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012 日久也见人心
在巴黎,现在能够看到的俘虏也越来越多,甚至前后有人统计过,巴黎的街道上走过去的俄普两军俘虏,已经超过了万人。
似乎巴黎城內对於皇帝能够击败联军,至少是保住大革命的成果很有信心。
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像是塔列朗先生和富歇先生这样的,总是会给自己找条后路。
尤其是塔列朗,最近富歇那边还算平静,但塔列朗先生已经在考虑给自己找个新老板了。
他看清楚了情况,就是拿破崙就是拥有逆天的力量,也很难获得最终的胜利,这也是目前的局势决定的。
於是,塔列朗先生也总是要採取些什么行动,来通知沙皇和梅特涅,要对付拿破崙,关键还是控制住巴黎。
此时法国南方的情况还好一些,但是也要考虑到,法国南方除了马赛周围,很多地方都是对革命和其后的拿破崙並不友好的保王党的势力范围,只不过不像是旺代的刁民那样从革命阵营转投到保王党那边去罢了。
而东北部,每一次別管什么人打进来,一定会有人来找麻烦的。
对於这点,此时身处安特卫普的卡诺表示赞同。
他和拿破崙是私交不错的朋友,总是有些科学家惺惺相惜的感觉,但是因为皇帝本人要的是革命政权转入帝制,他於1802年亚眠和约签订的前后,就退出了政治生活。
要是说起来,在公安委员会、督政府和执政府都能够有一席之地,皇帝还要给他三分面子的杰出组织者和科学家,总是有些与眾不同的地方。
更何况,他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弄出了卡诺热机,另一个是左派国会议员,有个孙子是总统,还有就是他们家多少有些工程师属性,四代人里工程师和学者的比例还是很高的,比从政的都要多。
要是叫真一点,那位卡诺总统,也就是现在这位拉扎尔·卡诺先生的孙子,在法三那个奇怪的环境里,都快跳到马大鬍子那个阵营去了,也是法三为数不多擬人还能做事的总统。
换成別人,大概很多连事情都不做了,要么乾脆就是卜世仁。
他们这一家,对於人类社会的贡献,其实还不小的。
卡诺在1812年,法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败以后,总算是復出了,此时他人在安特卫普,正在那里组织防御,避免英国人夺取这些地方。
甚至贝尔纳多特过境打败英军分遣队,都有他在帮忙,除此以外就是把到了联军阵营反而不堪一击的荷兰给打退了。
要是这样下去,可能谈判的时候,还能够保留比利时这几块地,价值要比別的什么地方大的多,毕竟这块地方怎么说都是说法语的。
再想想比尔及就是这里,本身也和高卢人法兰克人关係密切,罗马帝国那个时候,要是皇帝不做人,他们也要巴高达运动一下,算是巴黎以前的革命老区了。
就是人员成分比较复杂,也不光是弗兰德斯和瓦隆
这种时候,並不是对朋友,主要还是为了法国。
卡诺是能够分清楚情况的,他正好和塔列朗先生相反。
他的小儿子伊波利特·卡诺不过13岁,还到不了参军的年纪,但是大儿子萨迪·卡诺已经在1812年,以最低年龄的入学要求进入了巴黎理工学院,正式成为了该校学生。
不过那一年毕业的学长,这会儿还在俄国学习珠算,搞数学研究,以及教小孩子数学.
那一位是天才,这一位也是,而且总是更有名一些,作为神童,哪怕是父亲得到了30万法郎的遗產馈赠,都是他个人的,他也没有让自己当个吃老本的米虫,而是勤奋投身於学习和科学研究。
將来要做的,大概就是要成为学者,能够进入科学最高殿堂的那种。
外带搞个热力学第二定律,还有卡诺热机什么的
现在巴黎理工学院的学生,就积极请战,希望能够加入到皇帝的军队当中去。
不过也只有接近毕业的部分学生得到允许从军,其余人还留在巴黎。
他们是不知道,有人远在兰斯,早就盯上他们了。
这倒不是因为別的,索洛维约夫很清楚,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到了19世纪上半叶可以说是全面崛起,但是要在科学领域有很大的成就,从罗蒙索诺夫以后,还要等上很长的时间。
现在能打的俄国科学院院士,普遍都是德裔,而且还经常是外国人,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当然了,这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巴黎理工学院没毕业的学生,还不知道皇帝的外甥盯上他们了。
他们在巴黎城內,也在参与修筑防御工事,在这方面,虽然他们在肩膀上用力气不太行,但是从更专业的角度来讲,要修炮台还是需要有很高的数学水平。
萨迪·卡诺本人还被他带领的一队工人称为“少爷”,不仅是肩不能提,手不能扛,而且身体状况还很差,甚至总是需要有人照顾。
但是这些工人对於这个性格有点孤僻,只是专注於计算和测量的“少爷”,还是非常佩服的。
因为他的脑子,这些人能够省下来不少力气,甚至还提前把道路正面的工事给修好了。
“我说『少爷』,还真有你的,我们修建的工事和路对面的是一样的,要走差不多远的路,用料也差不多,对面也有我们镇子上的公民干活,都是干活的好把式,可是这边为什么盖的更快呢?”
