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冯保在万历皇帝心目中是畏惧更甚,他是真有些怕这个太监。
    不过,当冯保遵旨离京,发配南京守陵后,这丝惧意已经荡然无存。
    万历皇帝越来越感觉到身份和权利带给他的快乐,哪怕是再显贵的人家,在口含天宪的他面前,都不值一提。
    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其一家荣辱。
    对於魏广德居然派家人给冯保送行,一开始让万历皇帝是很不高兴的。
    虽然他不相信魏广德会和冯保有多深的纠葛,但也不高兴。
    毕竟,那是个被他处罚的人,难道是魏师傅对他的决定不满意吗?
    幸好张宏及时提到出身,那毕竟是裕袛,是他从小居住的地方。
    別看那时候万历皇帝还小,但已经懂事了,所以到现在还有记忆。
    他是几岁的时候才跟著父皇和母后搬到这皇宫大內来的,而早先的院子,记忆模糊,但知道那是那里。
    “张宏,朕离不开魏师傅,朝廷也离不开他,朕现在是不是该驳回这道奏疏,让他马上回內阁办差?”
    万历皇帝开口问道。
    现在只收到魏广德的奏疏,还没有看到弹劾奏疏,这一偏差让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按照程序驳回。
    於是,只能开口请教张宏。
    “皇爷,此事还是得等弹劾奏疏上来,皇爷御批驳回,申敕,然后再將这道奏疏送到魏阁老手里,召其回內阁继续办差才合適。
    毕竟,如果只是以这道奏疏就召回魏阁老,而没有看到弹劾內容,会让外朝非议。
    魏阁老回到內阁,也会被其他官员怀疑。”
    张宏说道。
    最起码,皇帝要看到科道言官弹劾的內容在作出判断,这样的结果才能让人信服。
    如果都不看弹劾奏疏直接驳回,那算什么事?
    “你叫人去催催內阁,让他们儘快把奏疏送来,朕要看。
    朝中事务,离不开魏师傅。”
    万历皇帝开口说道。
    大权在握的感觉是很好,可如果外朝有人帮自己看著,大事儿再由自己圣裁,岂不是更好,不用事事事必躬亲那么辛苦。
    “老奴接旨,这就让人去內阁盯著,有信儿了马上就送到乾清宫来请皇爷御览。”
    张宏躬身行礼后,这才退出宫殿,快步向司礼监走去。
    回到司礼监值房,张宏就问起內阁那边的情况,可有把弹劾奏疏送来。
    “没有,儿子派人去看了,奏疏还在张阁老那里。
    现在內阁刚刚让人给九卿递话,下午的阁议继续。”
    一个秉笔太监开口说道。
    “怎么回事儿?”
    张宏一愣,马上追问道。
    “昨日魏广德安排今日下午召集九卿,商议吏部尚书人选的事情。
    之前礼部徐尚书派人询问,下午的会议是否有变,所以张阁老就让他去通知,会议一切不变。”
    太监开口回答道。
    “吏部尚书人选.”
    张宏想起来了,昨日是发出了这道口諭,因为吏部那边上奏没了堂官,请儘快派出官员掌部。
    想到昨日的计划,今日就突发这样的情况,张宏哪还不明白,张四维玩的是一箭双鵰。
    抢夺吏部尚书人选的推荐资格,也试探皇帝对魏广德的態度。
    “嘿嘿,好算计。”
    张宏笑笑,不过心里確实暗骂张四维不是东西。
    当初张居正在时,装的那么恭敬,没想到这才多久,人就大变。
    想到刚才皇爷对此的反应,张宏心里也是冷笑,让你张阁老失望了,皇爷对魏首辅可没有一点不满的意思,还更加要重要。
    在张居正不在以后,似乎皇爷对魏广德的倚重更甚。
    而此时,魏广德已经坐著轿子回到府中。
    对於自家老爷忽然回来,府里上下自然很是惊讶。
    这还是开天闢地第一回。
    京中各衙门已经逐渐传开,可不代表就传到外面了,所以魏府到现在还不知道有弹劾的事儿。
    而且,因为是科道的奏疏,也是不走通政使司的,而是直接递到宫里。
    其实即便走,魏家也没有在这个衙门里安插什么眼线。
    只怪这些年通政使司在朝中地位不断下滑,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的衙门。
    甚至到了清朝,这个衙门乾脆就直接裁撤了。
    奏疏直接送到宫门,有宫里派太监专门接收奏疏,分发军机处和御前。
    张吉得到信儿,匆匆赶到府门前迎接。
    此时魏广德已经入府,脸上看不出情绪。
    张吉知道有事儿发生,可他这个魏府大管家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心中忐忑之下不敢吱声,就默默跟在魏广德身后走进书房。
    到了这里,魏广德一屁股坐下,身上官服都没有回后宅脱掉。
    等丫鬟送来茶水,张吉从她手里接过,这才小心翼翼放在魏广德面前,问道:“老爷,发生什么事儿了?”
