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长安如何了。”
    安国少季来到了南越国的国都番禺(羊城)。
    此时安国少季还记得自己得到的命令。
    挑拨越南国君赵婴齐动手。
    无论是杀了安国少季,还是出兵,还是任何不敬大汉的举动都可以。
    为什么派遣安国少季来呢?
    说出来长安很多人都不会相信,安国少季,和南越第三代国君赵婴齐的王后樛(jiu)王后谈过恋爱。
    用白话说就是,安国少季,是赵婴齐的前辈,是樛王后的前男友。
    好一个《前任攻略》。
    这事儿说起来很奇怪,但其实不奇怪。
    安国少季,是长安人,准确的说是,灞陵人。
    灞陵,其实就是文皇帝的坟墓,修建的位置叫做白鹿原。
    在秦汉之交替的时代,那个位置叫做霸上。
    当初高皇帝攻入长安后,害怕项羽翻脸,于是还军霸上。
    其实不是因为怂,而是因为霸上地势比长安高,在长安看过去,就像看到一个高耸的城墙一样。
    项羽要是真翻脸,高皇帝就和项羽拼了,未尝不能赢。
    而当初文皇帝修建坟墓,就修建在了这个位置,并且还调动了各地豪强,来修建陵墓。
    而安国少季家,就是来自于邯郸的豪强。
    就因为这个,所以安国少季会邯郸口音的乡音。
    之后长安来了一个美丽的邯郸女孩,叫做樛,安国少季就和樛,谈恋爱了。
    这个时候,第三者出现了。
    第三者,叫做赵婴齐。
    他是赵佗的重孙,是第二任南越王的儿子。
    被送到长安来当侍卫。
    就是南越国向大汉效忠作为藩属国的效忠举动。
    而赵婴齐来到长安后,也喜欢上了樛。
    最终,安国少季退后了。
    赵婴齐和樛成婚。
    就在霍海来长安的几个月前,南越王不行了,于是刘彻把赵婴齐还有他的老婆孩子送回了南越国,赵婴齐继位成了新王。
    其实,按道理,安国少季不应该出动的。
    因为安国少季当初和樛是和平分手,说实话两人之间还有很深的感情。
    当初他们的分手,其实不是感情事件,是政治事件。
    只要到时候赵婴齐一死,安国少季又去出使南越,并且说服樛王后投汉,完成一统。
    这才是王道。
    至于赵婴齐怎么死,那就是刘彻的活儿了,不是他安国少季的。
    毕竟卫长公主的人,都能肆无忌惮的渗透南越国,刘彻在南越国的人能少的了?
    除了上策还有个中策。
    中策就是把赵婴齐骗到长安来住着,然后再派遣安国少季过去南越国。
    到时候,樛王后主政,安国少季代表大汉,两者组合在一起,南越国内投还难吗?
    此时出使,那就是下策了。
    无非就是安国少季跑去找赵婴齐,说‘赵婴齐,我丢雷老婆……’然后赵婴齐把安国少季砍了,然后大汉大军顷刻南下抹除南越。
    然后史书就写,赵婴齐杀汉使,灭国。
    就这样就结束了。
    但这的确是下策。
    安国少季到了这里,还得思考应该怎么办。
    如今,番禺的局势,并不好。
    赵婴齐他爹赵胡,就是后世著名的南越王墓那个金缕玉衣的主人,那个秦代造船遗址所在地的主人。
    他老早就感觉大汉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南越政权,于是他做了一个很多人都会做的举动,任用当地越族。
    事实证明,正因为他这个举动,造成了大汉必须要加快一统进度。
    否则时间久了,那可就有点麻烦了。
    这个越族并不是后世的越族也就是越南京族,而是古百越族。
    这个古百越族和后来南下的汉人结合,诞生出了后世南方的七八个少数民族,诸如水族苗族傣族壮族等,都有他们的部分血统。
    目前这个时期,在南越国,可不是越族人最多。
    近百年前,五十万汉人南下开发这里,当时的越族人只有几万,一百年后,南越国经过了百年开发,这些地方适合人生存了,有了百万人口。
    百万人口当然理论上几乎全是汉人。
    只是有了本地习惯百越习惯的汉人,其中有一部分人拥有百越血统。
    不过,为了对抗大汉的虎视眈眈,赵胡开始任用越族人。
    虽然这个国家百万人口,只有万余纯粹的越族人,但是因为赵胡故意抬轿子,就导致这些人非常团结,占据着高位。
    如果时间线没有变化,那么第五代南越国君也就是樛王后的儿子投降大汉后,越族高官们会反抗,最终被碾压成齑粉。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
    安国少季,提前几年来到了番禺。
    前来接待的人,让安国少季记忆深刻。
    这个人叫做吕嘉。
    吕嘉,在赵胡时代,任太傅之位,是越族高官的代表。
    而吕家全族都和南越王室通婚,几乎都快形成汉初吕后那种公天下局面了。
    目前南越朝堂,一共有一半的高官是越族,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吕嘉的亲眷。
    说白了,被提拔起来的不是越族,而是吕嘉。
    等赵胡一死,吕嘉立刻成为了南越国的丞相。
    如果情况不发生变化,接下来第四代第五代南越王的丞相,都会是他。
    吕嘉一口地道的普通话跟安国少季说道:“汉使,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啊?”