虽然他们都是外行,但萨迪·卡诺还是愿意给他们解释,只是语气非常平淡。
“你们走的路径更长,但是要到土丘的顶部,显然要省下更多的力气。开始的时候,对面可能干的更快,但是隨后.同样是壮汉,人也总是需要『能量』的,不是谁都像是皇帝那样精力充沛。可就是皇帝本人,也是个凡人,他並不是神,只是具有聪明的头脑和充沛的体力。”
甚至他自己都觉得,要是有皇帝那么一副身体,干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只是,不要吃的太多,又狼吞虎咽。
“只是皇帝能贏么?虽然我们都说打了胜仗,可是巴黎城里的先生们,他们.”
“这不好说,敌人实在是太多了,在皇帝的公报当中,我们就知道敌人的两个军团,兵力是我们的三倍,但是我们还是打贏了几场战斗。可我是理工学院的学生,將来大概毕业了要去当工程师,在军队里也是工兵,对军事並不是那么了解。”
“我是听有个退役的军官说,皇帝一定会贏的。”
“但现在战爭在法国,就像是我父亲还在巴黎那会儿一样。那会儿大叔你在当兵么?”
“少爷,不瞒你说,那会儿我还是个民兵队长,而且跟著莫罗將军在德国佬的山里头,揍过那些奥地利人。有钱的老爷为了保住他们的钱,弄不好德国佬来了,就都要举起手来投降。还不如以前的贵族老爷呢!至於我们这些乡下人,这土地是共和国的时候分下来的,牲口和房子都是皇帝上来以后添置的。要是以前的贵族老爷回来了,他们弄不好还要我们的地呢!我是知道,我们这里的老爷,革命刚爆发,他们就跑了,要是跟著国王的弟弟回来。”
“会怎么样?”
“我们的土地和牲口,怕是都要给收了去!”
可以听出来,提到国王的时候,多少他们还有点同情,甚至他那个奥地利女人都不是要紧的。
但国王的兄弟,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
乡下人总是有自己朴素的是非观,其实他们叫萨迪·卡诺“少爷”,也是他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了姓卡诺。
这个姓大概也有不少人,不过卡诺是个大人物,还是个工程师。
以本地老乡朴素的认知,还有他们也不认识几个大人物,也就是皇帝、莫罗和卡诺。
卡诺可是数学家,工程师,也是个了不起的大人。
萨迪·卡诺虽然年纪小,但是也是个大学生,见习工程师,说不定就有什么关係。
別说,还真的歪打正著。
哪怕是萨迪·卡诺的弟弟,他虽然后来从政,但是也有一些科学素养,兄长因为霍乱去世以后,又过了很多年整理的手稿,就是他完成的。
当然了,要是看到了画像,他们也能够確认,这位“少爷”就是那位拉扎尔·卡诺公民的儿子。
现在愿意保卫法国的人,除了想要保住自己皇位的拿破崙以外,愿意追隨他的人,很多也都是真正的爱国者。
至於那些在地方上捞的多了,又要往巴黎跑的地方长官,他们多少也是会鄙视的。
萨迪·卡诺这边的工事是提前完工的,一个月內大概都不会有敌人到这里来,只不过是在巴黎东郊预先构筑的泥筑工事而已,但也很有作用。
至少从高处进行观察,从东面逃难来的难民,还有从这个方向返回的伤兵,还有来回调动的军队,提供补给的车辆,都能够看清楚。
“看起来皇帝又抓了不少俘虏,看到那些穿黑衣服的普鲁士人没有?”
“嗯,又是这些傢伙,在瓦尔密的时候,我们就糊里糊涂的打了一架。”
那会儿老卡诺刚刚失去了第一个儿子,次子也是这样取名,萨迪这个名字来自一位波斯诗人。(只是取这个名字的,不是夭折、早逝就是被刺杀)
卡诺发布了徵兵法案,几乎是撒豆成兵一般先后变出来了77万人服役,然后打跑了入侵的不伦瑞克公爵率领的反法联军。
那会儿除了俄国人,反法联军里面的该有的都有了。
“可我们贏了,这一次呢?那会儿公民当中有钱的出钱,有力气的参军,把家里的马匹捐出来的,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战场的。可是现在呢?少爷您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但是教育的很好。可是我们这边,有些大人物.”
