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后记四: 悟空与不正经的师门
西游宇宙。
东胜神洲,果山。
一颗九窍仙石在经历了无数个元会的风吹日晒、灵气洗礼之后,终于功德圆满。
“咔嚓——”
一声清脆的响声,自那仙石之上发出,石破天惊。
一道金光冲天而起,直入云霄,惊得那道德宇宙中的无数仙禽瑞兽四散奔逃。
金光散去,一只浑身长满了金色绒毛,眼眸中闪烁着纯粹与好奇光芒的石猴一跃而出。
猴儿目运两道金光,冲上九霄,直射斗府。
“这猴子,动静还挺大!”
凌霄殿中,玉帝与诸神都哭笑不得。
此方宇宙的玉帝,正是从人道宇宙中归来的昊天上帝。
“高明、高觉!”
“臣在!”
玉帝一本正经地下令:“去查一查金光的来源,莫不是人间又出了什么祸患。”
“遵旨!”
高明、高觉奉旨出南天门外。
南边看看,北边瞧瞧,自西到东,等金光都快消失了,两兄弟可算是把注意力落到了东海。
二将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金光将潜息矣。”
玉帝微微颔首,说:“原来是天生地养的神灵,无需管他。”
玉帝说完,下令散朝。
诸神拜退不提。
却说下界的石猴出世后,他在果山众猴的拥戴下,成为了美猴王!
在果山中,美猴王欢快地渡过了几百个春秋。
直到猴群中的老猴死亡,让石猴有了寻仙问道的想法。
“大王,寻仙问道,得出海才行啊!”
于是,两只通臂猿猴,一只赤尻马猴,给石猴造了一艘木筏。
石猴乘坐木筏,向东海飘去。
飘着飘着。
他一不小心就偏离了航线。
他的木筏漂流过无数光怪陆离的星海。
石猴见识了长着翅膀的机械神龙,也遇到过以歌声构建世界的星海妖女。
他凭借着自己那天生的灵敏与聪慧,以及那一身似乎永远用不完的精力,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
终于,在木筏即将散架的前一刻。
他远远地望见了一座悬浮在星海深处,仙气缭绕,道韵冲天的神山。
那神山之上,古木参天,仙鹤齐鸣,一道道祥瑞之气冲天而起,一看便知是有道真仙的洞府所在。
石猴大喜过望,拼尽了最后一点力气,将木筏划到了神山脚下。
他弃了木筏,手脚并用地爬上山来,正辨不清方向,忽闻深林之中,有人放声高歌。
那歌声苍劲有力,充满了某种玄妙的道韵,歌词却有些一言难尽。
“我在左手画个龙,右手画一道彩虹……”
石猴循着歌声找去,只见一个生着鹿身、鸟翼、蛇尾,面容却异常憨厚的樵夫正一边哼着小曲,一边用一把闪烁着雷光的斧头,砍伐着一棵棵坚硬如铁的仙木。
石猴见他气度不凡,知道是遇到了神仙,连忙上前,躬身一拜。
“老神仙,弟子乃东胜神洲而来,一心求道,敢问此地是何处?仙长尊姓大名?”
那樵夫见了他,也不惊讶。
只是停下了手中的斧头,挠了挠头,露出了一个朴实的笑容。
“俺叫夫诸,是这山里砍柴的,俺可不是什么神仙。”
他指了指山峰的深处,说道:“你要是想寻仙得往那边去。”
“那深山之中,有一座洞府,名为‘斜月三星洞’。”
“洞里住着一位须菩提祖师,神通广大,法力无边,门下弟子众多,个个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石猴闻言,心中大喜,对着夫诸连连拜谢。
临走前,他还是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仙长,您刚才唱的歌,真是好听,弟子从未听过如此……独特的仙乐。”
夫诸的脸,微微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嗨,那都是跟一群凤凰学的,叫什么‘流行金曲’,是大道之音,多唱能强身健体,增加悟性。”
石猴听得是云里雾里,但还是觉得这山里的神仙,都挺有意思的。
他辞别了这位阐教外门的大师兄夫诸,按照指引,一路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那传说中的斜月三星洞前。
只见那洞府之外,仙气升腾,瑞霭光摇,门口一块巨石之上,龙飞凤舞地刻着十个大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石猴正要上前叩门,洞门却“吱呀”一声,自行打开了。
一个身穿道袍,仙风道骨的老者,正笑吟吟地看着他。
“你这天生石猴,跋涉星海而来,倒是有些诚心。”
老者正是须菩提祖师,他掐指一算,便已知晓了这猴儿的来历。
石猴见状,知道是遇到了真正的仙人,连忙纳头便拜。
“弟子拜见祖师!求祖师收我为徒,传我长生不老之法!”
须菩提祖师看着他,捋了捋长须,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笑意。
“也罢,看在你我有缘的份上,我便收下你。”
“从今日起,你便是我门下第十代弟子,法名孙悟空。”
就这样,石猴孙悟空,正式拜入了须菩提祖师的门下。
起初,祖师并未传授他任何仙法神通,只是让他跟着众位师兄,一同学习文化课。
每日里,便是诵读道经,学习礼仪,练习书法,偶尔还得上一些由大师兄亲自授课的“音乐鉴赏课”和“舞蹈入门课”。
悟空天性聪颖,学什么都快,很快便将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得七七八八。
闲暇之余,他便与那些师兄师姐们,厮混在了一起。
须菩提祖师门下,弟子众多,按入门先后,分为了十二个字辈。
分别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
悟空,便是“悟”字辈的大师兄。
而在他之前,那入门的九代弟子,不说个个都是凶名赫赫的混沌魔王转世,那也大差不差。
这些魔王师兄师姐们,对悟空这个新来的小师弟,却是异常的关爱。
有好吃的仙果,第一个想着给他留着。
有新出的法宝,第一个借给他玩。
有什么不懂的修行问题,更是倾囊相授,耐心指点。
当然,在调皮捣蛋,四处惹祸的时候,他们也没少带上悟空。
比如说,大师兄孟槐,会拉着悟空,偷偷溜进祖师的丹房,美其名曰“学习炼丹知识”,实则是为了偷吃新出炉的九转金丹。
二师兄会带着悟空,跑到隔壁祝融神君的道场,下一场倾盆大雨,理由是“帮助祝融道友降降火气,有益身心健康”。
三师姐更是会教悟空,如何在跟别人吵架的时候,用气势压倒对方,以及如何用最狠的话,说出最怂的表情。
这些不正经的魔王们,了整整七年的时间,可以说是使尽浑身解数,想把孙悟空这个根正苗红的好苗子,给彻底拐到不正经的道路上来。
他们总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试图潜移默化地影响孙悟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然而,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孙悟空竟然真的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遇魔王而性真”!
