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荒诞是真荒诞,但是爽是真爽啊
此时此刻,裴元感觉自己膨胀的可怕。
所谓“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什么烽火戏诸侯啊,什么一骑红尘妃子笑啊,荒诞是真荒诞,但是爽是真爽啊。
要是真能逗得韩千户笑靥如的投怀送抱,就算和杨廷和翻脸又如何?
裴元心中杀机纵横,都要忍不住去午门堵着给杨廷和一个大比兜了。
裴元等了一阵,那些新科进士还没到,魏讷就屁颠屁颠的赶来了。
一见面,魏讷就一脸喜色的说道,“千户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裴元淡淡一笑。
这种窦彧已经拍过的二手马屁,已经让裴元没有什么快感了。
谁料,魏讷又感慨的说道,“卑职万万没想到,咱们的后台,竟然是杨廷和杨阁老!”
裴元直接听愣了,“你说什么?”
魏讷谄笑道,“杨阁老啊,咱们的后台不是杨阁老吗?”
“这次一甲,不就是千户和杨阁老弄出来的吗?”
裴元沉默片刻,他忽然发现了自己的思维误区。
一直以来,哪怕处境比较艰难的时候,他都一直将自己视作一个独立性极强的势力。
甚至就连面对自己的顶头上司韩千户的时候,裴元也一直在琢磨着该怎么软饭硬吃。
裴元之所以放弃原本缓缓图之的想法,直接通过赐婚夺取到韩千户的名分,除了对两人的感情不抱太大希望之外,裴元还有着很多方面的考量。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了免除掉后顾之忧。
两人利益的深度结合,也能让裴元以属下们能理解且接受的方式,完成对千户所的接收。
但是裴元把自己当成一回事儿,外人却不一定这么想啊。
要是从这个角度来看,面对这次一眼舞弊的“青签案”,大多数人的想法,可未必是觉得他裴元牛逼啊!
他们只会认为,裴元和杨廷和是一伙的!
杨廷和早就和唐皋等三人有过什么约定,但是这裴元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把事情提前说破了,并且弄得人尽皆知,这才有了“青签案”。
这个思路……,很通顺啊!
想明白这些,裴元也有些震惊。
“我裴元竟然是杨廷和的人?”
魏讷听着裴元这话,似乎有些内容,他也有些惊疑不定了,“不是吗?”
裴元这会儿已经忘了要去给杨廷和大比兜的事情了。
他有些迟疑道,“我应该是吗?”
这话与其说是回答魏讷,倒还不如说是自言自语。
魏讷却被裴元的态度彻底整懵了。
见裴元若有所思,魏讷也不敢打扰,过了好一会儿,裴元才回过神来。
他没提刚才的事情,转而问道,“对了,状元唐皋和黄初、蔡昂,应该有自述清白的奏疏递上,通政司接到了吗?”
魏讷道,“收到了。按照常理,这三人还未正式入职,本不该接受他们的奏疏。不过他们三个一早去递奏疏的时候,提到了卑职的名字。”
“卑职一听是这三人,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于是出面将那些奏疏收了,并且直送文渊阁去了。”
裴元对这件事的后续走向十分关心,直接问道,“大学士们批复了吗?”
魏讷道,“杨首辅十分生气,认为这三人稍有小挫,就为宵小摇动,有失大臣体。奏疏则被杨首辅压下了,没有回复也没有退回。”
裴元听到这里,顿时心中大定。
只要杨廷和不怂,那裴元也不怂了。
反正闹得再凶,有杨廷和在前面顶着。
裴元想了想,杨廷和之所以力挺唐皋他们三个,为的自然还是他儿子杨慎的名声。
唐皋他们三人的文章,能够完美的补充杨慎理论的不足,并且切实的拿出了两相结合的方法。
这种时候,唐皋三人表现出来的态度自然是越强硬,才越符合杨廷和的期待。
既然投石问路了,也该让这三人去和杨廷和接触一下了。
裴元叫来了个亲卫吩咐道,“你去给唐皋他们传话,让他们三个今晚去杨廷和府上拜访。”
“告诉他们,就说杨首辅看过他们的奏疏了。”
“杨首辅十分生气,认为他们稍有小挫,就为宵小摇动,有失大臣体。让他们好好琢磨琢磨,见了杨首辅该说什么。”
唐皋他们三人,只从裴元给出的暗示,就能把文章写到杨廷和心坎里,一举夺得一甲,自然都是聪明人。
该怎么应对杨廷和,也不用裴元再教。
那亲卫又重复了一遍裴元的话,这才急匆匆的离去。
魏讷有些疑惑的看看那个亲卫的背影,又向裴元问道,“咱们和杨廷和不是一伙儿的吗?”
