进去了。”
“原来是她指点的。”段融笑道:“剑路是对的,但你的本心呢?”
“本心?”沈觅芷微微一怔。
段融道:“你原本的剑路是由本心而发,可谓自有生机。我从来不指点你具体的剑招,只告诉你一个模糊的思路。不是我不愿意讲,我那是在给你成长的空间。青竹的教法,喂狗可以,养不出剑意。”
沈觅芷站在那里,浑身一阵发冷。虽然她刚打了十多遍的套路,浑身大汗淋淋。她一直以为吕青竹比段融教得好,因为她教得仔细。不像段融那般,只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她一琢磨就是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
但这五六个月下来,她也渐渐有些觉察。吕青竹的确是毫不藏私,倾囊相授,但她教的是她自己的东西。
她讲得很是详细,又亲自给沈觅芷演示,沈觅芷也觉得她对于剑法的领悟更高明一些,故而便开始按她教得打。
但这五六个月下来,她常常有一种越打越别扭之感。
从认知上来看,吕青竹教她的显然是更好的打法,但她却一直感觉越打越别扭。今日终于被段融一语道破。
吕青竹的打法再好,剑法再高明,那也是她的东西。
就像段融那当头一声喝问。你的本心呢?
“吕青竹的打法和我的打法,有细节处的不相容之处,这在于我们是不同的心性。”
“以剑见心,段融他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沈觅芷愣愣地看着段融。段融却道:“去泡壶茶来。”
他说完,就缓步往厅上去了。
沈觅芷看着段融的背影,目色微微一动,便收了剑,往厨房泡茶去了。
往日泡茶都是萧玉和朱小七的事,她很少管的。
但现在午时刚过。她们吃过午饭后,萧玉和朱小七都在午睡,也只有她在院子里练剑。
段融坐在厅上,略算了下时间,因为琐事缠身,他成就气旋境大圆满的时间,比料想的长了一些,用了六个多月的时间。
不过也还可以。
既然成就了气旋境大圆满,接下来巩固一下境界,就要给进阶洞冥境做准备了。
在这之前,他得去见一下老祖吕荫麟,不光是如何进阶洞冥境,他需要请教于吕荫麟。
还有那作为他意境本源的五色如意珠所散发的那无法被感知的诡异光芒,他也要问一下吕荫麟。
毕竟,据他所知,那意境本源,是凝结洞冥的关键一环,如果不能彻底了解,那五色如意珠的诡异邪性,莽撞地进入闭关凝结洞冥,很可能会在关键节点,出现难以预料的诡异刺手的局面。
那就不仅仅是凝结洞冥失败那么简单了,搞不好会直接在凝结洞冥中陨落……毕竟,那光芒到底是什么东西,很难预料。
为了安全起见,只能问吕荫麟。
段融在厅上干坐了许久,沈觅芷才用托盘将茶壶茶盏给端了上来。
她将托盘放在段融身侧的茶案上,想给段融沏茶,不过段融看她那生涩的样子,便说道:“你去吧。我自己来。”
“哦。”沈觅芷见段融不让她沏,便直起腰来,走了出去。
沈觅芷坐在院子里的石阶上,将这五六个月来的练剑的心绪整理了一下,因为段融的提醒,她的思路显然有了调整。
她原本的思路是以吕青竹的教法为主,也就是反复打磨自己的套路,争取达到跟吕青竹一样。
现在她觉得,应该是以自己的剑路为主,至于吕青竹教的,能无碍地融进来,那就融入。不能融进来的那部分,就直接舍弃,毫无可惜。
吕青竹理清思路后,便陡然如狸猫般从石阶上跳去,半空中,便滋溜一声抽出了长剑,在院子里再次打起了套路来。
段融坐在厅上,一边呷着清茶,一边看着院子里沈觅芷的身形起落。
只见此时沈觅芷的剑气隐隐间已经与方才,完全不同。
沈觅芷的剑路杀气腾腾,吕青竹的剑路则冷冽灵巧。
所谓,冰炭不可同器而久。
吕青竹虽然自己练得不错,但她不像段融这般,通晓百家武学,能有穿透不同剑路沟壑的眼光。
段融一杯茶喝完,便站起身来,他在密室日夜苦修五日,的确是有些口渴,一杯清茶下肚,感觉已经好了许多。
段融走出厅去,兀自站在那里,沈觅芷刚好一趟套路打完,她扭过头来,看向段融,希望段融再指点她一些。
但段融却陡然如大鹰般御风而起,掠过屋顶,飞入了山谷间的层层云雾里……
沈觅芷抹了把额头的细汗,思路一转变,方才那一趟套路打过来,她就已经大感不同了。
她想了想,感觉方才段融没说话,那就应该是她练得对了。
她如是想着,正欲再练,这时只见萧玉打着哈欠从里间走了出来。萧玉一眼便看到厅上摆着茶壶和茶盏,她扭过头去,只见沈觅芷正捉剑站在厅外不远处的院子里。
萧玉指着茶案上的茶水,看着院子里的沈觅芷,问道:“谁来了?你给沏的茶?”