无论师兄们如何带他胡闹,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纯粹的赤子之心。
在这群魔乱舞的环境中,悟空的道心愈发的坚定,一身正气凛然,向道之心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甚至,他还凭借着自己的真诚与善良,与众多师兄师姐都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成为了整个三星洞的“团宠”。
这一切都被须菩提祖师,看在眼里。
他看着在魔王窝里依旧保持着本心的好猴儿,心中是又惊又喜,又感到无比的欣慰。
“真是好猴儿啊!”
“看来贫道这一次是真的捡到宝了!”
于是,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祖师在讲道之时,以悟空胡闹为由,拿戒尺打了他三下,而后背着手,从侧面离去。
当夜,夜半三更,万籁俱寂。
孙悟空悄悄地来到了祖师的静室之外。
见祖师蜷局身躯,朝里睡着了。
悟空不敢惊动,即跪在榻前。
祖师不多时觉来,舒开两足,口中自吟道: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祖师看着门外的悟空,脸上露出了孺子可教的欣慰笑容。
“进来吧。”
“你这猴头,果然有些悟性。”
当晚,祖师开始秘传悟空无上大道。
~~~~
这一日。
祖师于高台讲道,讲到了修行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大道难成,仙路多舛。”
“尔等修成仙体,虽能长生却也要经历‘三灾利害’。”
“此三灾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会将一切苦修化为泡影。”
众弟子闻言,皆是神情一凛,连平日里最爱嬉闹的大师兄孟槐,都收起了笑容。
孙悟空更是心中一紧,连忙上前,躬身问道:“敢问师父,何为‘三灾’?”
祖师缓缓道:“此乃天降之灾。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再五百年,天降火灾烧你,再五百年后,天降风灾吹你。”
“此风非凡风,乃‘赑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任你修为再高,也难逃此劫。”
悟空听得是毛骨悚然,连忙叩首道:“万望师父慈悲,传弟子躲过三灾之法,不胜恩典!”
祖师点了点头,说道:“此法亦不难。”
他目光扫过众弟子,继续道:“我这里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此一百零八法,皆是先天大道神通,炼至大成,便可躲过三灾,与天地同寿。”
他看着悟空,笑问道:“你想学哪一样?”
悟空闻言,正要回答,忽然感觉周围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
“咳咳咳~~”
坐在他旁边的大师兄孟槐,忽然剧烈地咳嗽了起来,咳得是惊天动地,仿佛要把肺都咳出来,一边咳还一边用眼角的余光拼命地瞟向悟空。
“哎哟,我这胸口怎么突然这么闷!”
二师兄则捂着自己的胸膛,一脸痛苦的表情。
他的手指却在胸口上,有节奏地敲击着,敲出的数字,不多不少,正好是“一百零八”。
“我这头怎么这么痒呢!”
三师姐一边挠着头,一边看似不经意地,用头发在空中划出“天罡地煞”字样。
其余的师兄师姐们,也是各显神通。
有的疯狂眨眼,试图用摩斯电码传递信息;有的暗中传音,那声音在悟空脑海里如同魔音灌耳;有的甚至直接在地上,用脚画出了“全选才能保平安”的字样……
整个讲道堂,瞬间变成了一个大型的作弊现场。
须菩提祖师看着这群活宝弟子,脸上虽然依旧带着温和的笑容,但额角的青筋,却已经不受控制地跳动了起来。
“看来,大家今日都身体不适,染了风寒啊。”
他缓缓地站起身,掸了掸道袍。
“既然如此,那这躲三灾之法,我看咱们还是改日再讲吧。”
“大家先回去,好好休息。”
说罢,祖师转身,竟真的作势要离开。
“诶~~,师父!师父您别走啊!”
眼见祖师真要走,刚才还一个个弱不禁风,仿佛随时要驾鹤西去的魔王弟子们,瞬间满血复活。
他们一拥而上,有的抱住了祖师的大腿,有的拉住了祖师的衣袖,死活不让他走。
然后,他们齐刷刷地扭过头,拼命地向悟空使着眼色。
悟空挠了挠头,看着一脸“和善”的祖师,又看了看一群“热情”的师兄师姐,脸上露出了有些不好意思的神情。
他上前一步,对着祖师,小声地问道:
“那个……师父,我……我想全都选……”
此言一出,整个讲道堂,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祖师回过头,看着悟空那有些忐忑的脸庞,饶有兴致地,笑问道:
“一百零八法?”
“嗯……”
悟空的声音,轻得像蚊子叫。
他低下头,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贪心了。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祖师竟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好!一百零八法就一百零八法!为师全都传你!”
“真的?”
悟空猛然抬起头,那双金色的眼眸中,抑制不住的惊喜,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
“当然是真的!”
