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来者不善
第775章 来者不善
韦森堡城,腓特烈的办公室內,秘书们送来了今天要处理的文件。
上午准备下班时,腓特烈正聚精会神,逐字审阅著一份由有关部门呈递的绝密文件,其內容详尽记录了杜尔哥男爵与高卢王国王太子小路易之间一次高规格半公开谈话的全部內容。
杜尔哥男爵最近这阵子过得不太好,现在与尊贵的太子殿下会面之后,感觉自己成了风口上的风箏,得意之情简直溢於言表,几乎將两人间所有关键对话內容和盘托出,其神態言语间,仿佛已清晰预见到自己因这次献策而步步高升、平步青云的光明未来。
腓特烈读罢这份洋洋洒洒的报告,只是轻轻摇头,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报告中所载內容,杜尔哥所言无非仍是老调重弹的“韦森崩溃论”与“韦森威胁论”,字里行间充斥著陈腐的偏见和毫无根据的臆测,实在毫无新意可言。
他提笔,在报告纸缘乾净利落地批註了数行文字,写下诸如“韦森吃枣药丸”一类的核心要点批语,並迅速结合近来各地匯总的粮食减產及市场波动情报,整理成一份简明扼要的指令,准备即刻发往安插在杜尔哥男爵身边的可靠暗线。
隨后,他略显疲惫地靠回宽大的椅背,顺手从桌角取过一瓶冰凉的“快乐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陷入长久的沉思。
儘管小路易尚未完全搞明白韦森公国运作的全貌与精髓,却已隱约察觉到了两国在生產能力、组织效率上存在的巨大差距,並正试图奋起直追,励精图治。
只可惜,他面对的绝非一项可以一蹴而就的简单工程,而是一道根植於制度、技术与人才积累等多方面的、难以逾越的体系性鸿沟。
差距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方是否真正具备那份持之以恆、不计代价追赶到底的坚韧意志与举国共识。
想到这里,腓特烈脑海中竟不合时宜地浮现出某款风靡一时的飞车游戏画面——若想確保自己率先衝过终点线,除了不断提升自身车子的速度、操控技术和找到超车用的弯道之外,有时也不得不採取一些策略,让紧追不捨的对手在赛道上出现状况,方能稳操胜券。
大方向已然在胸中明晰,但具体到每一步的策略细节,仍需留待下一次最高部长会议商定推敲。
他手中的快乐水还未喝完半瓶,办公室厚重的橡木门便被急促敲响。
一名神色凝重的有关部门人员匆匆入內,顾不上喘息,便將一份盖著五根鲜红羽毛火漆印的情报卷宗恭敬呈上。
腓特烈默然签收,利落地拆开密封盒,取出內里文件,就著快乐水仔细读了两遍,终是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嘆,眉宇间添了一分凝重。
方才还在思考如何应对高卢王国的动向,转眼之间,隔海相望的盎格兰王国竟又搞出大新闻,且此番动静之大非同小可,很有可能会成为以后歷史课本上的考点。
“范尼莎,”他唤来行政秘书,声音沉稳却不容置疑,“立刻安排调整我明日所有行程,备车,我要连夜赶往科伦城。”
“同时,以最快速度通知丽璐与阿迪肯男爵,取消手头一切事务,务必以最快速度抵达科伦城与我会合,通知阿尔弗雷德做好准备,他知道要做什么事。”
最近丽璐在老家招募水手,阿迪肯男爵在汉马城的造船厂调研,前往科伦城很方便。
领导一张嘴,手下跑断腿。
如今腓特烈作的正式出行阵仗自然不小,拥有专属的装甲列车。
为最大限度避免干扰铁路系统的日常客货运调度,他特意选择了在夜间车流最为稀少的后半夜悄然出发。
专列平稳疾驰,臥室车厢內灯光柔和。
玛利亚依窗而坐,透过车窗上的薄纱看可以看到铁路边不停后退的路灯,风吹开窗纱,月光勾勒出她比以往更显风韵的侧影。
她望著窗外飞速倒退的朦朧夜色,轻声问道:“这一次是什么事这么紧急匆忙,竟需要星夜启程。”
腓特烈移步至窗边沙发,在她身侧坐下,手指自然而然地抚过她乌黑顺滑如瀑的长髮,语气平静无波,却透著一丝冷意:“盎格兰王国,见我们几国这次战败后元气大伤尚未完全恢復,高卢王国的老路易又病重,有些坐不住了。”
“他们暗中经营、耗费巨资打造多年的那支主力舰队,选在此时结束蛰伏,准备耀武扬威了。”
