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012 埋雷陆续炸响
卡斯尔雷子爵原先到达维也纳的时候,在路上大概还以为此时法国內部的混乱,就要让拿破崙焦头烂额一阵,甚至那些元帅、將军和各方官员,是不是对这个回来的皇帝心服,都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哪怕是过去他在军队中树立了巨大的威望,按照之前接触到的马尔蒙元帅和麦克唐纳元帅的说法,大概法国人是不想再干什么了,所有人希望的都是和平。
不过他询问的这些人,都是跳槽到保王党这边,或者已经宣布中立的军人。
英国人大概也只是想要听到他们愿意听的消息,很多重要的情报都被无视。
在这样的情况下,报导出了偏差,那也是要负责任的。
威灵顿回到低地去整顿军队,他和卡斯尔雷子爵已经交接完毕。
说起来这位公爵也不太適合外交场合,虽然在社交场上宽宏大量,不过看起来也没啥作用。
也只不过是缓解了之前卡斯尔雷子爵在这里的时候,俄国和英国以及奥地利针尖对麦芒的恶劣关係罢了。
索洛维约夫看到了英国人的变动时,也没管那么多,只是在专心鼓捣那几个应该引爆的“炸弹”。
原先英国人认为,在南方和旺代,总是会有不少刁民起来反抗拿破崙的“暴政”。
然而事实是,儒安港也是在普罗旺斯,看起来由於封地关係,是路易十八过去的基本盘,他老婆家的那块地方萨伏伊也在附近,看上去应该稳固,但是很快当地的渔民就举著鱼叉起来欢迎皇帝的归来。
而旺代的刁民,只能说感谢普鲁士军队的大缺大德,他们在那里报復性的征粮,哪怕是克劳塞维茨给格奈森瑙写信,提到了旺代的刁民过去都是保王党。
这样也没用,反而起到了“林教头,万万不可火併”的作用。
布吕歇尔虽然到了地方居然在钱买了不少葡萄酒,但是普军在当地的表现,让旺代人民充分意识到了,什么是普鲁士军队。
大概连拿破崙都非常意外,怎么过去一直反贼居多,徵兵困难的旺代刁民,居然一下子踊跃参军,来了8000人,甚至都够组建一个完整的步兵师了。
这两个法国国內的雷,被索洛维约夫拆包了一个,因为波旁还乡团的大缺大德倒戈了一个,现在都化为无形了。
至於在南方的昂古莱姆公爵,真的就被抓到,拿破崙也没打算处死他,只是要保证妻儿的安全。
不过考虑他老婆按照医嘱正在罗马休息,也不需要交换人质,而且拿破崙不希望在法国国內流血,於是把这位倒霉公爵给安排在马赛,让马塞纳看著。
反正老兵痞谁也惹不起,而且还给他找个伴陪聊。
这个公爵还是个挺有意思的人,虽然是波旁家的,但是他主张要搞立宪,政治观点也不是那么不可以接受。
要是还原歷史,大概他就是那个最倒霉的人,现在倒也只是被控制起来。
马塞纳以前也吃过几年皇粮,他对於路易十六还有点感情的,毕竟让他在北美抢了几年,还能让他当上军官,都是那会儿有仗可打。
当然了,皇帝让他抢的更多,甚至差点有机会去印度抢一票大的。
可惜他身体不行了,虽然现在还勉强能带兵,不过精力也有些跟不上。
要去印度抢劫,这个愿望,大概要落实在他儿子那里了。
苏尔特的年纪,大概將来还有去抢一票的机会,马塞纳有时候也羡慕他年轻一些。