这位大叔还在模仿一位公民代表在广场上的演讲:“他们都玷污了共和国公民这个身份的尊严!”
“可现在不是共和国,是皇帝陛下。”
“那也一样!咱们这位皇帝总是给乡下人不少好处,要是再投票啊,我还是投他。”
“可是大叔们,你们只是镇子里的公民,要是巴黎人都像是你们这样就好了。我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有钱的都不喜欢从军。至於我本人,也是因为这里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作为工程师,如果不打仗的话,也可以自己选择半薪去预备役。我的导师还不太愿意我到这里来修工事”
“那是,少爷你学问大著呢!学校里的先生一定不愿意放这么从明的脑子出来,万一让德国佬给打死了,磕著了碰著了,或者是生病,都是巨大的损失。”
说起来,巴黎郊区的老乡,说话都一套一套的,只不过跟巴黎城內的人比起来,他们还更爱国一些。
萨迪·卡诺认识的年纪差不多的那些人里面,大概比他小一些的那个勒克莱尔,因为是皇帝的亲外甥,还是比较积极的。
只是也只是身体素质比他好一些罢了,又因为年纪小,被皇帝明確拒绝现在加入军队。
换成了一些大人物的话,这个时候要是有適龄的年轻人,也都会钱避免服役的。
要到战场上去的,总是那些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可是1814年.
他们在这里说著的时候,下面的路上又过去了一个车队,看起来是个大人物,从马车打开的窗户能够看到里面,坐著个不知道哪里的长官。
“又是哪里的老爷从他管辖的城市里跑回来了,这些人呸!”
他们这里还是好的,土丘下面的正在设置路障的几个老农,脾气更差,直接就开骂。
“你们拿著皇帝给的工资,用的都是公民的钱,现在就这么好意思往巴黎跑!丟人现眼的东西,你们都应该上断头台!只有那个东西对你们这种混蛋公平!”
虽说皇帝使用这玩意儿的次数已经比较少了,可是也不是没有。
这倒也能够看出来,巴黎这边现在的情况。(本章完)
似乎巴黎城內对於皇帝能够击败联军,至少是保住大革命的成果很有信心。
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像是塔列朗先生和富歇先生这样的,总是会给自己找条后路。
尤其是塔列朗,最近富歇那边还算平静,但塔列朗先生已经在考虑给自己找个新老板了。
他看清楚了情况,就是拿破崙就是拥有逆天的力量,也很难获得最终的胜利,这也是目前的局势决定的。
於是,塔列朗先生也总是要採取些什么行动,来通知沙皇和梅特涅,要对付拿破崙,关键还是控制住巴黎。
此时法国南方的情况还好一些,但是也要考虑到,法国南方除了马赛周围,很多地方都是对革命和其后的拿破崙並不友好的保王党的势力范围,只不过不像是旺代的刁民那样从革命阵营转投到保王党那边去罢了。
而东北部,每一次別管什么人打进来,一定会有人来找麻烦的。
对於这点,此时身处安特卫普的卡诺表示赞同。
他和拿破崙是私交不错的朋友,总是有些科学家惺惺相惜的感觉,但是因为皇帝本人要的是革命政权转入帝制,他於1802年亚眠和约签订的前后,就退出了政治生活。
要是说起来,在公安委员会、督政府和执政府都能够有一席之地,皇帝还要给他三分面子的杰出组织者和科学家,总是有些与眾不同的地方。
更何况,他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弄出了卡诺热机,另一个是左派国会议员,有个孙子是总统,还有就是他们家多少有些工程师属性,四代人里工程师和学者的比例还是很高的,比从政的都要多。
要是叫真一点,那位卡诺总统,也就是现在这位拉扎尔·卡诺先生的孙子,在法三那个奇怪的环境里,都快跳到马大鬍子那个阵营去了,也是法三为数不多擬人还能做事的总统。
换成別人,大概很多连事情都不做了,要么乾脆就是卜世仁。
他们这一家,对於人类社会的贡献,其实还不小的。
卡诺在1812年,法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败以后,总算是復出了,此时他人在安特卫普,正在那里组织防御,避免英国人夺取这些地方。
甚至贝尔纳多特过境打败英军分遣队,都有他在帮忙,除此以外就是把到了联军阵营反而不堪一击的荷兰给打退了。
要是这样下去,可能谈判的时候,还能够保留比利时这几块地,价值要比別的什么地方大的多,毕竟这块地方怎么说都是说法语的。
再想想比尔及就是这里,本身也和高卢人法兰克人关係密切,罗马帝国那个时候,要是皇帝不做人,他们也要巴高达运动一下,算是巴黎以前的革命老区了。
就是人员成分比较复杂,也不光是弗兰德斯和瓦隆
这种时候,並不是对朋友,主要还是为了法国。
卡诺是能够分清楚情况的,他正好和塔列朗先生相反。
他的小儿子伊波利特·卡诺不过13岁,还到不了参军的年纪,但是大儿子萨迪·卡诺已经在1812年,以最低年龄的入学要求进入了巴黎理工学院,正式成为了该校学生。
不过那一年毕业的学长,这会儿还在俄国学习珠算,搞数学研究,以及教小孩子数学.