    安国少季并没有因为吕嘉的一口口音震惊,而是淡然的:“陛下每一年都会派使臣请南越王去长安,此次也不例外。”
    在赵胡在位时,汉廷多次派遣使臣前往南越国,请赵胡进京觐见。赵胡就不敢去,派了赵婴齐去长安当侍卫。
    现如今,长安也年年派人提醒赵婴齐进京朝觐。
    赵婴齐愿自操生杀予夺大权,随心所欲,害怕一旦入朝,朝廷会用法令像约束内地诸侯一样约束他,所以坚决称病,没有到长安朝见,只派遣儿子赵次公到长安充当侍卫。
    别以为这种行为是怕了。
    别忘了南越国的名字叫南——越国。
    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亲自给吴王夫差当马夫的事情,南越国人尽皆知,大汉人,也人尽皆知。
    赵婴齐去给刘彻当侍卫,和卧薪尝胆是一个意思。
    但赵婴齐学勾践,却学不来。
    勾践知道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贿赂。
    但是赵婴齐在大汉这么多年,却发现。
    大汉朝臣,全是些没法说话的人,一切权力都在刘彻一个人手中。
    于是赵婴齐既不敢学勾践反吴,也不真的称臣,反正就是装鸵鸟嘛。
    吕嘉:“不知道汉使觉得,我王是去长安好,还是不去好?”
    按道理,如果是公开问,汉使肯定要答,当然是去的好。
    安国少季问的是:“请问是吕相觉得如何是好?”
    吕嘉:“去也可,不去也可。”
    吕嘉现在是不敢动也不能动。
    赵婴齐这个南越王学不来越王勾践。
    但是,吕嘉这个吕相,可以学吕不韦啊!
    吕嘉全族与王族通婚,猜猜赵婴齐的大老婆是谁?
    赵婴齐的正妻是樛王后,是高贵的大汉女人,生的儿子自然是太子。
    但是赵婴齐的大老婆是吕家女子,生的孩子是长子。
    这个赵婴齐的大老婆叫做橙氏,并不是吕家直系,但是她母亲却是吕家人,所以实际上也是吕家的人。
    如果皇帝出了问题,太子又出了问题,自然就是长子接班了。
    但是这个事情操作难度就很大了。
    吕嘉现在虽然权力很大,但是也没法动得了。
    说白了,南越国起家是将军起家,军队都在皇帝自己手里。
    吕嘉虽然前朝太傅本朝丞相,看起来威慑足够了,实际上远远还不够,他要是如历史上那样混个三朝元老,也只是够造反。
    但是不够把南越国团结的铁板一块抵挡大汉。
    所以无论如何吕嘉都是输。
    但问题就是,吕嘉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觉得自己能成功。
    毕竟七国旧事就摆在这里。
    此时吕嘉饶有深意的看了安国少季一眼。
    吕嘉非常希望安国少季刺激赵婴齐,让赵婴齐把他杀了。
    甚至,吕嘉非常希望安国少季有勇武之能,能把赵婴齐给砍了!
    要知道现如今赵婴齐的二儿子,太子,才不到十岁,太年轻了,根本不可能继位。
    就算继位,那也是成傀儡,毕竟主少国疑。
    而只要赵婴齐一死,无论是大王子赵建德接任,还是太子赵兴上位,权利都要落到他吕嘉手中。
    到时候他吕嘉就如吕不韦和赵姬争权一样,和樛王后争权。
    吕家此时把一切都算好了。
    万万没算到……安国少季是嫪毐。
    历史不是个圈,历史就是一道填空题,所有人都在空子上面寻找着自己的位置,填进去。
    他们只想着自己坐上了空子,就成了名留青史的大人物。
    却忘了坐上了空子,就的到了一样的命运。
    大秦北侧可没有一个雄兵五百万的巨大国家悬在头顶。
    南越国却有个人口五十倍于自己的巨大国家顶在面前。
    吕嘉最终还是决定试探一下安国少季:“若国君跟你走?”