现在法国国內的情况,是出人意料的好,不是小好,是大好。
因为英国佬又要纠集起来一个反法同盟,老兵们重回军队的热情很高,只是因为谁能够加入到近卫军当中,一定会有人纠缠问题而大打出手的。
不过这比起来法国原来可能的遍地刁民,都已经是小事了。
甚至拿破崙的军队,此时还充斥著原来的刁民。
保卫这个国家,保卫自己手中果实的愿望,可要比反对波拿巴重要的多。
再说英国佬是非常可恨,你们贏了也就罢了,最后还不是俄国佬,皇帝的大舅子出力最大,人家一个苏都没有要就走了,就是这些英国人,还有他们扶持的保王党事情最多。
於是现在就好像是瓦尔密会战之前,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情景,犹在眼前。
只不过对於法国人来说,他们的兵力现在处於绝对劣势。
拿破崙是知道这一点的,因此他也在抓紧北方军团的建设。
旺代的刁民既然兵力充足,而且士气高昂,那就安排他们对付普鲁士好了。
德米德在看过了旺代省的报告以后,也知道了为啥会这样。
“这些普鲁士人.不过舅舅,您知道么,勒布伦夫人,就是那个著名画家,她也抱怨说普鲁士人把她家的园弄得乱糟糟的。”
“那位夫人是玛丽王后的密友,她都这样抱怨,看样子普鲁士人,他们要是发起狠来,大概要比马塞纳还能抢,可怜的老傢伙,要是他身体还好,我就让他到巴黎来带一个军团。”
“舅舅,您也不用担心,只是需要注意参谋工作,还有新式武器的分发。我们的兵工厂从1813年开始生產的步枪”
拿破崙看著外甥,脸上也是欣慰的笑容,这个小子现在就很出色,大概波拿巴家的事业,以后是真的后继有人了。
只不过还稚嫩一些,做事情直来直去。
他那个通讯部,就管理的井井有条,还有一群年轻的小伙伴,都是巴黎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
不过拿破崙也不知道,索洛维约夫当初给德米德提供的教材里面,就提到过一些基本的理论,虽然看起来像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改良版,一切都可以用数学解释,哪怕是无理数也有用。
这算是数学模型的构建,而且军队的新架构,拿破崙也是认可的。
至少在通讯和后勤,这两方面大量的应用有数学和物理学功底的年轻人,是没有错的,那部分学习工程学的,也专门还在工兵部门。
行动效率大幅度提高,拿破崙也看到了青年人的朝气。
他二十多岁那会儿,也是到了土伦才有机会。
“德米德,你现在又在做什么?”
“舅舅,您对於情报这块都是怎么做的?”
“我有密探,而且你也不是没见过。”
“如果是对內的话,或许可以用统计学来归纳我们国內一些人的特点。这个不是我说的,是我妈妈的老相好.”
德米德都和人家闺女睡过觉了,才发现一个离谱的圈,要是按照辈分来算的话,他未来的岳父还是他没血缘的大表哥。
然后,自己一个弟弟两个妹妹还是人家的宝贝,这个圈可够混乱的。
当然了,现在重要的,是索洛维约夫以前给他的来信,要督促他学习,而且还提供了不少建议。
拿破崙来看看,倒也很满意,只是现在他也比较担心。
法国境內到底有多少俄国间谍?