那一位是天才,这一位也是,而且总是更有名一些,作为神童,哪怕是父亲得到了30万法郎的遗產馈赠,都是他个人的,他也没有让自己当个吃老本的米虫,而是勤奋投身於学习和科学研究。
將来要做的,大概就是要成为学者,能够进入科学最高殿堂的那种。
外带搞个热力学第二定律,还有卡诺热机什么的
现在巴黎理工学院的学生,就积极请战,希望能够加入到皇帝的军队当中去。
不过也只有接近毕业的部分学生得到允许从军,其余人还留在巴黎。
他们是不知道,有人远在兰斯,早就盯上他们了。
这倒不是因为別的,索洛维约夫很清楚,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到了19世纪上半叶可以说是全面崛起,但是要在科学领域有很大的成就,从罗蒙索诺夫以后,还要等上很长的时间。
现在能打的俄国科学院院士,普遍都是德裔,而且还经常是外国人,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当然了,这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巴黎理工学院没毕业的学生,还不知道皇帝的外甥盯上他们了。
他们在巴黎城內,也在参与修筑防御工事,在这方面,虽然他们在肩膀上用力气不太行,但是从更专业的角度来讲,要修炮台还是需要有很高的数学水平。
萨迪·卡诺本人还被他带领的一队工人称为“少爷”,不仅是肩不能提,手不能扛,而且身体状况还很差,甚至总是需要有人照顾。
但是这些工人对於这个性格有点孤僻,只是专注於计算和测量的“少爷”,还是非常佩服的。
因为他的脑子,这些人能够省下来不少力气,甚至还提前把道路正面的工事给修好了。
“我说『少爷』,还真有你的,我们修建的工事和路对面的是一样的,要走差不多远的路,用料也差不多,对面也有我们镇子上的公民干活,都是干活的好把式,可是这边为什么盖的更快呢?”
虽然他们都是外行,但萨迪·卡诺还是愿意给他们解释,只是语气非常平淡。
“你们走的路径更长,但是要到土丘的顶部,显然要省下更多的力气。开始的时候,对面可能干的更快,但是隨后.同样是壮汉,人也总是需要『能量』的,不是谁都像是皇帝那样精力充沛。可就是皇帝本人,也是个凡人,他並不是神,只是具有聪明的头脑和充沛的体力。”
甚至他自己都觉得,要是有皇帝那么一副身体,干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只是,不要吃的太多,又狼吞虎咽。
“只是皇帝能贏么?虽然我们都说打了胜仗,可是巴黎城里的先生们,他们.”
“这不好说,敌人实在是太多了,在皇帝的公报当中,我们就知道敌人的两个军团,兵力是我们的三倍,但是我们还是打贏了几场战斗。可我是理工学院的学生,將来大概毕业了要去当工程师,在军队里也是工兵,对军事並不是那么了解。”
“我是听有个退役的军官说,皇帝一定会贏的。”
“但现在战爭在法国,就像是我父亲还在巴黎那会儿一样。那会儿大叔你在当兵么?”
“少爷,不瞒你说,那会儿我还是个民兵队长,而且跟著莫罗將军在德国佬的山里头,揍过那些奥地利人。有钱的老爷为了保住他们的钱,弄不好德国佬来了,就都要举起手来投降。还不如以前的贵族老爷呢!至於我们这些乡下人,这土地是共和国的时候分下来的,牲口和房子都是皇帝上来以后添置的。要是以前的贵族老爷回来了,他们弄不好还要我们的地呢!我是知道,我们这里的老爷,革命刚爆发,他们就跑了,要是跟著国王的弟弟回来。”
“会怎么样?”
