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大章)最大规模投资
    新年到了。
    车上,顶着冷风,穿着袍的蒋不疑开口:“侯爷,平时您老回答他们的问题,你不感觉到烦闷么?”
    霍海淡然:“他们在干什么现在我一清二楚,而这个解谜的过程还挺有意思的。”
    现在的研究院里的青年研究员们,三天两头问霍海问题。
    问题列出来如下。
    “如何让快速下的橡胶轮胎不变形太严重。”
    “怎么让车轮转起来摩擦力更小。”
    “如果车上货物很重,怎么才能让车刹停。”
    “单人沙发如果比较薄没法使用太多弹簧件怎么解决。”
    “怎么才能从车上看到车后的情况?”
    “两块铁皮之间容易漏水,但是又不能焊接的话怎么解决。”
    “怎么让前方的人听到后面来车了,如果不使用汽笛浪费蒸汽的话。”
    霍海只想说,你们干脆问我,如何设计一辆蒸汽机汽车算了。
    霍海记得以前看汽车的发展史时专门看过这方面的知识。
    一开始霍海在某本课本上看到说汽车发明者是奔驰。后面霍海才了解到,那百分之一万是钱写上去的。
    因为汽车的发明者压根就不是德国人,而是法国人。
    汽车汽车,蒸汽机车,看名字就能看出端倪。
    而且在蒸汽机车之后,先发明出来的是电动汽车,而不是内燃机汽车。
    用逻辑仔细想一下就该想得到,涡轮机的出现肯定是在电机之后的,毕竟涡轮机本质上是发电机。
    而内燃机是依靠气体膨胀去让活塞运动的,这就比涡轮机还要晚出现了。是所有往汽车上装载过的动力源中最晚被提出的理论和最晚实现的动力引擎。
    而如果一个普通人光是凭借下意识的感觉去臆测去猜想,大概率想不到内燃机是最后出现的这一点。
    除了汽车不是奔驰发明的,第一台内燃机车也不是奔驰发明的,而是戴姆勒发明的。
    霍海看过的那个短视频专门就是来喷奔驰的强盗行为的,所以专门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解答了,问‘那人家说摩托只有两个轮子不能算真汽车,说奔驰发明了汽车有什么毛病?’答‘奔驰发明的不是四轮儿车,是三蹦子。’‘你问是不是奔驰有率先做出了四轮儿车?’‘第一辆真正的四轮内燃机汽车也是戴姆勒发明的’。
    所以,奔驰既不是四轮车发明者,也不是汽车发明者,也不是内燃机汽车发明者,更不是四轮内燃机汽车发明者。
    在历史上,本茨靠着政治手段、贿赂手段和当地议员狼狈为奸,垄断专利注册资格,然后在报纸上大力宣传自己发明了汽车,用政治和媒体抢来了汽车发明人的名号。
    后面又全盘收购了戴姆勒公司(理论上戴姆勒是奔驰的母公司,实际上受益人和传承一直在奔驰体系内部完成)。
    这下倒是没人能反对奔驰公司是汽车发明者了。
    毕竟人家说法从本茨发明了汽车改成了奔驰公司是汽车发明人。
    但是按照这个逻辑,后面谁有了奔驰公司的股份,完全可以说自己才是汽车发明人,反正操作和奔驰的操作是一个操作。
    现在是谁来着?吉利占据着奔驰占据着戴姆勒的股份。那按照这个逻辑吉利不得说自己是汽车发明人的爹?