“据可靠情报,这支规模庞大的舰队计划逆莱茵河而上,直抵我公国腹地,在韦森堡城下作所谓友好访问,隨后更將转入多瑙河水域,顺流直下进入內海,绕行整个內海一圈后,方才耀武扬威地返回盎格兰王国本土。”
玛利亚闻言,秀眉微蹙,顿时明白了其中蕴含的强烈挑衅意味与潜在威胁。
这般贴近核心领土的、极具压迫感的武力展示,韦森公国若毫无反应或应对软弱,必將威信扫地,某些观望的国家和地区心思也將浮动。
这绝非简单的航行。
腓特烈继续道,声音低沉:“这一次,我们的应对策略是——选择示弱。”
“示弱?”玛利亚一时怔住,比夜空还黑的眼眸中满是错愕。
一直以来,无论对內对外,腓特烈示人的皆是坚毅果断、寸步不让的强硬姿態,几乎从未主动示弱。
別说外界是否相信,就连身为他枕边人的自己,闻言也感到难以置信。
腓特烈故作无奈地轻嘆一声,解释道:“十年可成陆军,百年方铸海军。”
“我虽对自家陆军的战力深具信心,但谈及海上力量,无论是主力舰船的数量吨位,还是远洋航行与实战的船员素质经验,与坐拥天然岛国优势、经营海洋数百年的盎格兰王国相比,我们的差距仍如鸿沟,远远不及。”
“战爭,比的从来不是一两件新锐武器的惊艷亮相,而是整个国家体系、后勤保障、人员训练等综合实力的深厚积累。”
“事实如此,无可迴避。”
“这些年来,我虽已倾尽全力投入海军建设,但歷史欠帐实在太多,不是短时间可补回来。”
“如今我国连支撑庞大贸易的远洋货运船只尚且捉襟见肘,海军力量更是仅能勉强护卫近岸航线。”
“若敌舰真敢无视警告,沿河长驱直入,深入我腹地……届时我们恐怕只能採取最无奈的下策——自沉船只,阻塞关键航道,以空间换时间。”
玛利亚听著他语气中刻意流露出的悽然与无奈,看著他深邃眼眸中闪过的、与话语截然不同的锐利光芒,心中却已瞬间明白。
这悲观的论调不过是他对外散布的表面说辞,他真正的、凌厉的反制对策,必然深深藏在这番精心策划的“示弱”烟幕之后。
玛利亚转回头好奇地问道:“那你具体要怎么做,我好有个底。”
腓特烈两手一摊,说道:“我真的要示弱,海上力量真比不过盎格兰王国。”
“至於具体怎么应对,到了科伦城,和大家一起商量一下再说吧。”
“现在……”
他托著长音,表情也变了。
“先休息好吧。”
(本章完)
韦森堡城,腓特烈的办公室內,秘书们送来了今天要处理的文件。
上午准备下班时,腓特烈正聚精会神,逐字审阅著一份由有关部门呈递的绝密文件,其內容详尽记录了杜尔哥男爵与高卢王国王太子小路易之间一次高规格半公开谈话的全部內容。
杜尔哥男爵最近这阵子过得不太好,现在与尊贵的太子殿下会面之后,感觉自己成了风口上的风箏,得意之情简直溢於言表,几乎將两人间所有关键对话內容和盘托出,其神態言语间,仿佛已清晰预见到自己因这次献策而步步高升、平步青云的光明未来。
腓特烈读罢这份洋洋洒洒的报告,只是轻轻摇头,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报告中所载內容,杜尔哥所言无非仍是老调重弹的“韦森崩溃论”与“韦森威胁论”,字里行间充斥著陈腐的偏见和毫无根据的臆测,实在毫无新意可言。
他提笔,在报告纸缘乾净利落地批註了数行文字,写下诸如“韦森吃枣药丸”一类的核心要点批语,並迅速结合近来各地匯总的粮食减產及市场波动情报,整理成一份简明扼要的指令,准备即刻发往安插在杜尔哥男爵身边的可靠暗线。
隨后,他略显疲惫地靠回宽大的椅背,顺手从桌角取过一瓶冰凉的“快乐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陷入长久的沉思。
儘管小路易尚未完全搞明白韦森公国运作的全貌与精髓,却已隱约察觉到了两国在生產能力、组织效率上存在的巨大差距,並正试图奋起直追,励精图治。
只可惜,他面对的绝非一项可以一蹴而就的简单工程,而是一道根植於制度、技术与人才积累等多方面的、难以逾越的体系性鸿沟。
差距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方是否真正具备那份持之以恆、不计代价追赶到底的坚韧意志与举国共识。
想到这里,腓特烈脑海中竟不合时宜地浮现出某款风靡一时的飞车游戏画面——若想確保自己率先衝过终点线,除了不断提升自身车子的速度、操控技术和找到超车用的弯道之外,有时也不得不採取一些策略,让紧追不捨的对手在赛道上出现状况,方能稳操胜券。