虽然索洛维约夫不是搞情报的,不过他对於情报分析和搜集还是很敏感的。
尤其是情报分析这块,只有德米德学过点总纲的皮毛,很多东西索洛维约夫自己都没有整理出来。
现在拿破崙看到的一条新消息,就是萨克森境內发生了反对普鲁士的暴动。
由於俄军还在波兰集结,而且行动速度非常缓慢,普鲁士国王现在已经有些急了,於是请求俄国的支援。
奥地利也不希望那里出大事,毕竟萨克森是自家亲戚,如果真的乱起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但俄军又没动,似乎现在没有镇压萨克森起义军的意思,但也派出了使者前往德勒斯登调停。
因为萨克森也不止一家,除了萨克森王国的本家,还有几个公国,其中也包括魏玛,那是玛利亚的婆家。
沙皇认为应该通过仲裁而不是武力来解决问题,但是一时之间又不能够有谈判结果。
而且被普军收编的一部分萨克森军人,现在也开始不安起来,这样也导致普军能够西进到莱茵河以西驻扎的兵力並不多。
至少不像是预计的兵力那样,布吕歇尔现在的兵力,就是被削弱了。
如果低地战场此时是一个环境封闭的沙盒的话,那么原来英国和普鲁士的力量都被削弱了,倒是法国的力量虽然没有明显的提升,但是这样相对是更强的。
只是拿破崙出发以前,一直也没有考虑好,到底是谁来镇守巴黎。
如果从能力、个人品格和威望来说,拉扎尔·卡诺绝对没有问题,但他和自己毕竟不是一个政治立场。
如果要是留下个將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让他放心的。
因此,他还是想要留下个人,但马尔蒙之前的表现,也让他比较谨慎一些。
“陛下,您如果真的要安排个元帅在巴黎,不如让但泽亲王勒菲弗尔元帅坐在议会里替您看著这些人,另外我们也还有一些忠诚的將军可以在这里保卫巴黎。”
“是的,我知道这些情况。拉扎尔,你在这种时候还能回来,我很感激你。”
“陛下,您是皇帝,也是统帅。做您应该做的事情去,法国的最终命运决定之前,您都要在这个舞台上。”
“是的,在这个舞台上。你儿子很出色,在军队他会成为个出色的工程师,不过我看他更喜欢科学。要是可能的话,应该让他將来在科学院有一席之地。”
“您这样看就很好,萨迪確实不太喜欢在军队的工作,要不是你那个外甥和他是过去的玩伴,大概他也不会这么快就答应下来。”
“还有,请您组织好军队。如果我妻子带著孩子们回到法国,请你来照顾他们。另外,就是欧仁那边要是有什么行动,还请你去提供帮助。”
“我想欧仁留在米兰,让奥地利人不能从那里行动,这就足够了。您要解决的,是低地那边的英国人,行动速度一定要快。虽然我不曾指挥过大军团作战,只是负责徵兵和后勤工作,但是我也知道要达成一个战略目標,行动就要迅速。”
卡诺和拿破崙的关係一直就很好,而且拿破崙总是自詡一个科学家的身份,也就卡诺能够制止他这方面的妄想。
但在这个时候,总是需要人了。
“您要带领军队到前线去,还要记得一点。拿破崙,记得在適当的时候应该收手。”
“我知道。”
拿破崙又去视察军队了,北方军团这边还在集结当中。
虽然看起来拿破崙的军队集结速度並不快,甚至里面还充斥著大量的新兵。
可是那些在1812年和1813年被俘的老兵回来了,法国军队的力量在这里摆著呢。
老近卫军已经全面换装,除了资格最老的老近卫掷弹兵1营和老近卫猎兵,原属中年近卫军,最近被升格到老近卫当中的中年近卫和部分青年近卫,也已经用上了后膛步枪。