祖师笑着点了点头。
随后,他看了一眼还抱着自己大腿,一脸呆滞的弟子们。
那些魔王们立刻反应了过来,嘿嘿一笑,纷纷松开了手,麻利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对着祖师行了一礼。
“师父,您忙,您忙,我们忽然想起来,后山的茅房还没打扫,我们有事先走了。”
“对对对,我们去帮大师兄一起打扫。”
说罢,一群人勾肩搭背,嘻嘻哈哈。
一溜烟就都跑了个没影。
等这些孽障都走后,祖师的脸上才露出了一抹如释重负的表情。
他将悟空单独带到了自己的静室之中,开始传授他真正的先天道术。
而在传法的过程中,祖师一脸严肃无比郑重地叮嘱着悟空。
“悟空,你要切记!”
“在你将这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法尽数炼至小成,融会贯通之前,千万千万不要跟你的那些师兄师姐们进行任何交流与切磋!”
悟空虽然不明白师父为何要如此叮嘱,但他对师父的话,向来是深信不疑的。
他立刻郑重地点了点头。
“弟子谨遵师命!”
“嗯,孺子可教也!”
祖师暗中松了一口气,他看着悟空那纯净的眼神,越看越是满意。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悟空真的就彻底进入了闭关状态。
他整日里在自己的洞府中,潜心修炼那一百零八般变化,再也没有跟其他的弟子见过面。
这可让洞府外面的那些魔王们,好一阵失落。
“唉,想我等对小师弟关爱有加,如今师父却对我们严防死守,搞得跟防贼一样,这是何等的不信任啊!”
大师兄孟槐坐在一块青石上,唉声叹气。
“真是让我等做师兄的心寒啊!”
其余弟子闻言,却都笑了起来。
三师姐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大师兄,你就别演了。”
“师父不让悟空与我们交流,是怕我们把‘正版’的天罡三十六法与地煞七十二法,给偷偷传给了小师弟。”
所谓的天罡地煞之法,乃是众神在【大罗天】第一千三百六十七届“关于如何让新纪元修行变得更有趣”的专题研讨会上,由三清、女娲、伏羲等顶尖大神,共同编纂、并最终确定的一百零八种先天大神通。
这套神通,分为“正册”与“副册”。
而魔王们口中的“正版”,自然就是那套神通“正册”。
须菩提祖师传授给悟空的,却是那套神通“副册”。
究其原因,就在于“正册”之中记载的神通,都……太不正经了。
须菩提祖师是真心希望悟空能够保持那颗纯正的道心,不要走上个纪元那些乐子人神圣的老路。
新的纪元,得有新的玩法。
他想要正本清源,培养出一个真正的,能够以赤诚之心,搅动天地风云,改变纪元画风,打碎一切不正经的弟子!
孟槐闻言,摇了摇头。
“师父这完全是一意孤行!”
“他不想着把悟空引入‘正途’,反而妄图以一人之力,颠覆整个纪元的画风,这怎么可能行得通呢?”
“没错,今后悟空学了这套‘阉割版’的神通出师,肯定是要在外面吃大亏的。”
“想我等魔道中人最是讲义气,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小师弟误入歧途!”
众弟子纷纷点头,脸上都露出了“我们得救一救悟空”的坚定表情。
接下来,这些魔王们为了能将“正册”神通传给悟空,可以说是想尽了各种办法。
比如说,他们会在悟空的洞府之外,集体修炼天罡三十六法,故意引动大道异象,试图以这种方式,来“感染”正在闭关的悟空。
再比如说,他们还想过用心魔之法,引悟空进入他们精心构建的心魔幻境,然后在幻境中,秘传其无上大道。
但是,这些方法最后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
孙悟空的道心坚定,不为外物所干扰。
他专心致志地,修炼着须菩提祖师传给他的那套正经的神通副册。
最后,魔王们见悟空真要一条道走到黑,个个捶胸顿足。
“悟空啊悟空!你如此笃信祖师,沉迷于这旁门左道,将来如何能修成正果啊!”
而须菩提祖师见了,则是心中快慰,捋须微笑。
“哼,你们这些孽障,休想污染这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孙悟空以一颗赤诚之心,手持铁棒,打碎重霄,颠覆三界的壮丽景象!
又一日。
祖师与众门人,正在三星洞前的松树下戏玩晚景,好不惬意。
众师兄笑着对祖师说道:“祖师,正所谓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躲,躲不过就逃。”
“您现在已经传了小师弟躲三灾的妙法,那不如顺便把逃跑的法子也一并传了吧!”
祖师闻言,没好气地瞪了这群魔王一眼。
随后,他和颜悦色地看向了刚刚出关,气息又精进了不少的孙悟空。
“悟空,为师传你的霞举飞升之法,练得如何了?”
孙悟空正色回道:“回禀师父,弟子已略有小成,我这便试着飞举一番。”
说罢,悟空便施展了神通,脚下生出祥云,踏云霞而起,在空中翻了几个跟斗,不久之后,便返回了原地。
祖师细心地观察了悟空刚才的动作,点了点头,说道:
“我见你去时,连扯了几个跟斗,方才跳上云霞。也罢,我今只就你这个势,再传你一个‘筋斗云’罢。”
“此云上能周游时空长河,下可往返于周天寰宇。”
“一念之间,便可行十万八千界域,甚是方便。”
“好好好!多谢师父!多谢师父!”悟空闻言,欢喜不已,连连叩首。
他遂又在祖师的指点下,学了这无上遁法——筋斗云。
师兄师姐们见了,一个个都围了上来,拍着悟空的肩膀。
“恭喜悟空!贺喜悟空!造化!真是天大的造化啊!”
“你若学会了这个法儿,以后与人家当个铺兵,送个文书,递个报单什么的,不管到了哪个宇宙,都绝对能寻到一份好饭吃!”
“没错没错,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你以后失业,找不到工作了!”
