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第166章 用名声
第166章 用名声
“话虽如此,可是诸多事情到底不需要皇后亲自用心,这么大个皇宫,要是事事都要你来亲力亲为,便是再长个三头六臂,那也是办不到的。”
太后向来有话直说,不熟悉太后的人,大约都以为像太后这样的性子是雷厉风行,是当年在血腥残酷的宫廷斗争之中磨砺出来的直接。
只不过少数几个人总清楚,大约也是曾经在深宫之中做小伏低的时间长了,所以如今再也没了掣肘之后,人自然会变放肆一些。
更别说身为皇帝的生母,只要不是实在不得体的内容,在这些儿媳妇面前,她老人家什么话都能说。
自己家族在后宫之中没人,许太后自然能够做得到对诸位妃嫔一视同仁,但再怎样一视同仁,终究宫里头是有地位尊卑在的。
沈皇后不用多说,那是许太后的正经儿媳妇,婆媳两个私下关系如何,终究是私下的事情,明面上,太后和皇后都还是要给彼此面子。
而容贵妃背后,又有强盛的家族和皇帝的宠爱,所以许太后也一样宠着。
后宫和民间不同,女人们聚在一块,明面上许多话是说不上的,这样隆重的场合能说的东西就更少了。
大家心中都有默契,即便是不怎么对付的两个人,也不会在这样的场合里发作,是以一时之间,大殿之中还是妃子们彼此说说笑笑的场面居多。
玉嬷嬷站在许太后身后不远处,时不时眼皮就跳一下。
跟在太后身边多年,虽然表面上和太后是一以贯之的冷淡模样,可是玉嬷嬷心中也是最清楚许太后心思的。
这样的场合里,她们家太后娘娘哪里想看到这样其乐融融的场面,这么多妃嫔坐在下头彼此相敬如宾,一点热闹都没有,再这么其乐融融地坐下去,太后娘娘恐怕是要睡着了——当然倒也不至于这么夸张,可是现在许太后下场亲自挑拨起来皇后和贵妃之间的关系,可见是真的觉得无聊了。
太后一说话,自然就没有下面人继续说话的道理,自昭嫔开始,低位妃嫔一瞬间都闭紧了嘴,生怕这时候撞在太后枪口上。
皇后虽然是隐隐约约间也觉得太后这口风有些不对劲,但毕竟如今在场诸人都不方便说话,若是她不接话,让太后这话掉在地上,那场面怕是不太好看。
所以沈清音微微颔首,顺着太后的话头说了一句:“多谢母后体恤,管理六宫事务本就是儿臣应该做的,庄妃她们能替儿臣分担一些琐事,已经很不容易了,总不好什么事儿都叫她们去做。”
这话音还没落在地上,那边果然太后就顺着接了过去,“这话说的倒也不错,说到底,身为嫔妃,终究还是要陪伴圣驾,多多为皇家开枝散叶才是正途,说来这么多新人,入宫也这么长时间了,怎么都没什么动静呢?”
当初选了这众多的嫔妃,不就是为了充实皇帝的后宫吗?