    也不知道奔驰是怎么得罪了这个up主,这个up主非要做视频详详细细的把奔驰是汽车发明者这句话从头到尾每一个字每一个环节都驳斥一遍。
    但幸亏是这个视频全方位的驳斥‘奔驰汽车之父说’,所以霍海对汽车的不同发展方向都通过那个视频,了解的一清二楚。
    包括内燃机一开始出现是代替蒸汽机的并且极大地纠正了蒸汽机的限制范围的问题,但后来被电线击败的过程,视频也都讲了。
    所以,霍海倒是可以在这方面仔细的指点他们。
    唯一的问题是,蒸汽机车,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东西,这个东西可能要预热二十分钟以上,才能开个十来分钟,而且速度也不是特别快,这十多分钟最多跑几公里而已。
    真做个蒸汽机车,显摆的用出大余实际用途,还不如先研究自行车呢。
    不过话说回来,人类就是先发明了四轮车,再发明了摩托,在发明了三蹦子,最后才发明了自行车,这四个玩意儿,自行车反而是最难的。
    这又很反直觉了。
    所以霍海也没有让他们不要去踩坑,避开坑集中攻坚自行车。
    反而什么都不说,其实就是在鼓励他们去制作蒸汽机汽车。
    因为蒸汽机汽车,动力系统和内燃机汽车不一样,但传动系统和底盘其实是有借鉴意义的。
    而且因为汽车底盘的复杂程度以及革新的重要性,会极大地刺激各种机械装置的出现,反而可能更早攻克自行车的传动难题。
    而最关键的是,汽车是一个很大的东西,大汉马上就要公布专利法了,有了专利法之后,其他人要绕开研究院现在集机械装置之大成的汽车上的专利,去研究自己的汽车,就需要在各个方向全面革新各种专利技术。
    这样对于机械的推动不言而喻。
    霍海倒是想要看看,这新一代研究员们,究竟什么时候能制作出第一台蒸汽机汽车出来。
    哪怕只能开五公里,哪怕一路上黑烟白烟冒不停,还得顶着寒风,也值得。
    霍海甩了甩头,不再思考汽车的问题,反而问蒋不疑:“春闱你去考吗?”
    蒋不疑:“考啊,必须考!”
    霍海笑了。
    蒋不疑:“侯爷您是不是怀疑我考不上?”
    霍海笑而不语。
    蒋不疑:“侯爷就是怀疑。”
    霍海:“不不不,我信你考得上。”
    蒋不疑:“听上去不像……”
    霍海:“我信我信。”
    蒋不疑:这话耳熟!!
    不过考不考得上又有什么要紧的?自己考上了也好,以后随时可以入仕,如果考不上,想要去当官,还是可以找项哥。
    霍海:“看着点前面,车多起来了。”
    蒋不疑:“侯爷放心,我这个人是有职业操守的,不会因为心情影响了本职工作。”
    霍海乐了,这货是在拐弯抹角说自己心情不好?
    “哈哈哈!”
    蒋不疑:“侯爷,为什么陛下要在股票交易中心办席啊?”
    霍海:“办席?那叫设宴!办席是民间的说法。”
    蒋不疑:“没毛病啊,陛下在宫中就是设宴嘛,在民间不就是办席?”
    霍海一想:“有道理!”
    “就跟以前陛下参加同关煤矿年会是一样的道理,这一年来,股票交易大厅,对大汉经济乃至其他领域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所以,陛下在这里办席。”
    其实就是同关煤矿时开始,有了办年会的传统。
    而本来朝廷的年会应该办在皇宫的,是刘彻对于所有大臣嘉奖的时刻。
    但是,挪一下地方,办在股票交易中心,那就有了特殊的含义。
    首先是,非朝廷官员进入皇宫其实不太好,他们没有经过培训,人多眼杂,各方面都会带来问题。
    而刘彻又想把这个年会扩大。
    毕竟现在除了朝会,又多了个议会,那年会为什么只有朝会官员参加,没有议会议员参加?
    办在股票交易中心,就又能让议会议员加入,又能与民同乐。
    同时释放出强烈的政治信号,那就是议会议员的身份了不得了,能和官员们平起平坐了。
    可别小看这个政治信号。
    当初刘彻去同关煤矿参与年会,之后同关煤矿的矿工们可是成了时代的新宠儿。
    又是长安城工资最高的一批人,又和皇帝亲近,又是前沿科技企业员工,又是经济支柱企业的员工。
    这两三年过去,当初没有结婚的那些矿工,现在大多都娶了长安媳妇儿。
    再说当初那几万矿工中的骨干们,今年已经开始往各地煤矿去当中层领导甚至高层领导了。
    而且,当初里面年轻的矿工,赶上了学习的潮流,这一次春闱报考的多达万人!
