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初心不改
    哈城是一个神奇的城市,比如许多统计数据里,哈城都排不到全国前列。
    但有一个东西,常年霸占第一位。
    啤酒人均消耗量达到了80升/年,这还是把老人小孩女人都平均进去的程度。
    哈城,一个特别爱喝啤酒的城市
    其中高端啤酒占总规模的13.7%,但这是升数比例,不是销售额比例,后者可能接近30%。
    这里面越达餐饮的精酿拿了大头。
    剩下的一些瓶装进口啤酒,绑一块儿也没有越达的市占率高。
    自从扩张到整个哈城后,配合精酿设备厂的快速产能填充,精酿的日供应量,已经从最初单基地的2万升/天,达到了10万升/天。
    随着规模扩大、许学军研发的半自动设备投入使用、标准化复制的采用,酿造成本比最初还降低了许多,但越达并未因此增加利润,而是降价销售,增加市占率,每升精酿啤酒的毛利始终控制在10块钱左右(售价在13-17元之间)。
    这意味着如果忽略几乎可以不计的坏账率,每天都有百万级别的现金被收入囊中,而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
    并且随着夏天旺季抵达,还涨了一涨。
    道里区曾经的副区长公子,现在缝纫机踩的贼熟练的“高成”,之所以想拿捏越达餐饮,就是因为其恐怖的盈利能力。
    随便算算一年也是上亿的利润,但实际上他还是想少了。
    排除掉精酿设备厂的投入、分基地的建设成本、高于市场的薪资福利,酒水这门生意依旧利润高的吓人。
    吴越闭着眼,回忆起账目的情况,说道:
    “当然这一亿一千万,不能全分了,公司也不是说不开了,下半年我们还要朝着其他城市扩张,但年中了也该总结一下,激励一下员工。”
    “股东就我俩,先电话商量一下,我觉得拿出6000万,分给股东、管理层、普通员工,另外想重做一下b级员工的薪资架构。”
    翟达轻松了许多,向后一仰,笑道:“会影响公司现金流么?”
    吴越摇摇头:“完全不,还剩5000万呢!不过咱公司的调性和最初的理念你也知道,这六千万不可能是我俩一人一半,依照去年的比例,我觉得我俩各拿2000万,a级员工共1000万,剩下的1000万则是普通员工的年中奖金。”
    “如果2000万你不够用,我个人无息借给你,这样你就有4000万左右,想来足够你的研究院运转很久了。”
    翟达没有拒绝,只是心里估算一番:“不用借我,2000万足够了,哪怕是税前2000万.”
    研究院是他的个人独资企业,可以通过业务往来把钱导入研究院,这是合理避税,税负会相当低。
    刨除掉费不菲的发布会,研究院目前一个月的固定开销差不多150万左右,基本全是研发投入,而且他手上也不是分逼不剩。
    再往下的额外开销,除了几笔尾款以外,就剩宣传片了
    存款的变化算不上燃眉之急,但这一口超量好奶,确实让他心里安定多了。
    二郎腿一翘:“那说说你所谓的薪资架构调整”
    深城,某大楼内的办公室中,吴越盘着手上的核桃串儿,缓缓说道:
    “越达的薪资待遇,一直是高于市场的,不过这个‘高于市场’,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社保体现出来的。”
    是的,只要足额缴纳社保,就已经击败了许多的企业,尤其是低端劳动岗位。
    “真要论到手薪资数,其实也就比市场同岗位高个20%左右,虽然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分过一次账,但现在员工数不是翻了三番么?许多优秀的员工也只是有一份工资。”
    “其实我前段时间和王会计对账的时候,感觉以公司如此高的利润率,完全可以将员工的基础薪资再涨一些,说白了,人员开销在酒水生意的利润下,只占很小一部分,前段时间我还和余东来余总咨询了一下,我们其实一直有联系,交流企业管理问题。”
    吴越下意识起身,看着深城的高楼大厦。
    这座城市远比哈城繁华,也有着许多机会暗藏其中,每天都能听到谁谁谁挣了大钱,当然也有谁谁谁破产跑路。
    这次来,他也认识了各种形形色色的老板,温文尔雅的、敲骨吸髓的、甚至有比他还年轻的,生意也做的不小。
    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离不开一个词:改革开放。
    一个小渔村因此而崛起。
    吴越挺喜欢这里的,如果当初没有留在哈城,他原本计划就是来这里看看。
    也许到时候会是另一番故事。
    “我呢.到目前为止可能太顺了吧,心气还没消,初心也没改,最早说了带大家先富共富、延续乌托邦精神大不了赔了再敲醒自己,但这不是没赔么就还能再坚持几年。”
    “所以这次我想优化薪资结构,在常规薪资大幅度上调的基础上,再引入额外的考核制度,包括文化再进修、职业技能等。”
    “并非每个人都能拿到,也需要一些时间去提升自己,但最终会将a级以下所有员工的理论到手薪资,上调至少.”
    吴越报出了一个数字:“200%”
    翟达沉吟了片刻,他对越达普通员工的薪资还是有概念的:
    “这意味着哪怕公司里最普通的扫地阿姨,一个月也能拿到4000块,相当于哈城中层公务员的水平,而普通力工则能拿到六千块以上,达到了一线城市中坚白领的薪资水平,还有本就超额的奖金。”
    吴越咧了咧嘴角:“怎么?他们不值得么?”
    翟达也咧开了嘴角:“值不值得?谁说的算?”
    “我们说的算。”
    “那很帅了,兄弟。”
    归根结底,这套方法的底层逻辑,并非是“人值多少钱”或“忠诚值多少钱”。
    而是“公司挣多少钱”。
    挣得多,就同步增加员工收入,尤其是基层员工的收入,大家一起享受企业发展的红利。
    而不是维持一个饿不死、跑不掉,能活着但追求不到个人幸福的水平。
    有人说,个人幸福是个人的事情,最多最多也是社会的事情,关企业什么鸟事?关老板什么鸟事?
    但也有人说,企业是社会的一份子,老板也是社会的一份子。
    数十年来,发展的力量渗透到了方方面面,那么名为发展的果实,也应该落入千家万户。
    取决你要做什么样的人,又愿意为了理念付出多少。
    曾经那个院落里被分到果实的少年,渐渐也成长到了能决定他人幸福的程度了。
    其实翟达和吴越一直是这么做的,只是每当事业,或者说那笔金额上升到新的一个阶层时。
    都是一次对初心的考验,也是对人性的考验。
    也许两人自己都没意识到,除了理想化,还有一样东西支撑着他们每次都做出相同的决定。
    那就是“自信”。
    这是越达餐饮第二次薪酬改制,也是进一步对乌托邦精神的实践。
    是所有员工的新篇章。
    高额的薪资、多重的考核,也会推动员工持续提升自我,这种提升不单体现在劳动强度、劳动时间上,也会引导大家去突破能力边界、素质边界。
    比如倡导大家去考证、学习、使用电脑等。
    说不定未来还会要求不允许收取彩礼
    吴越缓缓道:“如果这次尝试可行,公司依旧能稳下来,甚至更进一步激发效率,咱们再看下一步.”
    “二十多岁,赔了就赔了,就当给梦想买单。”
    翟达笑了笑:“我的研究院未来也打算这么来着只是目前要勒紧点过,不过这可不是给梦想买单。”
    “那是什么?”
    “给理念投资。”
    (本章完)

章节目录

重生08:装备系男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辛老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辛老板并收藏重生08:装备系男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