悟空听了师兄师姐们这发自肺腑的“真诚祝福”,心中是甚为感动。
“多谢师兄师姐关心!还是你们想得长远啊!”
~~~~
春归夏至,不知不觉,又是数载光阴过去。
这一日,弟子们都在洞前的千年古松之下,会讲多时,交流着各自的修行心得。
众师兄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将孙悟空围在了中间,笑嘻嘻地问道:
“悟空,师父传你的那一百零八般躲三灾之法,可都学会了么?”
悟空笑道:“不瞒诸位兄长说,一则是师父传授得好,二来也是我昼夜勤奋,不敢有丝毫懈怠,那几般变化,如今都已了然于胸,运用自如了。”
师兄们闻言,眼睛一亮,立刻起哄道:
“口说无凭!趁此良辰美景,不如你试着演练演练,也让我等开开眼界。”
悟空问:“众师兄请出个题目便是,要我变化些什么?”
大师兄孟槐眼珠一转,指着身旁的古松,说道:“别的也太难为你,就变一棵松树罢。”
悟空捻着诀,口中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真的变成了一棵与旁边那棵一般无二的松树。
真个是:郁郁含烟贯四时,凌云直上秀贞姿。全无一点妖猴像,尽是经霜耐雪枝。
大家见了,都忍不住鼓掌,呀呀大笑起来,纷纷称赞道:
“好猴儿!好猴儿!变得真像!”
“来来来,光你会变多没意思,我们这也有几个不正经……咳咳,是几个压箱底的神通,正好拿出来,跟你比试比试,交流交流!”
魔王们正准备借着这个“学术交流”的机会,强行将天罡地煞之术的“正册”神通,给悟空演示一遍。
不料,他们这边的嚷闹之声,却惊动了正在静室中打坐的须菩提祖师。
祖师急急忙忙地拽着拐杖,从洞府中走了出来,隔着老远便喝问道:
“是何人在此喧哗?”
众魔王听到祖师的呼喊,吓得是一个激灵,慌忙检束衣冠,收敛了脸上的笑容,一个个站得笔直,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样子,上前行礼。
悟空也赶紧解了变化,现出本相,混杂在师兄们的队伍之中,低着头,小声说道:
“启禀尊师,我等在此会讲道法,并无外姓之人在此喧喧哗哗。”
祖师闻言,却是勃然大怒,手中的拐杖在地上重重一顿。
“你们还敢狡辩!一个个大呼小叫,上蹿下跳,哪里有半点修行的体段!”
他吹胡子瞪眼地呵斥道:“修行之人,最忌心浮气躁!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如何能在此如市井之徒一般,大声嚷笑?”
众魔王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赶紧上前,齐齐跪倒在地。
“望师父恕罪!我等知错了!”
“你们都给我起来!”
祖师却不理会这些求饶的魔王们,他那双锐利的目光,直接落在了队伍中,那个把头埋得最低的孙悟空身上。
悟空感受到师父的目光,心中一颤,也连忙跪倒叩首。
“弟子该死,扰了师父清修,只望师父恕罪!”
祖师看着他,脸上的怒气,却渐渐平息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而又深沉的情绪。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罢了,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吧。”
悟空闻听此言,如遭雷击,满眼瞬间噙满了泪水,抬头问道:“师父……师父叫我往哪里去?”
祖师转过身,背对着他,声音变得有些冷漠。
“你从哪里来,便从哪里去就是了。”
悟空听了这话,心中一痛,却也顿然醒悟,叩首道:
“弟子明白了。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果山水帘洞而来。”
祖师道:“你快些回去,全你的性命去吧。若再留在此间,恐生祸端,断然是不可的!”
悟空闻言,心中悲痛万分,却也知道师父心意已决,无法挽回。
他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哽咽道:“上告尊师,弟子蒙师父传授大道,还没来得及报答师父的传道之恩,实不敢就此离去。”
祖师却只是摇了摇头,声音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
“说什么报答之恩?你我师徒缘分已尽。”
“你从此以后,你惹出祸来,不许你说是我的徒弟。”
“你若说出半个字来,我便知晓了,定会将你的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须菩提的目光变得无比冰冷。
说罢,他便不再看悟空一眼,转身就走,只留下了一个决绝而又无情的背影。
悟空看着师父离去的背影,心中悲伤逆流成河,正要再次叩拜,与师父做最后的告别。
“小师弟!”
身后,大师兄孟槐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
悟空回过头去。
只见所有的师兄师姐们,都围了上来。
他们脸上没有了往日的嬉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真诚的关切与不舍。
大师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放心去吧,师父他老人家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二师兄也上前一步,从怀里掏出了一块闪烁着奇特光芒的令牌,塞到了悟空的手里。
“没错,你今后在外面,若真惹了什么自己摆不平的麻烦,不许说是须菩提祖师教出来的。”
“你就说,你自己出身于‘风灵月影宗’!”
三师姐也补充道:“对!你就告诉他们,我们这些宗门弟子,全都是你坚实的后盾!”
“谁敢欺负你,就是跟我们整个‘风灵月影宗’过不去!”
“噗~~”
正表演着绝情,一步一步走进洞府的须菩菩提祖师,听到这话,脚下一个趔趄。
他真的很想回过身,用拐杖把这群不孝的孽障,一个个都打得满地找牙。
但是,当他仿佛不经意间,感受到身后悟空那投来的充满了感激与不舍的目光时,心中又是一软。
最终,他只能装作什么都没听见,加快了脚步,身影迅速地消失在了洞天之中。
孙悟空看着祖师消失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那块刻着“风灵月影宗”字样的令牌,以及周围师兄师姐们那真诚的眼神,心中的悲伤渐渐被一股暖流所取代。
他对着祖师离去的方向,郑重地拜了三拜。
“师父,悟空去也!”