    这群人就算是考不上,也不会继续当矿工了。
    三年下来,他们薪水加上各种矿上福利,加上奖励,人均至少收获十二万大钱,多的人收入上二十万,这种积蓄,加上他们站在时代前沿,在长安现在做什么生意都能做。
    如今这批矿工已经不再是什么流民什么匈奴了。
    这批人是煤矿人。
    而现在,这个政治信号落在了富商们身上,并且意味比之前更浓郁了。
    不过今天这一次,并不只是为了庆祝,也是为了公开募资。
    这一次修建从长安到洛阳的铁路,如果要在短时间修成,起码要调集百万工人。
    这百万工人的工价可不低!
    三千一个月,算下来,一个月需要三十亿大钱。
    如果修建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亿大钱。
    这还没算上炸药的钱,钢铁的钱,枕木的钱,还有水泥钱。
    这个项目具体做下来,投资巨大。
    霍海抵达股票交易中心的时候,卫青已经先到了。
    其实从三月开始,匈奴已经在劫难逃,没有任何翻身的余地了。
    但是,卫青是大将军,是以稳重出名的,在他看来,匈奴还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舍弃单于庭,直接大军在秋末南下,一举攻打到河东甚至下黄河入关中。
    虽然这种可能性在别人看来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但是卫青依旧坚持坐镇北境到深秋,还力主蚕食了三万人口。
    到了深秋,卫青也没有直接回归长安,而是巡视了整个北境。
    虽然北方沿着秦长城山下的几个城市之间已经修建了水泥路,但是毕竟是冬天,卫青这场开创举性质的冬天巡视居然了两个月。
    进入深冬腊月,卫青才开始回程,回程的卫青并没有和霍海一样乘坐铁路快速南下,而是去了北方挖的一条漕运通道。
    这条漕运通道,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它和黄河南北走向哪一段一样,但是从海拔平均的位置经过,最后从汾河入黄河,也就是说,这条漕运通道等于是黄河的一部分,在黄河身上绕了个弯儿。
    虽然只能通行百吨船,但是百吨船也有汽轮机。
    卫青乘坐那小汽轮机船,了十来天才入黄河,然后从漕运一路巡视各地兵事,然后才回来。
    这条路线,倒是和当初霍去病去平阳县接霍海、霍光兄弟入长安时的路线一样,不过三年过去,这条路上路线,居然全变成了漕运。
    而今天,都大年三十了,卫青总算是赶在这个时间回来了。
    其实主要是霍海和卫长公主马上要大婚,要不然卫青回来个屁,以他工作狂魔的特性,这巡视不有得是半年?
    以前不好巡视,现在到处都是水泥路,他哪儿都想去看看!
    今天卫青出现在这儿,那是被大量的人围着夸啊。
    “大将军大将军!”
    “大将军辛苦了!”
    “匈奴狼子野心,大将军整年出征在外,终于是把匈奴给平下来了!”
    卫青想笑。
    霍去病打完了回来你们这么夸也就得了,我今年打什么了?
    无非就是看到北方开始赚钱了,都兴奋吧。
    匈奴公司,是大汉这么多外扩型公司中,最先产生效益的公司。
    目前匈奴公司,手里有牛羊马共计八百八十万头。
    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个手填吉利数。
    其中羊的数量是五百六十万头。
    其中四百七十万是绵羊。
    这些绵羊,今年一共产出了,一千万公斤的羊毛。
    关键是这不算多,匈奴公司已经在科学报登报过三次新技术了,预计来年平均一头羊可以产三到四公斤羊毛。
    而养殖羊的数量明年还得长,不只是普通的长,而是暴涨。
    预计怎么说呢,明年全大汉七千万人口,刨除还不跟大汉一条心的一千万之外,剩下六千万人,人手至少分两件羊毛衣。
    同时,还要满足大汉大量外出机构的羊粘绒毯子和穹庐材料需求。
    算一下是多少钱吧。
    而这里面具体利润真不好算,因为生意不是这么简单的。
    举个例子,丁零人,几乎人均都有至少两套羊毛衣裤,衣,十平米羊毛毯以及十平米以上羊毡的需求。
    那么问题来了,丁零人哪有这么多钱买这些东西?