沈觅芷道:“段融回来了。”
萧玉愕然道:“夫君?!”
她跑出厅去,四处望了望,问道:“人呢?”
沈觅芷道:“又走了。”
萧玉问道:“去哪里了?”
沈觅芷道:“不知道。”
萧玉目色一动,略算了下时间,今日才是第五日呢,段融应该明日才会出修炼密室的。
她不由白了院子里的沈觅芷一眼,道:“胡说。明日才是他出修炼密室的日子。他今日怎会回来的?”
“我怎么知道?”沈觅芷道:“你不信算了。”
沈觅芷说完,便不再搭理萧玉,自顾自地在院子里打起套路来了。
萧玉走过了摸了摸那茶壶,茶壶还是烫的,她站在那里,看着院子里身形起落的沈觅芷,忽然一阵起疑。
要说段融没回来吧,沈觅芷那家伙天天就知道痴迷练武,也不会平白无故就沏壶茶在这里的。而且他们这院子里,平素也没什么人,就是西门坎坎偶尔会送些宗门内外的情况过来,但西门坎坎过来,想让沈觅芷给他沏茶,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呢。(本章完)
他站在那里,随着丹田内气旋的旋动,气旋外围如冰丝般的尾部勾连着周遭空间内的天地元气,一种奇异的感知随之发现……
段融发现,他能如此清晰地感知到这方空间内的细腻气流。
在这方密闭的空间内,随着他的呼吸,空气是在流动的。而空气的流动和天地元气的弥漫,其实是两种流动,但这一刻,借由天地元气的弥漫,他能清晰地感知到空气的流动。
这是难以描述的感觉,是对于所处空间环境的一种整体和细腻交织的感知力。足够多的细腻构成了一种整体。
这种感知,和神识探查不同。神识的探查是需要集中神念的,但这种来自丹田气旋的感知,就好像六识与五官一般,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知,是一种一直临在的感知。
就在这瞬间,段融忽然就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为何所谓的气旋境大圆满,就是世间武学的最高境界。
过了这道坎,再进一步,就是洞冥境的法则之力,那已经与武学无关了。
而直到他自己成就了大圆满,直到他站在这里的此刻,才真正地了解了这其中的差别。
气旋境大圆满,之所以是世间武学的最高境界,不光是因为对意境的领悟,达到了最高深处。
若非对于意境的领悟深入到了某种境地,也不可能凝结出大圆满境界的气旋。
但也还有另一点,那就是大圆满境界后,丹田内的气旋,和周遭环境里的天地元气的勾连能进入一种细腻洞察的状态,从而形成一种整体和细腻交织的感知力。
有此感知力在,任何武功,都如虎添翼。
因为这种感知,可以洞察秋毫之末。
段融忽然心念一动,两手一翻,磷丝手套便已经赫然在手,闪着淡淡的银光。
他忽然身形如鬼魅一闪,两手一前一后,如银光乍现,便陡然拍出。拍出的瞬间,他却身形倒转,右手如猴子捞月般向身侧探去……
段融一招接一招地打了过去,在这斗室之间,他身形忽闪,银光如水。
大约半炷香后,他忽然收招而立,此刻段融站在那里,双目精光内敛,方才打过的招式如影子一般在他的脑海里兀自循环不止……
他方才打得只是一套普通的擒拿武功。但段融很清楚,这是他有生以来,打得最精采的武功。
其实,以他的武学境界,早已经贯通百艺。
无论是剑、是刀、还是擒拿、腿功,他皆可以让那各种套路,从他领悟的意境的境界里演化而出,而且毫无桎梏,全是活招式。
但即便如此,还是不如他方才打得那套擒拿精彩。
因为他方才打的那套擒拿,多了一种东西,那就是有了气息。