    安国少季不动声色于吕嘉走了两步,走到绝无人可以听到的地方,开口:“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南越的君去了长安,自然需要相来主持大局,就跟大汉之内的诸侯国一样。”
    吕嘉挑眉:“哦?可惜这事儿太难办了,还是算了吧。”
    安国少季:“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说是试试,安国少季那火热的眼神,都快把吕嘉给烫伤了。
    吕嘉离开后,忍不住得意:“又一个想要立大功的汉使,想的真多。”
    等吕嘉走了之后,安国少季才恢复正常。
    吕嘉,一个没有什么能力的野心家。
    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吕嘉的能力,在一个百万人口的国度,做一个二把手,一个抓不住军权的二把手,足够了。
    但如果他想碰第一那个位置,不自量力。
    ……
    吕嘉到了王宫,赵婴齐正在喝粥。
    看到吕嘉来了,夹起一筷子鱼肉:“怎么样。”
    吕嘉拱手:“王上,新来的汉使,又是个愣头青。”
    赵婴齐敲了敲筷子,又夹了一筷子鱼肉,放进嘴里,才开口:“汉人自视甚高,每个汉人都想建功立业,这样的人来到南越,一定会想要完成任务,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吕嘉笑容堆上了脸:“王上英武,有王上,是南越国的福气!”
    赵婴齐:“只需要盯着灵渠就行。”
    灵渠这条人工河,修的非常厉害。
    简单来说他有两条河道,两个闸口。
    一条是天然河道,一条是运河。
    把天然河道的闸口关了,水就流入了运河,运河就能通航。
    而另一边天然河道旁边配套有一个更小的同方向的运河。
    因为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他不连着。
    一旦要大军南下,就需要运输,运输就需要通航,通航就需要修复灵渠。
    只要大汉一天不修复灵渠,就一天大不了南越国。
    除非大汉自信以秦军十分之一的部队数量,就可以征服南越国。
    呵呵,怎么可能?
    赵婴齐又不是没去过长安,甚至还在长安服过役,当过羽林卫。
    赵婴齐能不知道汉军什么实力?
    难不成我赵婴齐离开三年,大汉单兵实力提升了十倍?
    这不扯犊子呢嘛。
    “告诉朝臣,准备一下,准备迎接圣旨。”
    赵婴齐喝完了粥,放下碗:“长安啊长安,若不是当王,孤还是愿意住在长安的。”
    住在长安时,是赵婴齐青年时,他能不怀念吗?
    更何况他在长安,遇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唯一的遗憾就是,大汉法度太严明了。
    现如今在南越国,赵婴齐想杀谁杀谁,爱杀谁杀谁,心情不好了挑个人砍一砍,心情也就好了。
    当初在长安时,连老婆的前男友都没法儿砍,真是个遗憾啊。
    倘若樛生在番禺,一定要把她前男友给砍了。
    下午,赵婴齐坐在大殿上,等待着汉使前来。
    赵婴齐已经做好了预备起跑的动作。
    只要汉使一到,他就百米跑启动,一溜烟窜过去迎接圣旨。
    保准刘彻觉得有面儿。
    毕竟汉使到时候什么都得不到,得到了礼遇,就得写在报告上,要不然可就是失职了。
    但自己也要配合好了。
    此时,汉使一步一步的走向大殿。
    “汉使到!”
    “汉使到!”
    吕嘉:“见汉使如见皇帝,百官跪迎!”
    跪下归跪下,这时代没有回避这一说,所以所有人都抬着头看向汉使。
    汉使是一个和王上年纪一边儿大的青壮年。
    手握杆子,杆子上有白色的旗帜和黄色的羽毛,那是汉皇在提醒使节,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节操,此时使节是代表大汉。
    也在提醒对方,看到节上的羽毛没有?那代表了大汉,动,则死。
    赵婴齐怀念啊,以前自己当羽林卫的时候,也会带有这样的羽毛的头盔。
    如今……
    赵婴齐的目光转向了汉使的脸。
    已经准备蹬腿起跑的动作停了下来。
    好熟悉的脸!