裴元毫不留情的击碎魏讷那点幻想,“不是。”
魏讷的脸上立刻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失望,好在他调整的很快,立刻道,“不是也好,那些老东西别看树大根深,但其实底下人早就不知道分成几派了。”
“像杨廷和这样表面威风的,说不定晃一晃就倒,还是跟着千户踏实。”
裴元也没计较魏讷这话有几分真心,转而对他说起了另外的事情。
“当年你和焦黄中关系不错,想必也对焦芳一系的人有些了解吧?这些人有多少还在朝中为官的,有多少外放地方的,又有多少致仕的,你可曾了解过吗?”
魏讷听裴元问起焦芳的事情,心中就有了些猜测,他惊喜的问道,“莫非千户打算助焦老相爷回京?”
裴元道,“有这个想法。你也知道,妍儿一向得我敬重,她的话我总要好好考虑的。”
裴元这是借着魏讷向焦黄中传话,为焦妍儿在焦家那里加分。
以后也方便焦妍儿协调两家的事情。
魏讷听说是焦妍儿的枕边风,觉得此事更靠谱了些。
毕竟裴千户血气方刚的年龄,哪顶得住这个。
裴元说完,很直接的询问魏讷,“若是焦芳回来,你是给我做事,还是给焦芳做事?”
魏讷心道,就连焦芳还在等着你捞呢,这种问题也叫事儿?
他立刻表态,“卑职自然是听千户的。”
裴元笑了下,说出了自己的主要目的,“那你帮我好好整理下当年焦党的这些讯息,我有大用。”
魏讷闻言,当即满口答应了下来。
这时,萧通已经将霍韬等人接了过来,裴元打发走了魏讷,随即见了这些新科进士们。
待众人施礼完毕,裴元笑着说道,“这里便是我的私宅,以后你们有什么事情在智化寺找不到我,就来这里找找看。”
说完,裴元示意众人一起入堂中坐。
裴元原本的老宅已经被彻底翻新过,作为待客和处理事务的前院。
中堂也不再是那副寒酸模样,早就收拾的干干净净。
等到众人落座后,裴元向他们问道,“我听说你们在鸿胪宴之后,就去了智化寺,莫不是有什么大事?”
霍韬出面答道,“鸿胪宴上的时候,我们听说内阁有意快刀斩乱麻,尽快结束这次恩科的事情。已经把馆选庶吉士,定在了后日。”
“这一科没有选用中书舍人。馆选庶吉士之后,除了入翰林院的一甲三人、以及馆选入翰林院、承敕监学习的庶吉士,剩下的新科进士就要入诸部司观政了。”
“我和这几位同年都想来问问,看看千户有什么安排。”
裴元心道,这特么不会是躺赢躺上瘾了吧?