“我们的土地和牲口,怕是都要给收了去!”
可以听出来,提到国王的时候,多少他们还有点同情,甚至他那个奥地利女人都不是要紧的。
但国王的兄弟,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
乡下人总是有自己朴素的是非观,其实他们叫萨迪·卡诺“少爷”,也是他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了姓卡诺。
这个姓大概也有不少人,不过卡诺是个大人物,还是个工程师。
以本地老乡朴素的认知,还有他们也不认识几个大人物,也就是皇帝、莫罗和卡诺。
卡诺可是数学家,工程师,也是个了不起的大人。
萨迪·卡诺虽然年纪小,但是也是个大学生,见习工程师,说不定就有什么关係。
別说,还真的歪打正著。
哪怕是萨迪·卡诺的弟弟,他虽然后来从政,但是也有一些科学素养,兄长因为霍乱去世以后,又过了很多年整理的手稿,就是他完成的。
当然了,要是看到了画像,他们也能够確认,这位“少爷”就是那位拉扎尔·卡诺公民的儿子。
现在愿意保卫法国的人,除了想要保住自己皇位的拿破崙以外,愿意追隨他的人,很多也都是真正的爱国者。
至於那些在地方上捞的多了,又要往巴黎跑的地方长官,他们多少也是会鄙视的。
萨迪·卡诺这边的工事是提前完工的,一个月內大概都不会有敌人到这里来,只不过是在巴黎东郊预先构筑的泥筑工事而已,但也很有作用。
至少从高处进行观察,从东面逃难来的难民,还有从这个方向返回的伤兵,还有来回调动的军队,提供补给的车辆,都能够看清楚。
“看起来皇帝又抓了不少俘虏,看到那些穿黑衣服的普鲁士人没有?”
“嗯,又是这些傢伙,在瓦尔密的时候,我们就糊里糊涂的打了一架。”
那会儿老卡诺刚刚失去了第一个儿子,次子也是这样取名,萨迪这个名字来自一位波斯诗人。(只是取这个名字的,不是夭折、早逝就是被刺杀)
卡诺发布了徵兵法案,几乎是撒豆成兵一般先后变出来了77万人服役,然后打跑了入侵的不伦瑞克公爵率领的反法联军。
那会儿除了俄国人,反法联军里面的该有的都有了。
“可我们贏了,这一次呢?那会儿公民当中有钱的出钱,有力气的参军,把家里的马匹捐出来的,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战场的。可是现在呢?少爷您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但是教育的很好。可是我们这边,有些大人物.”
这位大叔还在模仿一位公民代表在广场上的演讲:“他们都玷污了共和国公民这个身份的尊严!”
“可现在不是共和国,是皇帝陛下。”
“那也一样!咱们这位皇帝总是给乡下人不少好处,要是再投票啊,我还是投他。”
“可是大叔们,你们只是镇子里的公民,要是巴黎人都像是你们这样就好了。我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有钱的都不喜欢从军。至於我本人,也是因为这里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作为工程师,如果不打仗的话,也可以自己选择半薪去预备役。我的导师还不太愿意我到这里来修工事”
“那是,少爷你学问大著呢!学校里的先生一定不愿意放这么从明的脑子出来,万一让德国佬给打死了,磕著了碰著了,或者是生病,都是巨大的损失。”
说起来,巴黎郊区的老乡,说话都一套一套的,只不过跟巴黎城內的人比起来,他们还更爱国一些。
萨迪·卡诺认识的年纪差不多的那些人里面,大概比他小一些的那个勒克莱尔,因为是皇帝的亲外甥,还是比较积极的。
只是也只是身体素质比他好一些罢了,又因为年纪小,被皇帝明確拒绝现在加入军队。
换成了一些大人物的话,这个时候要是有適龄的年轻人,也都会钱避免服役的。
要到战场上去的,总是那些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可是1814年.
他们在这里说著的时候,下面的路上又过去了一个车队,看起来是个大人物,从马车打开的窗户能够看到里面,坐著个不知道哪里的长官。
“又是哪里的老爷从他管辖的城市里跑回来了,这些人呸!”
他们这里还是好的,土丘下面的正在设置路障的几个老农,脾气更差,直接就开骂。
“你们拿著皇帝给的工资,用的都是公民的钱,现在就这么好意思往巴黎跑!丟人现眼的东西,你们都应该上断头台!只有那个东西对你们这种混蛋公平!”
虽说皇帝使用这玩意儿的次数已经比较少了,可是也不是没有。
这倒也能够看出来,巴黎这边现在的情况。(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