可到如今,宫里头孩子就这么几个不说,连有身孕的嫔妃都没有几个,这可不是太后想要看到的局面。
然而这话说起来,问题总归不是在皇后这里。
沈清音这边正意外着太后没训斥她,下一秒又听见许太后说这话,顿时就明白了许太后的意思。
老太太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借着这请安的大日子,要下贵妃的脸面了。
这段时间以来,宫里面的风言风语倒是也不怎么少,尤其是说贵妃慷慨的,给贵妃脸面上增光的,这些话沈清音听在耳朵里,其实倒也没有怎么往心里去。
容贵妃在后宫之中再怎么样,终究没有错了礼数,而国公府在外头到底势力庞大,在后宫之中,她还能拿一拿皇后的架子,可是若到了外头,十个沈家也扛不住一个国公府。
在国公府实力如此雄厚的今时今日,她即便是在后宫之中,也是要让着些容贵妃的。
再者,陈依妙的性子,她也不是不知道。
一颗心里头至少有一大半都牵扯在皇帝身上,其实陈依妙本人对于她皇后的位置是没什么威胁的,只不过她的家世太过显眼,才导致她如今到了这和皇后分庭抗礼的位置。
如今后宫这局势,中间有没有谢云安这个皇帝的蓄意安排沈清音不确定,但是陈依妙应该真的没什么争权的心思。
谢云安,喜欢的就是她这份不争不抢,不管私下里如何,至少面子上如此。
而这样在明面上从来不争不抢的人,现在面对着许太后隐藏在话锋里面的质问,自然只能沉默不语。
“哀家知道,皇帝虽然有自己的心思,可你们如今既然已经入了宫,也还是要多多为自己打算。”
陈依妙不曾接招,许太后没有了直接攻击的对象,就把话头转向了在场所有人。
虽然说谢云安平日里不怎么召幸妃嫔,待在贵妃宫里面的时间比较多,但是今儿个太后发话之后,皇帝肯定还是要顺从一下母亲的意思,总不至于,让太后的脸面掉在地上。
而今天太后的意思,大家其实已经也很清楚了。
贵妃被太后暗里讥讽了那么一下,老老实实坐到了最后,再也没出什么声音。
或许是许太后也觉得像一样的贵妃没什么意思,于是将视线转向了其他人。
在场的一个一个说过去,不是关心一下孩子,就是督促一下陪伴皇帝的事,也难为了许太后能记住这么多就见过一面两面的人。
像是乔嫣然和何云清等人,也都是被太后重点关照的,大约是姚锦瑟已经有了女儿,反倒太后没怎么催促。
姚锦瑟等一干人在底下听着太后的训示,时不时出声回上两句,就这么坐了大概两刻钟的时间,太后才终于觉得有些累了,吩咐底下的人散了。
庄妃和皇后自然是要一起回皇后宫里,贵妃坐了这么久也有些累了,自己便先回去了,并没有召姚锦瑟一起走,姚锦瑟带着白檀转走御园的小路,往毓秀宫回转,脑子里面却在想着太后今儿个说的这些话。
仔细想想,太后今儿个所作所为,怎么倒是有些像要替皇后挽回一些名声的意思?
“话虽如此,可是诸多事情到底不需要皇后亲自用心,这么大个皇宫,要是事事都要你来亲力亲为,便是再长个三头六臂,那也是办不到的。”
太后向来有话直说,不熟悉太后的人,大约都以为像太后这样的性子是雷厉风行,是当年在血腥残酷的宫廷斗争之中磨砺出来的直接。
只不过少数几个人总清楚,大约也是曾经在深宫之中做小伏低的时间长了,所以如今再也没了掣肘之后,人自然会变放肆一些。
更别说身为皇帝的生母,只要不是实在不得体的内容,在这些儿媳妇面前,她老人家什么话都能说。
自己家族在后宫之中没人,许太后自然能够做得到对诸位妃嫔一视同仁,但再怎样一视同仁,终究宫里头是有地位尊卑在的。
沈皇后不用多说,那是许太后的正经儿媳妇,婆媳两个私下关系如何,终究是私下的事情,明面上,太后和皇后都还是要给彼此面子。
而容贵妃背后,又有强盛的家族和皇帝的宠爱,所以许太后也一样宠着。
后宫和民间不同,女人们聚在一块,明面上许多话是说不上的,这样隆重的场合能说的东西就更少了。
大家心中都有默契,即便是不怎么对付的两个人,也不会在这样的场合里发作,是以一时之间,大殿之中还是妃子们彼此说说笑笑的场面居多。
玉嬷嬷站在许太后身后不远处,时不时眼皮就跳一下。
跟在太后身边多年,虽然表面上和太后是一以贯之的冷淡模样,可是玉嬷嬷心中也是最清楚许太后心思的。
这样的场合里,她们家太后娘娘哪里想看到这样其乐融融的场面,这么多妃嫔坐在下头彼此相敬如宾,一点热闹都没有,再这么其乐融融地坐下去,太后娘娘恐怕是要睡着了——当然倒也不至于这么夸张,可是现在许太后下场亲自挑拨起来皇后和贵妃之间的关系,可见是真的觉得无聊了。
太后一说话,自然就没有下面人继续说话的道理,自昭嫔开始,低位妃嫔一瞬间都闭紧了嘴,生怕这时候撞在太后枪口上。
皇后虽然是隐隐约约间也觉得太后这口风有些不对劲,但毕竟如今在场诸人都不方便说话,若是她不接话,让太后这话掉在地上,那场面怕是不太好看。
所以沈清音微微颔首,顺着太后的话头说了一句:“多谢母后体恤,管理六宫事务本就是儿臣应该做的,庄妃她们能替儿臣分担一些琐事,已经很不容易了,总不好什么事儿都叫她们去做。”
这话音还没落在地上,那边果然太后就顺着接了过去,“这话说的倒也不错,说到底,身为嫔妃,终究还是要陪伴圣驾,多多为皇家开枝散叶才是正途,说来这么多新人,入宫也这么长时间了,怎么都没什么动静呢?”