————
传送门:【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西游宇宙。
东胜神洲,果山。
一颗九窍仙石在经历了无数个元会的风吹日晒、灵气洗礼之后,终于功德圆满。
“咔嚓——”
一声清脆的响声,自那仙石之上发出,石破天惊。
一道金光冲天而起,直入云霄,惊得那道德宇宙中的无数仙禽瑞兽四散奔逃。
金光散去,一只浑身长满了金色绒毛,眼眸中闪烁着纯粹与好奇光芒的石猴一跃而出。
猴儿目运两道金光,冲上九霄,直射斗府。
“这猴子,动静还挺大!”
凌霄殿中,玉帝与诸神都哭笑不得。
此方宇宙的玉帝,正是从人道宇宙中归来的昊天上帝。
“高明、高觉!”
“臣在!”
玉帝一本正经地下令:“去查一查金光的来源,莫不是人间又出了什么祸患。”
“遵旨!”
高明、高觉奉旨出南天门外。
南边看看,北边瞧瞧,自西到东,等金光都快消失了,两兄弟可算是把注意力落到了东海。
二将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金光将潜息矣。”
玉帝微微颔首,说:“原来是天生地养的神灵,无需管他。”
玉帝说完,下令散朝。
诸神拜退不提。
却说下界的石猴出世后,他在果山众猴的拥戴下,成为了美猴王!
在果山中,美猴王欢快地渡过了几百个春秋。
直到猴群中的老猴死亡,让石猴有了寻仙问道的想法。
“大王,寻仙问道,得出海才行啊!”
于是,两只通臂猿猴,一只赤尻马猴,给石猴造了一艘木筏。
石猴乘坐木筏,向东海飘去。
飘着飘着。
他一不小心就偏离了航线。
他的木筏漂流过无数光怪陆离的星海。
石猴见识了长着翅膀的机械神龙,也遇到过以歌声构建世界的星海妖女。
他凭借着自己那天生的灵敏与聪慧,以及那一身似乎永远用不完的精力,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
终于,在木筏即将散架的前一刻。
他远远地望见了一座悬浮在星海深处,仙气缭绕,道韵冲天的神山。
那神山之上,古木参天,仙鹤齐鸣,一道道祥瑞之气冲天而起,一看便知是有道真仙的洞府所在。
石猴大喜过望,拼尽了最后一点力气,将木筏划到了神山脚下。
他弃了木筏,手脚并用地爬上山来,正辨不清方向,忽闻深林之中,有人放声高歌。
那歌声苍劲有力,充满了某种玄妙的道韵,歌词却有些一言难尽。
“我在左手画个龙,右手画一道彩虹……”
石猴循着歌声找去,只见一个生着鹿身、鸟翼、蛇尾,面容却异常憨厚的樵夫正一边哼着小曲,一边用一把闪烁着雷光的斧头,砍伐着一棵棵坚硬如铁的仙木。
石猴见他气度不凡,知道是遇到了神仙,连忙上前,躬身一拜。
“老神仙,弟子乃东胜神洲而来,一心求道,敢问此地是何处?仙长尊姓大名?”
那樵夫见了他,也不惊讶。
只是停下了手中的斧头,挠了挠头,露出了一个朴实的笑容。
“俺叫夫诸,是这山里砍柴的,俺可不是什么神仙。”
他指了指山峰的深处,说道:“你要是想寻仙得往那边去。”
“那深山之中,有一座洞府,名为‘斜月三星洞’。”
“洞里住着一位须菩提祖师,神通广大,法力无边,门下弟子众多,个个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石猴闻言,心中大喜,对着夫诸连连拜谢。
临走前,他还是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仙长,您刚才唱的歌,真是好听,弟子从未听过如此……独特的仙乐。”
夫诸的脸,微微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嗨,那都是跟一群凤凰学的,叫什么‘流行金曲’,是大道之音,多唱能强身健体,增加悟性。”
石猴听得是云里雾里,但还是觉得这山里的神仙,都挺有意思的。
他辞别了这位阐教外门的大师兄夫诸,按照指引,一路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那传说中的斜月三星洞前。
只见那洞府之外,仙气升腾,瑞霭光摇,门口一块巨石之上,龙飞凤舞地刻着十个大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石猴正要上前叩门,洞门却“吱呀”一声,自行打开了。
一个身穿道袍,仙风道骨的老者,正笑吟吟地看着他。
“你这天生石猴,跋涉星海而来,倒是有些诚心。”
老者正是须菩提祖师,他掐指一算,便已知晓了这猴儿的来历。
石猴见状,知道是遇到了真正的仙人,连忙纳头便拜。
“弟子拜见祖师!求祖师收我为徒,传我长生不老之法!”
须菩提祖师看着他,捋了捋长须,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笑意。
“也罢,看在你我有缘的份上,我便收下你。”
“从今日起,你便是我门下第十代弟子,法名孙悟空。”
就这样,石猴孙悟空,正式拜入了须菩提祖师的门下。
起初,祖师并未传授他任何仙法神通,只是让他跟着众位师兄,一同学习文化课。
每日里,便是诵读道经,学习礼仪,练习书法,偶尔还得上一些由大师兄亲自授课的“音乐鉴赏课”和“舞蹈入门课”。
悟空天性聪颖,学什么都快,很快便将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得七七八八。
闲暇之余,他便与那些师兄师姐们,厮混在了一起。
须菩提祖师门下,弟子众多,按入门先后,分为了十二个字辈。
分别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
悟空,便是“悟”字辈的大师兄。
而在他之前,那入门的九代弟子,不说个个都是凶名赫赫的混沌魔王转世,那也大差不差。
这些魔王师兄师姐们,对悟空这个新来的小师弟,却是异常的关爱。
有好吃的仙果,第一个想着给他留着。
有新出的法宝,第一个借给他玩。
有什么不懂的修行问题,更是倾囊相授,耐心指点。
当然,在调皮捣蛋,四处惹祸的时候,他们也没少带上悟空。
比如说,大师兄孟槐,会拉着悟空,偷偷溜进祖师的丹房,美其名曰“学习炼丹知识”,实则是为了偷吃新出炉的九转金丹。
二师兄会带着悟空,跑到隔壁祝融神君的道场,下一场倾盆大雨,理由是“帮助祝融道友降降火气,有益身心健康”。
三师姐更是会教悟空,如何在跟别人吵架的时候,用气势压倒对方,以及如何用最狠的话,说出最怂的表情。
这些不正经的魔王们,了整整七年的时间,可以说是使尽浑身解数,想把孙悟空这个根正苗红的好苗子,给彻底拐到不正经的道路上来。
他们总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试图潜移默化地影响孙悟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然而,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孙悟空竟然真的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遇魔王而性真”!