好在裴元确实也想过这些事情。
于是看了下众人,斟酌着说道,“霍韬你才能出众,文笔最佳,可以去馆选庶吉士。之后最好不要贪恋翰林院的名头,最好是出来做几年六科给事中,若是能做到六科都给事中,那就再好不过了。”
霍韬知道裴元安排的这么细,必有缘由。
当即踌躇满志的表态道,“属下正想为社稷做些事情,在翰林院虽然稳妥,可惜蹉跎岁月,也没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进了翰林院就算是进了特殊升迁体系了,翰林院官员属于天子近臣,升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子的心意。
若是一直得不到天子的欣赏,说不定半辈子就要浪费在修史以及逢年过节为天子写贺词上了。
但若是去六科做给事中,不但能在低品级的时候,就直接干预朝廷大政,一旦在这个岗位上刷出声望,那可是能急速飞跃的超级赛道。
更何况只要做过庶吉士,就算没有留在翰林院,那也有个肄业的资历,将来丝毫不影响入阁。
对于霍韬这样仍旧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去六科可比在翰林院猥琐发育有意义多了。
裴元随即又对田赋和柏峻等人说道,“至于你们,我就另有安排了。你们考庶吉士是浪费时间,不如早早出来建功立业。”
“之前你们也都见过了,为了你们的前程,我还特意请了左都御史李士实去智化寺喝酒。”
众人听了都有些猜测,眼中流露出激动之色。
徐庆忍不住问道,“莫非我们能去当御史?”
当御史的话,前途就仅次于六科了。
虽说不太可能入阁了,但是以他们的身份背景,已经算是奢望了。
裴元点头明确道,“我已经和李士实约好了,只要时机合适,就把你们弄去都察院。所以观政的事情,你们不必担忧什么。”
“不管朝廷安排你们去哪个部司,都要好好做事。多结交朋友,多学习相关的事务。以后你们不一定做这个,但是不一定不会管这个。”
众人吃了定心丸,都放下心来。
裴元又问道,“对了,你们可去拜会座师了?”
众人闻言都面面相觑,随后齐齐摇头。
这些同年进士,已经隐隐以霍韬和田赋形成了两个小团体。
偏偏霍韬和田赋,又都是当初组织举子们为“梁次摅案”大闹的领头人物。
在历史上,这两人被梁储点中后,一个直接告病还乡,一个直接对这座师破口大骂,两人当然不会去拜梁储的码头。
其他的同年们都是山东人,对广东的大鱼吃小鱼,没那么感同身受。
但是在听这两位提过,裴千户当年曾经多次暴打梁次摅后,自然也就熄了去拜会梁储的念头。
这可是最要命的站队问题。
事实上,不少考上进士的举子,都刻意回避了去拜见梁储的事情。
梁储自己也是识趣,借着之前毛澄背刺的事情,索性又在家告病,对零星上门的新科进士,也避而不见。
裴元慢慢道,“官场上没有渊源总是不行的,别人摸不到你的底,又怎么能和你们推心置腹呢?”
“正好,礼部侍郎毛纪是山东人,他又是本次会试的同考官。就算未必是你们那一房的,但是同乡之谊总不会错。”
“我和毛纪相熟,今晚就带你们一起去见见他。到时候,你们可以用毛纪门人的身份自居。霍韬和田赋你们两个,也一块去沾个光。”
那些新科进士们都听了大喜,纷纷嚷道,“还是哥哥考虑的周全。”
裴元估摸了下。
毛纪这会儿应该已经明白,他没有任何对抗王华的希望了,再加上参与了一次恩科,当了一次同考官,也算是刷了一笔很重要的资历。
估计毛纪没什么太多留恋的了,很快就会上丁忧的奏疏。
时间可不能耽误了。
裴元叫来亲兵,让他去询问毛纪是否回府。
等到听说礼部已经散衙,毛纪刚刚到家,裴元便带了诸多小弟一起往毛纪家去。
等到了毛纪宅子前,就见这里已经有不少新科进士在门前排队了。
裴元对此也没意外。
毕竟马上就要把新科进士们遣往各部司观政了,礼部是个极好的清贵衙门,刚巧毛纪这个侍郎又是本次的同考官之一。
于是毛纪这一房的新科进士,就都跑来拉关系。
这些人不知道毛纪马上就要回家丁忧了,在座师指望不上的情况下,自然就只能指望房师了。
毛纪想着这些人也算是比较重要的政治遗产了,虽然知道自己马上滚蛋有点坑,但还是来者不拒,好好收了一大票小弟,先把彼此的关系焊死。
裴元见外面的排队还长,他不太好抛头露面,暴露和霍韬他们的关系。
当下不再多等,直接对众人道,“别管这些了,咱们去走后门。”
小弟们闻言,一个个清澈又愚蠢的点头,像小鸡仔一样乖乖的跟上。。
(本章完)
此时此刻,裴元感觉自己膨胀的可怕。
所谓“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什么烽火戏诸侯啊,什么一骑红尘妃子笑啊,荒诞是真荒诞,但是爽是真爽啊。
要是真能逗得韩千户笑靥如的投怀送抱,就算和杨廷和翻脸又如何?
