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祸心
    李肇勒住乌骓马的缰绳,停在刑部西侧门外。
    片刻后,一个灰衣身影从阴森的牢门走出,袖摆轻拂,似乎还带着牢狱里的寒气。
    “可痛快了?”他问。
    薛绥缓缓抬眸。
    马蹄声由远及近。
    李肇勒马停在她面前,高大的身影挡住了初冬微弱的暖意。
    目光沉沉,像深不见底的寒潭,直直落在她脸上,仿佛要将她疲惫下强撑的平静洞穿。
    他看透一切的算计后。
    没有嘲讽,只有了然和怜惜。
    她心下微微一滞。
    一丝连自己都不愿深究的、复杂的悸动悄然划过……
    她抬手,缓缓取下遮挡面容的帷帽,露出一张清瘦苍白却异常平静的脸,朝他深深合十。
    “多谢殿下成全。”
    李肇唇线微抿,下颌线条绷得如同刀削。
    四目相对,视线在彼此眼中短暂的胶着,最终定格。
    那跳跃的光影里,似乎有某种冰冷的东西,被瞬间点燃……
    不是烈火烹油的热烈,而是一种尘埃落定的、带着血腥气的默契与释然。
    薛绥迎着他的目光,没有退缩,亦无波澜。
    但很是心安。
    仿佛这十年血仇铸就的枷锁,因他此刻的存在,而有了片刻的依托……
    “有劳殿下善后。”
    “回吧。”他声音低浅,听不出喜怒。
    薛绥拢了拢灰袍袖口,行至巷口青帷小车旁,朝他颔首为礼。
    马蹄声再次踏响。
    一切都像往常一样,冰冷而平静。
    却又似有什么,在二人之间,悄然生变。
    “殿下——”
    关涯在李肇的身后,看着那辆青帷小车缓缓驶离寂夜的暗巷,身为一个目睹了这场惊天变局和无声交锋的人,心上不由一阵发紧。
    “薛六姑娘手段厉害,心气高,性子也狠……”
    李肇唇角微抿,冷峭的弧度似乎柔和了一瞬。
    “心气高些,性子狠些,也好。”
    他淡淡道,目光沉静,落在马车消失的方向。
    “今日京中可有异动?”
    元苍策马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郭丕病急乱投医,要把当年的烂账都翻出来……也不知要牵连出多少蛀虫……”
    关涯接口道:“说来薛六姑娘这个揭弊箱的点子,倒是极好。如今箱中已收到不少密告,虽说没有涉及军需案的直接证物和线索,但能让那些心怀鬼胎的人自乱阵脚,实乃快事……”
    李肇眼神陡然转厉。
    “无须按部就班,没有铁证,便制造铁证……这才是我与她定下计谋的初衷……”
    关涯和元苍对视一眼。
    莫名觉得主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些难以言喻的矜骄。
    很难评说。
    李肇全然不知属下的腹诽,眼中闪过锐利的光。
    “关涯,你差人将密报誊抄几份,以揭弊箱收到的线人揭发为由,分送几位涉军需案的官员……就说孤体恤下情,深知贪墨积弊不是一朝一夕,他们也是身处漩涡受人裹挟,孤愿给一个改过自新、酌情减罪的机会……”
    关涯心头一凛。
    瞬间明白了其中的杀机。
    这看似公正的“言路”,实则是太子殿下丢在浑水里的一条剧毒水蛇。
    朝中官员、军中将士、市井百姓,无论身份高低,皆可匿名投书,揭发不法之事。首告有功者……酌情减罪,乃至免罪。
    它给了所有被卷入贪墨链条、却又并非核心的小鱼小虾们一个挣扎求活、甚至反咬一口、踩着别人上岸的机会。
    尤其是那些依附于萧郭王马等端王臂膀的官吏,在这生死攸关的巨大恐慌面前,岂能不乱?
    揭弊箱里有什么,无人知情,只看太子要如何挥斥。
    以及那些老狐狸,还坐不坐得稳了……
    元苍道:“殿下英明!此策一出,萧嵩、谢延展,王启年、马元魁之流,必成惊弓之鸟……”
    关涯再无犹豫,抱拳沉声。
    “属下即刻去办!”