    目前探查情况是,丁零这边产出不少各类矿石,丁零人现如今只需要给大汉挖矿,就能吃得饱穿得暖,丁零人干不干?
    那必然是要干啊,不干要被冻死的!
    这么一算,羊毛卖给丁零人可就不是羊毛的价格,而是黄金的价格。
    以前丁零那边的人零散挖矿,现在全体都要去挖矿,并且这个项目已经开始了,匈奴公司都已经在年会公布过了。
    卜式亲自公布的。
    而除了丁零,那边还有肃慎和鲜卑呢。
    这两个部落强一些,但他们的土地也富饶很多,出产也更多,这些东西,大汉都要。
    不说别的,五分之一的鲜卑男人,都得变成马车夫兼任运输工。
    这一整套体系下来,这羊毛可不是羊毛而已。
    匈奴公司今年的财报极其夸张,年末分红达到了四十八亿大钱。
    匈奴公司今年还才刚刚开始盈利,刚刚拿下土地,大量的项目还没开始,还没有让人发动聪明的大脑去整项目呢,就整出个巨额盈利,这后面的前途还用说嘛?
    其实懂经济的自然懂,匈奴公司现在手握匈奴丁零鲜卑肃慎,合计两百万,最多可能达到四百万人口全力从事经济方面的活动。
    这些人口如果按照正常的运作,按照科学的方式管理和生产,就算是只生产最便宜的农业品,按照市场价格,那也是可以上五百亿的。
    但凡考虑一下需求,搞点经济作物,随便上千亿。
    说白了一个人身上一年榨取两万大钱购买力的剩余价值,那不跟玩儿似的?
    而且匈奴公司还不停有懂经济懂科技的人才不断地加入。
    这公司怎么可能不赚钱?
    霍海到了之后,看到卫青被围了,还是上去打了个招呼。
    因为其他大婚宾客都请了,但是这位舅舅,还没请呢。
    霍海到来,不少围着卫青的人越发的兴奋了,但还是让开了路。
    霍海过来,卫青看到后哈哈大笑:“我的好外甥,这长安就是养人啊,这才半年没见,又白回来了。”
    霍海哈哈大笑:“舅舅可算是回来赶上过年了。”
    霍海掏出喜帖:“舅舅。”
    卫青收下了请帖拍了拍霍海的肩膀:“成人了。”
    说着,卫青左顾右盼,小声给霍海:“一会儿吃完饭去我那边一趟。”
    霍海:“新卫府呗?”
    卫青点了点头。
    霍海点头。
    现在卫府霍府和公孙府拱卫着太子所在的博望苑,太子在这边住得舒服,干脆就没住在老旧的太子宫了。
    三个太子党的府邸的人自然也都搬进去住了。不过卫青家比较特殊。
    卫青家里就他一个成年人,他一走就是长子卫伉宜春侯,次子卫不疑阴安侯,幼子卫登发干侯。
    之所以提这三位的侯爵,是因为不得不提。
    他们要是没侯爵这个保险,什么时候犯事儿被砍了都不知道。
    因为有保险在,卫青才能安心的出去打仗,要不这哥仨,除了在刘彻面前,那简直是……
    而且这哥仨又不是很聪明的样子,所以卫青不在的时候实际上卫家是没有主心骨在的。
    找卫家做事儿,还得去陈府找霍去病他妈卫少儿。
    因为这哥仨的原因,平时卫青家没有搬去博望苑。
    就怕他们三个什么时候一不小心得罪了太子的贵宾或者朝中他们不认识的德高望重的那些人。
    现在卫青回来了,看来他们是要搬到这边新宅住了。
    跟卫青说了几句后霍海才走开,蒋不疑小声:“这位就是大将军吗?真可怕啊,一看就杀过不少人。”
    6=9+
    霍海歪头:“我不可怕吗?我难道没杀过人?”
    蒋不疑摆头:“不一样,大将军是那种……看起来威胁性很大……”
    霍海:“凡是不要想太多,大将军是不可能跟你翻脸的,就算是跟其他小官员,也很少有翻脸的时候,只要你不得罪他他就不会找你的事儿。”
    “就算你得罪了他,他也不一定找你。”
    蒋不疑:“这就是帝国高层的修养么?”