大方向已然在胸中明晰,但具体到每一步的策略细节,仍需留待下一次最高部长会议商定推敲。
他手中的快乐水还未喝完半瓶,办公室厚重的橡木门便被急促敲响。
一名神色凝重的有关部门人员匆匆入內,顾不上喘息,便將一份盖著五根鲜红羽毛火漆印的情报卷宗恭敬呈上。
腓特烈默然签收,利落地拆开密封盒,取出內里文件,就著快乐水仔细读了两遍,终是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嘆,眉宇间添了一分凝重。
方才还在思考如何应对高卢王国的动向,转眼之间,隔海相望的盎格兰王国竟又搞出大新闻,且此番动静之大非同小可,很有可能会成为以后歷史课本上的考点。
“范尼莎,”他唤来行政秘书,声音沉稳却不容置疑,“立刻安排调整我明日所有行程,备车,我要连夜赶往科伦城。”
“同时,以最快速度通知丽璐与阿迪肯男爵,取消手头一切事务,务必以最快速度抵达科伦城与我会合,通知阿尔弗雷德做好准备,他知道要做什么事。”
最近丽璐在老家招募水手,阿迪肯男爵在汉马城的造船厂调研,前往科伦城很方便。
领导一张嘴,手下跑断腿。
如今腓特烈作的正式出行阵仗自然不小,拥有专属的装甲列车。
为最大限度避免干扰铁路系统的日常客货运调度,他特意选择了在夜间车流最为稀少的后半夜悄然出发。
专列平稳疾驰,臥室车厢內灯光柔和。
玛利亚依窗而坐,透过车窗上的薄纱看可以看到铁路边不停后退的路灯,风吹开窗纱,月光勾勒出她比以往更显风韵的侧影。
她望著窗外飞速倒退的朦朧夜色,轻声问道:“这一次是什么事这么紧急匆忙,竟需要星夜启程。”
腓特烈移步至窗边沙发,在她身侧坐下,手指自然而然地抚过她乌黑顺滑如瀑的长髮,语气平静无波,却透著一丝冷意:“盎格兰王国,见我们几国这次战败后元气大伤尚未完全恢復,高卢王国的老路易又病重,有些坐不住了。”
“他们暗中经营、耗费巨资打造多年的那支主力舰队,选在此时结束蛰伏,准备耀武扬威了。”
“据可靠情报,这支规模庞大的舰队计划逆莱茵河而上,直抵我公国腹地,在韦森堡城下作所谓友好访问,隨后更將转入多瑙河水域,顺流直下进入內海,绕行整个內海一圈后,方才耀武扬威地返回盎格兰王国本土。”
玛利亚闻言,秀眉微蹙,顿时明白了其中蕴含的强烈挑衅意味与潜在威胁。
这般贴近核心领土的、极具压迫感的武力展示,韦森公国若毫无反应或应对软弱,必將威信扫地,某些观望的国家和地区心思也將浮动。
这绝非简单的航行。
腓特烈继续道,声音低沉:“这一次,我们的应对策略是——选择示弱。”
“示弱?”玛利亚一时怔住,比夜空还黑的眼眸中满是错愕。
一直以来,无论对內对外,腓特烈示人的皆是坚毅果断、寸步不让的强硬姿態,几乎从未主动示弱。
別说外界是否相信,就连身为他枕边人的自己,闻言也感到难以置信。
腓特烈故作无奈地轻嘆一声,解释道:“十年可成陆军,百年方铸海军。”
“我虽对自家陆军的战力深具信心,但谈及海上力量,无论是主力舰船的数量吨位,还是远洋航行与实战的船员素质经验,与坐拥天然岛国优势、经营海洋数百年的盎格兰王国相比,我们的差距仍如鸿沟,远远不及。”
“战爭,比的从来不是一两件新锐武器的惊艷亮相,而是整个国家体系、后勤保障、人员训练等综合实力的深厚积累。”
“事实如此,无可迴避。”
“这些年来,我虽已倾尽全力投入海军建设,但歷史欠帐实在太多,不是短时间可补回来。”
“如今我国连支撑庞大贸易的远洋货运船只尚且捉襟见肘,海军力量更是仅能勉强护卫近岸航线。”
“若敌舰真敢无视警告,沿河长驱直入,深入我腹地……届时我们恐怕只能採取最无奈的下策——自沉船只,阻塞关键航道,以空间换时间。”
玛利亚听著他语气中刻意流露出的悽然与无奈,看著他深邃眼眸中闪过的、与话语截然不同的锐利光芒,心中却已瞬间明白。
这悲观的论调不过是他对外散布的表面说辞,他真正的、凌厉的反制对策,必然深深藏在这番精心策划的“示弱”烟幕之后。
玛利亚转回头好奇地问道:“那你具体要怎么做,我好有个底。”
腓特烈两手一摊,说道:“我真的要示弱,海上力量真比不过盎格兰王国。”
“至於具体怎么应对,到了科伦城,和大家一起商量一下再说吧。”
“现在……”
他托著长音,表情也变了。
“先休息好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