因为有了气息存在,招式就不仅仅是活招式而已,而已经成为了一种活物,是如同有生命一般。
周遭的空气流动和天地元气的弥漫就如同水一般,如那些招式在空气里和天地元气间运转,就如同活在水里的鱼。以此观之,所谓意境的领悟,无论多么高妙,也只是对于鱼本身的领悟。但是,离开了水的鱼,就是死物。只有在水里的鱼,才是活蹦乱跳的,也是捉摸不透的。
“武学里的任何一击,无论是多么平凡,抑或多么精妙,都和周遭的空气流动和天地元气的弥漫有着莫大的关系。”
“原本就是一体的。”
“所谓世间武学的最高峰,就是洞悉这种整体性。从这个整体性出发,任何武学都是无相的。”
“无相亦是万相。因为任何一记技击,都要相应当下的气息流转,而且随着这一记技击打出,气息流转便会因这一击而改变。也就是你打出的那一击,在打出的当下就在转变成另一击,因为气息的流转已经变了。”
“而如果是两人搏击,气息变化之繁复,会以几何倍数攀升。”
“一击就有万相。”
这一刻,世间武学的最高峰,让段融的心头一阵震颤。
“可惜,这世间武学的最高峰处,不过就是通往法则之力的一条园小径罢了。”
段融微微叹了口气,手一翻,闪着银光的磷丝手套已然不见,他缓步走出了修炼密室。
从修炼密室的入口假山那里走出来,明亮的阳光一阵晃眼,段融抬头瞄了一眼那日头的方位,大约午时刚过。
往昔,他都是六天就会从密室出来一次,这五六个月来,都是如此,萧玉、吕青竹她们自然都掌握了这规律。而段融也一直依例而行,从来未曾不遵守过。
但这次,他却是第五日就成就了气旋境大圆满。照那个规律来看,他算是提前一天出来了。
他没有去吕青竹那边的院落,而是直接回到了自己的院落里了。
一进院里,只见在阳光撒落的院子里,沈觅芷正在那里练剑,剑光忽闪。
段融成就气旋境大圆满后,走路已经能做到近乎无声,轻功加上对气息的洞察,几乎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
故而,段融走入院子,沈觅芷压根没察觉到。
他忽然轻咳一声,沈觅芷陡然打了个激灵,剑光倒转,才发现是段融站在不远处。
段融瞄了沈觅芷,只见她额头亮晶晶的,闪着一层细汗。“你这路剑法。练法上,跟之前变化不小啊。”
沈觅芷道:“青竹小姐指点过我,有了些新的领悟。这些日子,慢慢融进去了。”
“原来是她指点的。”段融笑道:“剑路是对的,但你的本心呢?”
“本心?”沈觅芷微微一怔。
段融道:“你原本的剑路是由本心而发,可谓自有生机。我从来不指点你具体的剑招,只告诉你一个模糊的思路。不是我不愿意讲,我那是在给你成长的空间。青竹的教法,喂狗可以,养不出剑意。”
沈觅芷站在那里,浑身一阵发冷。虽然她刚打了十多遍的套路,浑身大汗淋淋。她一直以为吕青竹比段融教得好,因为她教得仔细。不像段融那般,只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她一琢磨就是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
但这五六个月下来,她也渐渐有些觉察。吕青竹的确是毫不藏私,倾囊相授,但她教的是她自己的东西。
她讲得很是详细,又亲自给沈觅芷演示,沈觅芷也觉得她对于剑法的领悟更高明一些,故而便开始按她教得打。
但这五六个月下来,她常常有一种越打越别扭之感。
从认知上来看,吕青竹教她的显然是更好的打法,但她却一直感觉越打越别扭。今日终于被段融一语道破。
吕青竹的打法再好,剑法再高明,那也是她的东西。
就像段融那当头一声喝问。你的本心呢?