    霍海:“不是修养,而是他的志向不在争斗上,他的脑力不会浪费在和别人的缠斗上,别说是你,就算是李蔡是张汤,他也不会出手。”
    “但倘若大将军要做一件和灭匈奴有关的事情,九卿这种级别的人想要阻拦,不出一时三刻,就会在瓶底化作一滩浓水。”
    蒋不疑:“哎!这段我看过,这不……狮驼岭,玉净瓶?”
    霍海:“那叫阴阳二气瓶,玉净瓶是观音菩萨的,你看书看的挺杂啊!”
    走动了一会儿,霍海去了大厅吃饭。
    蒋不疑来到了偏厅。
    偏厅要么是朝中重臣的副手,要么是有些重臣携带的官员,要么是这次遗憾没有入选上议员的准上议员。
    蒋不疑比较年轻,一来就引起了注意。
    有个年轻人问:“喂,你叫什么?”
    蒋不疑拱手:“在下蒋不疑。”
    对方叉腰:“你也叫不疑?长安城只能有一个不疑,那就是我卫不疑。”
    蒋不疑:“对对对。”
    卫不疑:“虽然你说对,但我感觉你好像不是很看得起我的样子。”
    蒋不疑:“对对对……啊不是,我怎么会看不起阴安侯呢。”
    卫不疑满意:“你还挺上道,你是干什么的啊?”
    蒋不疑:“哦,在下只是个车夫,列位就不用关注我了。”
    车夫?
    本来不关注的人都关注过来了。
    怎么会有车夫能进这边偏厅?
    谁的车夫啊?给陛下拉车的?陛下的车夫不是奉车都尉吗,我认识啊?
    卫不疑打破砂锅问到底。
    蒋不疑:“我是霍武侯的车夫。”
    卫不疑直接坐了回去:“哦哦哦,你快入座吧,我就不打扰你吃饭了。”
    蒋不疑疑惑,怎么做侯爷的车夫卫不疑这样的人都不敢得罪自己吗?
    蒋不疑不知道,上一次卫伉跑去被人利用,去坐了主位,回去被卫青抽了一顿。
    卫青告诉三兄弟,有霍海在场的时候让他们安静点什么都别说,免得耽误了家族大事。
    而其他人则是更对蒋不疑有兴趣了。
    项绪的接班人么?
    项绪虽然才二十六,但毕竟这里是大汉,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年纪都是顶梁柱一般的年纪了。
    项绪一出山,就是安洛铁路的总经理的职务,大家不觉得他不能胜任,反而觉得这个项目可能配不上他。
    项绪的接班人,应该不是凡人。
    此时,偏厅的巨大屏风被拉开了。
    和主厅互相看得见了。
    那边刘彻刚刚在主厅讲完话,然后开口:“今天除了总结过去的一年,展望下一年,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安洛铁路的报告。”
    “经历了长达一年半时间的企划后,安洛铁路终于要开始了,目前项目所有计划全部做完,只需要资金到位,然后马上就能动工。”
    “今天,安洛铁路公开募股。”
    “项绪。”
    项绪站了起来,给刘彻行礼,然后才抱着一份文件,走到了讲话的台子上。
    旁边的人也是拿起了大喇叭,准备喊话让全场的人都听到。
    而项绪没有来虚的,上来就是一记重拳。
    “四年前,陛下调集六百万石粮食从黄河口走渭河进长安,河道一刻不停,用了九个月。”
    “去年,陛下也调集了一批六百万担粮食从黄河口走漕运,河道一刻不停,用了三个月。”
    所有人都被吸引了注意力。
    “六百万石,也就是十八万吨粮食,从渭河走了九个月,意味着渭河一年的总运输量是二十四万吨。”
    “漕运走了三个月,也就是说漕运一年的运输量为七十二万吨。”
    “今年,出现了四百吨轮船,预计漕运一刻不停的总运输量可以上翻五十倍以上,达到三千五百万吨。”
    此话一出,现场到处都是吸凉气的声音,现场温度都提高了两度。
    项绪:“大家觉得很高是不是?”