无论师兄们如何带他胡闹,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纯粹的赤子之心。
在这群魔乱舞的环境中,悟空的道心愈发的坚定,一身正气凛然,向道之心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甚至,他还凭借着自己的真诚与善良,与众多师兄师姐都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成为了整个三星洞的“团宠”。
这一切都被须菩提祖师,看在眼里。
他看着在魔王窝里依旧保持着本心的好猴儿,心中是又惊又喜,又感到无比的欣慰。
“真是好猴儿啊!”
“看来贫道这一次是真的捡到宝了!”
于是,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祖师在讲道之时,以悟空胡闹为由,拿戒尺打了他三下,而后背着手,从侧面离去。
当夜,夜半三更,万籁俱寂。
孙悟空悄悄地来到了祖师的静室之外。
见祖师蜷局身躯,朝里睡着了。
悟空不敢惊动,即跪在榻前。
祖师不多时觉来,舒开两足,口中自吟道: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祖师看着门外的悟空,脸上露出了孺子可教的欣慰笑容。
“进来吧。”
“你这猴头,果然有些悟性。”
当晚,祖师开始秘传悟空无上大道。
~~~~
这一日。
祖师于高台讲道,讲到了修行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大道难成,仙路多舛。”
“尔等修成仙体,虽能长生却也要经历‘三灾利害’。”
“此三灾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会将一切苦修化为泡影。”
众弟子闻言,皆是神情一凛,连平日里最爱嬉闹的大师兄孟槐,都收起了笑容。
孙悟空更是心中一紧,连忙上前,躬身问道:“敢问师父,何为‘三灾’?”
祖师缓缓道:“此乃天降之灾。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再五百年,天降火灾烧你,再五百年后,天降风灾吹你。”
“此风非凡风,乃‘赑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任你修为再高,也难逃此劫。”
悟空听得是毛骨悚然,连忙叩首道:“万望师父慈悲,传弟子躲过三灾之法,不胜恩典!”
祖师点了点头,说道:“此法亦不难。”
他目光扫过众弟子,继续道:“我这里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此一百零八法,皆是先天大道神通,炼至大成,便可躲过三灾,与天地同寿。”
他看着悟空,笑问道:“你想学哪一样?”
悟空闻言,正要回答,忽然感觉周围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
“咳咳咳~~”
坐在他旁边的大师兄孟槐,忽然剧烈地咳嗽了起来,咳得是惊天动地,仿佛要把肺都咳出来,一边咳还一边用眼角的余光拼命地瞟向悟空。
“哎哟,我这胸口怎么突然这么闷!”
二师兄则捂着自己的胸膛,一脸痛苦的表情。
他的手指却在胸口上,有节奏地敲击着,敲出的数字,不多不少,正好是“一百零八”。
“我这头怎么这么痒呢!”
三师姐一边挠着头,一边看似不经意地,用头发在空中划出“天罡地煞”字样。
其余的师兄师姐们,也是各显神通。
有的疯狂眨眼,试图用摩斯电码传递信息;有的暗中传音,那声音在悟空脑海里如同魔音灌耳;有的甚至直接在地上,用脚画出了“全选才能保平安”的字样……
整个讲道堂,瞬间变成了一个大型的作弊现场。
须菩提祖师看着这群活宝弟子,脸上虽然依旧带着温和的笑容,但额角的青筋,却已经不受控制地跳动了起来。
“看来,大家今日都身体不适,染了风寒啊。”
他缓缓地站起身,掸了掸道袍。
“既然如此,那这躲三灾之法,我看咱们还是改日再讲吧。”
“大家先回去,好好休息。”
说罢,祖师转身,竟真的作势要离开。
“诶~~,师父!师父您别走啊!”
眼见祖师真要走,刚才还一个个弱不禁风,仿佛随时要驾鹤西去的魔王弟子们,瞬间满血复活。
他们一拥而上,有的抱住了祖师的大腿,有的拉住了祖师的衣袖,死活不让他走。
然后,他们齐刷刷地扭过头,拼命地向悟空使着眼色。
悟空挠了挠头,看着一脸“和善”的祖师,又看了看一群“热情”的师兄师姐,脸上露出了有些不好意思的神情。
他上前一步,对着祖师,小声地问道:
“那个……师父,我……我想全都选……”
此言一出,整个讲道堂,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祖师回过头,看着悟空那有些忐忑的脸庞,饶有兴致地,笑问道:
“一百零八法?”
“嗯……”
悟空的声音,轻得像蚊子叫。
他低下头,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贪心了。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祖师竟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好!一百零八法就一百零八法!为师全都传你!”
“真的?”
悟空猛然抬起头,那双金色的眼眸中,抑制不住的惊喜,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
“当然是真的!”