    这人的脸,赵婴齐每一天都在想。
    赵婴齐每一天都想要砍死他。
    赵婴齐每一天都在想,为什么自己没有早几个月去长安,这样自己就可以先遇到樛,这样自己就是樛的第一个男人。
    每一天想到这张脸,赵婴齐就想要杀人。
    此时,赵婴齐也想杀人。
    他的目光下意识的扫过眼前,就如同以前想要杀人一样,直接寻找武器。
    但是,这一次他的目光停下了。
    安国少季?
    汉皇居然没有如同约定的一样把安国少季送去边乡,反而让安国少季出使南越国?他想干什么?!
    当初赵婴齐被刘彻送回南越抢夺王位,就一个要求,要求刘彻把安国少季送去边塞,让他再也没法回到长安。
    赵婴齐当时跟刘彻说,陛下我知道你看中法律,我不要求您杀了他,我只要求您送他去边塞,生死就看他自己了,只要这个要求,臣在南越,必事事听从陛下的!
    然而,刘彻怎么会送安国少季去边塞呢?
    刘彻从安国少季离开樛那天,从樛和赵婴齐在长安结婚那天开始,就在培养安国少季。
    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待遇,最好的一切。
    只为了有一天安国少季为了大汉赴死。
    前世,那个和安国少季一起死的副使终军,此时就在旁边。
    终军和历史上一样,是主动请缨的,留下了请缨这个典故。
    在几年前,终军成为太学博士弟子,然后被刘彻召入宫中,成为了谒者。
    历史上,他本来是要成为谏大夫,然后再主动请缨的。
    这一次,是刘彻派遣安国少季出使时,终军直接当场主动请缨。
    刘彻就喜欢勇敢的人才,当场允许。
    也就造成了,此时安国少季这个显得年轻的青壮年带着一个似乎还没成年的文弱书生进入大殿的局面。
    刚刚进入大殿,终军就开口了:“正使,他们说您是南越王后在成为王后之前的情人,今天她好像不在,没有见到她,您肯定不是很开心吧?”
    o帧起手,上来就跳大。
    群臣皆惊。
    这和你在迎客,客人进门后第一句话是‘我丢雷老婆’有什么区别?
    这事儿是真的吗!?
    等一下,要是王上没了,还是这个汉使来南越国,那岂不是是对新王说‘我丢雷老母’???
    他们虽然这么想,但是不敢这么说啊。
    但是!
    他们不敢说,终军敢啊!
    终军:“我听说霍大人就经常学南越口音,喜欢说‘丢雷老母’‘丢雷老婆’,不知道这些话,是不是真南越口音。”
    群臣皆惊。
    我丢雷!
    这话你敢说,我们敢听吗?!
    此时,赵婴齐面沉似水。
    终军把一切话都说完了,安国少季才侧头:“住嘴,这是南越朝堂之上,怎么能在这里讨论儿女私情呢?”
    安国少季不是否认,也没有说明这么说不对,只是说这个时机不适合说这个话。
    很多大臣看向了赵婴齐。
    赵婴齐平时那么喜欢杀人,此时不杀人,更待何时?
    赵婴齐是想杀人。
    他恨不得把安国少季砍了!
    但是不能砍,安国少季是长安人是大汉人,在大汉那些年,赵婴齐就没敢动手,现在更不敢动手。
    赵婴齐又看向了终军,杀了他?杀他有什么用?这看似黄口小儿口无遮拦,实际上丫就是来演傻子的。
    杀了他?
    那样连安国少季都没杀掉,自己就亏大了。
    此时,吕嘉也懵逼了。
    好好好,嫪毐闪亮登场了!
    而且是秦庄襄王异人还活着的时候,嫪毐就闪亮登场了。
    此时,怎么办?
    大汉的皇帝陛下派遣他来南越,怎么办?
    敢问如果王上死了,王后跟他生个孩子的话,姓不姓赵,可不可以继承王位,能不能封侯?
    赵婴齐哈哈大笑。
    群臣都懵逼了。
    赵婴齐:“小孩儿,我听人说长安现在流行说成语,《成语大全》之中有个成语叫做背暗投明。”
    “在孤出现之后,王后投入了孤怀中,想必安国少季汉使,日思夜想,痛不欲生吧。”
    终军马上反呛:“成语大全中还有个词叫做明珠暗投呢!”
    安国少季笑了笑:“闲事还是不要谈了。”
    说着,安国少季举起了右手,右手抓着圣旨。
    赵婴齐只能快步走下了高台,来到了安国少季身前。
    他还没走到,安国少季就开口:“听闻南越王向来恭敬,每每必跪迎圣旨?”