    李蔡:“这个数字高到夸张啊!”
    “现在日子也是好起来了。”
    项绪:“是吗……”
    “去年,少尉府一直在进行各种统计,其中就包括肉食统计。”
    “长安人群去年,吃了三百万条狗,请记住,这里是不包含单条私下售卖以及吃自家的狗的情况的,是从四面八方的肉狗场,以及从其他地方买的狗集中运过来的总数量。”
    “三百万条。”
    长安人“骤富”之后报复性消费,因为禽类不容易大规模养殖,牛羊肉禁食,所以猪狗食用量暴增。其中猪肉量还没上来,而狗因为繁殖能力强,所以成了大半个肉类消费品主力军。
    “这三百万条狗,平均出肉二十公斤多一点。”
    “有经验的养过狗的人都该知道,狗的料肉比……也就是喂养粮食涨体重的比例是四比一。”
    “也就是说二十公斤的狗,要吃八十公斤的粮食才能长出来。”
    “对了,猪7狗8羊对半,除了研究院正在研究正在繁育的专门用来吃肉的畜类之外,大部分畜类都符合这个说法,也就是猪出肉率是百分之七十,狗是百分之八十,羊是百分之五十不到。”
    “所以,实际上,出产二十公斤肉加骨的狗,吃粮食要吃一百公斤。”
    “全长安三年前,狗销量不能计算,只能预估,预估不超过十万条。”
    “这两年长安所有人都赚钱了,生活质量飙升,也意味着大家吃的更好了,吃上了牛奶,鸡蛋,狗肉,猪肉,吃上了很多从西域带回来的蔬菜,甚至水果,干果。”
    “这狗养殖的代价是什么呢?”
    项绪慢条斯理的计算着:“一条狗吃一百公斤粮食,三百万条,就是,三亿公斤粮食。”
    “三亿公斤粮食,就是三十万吨。”
    这个数字算出来后,所有人都懵逼了。
    项绪:“简单来说,渭河的运量,都不够长安的狗吃粮。”
    “漕运在没有轮船的情况下,运量的一半都要用来养狗吃肉。”
    “要不要我再给大家公布一下去年长安人吃了多少头猪?猪可不是二十公斤重,而且长安喜好吃肥肉,养过猪的人都知道,只养七个月,猪的肉料比最低,但不长肥肉,要长肥肉必须粮食喂养超过一年,越往后肉料比越低。”
    “换句话说,在不动用轮船的情况下,漕运的粮食,刚够长安的猪狗吃。”
    “那么问题来了,猪狗是给人吃的。”
    “猪狗只是人吃的十数种甚至数十种东西之一。”
    “长安的人,去年吃了多少粮食?吃了多少蔬菜??”
    “长安的人去年穿了多少吨的衣服,多少吨的皮毛,多少吨的丝绸?”
    “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
    所有人都疯狂的计算了起来。
    项绪:“大家不用算了,我来告诉大家。”
    “从今年的秋天轮船出现在漕运之后,整个怀朔轮船厂卯足了马力,疯狂的生产,不停地生产,但是生产的船还是不够用。”
    “现在,此时此刻,端到桌子上的粮食,不是通过运输从外面运到长安的,而是去年前年被运输到长安,然后被陛下买下来压仓底的粮食,现在被拿出来给大家吃了。”
    “啊?!”
    现场一片哗然。
    项绪:“我不是说长安缺粮食了,长安缺少粮食,自然把其他没那么重要的货物停了,开始运输粮食到长安了,整个大汉所有运输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大股东今天都在现场,你们应该很清楚我说的是真的,从年末开始你们就不再运输别的东西了,而是疯狂的往长安运粮,因为长安的粮价比夏天涨了百分之三。”
    就是这百分之三,自然的调控了一切,让所有人都在往长安运粮。
    项绪:“我告诉大家这件事情,只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一件事情,长安现在人口一百多万,并且还在急速膨胀。”
    “漕运的运输量,已经撑起了十四家年利润上亿的大型运输公司,但是这点运量根本不够长安人用。”
    因为很简单的道理,漕运他不可能全年无休一秒都不停的疯狂连轴转。
    他只会白天堵船排队,晚上空无一人。
    谁会大晚上的冒着翻船的风险走这条路?疯了?