    “还能有什么事儿,昨日进卿的话你还记得吧,被他言中了。”
    “啊。”
    魏广德话音落下,张吉就惊呼一声。
    “啊什么啊,多大点事儿。”
    魏广德不满的说了句,伸手端起茶盏,用茶盖拨了拨茶水上漂浮的茶叶,这才轻轻啜了一口。
    “老爷,那要不要我联繫人,咱们也弹劾他。”
    张吉说的弹人,自然是针对张四维。
    “不必,小事儿一桩。
    山西蒲州那边,你多关注下,一切不变,还是老样子。”
    魏广德看了眼张吉,这才吩咐道。
    “知道了,老爷。”
    张吉知道那是什么事儿,这些年在京城,他当然知道老爷打的什么主意。
    办成了,张四维不管多得势,都得乖乖滚回山西去。
    他拿什么和自家老爷爭,跳樑小丑而已。
    张四维在京城,风评好坏参半,都知道他手里银子多,虽然未必比首辅大人多,但也差不了多少。
    魏广德当初也没少帮著同年,而张四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年,京里得到张四维资助的官员可是不少。
    这样的做法,自然让一些清流很是看不惯,私底下没少说他用权財编织势力网。
    倒是魏广德,现在除非熟人,一般都不再资助,不过官员们离京时,魏广德也会送上一支珍贵的人参。
    这也是防备有人以此攻訐他,说他用钱財结党营私,张四维就是范例。
    “好了,我这里没事儿了,你去做事吧。”
    魏广德也懒得去让他打听外面的传言,想想也就那些。
    等张吉出去后,魏广德嘴角一扬,笑容从第一次浮现在他脸上。
    有了张四维这波助攻,他魏广德念旧情的人品算是在朝中立起来了。
    这种事,对於大部分同僚来说,都不会认为有错。
    都说人走茶凉,他们谁不担心。
    可若是当朝首辅念旧,以后就算自己致仕,只要魏广德还在位,一封书信求上门,或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虽然看似给自己找了不少麻烦,特別是以后,但对於现在的魏广德来说,確实悄无声息的在所有官员心里加上一个环,隨时可以拉拢、联接起来的网环。
    接下来,魏广德就是只有等,等陈矩那边给他消息,告诉他皇帝看到奏疏时的反应,就知道自己的仕途到底如何了。
    下午,魏广德在后园凉亭那里泡上一壶茶,旁边摆放著几盘小点心,就那么优哉游哉翻书。
    看到当然不是四书五经等圣人之学,而是一本小说,后世还非常有名的话本——《金瓶梅》。
    这书还是手抄本,魏广德都不知道是谁抄写的,反正张吉从外面收回来的。
    至於印刷版本,据说后世发现最早的版本是万历二十多年的时候出现的,而这书的出现时间应该是在隆万之交。
    关於兰陵笑笑生的身份,已不可考,就算当下也是一样。
    没人知道谁写的书,虽然有猜测。
    魏广德也没有要刺探作者的意思,不过因为此书出现后在士林中的影响巨大,內容也很吸引人,所以他才抽这时间在家中细读。
    《金瓶梅》在大明朝当然还缺乏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毕竟魏广德推动的全国大办社学才几年,那里的学子多还是孩童,不具备也没財力买话本来看。
    就魏广德手里这本书,外面至少卖五两银子,那是差不多普通人半年的收入。
    至於雕刻印刷版,虽然此书有名了,但还没有哪家书局敢刊印。
    因为其中一些內容被清流不耻,有没有偷看,魏广德也不確定,但在大明朝,確实有人认为应该对此书“封禁”,认为有失体统。
    这或许也是该书出现很久后,才有书局敢於刊印的缘故。
    就算是当代,已经有人认为《金瓶梅》是“天下第一奇书”,一些夫子看后更是將其称为“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警世宝典”。
    后世研究《金瓶梅》,主要是考究作者。