当初选了这众多的嫔妃,不就是为了充实皇帝的后宫吗?
可到如今,宫里头孩子就这么几个不说,连有身孕的嫔妃都没有几个,这可不是太后想要看到的局面。
然而这话说起来,问题总归不是在皇后这里。
沈清音这边正意外着太后没训斥她,下一秒又听见许太后说这话,顿时就明白了许太后的意思。
老太太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借着这请安的大日子,要下贵妃的脸面了。
这段时间以来,宫里面的风言风语倒是也不怎么少,尤其是说贵妃慷慨的,给贵妃脸面上增光的,这些话沈清音听在耳朵里,其实倒也没有怎么往心里去。
容贵妃在后宫之中再怎么样,终究没有错了礼数,而国公府在外头到底势力庞大,在后宫之中,她还能拿一拿皇后的架子,可是若到了外头,十个沈家也扛不住一个国公府。
在国公府实力如此雄厚的今时今日,她即便是在后宫之中,也是要让着些容贵妃的。
再者,陈依妙的性子,她也不是不知道。
一颗心里头至少有一大半都牵扯在皇帝身上,其实陈依妙本人对于她皇后的位置是没什么威胁的,只不过她的家世太过显眼,才导致她如今到了这和皇后分庭抗礼的位置。
如今后宫这局势,中间有没有谢云安这个皇帝的蓄意安排沈清音不确定,但是陈依妙应该真的没什么争权的心思。
谢云安,喜欢的就是她这份不争不抢,不管私下里如何,至少面子上如此。
而这样在明面上从来不争不抢的人,现在面对着许太后隐藏在话锋里面的质问,自然只能沉默不语。
“哀家知道,皇帝虽然有自己的心思,可你们如今既然已经入了宫,也还是要多多为自己打算。”
陈依妙不曾接招,许太后没有了直接攻击的对象,就把话头转向了在场所有人。
虽然说谢云安平日里不怎么召幸妃嫔,待在贵妃宫里面的时间比较多,但是今儿个太后发话之后,皇帝肯定还是要顺从一下母亲的意思,总不至于,让太后的脸面掉在地上。
而今天太后的意思,大家其实已经也很清楚了。
贵妃被太后暗里讥讽了那么一下,老老实实坐到了最后,再也没出什么声音。
或许是许太后也觉得像一样的贵妃没什么意思,于是将视线转向了其他人。
在场的一个一个说过去,不是关心一下孩子,就是督促一下陪伴皇帝的事,也难为了许太后能记住这么多就见过一面两面的人。
像是乔嫣然和何云清等人,也都是被太后重点关照的,大约是姚锦瑟已经有了女儿,反倒太后没怎么催促。
姚锦瑟等一干人在底下听着太后的训示,时不时出声回上两句,就这么坐了大概两刻钟的时间,太后才终于觉得有些累了,吩咐底下的人散了。
庄妃和皇后自然是要一起回皇后宫里,贵妃坐了这么久也有些累了,自己便先回去了,并没有召姚锦瑟一起走,姚锦瑟带着白檀转走御园的小路,往毓秀宫回转,脑子里面却在想着太后今儿个说的这些话。
仔细想想,太后今儿个所作所为,怎么倒是有些像要替皇后挽回一些名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