    为大汉做贡献?奉献自己的全部家产?
    做运输的特别是货物运输的,谁不是每次运输都砸下了几分之一的家底?
    所以,漕运的理论运输量上限,是要对半打折的。
    就算是有轮船,漕运的量,也不够人口急速膨胀,物质要求飞速飙升的长安人使用。
    项绪:“怎么办?”
    项绪很淡定,但是有些人不淡定了。
    有年轻官员忍不住喊了一声:“推车运。”
    项绪:“好,推车运,一车长距离运输极限就是五百公斤,需要一匹马一辆新式马车。”
    “从三门峡到长安,需要三个月。”
    “也就是说,运输一千万吨物资进入长安,需要五百万车夫。”
    用五百万车夫,养长安城一百多万人?
    长安城一百多万人付得起五百万车夫的运输费吗?
    那物价要飙升到什么程度?
    有人喊了一声:“修铁路。”
    项绪点头:“摆在我们面前的方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修铁路,这条铁路将会非常累,从它修建成功开始,它就肩负着千万吨各类物资,还有数百万人次的客运的使命。”
    “长安的人口扩张什么时候停止?我猜至少是四百万到六百万人之间。”
    “也就是说,长安的货运需求客运需求,还要提升四倍。”
    “这条铁路会非常累,从修建好的第一天开始,一直到后面扩建,也许未来它的运输来给你,是以亿作为单位的,一年需要运输上亿吨物资。”
    项绪还是很实际的,没有说一个很离谱的数字出来。
    不过,长安未来只要上亿,不代表这条铁路运输量就是上亿,他洛阳要不要运货?他宛城呢?
    项绪:“我们的计划是,从长安修建一条铁路到洛阳,在洛阳往黄河边修建一个大型码头,来转运鲁国方面的货物进长安,从洛阳往宛城修建一个支线,送南方的货物进长安。”
    “就这么简单一个计划。”
    “目前一共有陛下、霍武侯出资的二百亿大钱,还需要六百亿大钱的资金,只有五天的认购时间,如果到时候认购数量不足,安洛铁路就直接上市。”
    项绪讲完直接就下台了。
    什么起哄,什么让人当托儿带头投钱,什么讲述未来例如有多高,股价能涨多高。
    不需要。
    讲一下市场,在讲一下集资多少,然后直接不说了。
    安洛铁路的集资,是大汉做新商改以来,最恐怖的一次集资。
    你别看匈奴公司市值夸张,其实一开始集资的时候,压根没有多少钱,一共就三百亿不到。
    只是因为上市后就猛涨,看起来夸张。
    如今这安洛铁路,光是刘彻、霍海外加原始募股,就要七百亿,到时候原始股在市场发行的时候,起码发行百分之六十以上,也就是说七百亿只是百分之四十。
    一共的就是一千七百五十亿大钱!
    这个钱远不止可以修建安洛铁路了。
    这个钱砸下去能把洛阳变成第二个长安!
    甚至带动宛城达到发展后的成都的级别。
    不过,这并不是项绪计划的全部。
    霍海左右看了看,看其他人都在谈安洛铁路,都在思考问题,于是毫不客气的拿起筷子就整。
    一个人吃一桌,爽!
    不对,是两个人吃一桌,因为霍海的筷子夹到了刘彻的筷子。
    刘彻瞪了霍海一眼:“吃没吃相,帝国武侯呢还。”
    霍海尬笑,整了个大肘子。
    刘彻瞪眼:“你去祭祖去。”
    霍海急眼了:“上次就没吃上席,这次又祭祖?!高祖老人家吃这么好吗?!”
    刘彻:“不是现在。”
    霍海松了一口气,但没有松掉肘子。
    刘彻:“明天初一,祭天祭祖,你带头。”
    霍海战术后仰:“啊?!”
    这我特么哪儿会?
    刘彻趁机把肘子整个插到了自己碗里。
    他想看看,这一次高祖他老人家还会不会显灵。
    ————
    求月票!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大汉有活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长夜天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夜天高并收藏大汉有活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