其实法国军队,已经开始变成了一支全新的军队,连拿破崙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而英国人,虽然他们的工业能力更强,不过考虑到英国就那么点陆军,而且过去弗格森步枪和几种线膛枪的表现,他们就是知道了俄国的新装备,十多年来也没有太多的进展。
大概也只有绿夹克能够装备一些,不过这个数量太少了。
而法国军队这边,现在他们已经全力以赴的开始生產新武器,整编军队,充实军火库。
士兵也普遍发到了新式的子弹,对於普通士兵来说,也不需要个撞针底火,只需要把弹丸和纸壳包子弹像是过去那样分开装填就好了。
军队当中只有一个问题,一直以来就是老大难,那就是骑兵部队的马匹,从征俄以后一直都处於匱乏状態。
拿破崙没有足够的骑兵供他使用,而且骑兵的统帅也发生了变化。
繆拉回来找到拿破崙,也只是被当成了一个小丑,拿破崙憎恨他的行为,虽然原谅他的背叛,但是不愿意让他在军队当中,甚至不允许在巴黎担任职务。
事情,总是发生了变化。(本章完)
哪怕是过去他在军队中树立了巨大的威望,按照之前接触到的马尔蒙元帅和麦克唐纳元帅的说法,大概法国人是不想再干什么了,所有人希望的都是和平。
不过他询问的这些人,都是跳槽到保王党这边,或者已经宣布中立的军人。
英国人大概也只是想要听到他们愿意听的消息,很多重要的情报都被无视。
在这样的情况下,报导出了偏差,那也是要负责任的。
威灵顿回到低地去整顿军队,他和卡斯尔雷子爵已经交接完毕。
说起来这位公爵也不太適合外交场合,虽然在社交场上宽宏大量,不过看起来也没啥作用。
也只不过是缓解了之前卡斯尔雷子爵在这里的时候,俄国和英国以及奥地利针尖对麦芒的恶劣关係罢了。
索洛维约夫看到了英国人的变动时,也没管那么多,只是在专心鼓捣那几个应该引爆的“炸弹”。
原先英国人认为,在南方和旺代,总是会有不少刁民起来反抗拿破崙的“暴政”。
然而事实是,儒安港也是在普罗旺斯,看起来由於封地关係,是路易十八过去的基本盘,他老婆家的那块地方萨伏伊也在附近,看上去应该稳固,但是很快当地的渔民就举著鱼叉起来欢迎皇帝的归来。
而旺代的刁民,只能说感谢普鲁士军队的大缺大德,他们在那里报復性的征粮,哪怕是克劳塞维茨给格奈森瑙写信,提到了旺代的刁民过去都是保王党。
这样也没用,反而起到了“林教头,万万不可火併”的作用。
布吕歇尔虽然到了地方居然在钱买了不少葡萄酒,但是普军在当地的表现,让旺代人民充分意识到了,什么是普鲁士军队。
大概连拿破崙都非常意外,怎么过去一直反贼居多,徵兵困难的旺代刁民,居然一下子踊跃参军,来了8000人,甚至都够组建一个完整的步兵师了。
这两个法国国內的雷,被索洛维约夫拆包了一个,因为波旁还乡团的大缺大德倒戈了一个,现在都化为无形了。
至於在南方的昂古莱姆公爵,真的就被抓到,拿破崙也没打算处死他,只是要保证妻儿的安全。
不过考虑他老婆按照医嘱正在罗马休息,也不需要交换人质,而且拿破崙不希望在法国国內流血,於是把这位倒霉公爵给安排在马赛,让马塞纳看著。
反正老兵痞谁也惹不起,而且还给他找个伴陪聊。
这个公爵还是个挺有意思的人,虽然是波旁家的,但是他主张要搞立宪,政治观点也不是那么不可以接受。
要是还原歷史,大概他就是那个最倒霉的人,现在倒也只是被控制起来。
马塞纳以前也吃过几年皇粮,他对於路易十六还有点感情的,毕竟让他在北美抢了几年,还能让他当上军官,都是那会儿有仗可打。