裴元心中杀机纵横,都要忍不住去午门堵着给杨廷和一个大比兜了。
裴元等了一阵,那些新科进士还没到,魏讷就屁颠屁颠的赶来了。
一见面,魏讷就一脸喜色的说道,“千户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裴元淡淡一笑。
这种窦彧已经拍过的二手马屁,已经让裴元没有什么快感了。
谁料,魏讷又感慨的说道,“卑职万万没想到,咱们的后台,竟然是杨廷和杨阁老!”
裴元直接听愣了,“你说什么?”
魏讷谄笑道,“杨阁老啊,咱们的后台不是杨阁老吗?”
“这次一甲,不就是千户和杨阁老弄出来的吗?”
裴元沉默片刻,他忽然发现了自己的思维误区。
一直以来,哪怕处境比较艰难的时候,他都一直将自己视作一个独立性极强的势力。
甚至就连面对自己的顶头上司韩千户的时候,裴元也一直在琢磨着该怎么软饭硬吃。
裴元之所以放弃原本缓缓图之的想法,直接通过赐婚夺取到韩千户的名分,除了对两人的感情不抱太大希望之外,裴元还有着很多方面的考量。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了免除掉后顾之忧。
两人利益的深度结合,也能让裴元以属下们能理解且接受的方式,完成对千户所的接收。
但是裴元把自己当成一回事儿,外人却不一定这么想啊。
要是从这个角度来看,面对这次一眼舞弊的“青签案”,大多数人的想法,可未必是觉得他裴元牛逼啊!
他们只会认为,裴元和杨廷和是一伙的!
杨廷和早就和唐皋等三人有过什么约定,但是这裴元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把事情提前说破了,并且弄得人尽皆知,这才有了“青签案”。
这个思路……,很通顺啊!
想明白这些,裴元也有些震惊。
“我裴元竟然是杨廷和的人?”
魏讷听着裴元这话,似乎有些内容,他也有些惊疑不定了,“不是吗?”
裴元这会儿已经忘了要去给杨廷和大比兜的事情了。
他有些迟疑道,“我应该是吗?”
这话与其说是回答魏讷,倒还不如说是自言自语。
魏讷却被裴元的态度彻底整懵了。
见裴元若有所思,魏讷也不敢打扰,过了好一会儿,裴元才回过神来。
他没提刚才的事情,转而问道,“对了,状元唐皋和黄初、蔡昂,应该有自述清白的奏疏递上,通政司接到了吗?”
魏讷道,“收到了。按照常理,这三人还未正式入职,本不该接受他们的奏疏。不过他们三个一早去递奏疏的时候,提到了卑职的名字。”
“卑职一听是这三人,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于是出面将那些奏疏收了,并且直送文渊阁去了。”
裴元对这件事的后续走向十分关心,直接问道,“大学士们批复了吗?”
魏讷道,“杨首辅十分生气,认为这三人稍有小挫,就为宵小摇动,有失大臣体。奏疏则被杨首辅压下了,没有回复也没有退回。”
裴元听到这里,顿时心中大定。
只要杨廷和不怂,那裴元也不怂了。
反正闹得再凶,有杨廷和在前面顶着。
裴元想了想,杨廷和之所以力挺唐皋他们三个,为的自然还是他儿子杨慎的名声。
唐皋他们三人的文章,能够完美的补充杨慎理论的不足,并且切实的拿出了两相结合的方法。
这种时候,唐皋三人表现出来的态度自然是越强硬,才越符合杨廷和的期待。
既然投石问路了,也该让这三人去和杨廷和接触一下了。
裴元叫来了个亲卫吩咐道,“你去给唐皋他们传话,让他们三个今晚去杨廷和府上拜访。”
“告诉他们,就说杨首辅看过他们的奏疏了。”
“杨首辅十分生气,认为他们稍有小挫,就为宵小摇动,有失大臣体。让他们好好琢磨琢磨,见了杨首辅该说什么。”
唐皋他们三人,只从裴元给出的暗示,就能把文章写到杨廷和心坎里,一举夺得一甲,自然都是聪明人。
该怎么应对杨廷和,也不用裴元再教。
那亲卫又重复了一遍裴元的话,这才急匆匆的离去。
魏讷有些疑惑的看看那个亲卫的背影,又向裴元问道,“咱们和杨廷和不是一伙儿的吗?”