    赵婴齐咬着牙跪了下来:“当然。”
    如果换个国度,国君这么做,那就完蛋了,这个朝廷的威慑力就消散了。
    但是南越国君掌握军权,他演戏那就是演戏,所以跪的很妥帖。
    安国少季见赵婴齐比几年前更能忍更稳重了,也就打开了圣旨。
    又是车轱辘话,邀请赵婴齐去长安觐见。
    赵婴齐立刻:“孤愿意去啊!但是孤的身体不允许啊!”
    “孤身体欠佳,只怕是去不了长安了!”
    这都是赵婴齐表演过三次的车轱辘话了。
    但是今天,有个捧哏在。
    终军:“嚯!您这身体不行的话,正使大人您机会又来了。”
    要知道樛王后此时还是南越王的王后呢。
    南越国,是天底下第三强大的国家,仅次于匈奴和大汉,南越国内的人感觉南越国的强度是在安息和大夏之上的。
    岂可这样被羞辱。
    已经有大臣站了出来:“岂有此理,一而再……”
    赵婴齐已经起身,撇头看了过去。
    站出来的大臣哑口,随后往后退去。
    终军继续:“我听人说南越国产王八,还真是,而且还是缩头乌龟。”
    “听人说,乌龟活久了,背后会长绿毛,变成绿毛龟?是不是啊?”
    什么王八的说法是大汉那边新兴起的,南越国这边也是知道的,但是并不流行。
    但是乌龟绿帽什么的是老说法了,他们也是知道的。
    大家怒气值正在飙升。
    安国少季就什么都没说,全看终军表演。
    终军继续:“不知道王上行几啊?”
    你怎么不问王上你是不是老八呢?
    赵婴齐瞥了终军一眼:“大汉无人了么,派遣一个嘴上没毛的小孩子来出使?”
    虽然恭敬是演的,但是相比于动手,不演了程度稍微要轻一点。
    可是,他这么一松弦,终军来劲了!
    “王上可知道晏子?大人出使大国,小人出使小国。”
    晏子的典故,赵婴齐当然知道。
    他口不择言是气昏了头,也没考虑好说什么,说了这句,马上就意识到可能要被用这个典故顶了。
    没想到终军说的一点都不巧妙,威力不大。
    可没想到终军是个抗炸药包的顶级选手。
    “我这个毛都没长齐的,被派来了一个人均没长卵蛋的乌龟国,哈哈哈哈。”
    这些话史书上能写吗?!!!
    有人直接用南越国的口音高喊:“岂有此理,太了一!(屠了他)”
    还有人干脆用越族语言喊:“王上,跟他们翻脸吧,他们汉国不见得是咱们的对手。”
    赵婴齐往下压了压手。
    赵婴齐嘴角上翘,背负双手,看着终军:“口舌之利。”
    说着转头看向了安国少季:“既然圣旨接完了,那么现在说说私人的事儿。生在大汉是好啊,贱民摇身一变成了大臣了。”
    “在我们南越国,贱民是成不了大臣的。”
    大臣们满意了。
    安国少季一口叹息:“王上,过去的事情也就过去了。我跟樛是纯洁的爱意之情,我不说这份我很珍视的感情。”
    “圣旨已经传到了,王上多考虑考虑。”
    说完安国少季转身就走了。
    从头到尾,安国少季都没怎么说话。
    此时,赵婴齐感觉到上当了。
    自己和那个副使对喷,关安国少季什么事儿?一会儿王后得到消息,可不会觉得是安国少季故意从中作梗,只会觉得安国少季还是重视当年的感情的。
    但是玩儿惯了政治的人谁不知道,如果安国少季不首肯,副使敢拿这个做文章?
    但是女人的脑回路可不这样长。
    自己反而落了下乘了。
    不过转念,赵婴齐又松了口气。
    自己已经把老婆娶回家了,他安国少季再怎么挑唆,又有什么用呢?
    ……
    出来后,终军没有背着人,而是当着南越国的侍卫就说:“可惜没有刺激的他动手杀了我。”
    “否则他见到的就不只是口舌之利了。”
    南越国的侍卫转托看向了终军。
    他们以为终军说的是刀剑之利,却不知道终军说的是船坚炮利。
    千乘的第一批六十米的钢骨船,已经开始批量化生产了。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熟练轮船的操作,甚至有一批轮船在出海捕鱼!
    那边铁甲舰的研制虽然还需要时间,但是成都那边适配出来的舰炮已经到了船上。
    只要南越国一有风吹草动,六十米的舰船就能从海上而来,直接进入珠江!