“吕青竹的打法和我的打法,有细节处的不相容之处,这在于我们是不同的心性。”
“以剑见心,段融他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沈觅芷愣愣地看着段融。段融却道:“去泡壶茶来。”
他说完,就缓步往厅上去了。
沈觅芷看着段融的背影,目色微微一动,便收了剑,往厨房泡茶去了。
往日泡茶都是萧玉和朱小七的事,她很少管的。
但现在午时刚过。她们吃过午饭后,萧玉和朱小七都在午睡,也只有她在院子里练剑。
段融坐在厅上,略算了下时间,因为琐事缠身,他成就气旋境大圆满的时间,比料想的长了一些,用了六个多月的时间。
不过也还可以。
既然成就了气旋境大圆满,接下来巩固一下境界,就要给进阶洞冥境做准备了。
在这之前,他得去见一下老祖吕荫麟,不光是如何进阶洞冥境,他需要请教于吕荫麟。
还有那作为他意境本源的五色如意珠所散发的那无法被感知的诡异光芒,他也要问一下吕荫麟。
毕竟,据他所知,那意境本源,是凝结洞冥的关键一环,如果不能彻底了解,那五色如意珠的诡异邪性,莽撞地进入闭关凝结洞冥,很可能会在关键节点,出现难以预料的诡异刺手的局面。
那就不仅仅是凝结洞冥失败那么简单了,搞不好会直接在凝结洞冥中陨落……毕竟,那光芒到底是什么东西,很难预料。
为了安全起见,只能问吕荫麟。
段融在厅上干坐了许久,沈觅芷才用托盘将茶壶茶盏给端了上来。
她将托盘放在段融身侧的茶案上,想给段融沏茶,不过段融看她那生涩的样子,便说道:“你去吧。我自己来。”
“哦。”沈觅芷见段融不让她沏,便直起腰来,走了出去。
沈觅芷坐在院子里的石阶上,将这五六个月来的练剑的心绪整理了一下,因为段融的提醒,她的思路显然有了调整。
她原本的思路是以吕青竹的教法为主,也就是反复打磨自己的套路,争取达到跟吕青竹一样。
现在她觉得,应该是以自己的剑路为主,至于吕青竹教的,能无碍地融进来,那就融入。不能融进来的那部分,就直接舍弃,毫无可惜。
吕青竹理清思路后,便陡然如狸猫般从石阶上跳去,半空中,便滋溜一声抽出了长剑,在院子里再次打起了套路来。
段融坐在厅上,一边呷着清茶,一边看着院子里沈觅芷的身形起落。
只见此时沈觅芷的剑气隐隐间已经与方才,完全不同。
沈觅芷的剑路杀气腾腾,吕青竹的剑路则冷冽灵巧。
所谓,冰炭不可同器而久。
吕青竹虽然自己练得不错,但她不像段融这般,通晓百家武学,能有穿透不同剑路沟壑的眼光。
段融一杯茶喝完,便站起身来,他在密室日夜苦修五日,的确是有些口渴,一杯清茶下肚,感觉已经好了许多。
段融走出厅去,兀自站在那里,沈觅芷刚好一趟套路打完,她扭过头来,看向段融,希望段融再指点她一些。
但段融却陡然如大鹰般御风而起,掠过屋顶,飞入了山谷间的层层云雾里……
沈觅芷抹了把额头的细汗,思路一转变,方才那一趟套路打过来,她就已经大感不同了。
她想了想,感觉方才段融没说话,那就应该是她练得对了。
她如是想着,正欲再练,这时只见萧玉打着哈欠从里间走了出来。萧玉一眼便看到厅上摆着茶壶和茶盏,她扭过头去,只见沈觅芷正捉剑站在厅外不远处的院子里。
萧玉指着茶案上的茶水,看着院子里的沈觅芷,问道:“谁来了?你给沏的茶?”
沈觅芷道:“段融回来了。”
萧玉愕然道:“夫君?!”
她跑出厅去,四处望了望,问道:“人呢?”
沈觅芷道:“又走了。”
萧玉问道:“去哪里了?”
沈觅芷道:“不知道。”
萧玉目色一动,略算了下时间,今日才是第五日呢,段融应该明日才会出修炼密室的。
她不由白了院子里的沈觅芷一眼,道:“胡说。明日才是他出修炼密室的日子。他今日怎会回来的?”
“我怎么知道?”沈觅芷道:“你不信算了。”
沈觅芷说完,便不再搭理萧玉,自顾自地在院子里打起套路来了。
萧玉走过了摸了摸那茶壶,茶壶还是烫的,她站在那里,看着院子里身形起落的沈觅芷,忽然一阵起疑。
要说段融没回来吧,沈觅芷那家伙天天就知道痴迷练武,也不会平白无故就沏壶茶在这里的。而且他们这院子里,平素也没什么人,就是西门坎坎偶尔会送些宗门内外的情况过来,但西门坎坎过来,想让沈觅芷给他沏茶,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