裴元毫不留情的击碎魏讷那点幻想,“不是。”
魏讷的脸上立刻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失望,好在他调整的很快,立刻道,“不是也好,那些老东西别看树大根深,但其实底下人早就不知道分成几派了。”
“像杨廷和这样表面威风的,说不定晃一晃就倒,还是跟着千户踏实。”
裴元也没计较魏讷这话有几分真心,转而对他说起了另外的事情。
“当年你和焦黄中关系不错,想必也对焦芳一系的人有些了解吧?这些人有多少还在朝中为官的,有多少外放地方的,又有多少致仕的,你可曾了解过吗?”
魏讷听裴元问起焦芳的事情,心中就有了些猜测,他惊喜的问道,“莫非千户打算助焦老相爷回京?”
裴元道,“有这个想法。你也知道,妍儿一向得我敬重,她的话我总要好好考虑的。”
裴元这是借着魏讷向焦黄中传话,为焦妍儿在焦家那里加分。
以后也方便焦妍儿协调两家的事情。
魏讷听说是焦妍儿的枕边风,觉得此事更靠谱了些。
毕竟裴千户血气方刚的年龄,哪顶得住这个。
裴元说完,很直接的询问魏讷,“若是焦芳回来,你是给我做事,还是给焦芳做事?”
魏讷心道,就连焦芳还在等着你捞呢,这种问题也叫事儿?
他立刻表态,“卑职自然是听千户的。”
裴元笑了下,说出了自己的主要目的,“那你帮我好好整理下当年焦党的这些讯息,我有大用。”
魏讷闻言,当即满口答应了下来。
这时,萧通已经将霍韬等人接了过来,裴元打发走了魏讷,随即见了这些新科进士们。
待众人施礼完毕,裴元笑着说道,“这里便是我的私宅,以后你们有什么事情在智化寺找不到我,就来这里找找看。”
说完,裴元示意众人一起入堂中坐。
裴元原本的老宅已经被彻底翻新过,作为待客和处理事务的前院。
中堂也不再是那副寒酸模样,早就收拾的干干净净。
等到众人落座后,裴元向他们问道,“我听说你们在鸿胪宴之后,就去了智化寺,莫不是有什么大事?”
霍韬出面答道,“鸿胪宴上的时候,我们听说内阁有意快刀斩乱麻,尽快结束这次恩科的事情。已经把馆选庶吉士,定在了后日。”
“这一科没有选用中书舍人。馆选庶吉士之后,除了入翰林院的一甲三人、以及馆选入翰林院、承敕监学习的庶吉士,剩下的新科进士就要入诸部司观政了。”
“我和这几位同年都想来问问,看看千户有什么安排。”
裴元心道,这特么不会是躺赢躺上瘾了吧?
好在裴元确实也想过这些事情。
于是看了下众人,斟酌着说道,“霍韬你才能出众,文笔最佳,可以去馆选庶吉士。之后最好不要贪恋翰林院的名头,最好是出来做几年六科给事中,若是能做到六科都给事中,那就再好不过了。”
霍韬知道裴元安排的这么细,必有缘由。
当即踌躇满志的表态道,“属下正想为社稷做些事情,在翰林院虽然稳妥,可惜蹉跎岁月,也没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进了翰林院就算是进了特殊升迁体系了,翰林院官员属于天子近臣,升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子的心意。
若是一直得不到天子的欣赏,说不定半辈子就要浪费在修史以及逢年过节为天子写贺词上了。
但若是去六科做给事中,不但能在低品级的时候,就直接干预朝廷大政,一旦在这个岗位上刷出声望,那可是能急速飞跃的超级赛道。
更何况只要做过庶吉士,就算没有留在翰林院,那也有个肄业的资历,将来丝毫不影响入阁。
对于霍韬这样仍旧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去六科可比在翰林院猥琐发育有意义多了。
裴元随即又对田赋和柏峻等人说道,“至于你们,我就另有安排了。你们考庶吉士是浪费时间,不如早早出来建功立业。”
“之前你们也都见过了,为了你们的前程,我还特意请了左都御史李士实去智化寺喝酒。”
众人听了都有些猜测,眼中流露出激动之色。
徐庆忍不住问道,“莫非我们能去当御史?”