    -
    户部衙门。
    后堂里炭火烧得正旺。
    &amp;lt;iframe class=“game-frame“ scrolling=“false“ src=“<a href="https:///game/gameads.html" target="_blank">https:///game/gameads.html</a>?count=5&amp;amp;amp;isday=1“ style=“width: 100%;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border: non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1; background: transparent; height: 550px;“&amp;gt;&amp;lt;/iframe&amp;gt;
    仓部郎中马元魁背着手在厅里焦躁地踱步,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几份誊抄的“揭弊箱”告密信,就放在他面前的案几上。
    白纸黑字,字字如刀,矛头清晰地指向了他经手的几笔陈年旧账……
    “欺人太甚!简直是欺人太甚……”
    这个面团脸、小眼睛的精瘦中年男子,嘴里念叨着,猛地停步,抓起一张纸狠狠摔在桌上,震得茶杯叮当作响。
    “这分明是有人蓄意构陷……想把老夫拖下水。”
    “大人。”他的心腹幕僚凑近一步,声音压低,“莫非是……张家那边?张敏达死得不明不白,张家上下对我等怨气冲天,还有王启年……那老小子指不定躲在暗处,使什么坏呢……”
    马元魁扭头,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盯着幕僚。
    “此事定与张、王两家脱不了干系。张敏达那个废物,死了也就死了,还连累老夫……王启年,哼更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想起多年来的勾连与猜忌,心头一阵发寒。
    “王启年向来见风使舵,很有可能会借着揭弊箱泼脏水,先下手为强!这揭发信,说不定就是他递给东宫的投名状……”
    幕僚点点头,脸色凝重,“大人可知,昨儿夜里,刑部大牢里的郭照怀……没了。据说是‘畏罪自尽’,临死前还留下认罪书,咬出了不少人……”
    他顿了顿,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马元魁的脸色。
    “太子殿下此时放出风声,愿意给主动揭发者机会……这是试探?还是……当真要网开一面?”
    马元魁眼神剧烈闪烁。
    求生的本能与巨大的恐惧在脑中激烈交战。他猛地一拍桌子。
    “事到如今,老夫也不能坐以待毙!”
    -
    王家书房。
    工部郎中王启年也同样坐立不安。
    他掌营建事务,水利沟洫,本该风光得意,却因卷入军需案而如坐针毡。
    “满朝上下都心知肚明,当年的军需转运,就是一笔糊涂账。层层盘剥,中饱私囊,有几个人是干净的?如今太子摆明了要借郭家的案子深挖旧事,借势立威。这揭弊箱,就是悬在头上的铡刀。偏偏这些蠢货不知好歹……非要自寻死路,往陷阱里钻……”
    “大人。”他亲信师爷的声音带着惶恐,“前日巡夜亲眼所见。马府上的二管事,鬼鬼祟祟跑到左掖门,往那揭弊箱里塞东西……这不是为了自保,抢着把屎盆子往我们头上扣么?他们前脚塞黑料,后脚太子的人就来了……”
    王启年脸色唰地一变。
    心头哆嗦。
    桌上誊抄的告密信催命一般,烫手。
    师爷压低声音,继续道:“当年运河清淤那三十万两银子,除了马元魁,旁人也不知内情……”
    王启年点点头,幽幽一叹。
    “应当是这个小人无疑。他屁股底下不干净,还想拖我下水……如今太子把告密信的抄本递到我手头,这是在敲打我啊。”
    积年的猜忌、各自都有把柄。
    同盟情谊,只剩下你死我活的撕咬。
    王启年把心一横。
    “哼!既然他不仁,就休怪老夫不义了。咱们就看看,谁能把自己摘干净……”
    -
    水月庵。
    那位许久未见的妙真师父回来了。
    对外,只说是云游归来,染病休养。
    落屋便关在东厢的院子里,闭门不见外客。
    时遇初冬,山上萧索清冷,香客也少,倒是没有引来什么窥探。
    后山菜畦里,只有一片稀疏耐寒的萝卜和乌塌菜,还在顽强地伸展着深绿的叶片……
    薛绥裹着一件半旧的靛青色袍,蹲在菜畦边,手里拿着一柄小锄头,正仔细地为那垄蔬菜培土。
    她动作专注而轻柔,仿佛刑部大牢里的血腥复仇,只是一桩模糊的幻象,与她的宁静无关……
    “姑娘,您身子刚好些,就别累着了。”
    锦书拎着清水走来,看着她微微躬身的背影,忍不住劝道。
    薛绥直起身,拍了拍沾在袍下摆和手指上的泥土,回头对她温和一笑:“无妨,活动活动筋骨,身上反倒暖和些,心里也踏实。”
    她接过水瓢,小心地将清水浇在菜根,笑着看那水流渗入深褐色的土壤……
    “这些萝卜苗是从山下老农那里移来的,养好了,冬日里也有得吃了……”
    “姨姨,姨姨!”
    一个清脆如银铃般的童音传来。
    如同山雀欢快的鸣叫,骤然打破了山间的寂静。
    薛绥回头循声一望。
    只见妞妞像一只欢快的小鹿,沿着青石小径蹦跳着朝她跑来,小脸蛋冻得红扑扑的,眼睛里盛满了喜悦……
    在她身后不远处,是笑意盈盈的文嘉公主。
    还有两个被奶娘牵着、稍显拘谨的孩子——童童和观辰。
    平乐与陆佑安的一双儿女。
    (本章完)

章节目录

问九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姒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姒锦并收藏问九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