当然了,皇帝让他抢的更多,甚至差点有机会去印度抢一票大的。
可惜他身体不行了,虽然现在还勉强能带兵,不过精力也有些跟不上。
要去印度抢劫,这个愿望,大概要落实在他儿子那里了。
苏尔特的年纪,大概將来还有去抢一票的机会,马塞纳有时候也羡慕他年轻一些。
现在法国国內的情况,是出人意料的好,不是小好,是大好。
因为英国佬又要纠集起来一个反法同盟,老兵们重回军队的热情很高,只是因为谁能够加入到近卫军当中,一定会有人纠缠问题而大打出手的。
不过这比起来法国原来可能的遍地刁民,都已经是小事了。
甚至拿破崙的军队,此时还充斥著原来的刁民。
保卫这个国家,保卫自己手中果实的愿望,可要比反对波拿巴重要的多。
再说英国佬是非常可恨,你们贏了也就罢了,最后还不是俄国佬,皇帝的大舅子出力最大,人家一个苏都没有要就走了,就是这些英国人,还有他们扶持的保王党事情最多。
於是现在就好像是瓦尔密会战之前,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情景,犹在眼前。
只不过对於法国人来说,他们的兵力现在处於绝对劣势。
拿破崙是知道这一点的,因此他也在抓紧北方军团的建设。
旺代的刁民既然兵力充足,而且士气高昂,那就安排他们对付普鲁士好了。
德米德在看过了旺代省的报告以后,也知道了为啥会这样。
“这些普鲁士人.不过舅舅,您知道么,勒布伦夫人,就是那个著名画家,她也抱怨说普鲁士人把她家的园弄得乱糟糟的。”
“那位夫人是玛丽王后的密友,她都这样抱怨,看样子普鲁士人,他们要是发起狠来,大概要比马塞纳还能抢,可怜的老傢伙,要是他身体还好,我就让他到巴黎来带一个军团。”
“舅舅,您也不用担心,只是需要注意参谋工作,还有新式武器的分发。我们的兵工厂从1813年开始生產的步枪”
拿破崙看著外甥,脸上也是欣慰的笑容,这个小子现在就很出色,大概波拿巴家的事业,以后是真的后继有人了。
只不过还稚嫩一些,做事情直来直去。
他那个通讯部,就管理的井井有条,还有一群年轻的小伙伴,都是巴黎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
不过拿破崙也不知道,索洛维约夫当初给德米德提供的教材里面,就提到过一些基本的理论,虽然看起来像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改良版,一切都可以用数学解释,哪怕是无理数也有用。
这算是数学模型的构建,而且军队的新架构,拿破崙也是认可的。
至少在通讯和后勤,这两方面大量的应用有数学和物理学功底的年轻人,是没有错的,那部分学习工程学的,也专门还在工兵部门。
行动效率大幅度提高,拿破崙也看到了青年人的朝气。
他二十多岁那会儿,也是到了土伦才有机会。
“德米德,你现在又在做什么?”
“舅舅,您对於情报这块都是怎么做的?”
“我有密探,而且你也不是没见过。”
“如果是对內的话,或许可以用统计学来归纳我们国內一些人的特点。这个不是我说的,是我妈妈的老相好.”
德米德都和人家闺女睡过觉了,才发现一个离谱的圈,要是按照辈分来算的话,他未来的岳父还是他没血缘的大表哥。
然后,自己一个弟弟两个妹妹还是人家的宝贝,这个圈可够混乱的。
当然了,现在重要的,是索洛维约夫以前给他的来信,要督促他学习,而且还提供了不少建议。
拿破崙来看看,倒也很满意,只是现在他也比较担心。
法国境內到底有多少俄国间谍?