    毕竟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独立创作长篇白话小说的作家,兰陵笑笑生在小说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金瓶梅》以市井人物与世俗风情为描写中心,开启了文人直接取材於现实社会生活而创作长篇小说的先河。
    《金瓶梅》书名是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的。
    小说题材由《水滸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
    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閒所构成的鬼蜮世界,
    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此时魏广德已经换下官服,就一身常服,显得很是悠閒自在,旁边还有两个美婢服侍。
    好半天,魏广德放下书,抬头看天。
    此时天空不再灰暗,虽然没下雨,但感觉比早上好了许多。
    此时,魏广德不由得想到之前和现在,感觉现在貌似才是穿越者过来该过的生活才是。
    过去天天被淹没在內阁的奏疏里不见天日,好惨啊。
    园门口人影一闪,张吉出现在那里,快步向自己走来。
    魏广德看过去,也不说话。
    “老爷,宫里陈公公递来消息。”
    说著,张吉把一个信封递到他面前。
    魏广德接过来,拆开拿出其中信纸看了起来,隨即脸上笑容再次浮现。
    万历皇帝的表现很符合他的预期,至少短期內不会有变化。
    那可是刘若愚近距离观察到万历皇帝刚知道消息时的反应,不会作假。
    “张宏这个人確实不错。”
    魏广德又评价一句,“他取代冯保,似乎也是好事儿。”
    “对了,內阁里关於吏部尚书的会议,是否如期举行?”
    魏广德一边收起书信,一边问道。
    “已经开始了,张四维並没有延迟,而是坚持今日下午就在內阁举行阁议,商量人选。”
    张吉马上说道。
    这还是魏广德回府后,第一次问起外面的情况。
    “还真是迫不及待,呵呵.”
    魏广德笑著把书信收入自己怀里,隨即冲张吉摆摆手让他下去。
    自己又躺靠在椅子上,悠然自得起来。
    书,这会儿也不想看了,因为他感觉此时心里貌似有团火在燃烧。
    等张吉出去后,魏广德伸手一招,两个美婢就莲步轻移,缓缓走到魏广德身边.
    魏广德在府中园里逍遥快活的时候,內阁里,张四维也揉揉太阳穴。
    刚才的会议,虽然没有魏广德的主持,他还想打个措手不及,可显然九卿中有几个人就是胡搅蛮缠,没当人选提出,就会被找出一些理由反驳。
    好吧,其实在朝为官,只要品级达到一定程度,每年都会收到一两份弹劾,列举诸多不对之处。
    这类弹劾奏疏,更多是警示为主,让眾人引以为戒。
    现在被人翻出来说事儿,说他们不適合担任吏部尚书,反正就是让张四维很不痛快。
    无法,自然是拿不出递交御前的名单。
    按照惯例,自然只有推迟出结果的时间,稍后再议。
    至於强行通过他给的方案,就算魏广德甚至张居正在时,都不敢这么干。
    当然,他们在时,这些人也不会跳出来反对这个,反对那个。
    由此可见,拿下尚书位置至关重要,吏部尚书人选,他是必须要和魏广德爭上一爭的,这关係的九卿会议上重要的一票。
    內阁关於吏部尚书人选会议无疾而终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京城官场,魏广德晚些时候也在府里听到消息。
    而在会后不久,乾清宫驳回弹劾奏疏就送到內阁,放到了张四维面前。
    而陈矩拿著魏广德的奏疏,出了宫门向魏府而去。(本章完)

章节目录

隆万盛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平行空间来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平行空间来客并收藏隆万盛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