祖师笑着点了点头。
随后,他看了一眼还抱着自己大腿,一脸呆滞的弟子们。
那些魔王们立刻反应了过来,嘿嘿一笑,纷纷松开了手,麻利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对着祖师行了一礼。
“师父,您忙,您忙,我们忽然想起来,后山的茅房还没打扫,我们有事先走了。”
“对对对,我们去帮大师兄一起打扫。”
说罢,一群人勾肩搭背,嘻嘻哈哈。
一溜烟就都跑了个没影。
等这些孽障都走后,祖师的脸上才露出了一抹如释重负的表情。
他将悟空单独带到了自己的静室之中,开始传授他真正的先天道术。
而在传法的过程中,祖师一脸严肃无比郑重地叮嘱着悟空。
“悟空,你要切记!”
“在你将这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法尽数炼至小成,融会贯通之前,千万千万不要跟你的那些师兄师姐们进行任何交流与切磋!”
悟空虽然不明白师父为何要如此叮嘱,但他对师父的话,向来是深信不疑的。
他立刻郑重地点了点头。
“弟子谨遵师命!”
“嗯,孺子可教也!”
祖师暗中松了一口气,他看着悟空那纯净的眼神,越看越是满意。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悟空真的就彻底进入了闭关状态。
他整日里在自己的洞府中,潜心修炼那一百零八般变化,再也没有跟其他的弟子见过面。
这可让洞府外面的那些魔王们,好一阵失落。
“唉,想我等对小师弟关爱有加,如今师父却对我们严防死守,搞得跟防贼一样,这是何等的不信任啊!”
大师兄孟槐坐在一块青石上,唉声叹气。
“真是让我等做师兄的心寒啊!”
其余弟子闻言,却都笑了起来。
三师姐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大师兄,你就别演了。”
“师父不让悟空与我们交流,是怕我们把‘正版’的天罡三十六法与地煞七十二法,给偷偷传给了小师弟。”
所谓的天罡地煞之法,乃是众神在【大罗天】第一千三百六十七届“关于如何让新纪元修行变得更有趣”的专题研讨会上,由三清、女娲、伏羲等顶尖大神,共同编纂、并最终确定的一百零八种先天大神通。
这套神通,分为“正册”与“副册”。
而魔王们口中的“正版”,自然就是那套神通“正册”。
须菩提祖师传授给悟空的,却是那套神通“副册”。
究其原因,就在于“正册”之中记载的神通,都……太不正经了。
须菩提祖师是真心希望悟空能够保持那颗纯正的道心,不要走上个纪元那些乐子人神圣的老路。
新的纪元,得有新的玩法。
他想要正本清源,培养出一个真正的,能够以赤诚之心,搅动天地风云,改变纪元画风,打碎一切不正经的弟子!
孟槐闻言,摇了摇头。
“师父这完全是一意孤行!”
“他不想着把悟空引入‘正途’,反而妄图以一人之力,颠覆整个纪元的画风,这怎么可能行得通呢?”
“没错,今后悟空学了这套‘阉割版’的神通出师,肯定是要在外面吃大亏的。”
“想我等魔道中人最是讲义气,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小师弟误入歧途!”
众弟子纷纷点头,脸上都露出了“我们得救一救悟空”的坚定表情。
接下来,这些魔王们为了能将“正册”神通传给悟空,可以说是想尽了各种办法。
比如说,他们会在悟空的洞府之外,集体修炼天罡三十六法,故意引动大道异象,试图以这种方式,来“感染”正在闭关的悟空。
再比如说,他们还想过用心魔之法,引悟空进入他们精心构建的心魔幻境,然后在幻境中,秘传其无上大道。
但是,这些方法最后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
孙悟空的道心坚定,不为外物所干扰。
他专心致志地,修炼着须菩提祖师传给他的那套正经的神通副册。
最后,魔王们见悟空真要一条道走到黑,个个捶胸顿足。
“悟空啊悟空!你如此笃信祖师,沉迷于这旁门左道,将来如何能修成正果啊!”
而须菩提祖师见了,则是心中快慰,捋须微笑。
“哼,你们这些孽障,休想污染这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孙悟空以一颗赤诚之心,手持铁棒,打碎重霄,颠覆三界的壮丽景象!
又一日。
祖师与众门人,正在三星洞前的松树下戏玩晚景,好不惬意。
众师兄笑着对祖师说道:“祖师,正所谓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躲,躲不过就逃。”
“您现在已经传了小师弟躲三灾的妙法,那不如顺便把逃跑的法子也一并传了吧!”
祖师闻言,没好气地瞪了这群魔王一眼。
随后,他和颜悦色地看向了刚刚出关,气息又精进了不少的孙悟空。
“悟空,为师传你的霞举飞升之法,练得如何了?”
孙悟空正色回道:“回禀师父,弟子已略有小成,我这便试着飞举一番。”
说罢,悟空便施展了神通,脚下生出祥云,踏云霞而起,在空中翻了几个跟斗,不久之后,便返回了原地。
祖师细心地观察了悟空刚才的动作,点了点头,说道:
“我见你去时,连扯了几个跟斗,方才跳上云霞。也罢,我今只就你这个势,再传你一个‘筋斗云’罢。”
“此云上能周游时空长河,下可往返于周天寰宇。”
“一念之间,便可行十万八千界域,甚是方便。”
“好好好!多谢师父!多谢师父!”悟空闻言,欢喜不已,连连叩首。
他遂又在祖师的指点下,学了这无上遁法——筋斗云。
师兄师姐们见了,一个个都围了上来,拍着悟空的肩膀。
“恭喜悟空!贺喜悟空!造化!真是天大的造化啊!”
“你若学会了这个法儿,以后与人家当个铺兵,送个文书,递个报单什么的,不管到了哪个宇宙,都绝对能寻到一份好饭吃!”
“没错没错,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你以后失业,找不到工作了!”