虽然索洛维约夫不是搞情报的,不过他对於情报分析和搜集还是很敏感的。
尤其是情报分析这块,只有德米德学过点总纲的皮毛,很多东西索洛维约夫自己都没有整理出来。
现在拿破崙看到的一条新消息,就是萨克森境內发生了反对普鲁士的暴动。
由於俄军还在波兰集结,而且行动速度非常缓慢,普鲁士国王现在已经有些急了,於是请求俄国的支援。
奥地利也不希望那里出大事,毕竟萨克森是自家亲戚,如果真的乱起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但俄军又没动,似乎现在没有镇压萨克森起义军的意思,但也派出了使者前往德勒斯登调停。
因为萨克森也不止一家,除了萨克森王国的本家,还有几个公国,其中也包括魏玛,那是玛利亚的婆家。
沙皇认为应该通过仲裁而不是武力来解决问题,但是一时之间又不能够有谈判结果。
而且被普军收编的一部分萨克森军人,现在也开始不安起来,这样也导致普军能够西进到莱茵河以西驻扎的兵力並不多。
至少不像是预计的兵力那样,布吕歇尔现在的兵力,就是被削弱了。
如果低地战场此时是一个环境封闭的沙盒的话,那么原来英国和普鲁士的力量都被削弱了,倒是法国的力量虽然没有明显的提升,但是这样相对是更强的。
只是拿破崙出发以前,一直也没有考虑好,到底是谁来镇守巴黎。
如果从能力、个人品格和威望来说,拉扎尔·卡诺绝对没有问题,但他和自己毕竟不是一个政治立场。
如果要是留下个將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让他放心的。
因此,他还是想要留下个人,但马尔蒙之前的表现,也让他比较谨慎一些。
“陛下,您如果真的要安排个元帅在巴黎,不如让但泽亲王勒菲弗尔元帅坐在议会里替您看著这些人,另外我们也还有一些忠诚的將军可以在这里保卫巴黎。”
“是的,我知道这些情况。拉扎尔,你在这种时候还能回来,我很感激你。”
“陛下,您是皇帝,也是统帅。做您应该做的事情去,法国的最终命运决定之前,您都要在这个舞台上。”
“是的,在这个舞台上。你儿子很出色,在军队他会成为个出色的工程师,不过我看他更喜欢科学。要是可能的话,应该让他將来在科学院有一席之地。”
“您这样看就很好,萨迪確实不太喜欢在军队的工作,要不是你那个外甥和他是过去的玩伴,大概他也不会这么快就答应下来。”
“还有,请您组织好军队。如果我妻子带著孩子们回到法国,请你来照顾他们。另外,就是欧仁那边要是有什么行动,还请你去提供帮助。”
“我想欧仁留在米兰,让奥地利人不能从那里行动,这就足够了。您要解决的,是低地那边的英国人,行动速度一定要快。虽然我不曾指挥过大军团作战,只是负责徵兵和后勤工作,但是我也知道要达成一个战略目標,行动就要迅速。”
卡诺和拿破崙的关係一直就很好,而且拿破崙总是自詡一个科学家的身份,也就卡诺能够制止他这方面的妄想。
但在这个时候,总是需要人了。
“您要带领军队到前线去,还要记得一点。拿破崙,记得在適当的时候应该收手。”
“我知道。”
拿破崙又去视察军队了,北方军团这边还在集结当中。
虽然看起来拿破崙的军队集结速度並不快,甚至里面还充斥著大量的新兵。
可是那些在1812年和1813年被俘的老兵回来了,法国军队的力量在这里摆著呢。
老近卫军已经全面换装,除了资格最老的老近卫掷弹兵1营和老近卫猎兵,原属中年近卫军,最近被升格到老近卫当中的中年近卫和部分青年近卫,也已经用上了后膛步枪。
其实法国军队,已经开始变成了一支全新的军队,连拿破崙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而英国人,虽然他们的工业能力更强,不过考虑到英国就那么点陆军,而且过去弗格森步枪和几种线膛枪的表现,他们就是知道了俄国的新装备,十多年来也没有太多的进展。
大概也只有绿夹克能够装备一些,不过这个数量太少了。
而法国军队这边,现在他们已经全力以赴的开始生產新武器,整编军队,充实军火库。
士兵也普遍发到了新式的子弹,对於普通士兵来说,也不需要个撞针底火,只需要把弹丸和纸壳包子弹像是过去那样分开装填就好了。
军队当中只有一个问题,一直以来就是老大难,那就是骑兵部队的马匹,从征俄以后一直都处於匱乏状態。
拿破崙没有足够的骑兵供他使用,而且骑兵的统帅也发生了变化。
繆拉回来找到拿破崙,也只是被当成了一个小丑,拿破崙憎恨他的行为,虽然原谅他的背叛,但是不愿意让他在军队当中,甚至不允许在巴黎担任职务。
事情,总是发生了变化。(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