    要知道现在的番禺不是后世,整个番禺和大海是通的。
    番禺南面,有多少船,就能停多少船。
    整个千乘造船厂一年制造的战舰全过来,都停得下来!
    这一炮一炮下来,瞬间就把番禺轰平了。
    只可惜,赵婴齐能忍,非常能忍,愣是一点没动。
    ……
    安国少季,就这样住下了,在番禺住下了。
    不只是住下了,还在番禺大量购置房舍。
    番禺此时用的钱是半两钱,在番禺,完全不认大汉货币,而且私人铸造货币违法,所以一般来说汉使到了南越国,都是吃南越国的住南越国的。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
    安国少季带来了很多很多很多金子。
    金子本来应该是皇帝专用的东西。但是南越国可不遵守大汉那套规矩。
    所以这边金子是王族都使用的。
    因为金子难得所以价格极高。
    赵婴齐能怎么办?派人把安国少季抓了,以私用黄金名义处决?
    那安国少季反而可以有理由以私用黄金的理由把他给处决了。
    无论谁成了,汉军肯定就有理由南下了。
    所以,赵婴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安国少季换了钱之后,在番禺的市场上使劲的购买摊位店面,而且主要集中在海鲜市场方面。
    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他还想卖鱼不成?他们哪儿来的鱼?
    ……
    这一天,橘坡划着船,总感觉浪方向有点怪。
    突然,背后传来了恐怖的咆哮声。
    “呜~~~~~轰轰轰!”
    橘坡回头看,瞪大了眼睛,下巴都惊掉了。
    一座山在背后。
    准确的说,是一条街在自己背后高悬着。
    等大家伙过了,越来越接近番禺港口,他才看清楚,那是一条大船!
    大船上挂着旗帜,写着‘霍’字。
    巨大的舰船也迎来了南越国的战船。
    南越国的战船比猛冲小舰都不如,在钢骨巨轮面前,哪儿看得见。
    上面的人大喊,轮船上的人都听不清。
    轮船上的人拿着喇叭:“我乃大汉武侯霍海麾下商号,前来南越国做生意的,请允许我们靠岸。”
    船上来的人,是路博德。
    南方战事,需要一个能坐镇的人,目前蚕食匈奴和西域正在关键时刻,卫青和李广都走不开。
    而曹襄赵食其一个是混资历的一个有点倒霉,都不适合做大哥。
    适合的人无非就是霍海、路博德、公孙贺。
    但是公孙贺吧……旱鸭子。
    霍海,懒鬼。
    于是,来的是路博德。
    路博德并没有以水军将军的身份出现。
    而是在会稽开始练兵。
    而开始练兵之前,得知轮船速度极快几天就到了。
    未来甚至三天就能到。
    于是,路博德就主动到了计划好的商船上,来到了番禺。
    他们真的是来做生意的。
    霍海知道,番禺这个地方的人,天生好吃,要做生意,就要做餐饮生意。
    先把优秀的餐饮文化带过来,让过来的商人都站稳脚跟。
    然后再干别的事儿。
    霍家?
    赵婴齐知道霍家。
    几年前赵婴齐还在羽林卫当守卫的时候,霍去病是羽林卫大统领。
    如今羽林卫统领是霍海,是霍去病的弟弟。
    赵婴齐就明白了,大汉外戚,皇亲国戚。
    过来做生意?
    那大船……
    不愧是霍家,铺张浪费一等一的啊。
    听说霍去病打仗都带厨子,还是带御厨。
    现在他弟弟做生意,居然搞这么大一艘船在海上来,这得多少成本啊!
    他这生意能赚到钱吗?
    至于别的方面,这手船再大,从海上来了不起了能住几十个人,带几十个人的吃喝,就算船又大又快,从会稽过来要一个月,那也最多能搭五十人左右,五十个人能干什么?
    难不成他霍家或者大汉造了七八十艘这种大船,运送三四千士兵过来?那也没用啊!
    赚钱的话?赚了半斤钱,他准备拿去干嘛?做成三铢钱拿回长安用?那岂不是私自铸币?
    这不等于抓住了这皇亲国戚的小尾巴?
    洗空南越国的货币?他们哪儿来的那么多货物?搞笑吗?
    赵婴齐直接允许了霍氏下船做生意。
    特批只要他们花钱买店,就许他们开店,随便卖。

章节目录

大汉有活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长夜天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夜天高并收藏大汉有活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