悟空听了师兄师姐们这发自肺腑的“真诚祝福”,心中是甚为感动。
“多谢师兄师姐关心!还是你们想得长远啊!”
~~~~
春归夏至,不知不觉,又是数载光阴过去。
这一日,弟子们都在洞前的千年古松之下,会讲多时,交流着各自的修行心得。
众师兄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将孙悟空围在了中间,笑嘻嘻地问道:
“悟空,师父传你的那一百零八般躲三灾之法,可都学会了么?”
悟空笑道:“不瞒诸位兄长说,一则是师父传授得好,二来也是我昼夜勤奋,不敢有丝毫懈怠,那几般变化,如今都已了然于胸,运用自如了。”
师兄们闻言,眼睛一亮,立刻起哄道:
“口说无凭!趁此良辰美景,不如你试着演练演练,也让我等开开眼界。”
悟空问:“众师兄请出个题目便是,要我变化些什么?”
大师兄孟槐眼珠一转,指着身旁的古松,说道:“别的也太难为你,就变一棵松树罢。”
悟空捻着诀,口中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真的变成了一棵与旁边那棵一般无二的松树。
真个是:郁郁含烟贯四时,凌云直上秀贞姿。全无一点妖猴像,尽是经霜耐雪枝。
大家见了,都忍不住鼓掌,呀呀大笑起来,纷纷称赞道:
“好猴儿!好猴儿!变得真像!”
“来来来,光你会变多没意思,我们这也有几个不正经……咳咳,是几个压箱底的神通,正好拿出来,跟你比试比试,交流交流!”
魔王们正准备借着这个“学术交流”的机会,强行将天罡地煞之术的“正册”神通,给悟空演示一遍。
不料,他们这边的嚷闹之声,却惊动了正在静室中打坐的须菩提祖师。
祖师急急忙忙地拽着拐杖,从洞府中走了出来,隔着老远便喝问道:
“是何人在此喧哗?”
众魔王听到祖师的呼喊,吓得是一个激灵,慌忙检束衣冠,收敛了脸上的笑容,一个个站得笔直,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样子,上前行礼。
悟空也赶紧解了变化,现出本相,混杂在师兄们的队伍之中,低着头,小声说道:
“启禀尊师,我等在此会讲道法,并无外姓之人在此喧喧哗哗。”
祖师闻言,却是勃然大怒,手中的拐杖在地上重重一顿。
“你们还敢狡辩!一个个大呼小叫,上蹿下跳,哪里有半点修行的体段!”
他吹胡子瞪眼地呵斥道:“修行之人,最忌心浮气躁!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如何能在此如市井之徒一般,大声嚷笑?”
众魔王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赶紧上前,齐齐跪倒在地。
“望师父恕罪!我等知错了!”
“你们都给我起来!”
祖师却不理会这些求饶的魔王们,他那双锐利的目光,直接落在了队伍中,那个把头埋得最低的孙悟空身上。
悟空感受到师父的目光,心中一颤,也连忙跪倒叩首。
“弟子该死,扰了师父清修,只望师父恕罪!”
祖师看着他,脸上的怒气,却渐渐平息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而又深沉的情绪。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罢了,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吧。”
悟空闻听此言,如遭雷击,满眼瞬间噙满了泪水,抬头问道:“师父……师父叫我往哪里去?”
祖师转过身,背对着他,声音变得有些冷漠。
“你从哪里来,便从哪里去就是了。”
悟空听了这话,心中一痛,却也顿然醒悟,叩首道:
“弟子明白了。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果山水帘洞而来。”
祖师道:“你快些回去,全你的性命去吧。若再留在此间,恐生祸端,断然是不可的!”
悟空闻言,心中悲痛万分,却也知道师父心意已决,无法挽回。
他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哽咽道:“上告尊师,弟子蒙师父传授大道,还没来得及报答师父的传道之恩,实不敢就此离去。”
祖师却只是摇了摇头,声音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
“说什么报答之恩?你我师徒缘分已尽。”
“你从此以后,你惹出祸来,不许你说是我的徒弟。”
“你若说出半个字来,我便知晓了,定会将你的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须菩提的目光变得无比冰冷。
说罢,他便不再看悟空一眼,转身就走,只留下了一个决绝而又无情的背影。
悟空看着师父离去的背影,心中悲伤逆流成河,正要再次叩拜,与师父做最后的告别。
“小师弟!”
身后,大师兄孟槐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
悟空回过头去。
只见所有的师兄师姐们,都围了上来。
他们脸上没有了往日的嬉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真诚的关切与不舍。
大师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放心去吧,师父他老人家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二师兄也上前一步,从怀里掏出了一块闪烁着奇特光芒的令牌,塞到了悟空的手里。
“没错,你今后在外面,若真惹了什么自己摆不平的麻烦,不许说是须菩提祖师教出来的。”
“你就说,你自己出身于‘风灵月影宗’!”
三师姐也补充道:“对!你就告诉他们,我们这些宗门弟子,全都是你坚实的后盾!”
“谁敢欺负你,就是跟我们整个‘风灵月影宗’过不去!”
“噗~~”
正表演着绝情,一步一步走进洞府的须菩菩提祖师,听到这话,脚下一个趔趄。
他真的很想回过身,用拐杖把这群不孝的孽障,一个个都打得满地找牙。
但是,当他仿佛不经意间,感受到身后悟空那投来的充满了感激与不舍的目光时,心中又是一软。
最终,他只能装作什么都没听见,加快了脚步,身影迅速地消失在了洞天之中。
孙悟空看着祖师消失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那块刻着“风灵月影宗”字样的令牌,以及周围师兄师姐们那真诚的眼神,心中的悲伤渐渐被一股暖流所取代。
他对着祖师离去的方向,郑重地拜了三拜。
“师父,悟空去也!”
————
传送门:【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