当御史的话,前途就仅次于六科了。
虽说不太可能入阁了,但是以他们的身份背景,已经算是奢望了。
裴元点头明确道,“我已经和李士实约好了,只要时机合适,就把你们弄去都察院。所以观政的事情,你们不必担忧什么。”
“不管朝廷安排你们去哪个部司,都要好好做事。多结交朋友,多学习相关的事务。以后你们不一定做这个,但是不一定不会管这个。”
众人吃了定心丸,都放下心来。
裴元又问道,“对了,你们可去拜会座师了?”
众人闻言都面面相觑,随后齐齐摇头。
这些同年进士,已经隐隐以霍韬和田赋形成了两个小团体。
偏偏霍韬和田赋,又都是当初组织举子们为“梁次摅案”大闹的领头人物。
在历史上,这两人被梁储点中后,一个直接告病还乡,一个直接对这座师破口大骂,两人当然不会去拜梁储的码头。
其他的同年们都是山东人,对广东的大鱼吃小鱼,没那么感同身受。
但是在听这两位提过,裴千户当年曾经多次暴打梁次摅后,自然也就熄了去拜会梁储的念头。
这可是最要命的站队问题。
事实上,不少考上进士的举子,都刻意回避了去拜见梁储的事情。
梁储自己也是识趣,借着之前毛澄背刺的事情,索性又在家告病,对零星上门的新科进士,也避而不见。
裴元慢慢道,“官场上没有渊源总是不行的,别人摸不到你的底,又怎么能和你们推心置腹呢?”
“正好,礼部侍郎毛纪是山东人,他又是本次会试的同考官。就算未必是你们那一房的,但是同乡之谊总不会错。”
“我和毛纪相熟,今晚就带你们一起去见见他。到时候,你们可以用毛纪门人的身份自居。霍韬和田赋你们两个,也一块去沾个光。”
那些新科进士们都听了大喜,纷纷嚷道,“还是哥哥考虑的周全。”
裴元估摸了下。
毛纪这会儿应该已经明白,他没有任何对抗王华的希望了,再加上参与了一次恩科,当了一次同考官,也算是刷了一笔很重要的资历。
估计毛纪没什么太多留恋的了,很快就会上丁忧的奏疏。
时间可不能耽误了。
裴元叫来亲兵,让他去询问毛纪是否回府。
等到听说礼部已经散衙,毛纪刚刚到家,裴元便带了诸多小弟一起往毛纪家去。
等到了毛纪宅子前,就见这里已经有不少新科进士在门前排队了。
裴元对此也没意外。
毕竟马上就要把新科进士们遣往各部司观政了,礼部是个极好的清贵衙门,刚巧毛纪这个侍郎又是本次的同考官之一。
于是毛纪这一房的新科进士,就都跑来拉关系。
这些人不知道毛纪马上就要回家丁忧了,在座师指望不上的情况下,自然就只能指望房师了。
毛纪想着这些人也算是比较重要的政治遗产了,虽然知道自己马上滚蛋有点坑,但还是来者不拒,好好收了一大票小弟,先把彼此的关系焊死。
裴元见外面的排队还长,他不太好抛头露面,暴露和霍韬他们的关系。
当下不再多等,直接对众人道,“别管这些了,咱们去走后门。”
小弟们闻言,一个个清澈又愚蠢的点头,像小鸡仔一样乖乖的跟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