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056 库尔姆的转折(上)
皇帝的脾气坏,这点大家也都清楚。
至於他的精力確实放在军事上,而且屡战屡胜,也是公认的事实。
但是他有时候也喜欢微操,在法军正在追击波希米亚军团的时候,他接到了另外两个方向的报告。
为此,他收拢了军队,但是只是给正在追击的维克托和马尔蒙下达了命令。
之前就分兵的旺达姆,此时还不知道情况,仍然在向著库尔姆开进。
甚至他还真的在前方看到了俄军的身影,於是就下达了命令投入进攻。
在这里他遭遇的,是奥斯特曼-托尔斯泰率领的部队,正在给联军的后撤的俄普联军主力开路,在他身后的是负责指挥近卫军步兵的叶尔莫洛夫。
这也是巴克莱之前的安排的后撤部队,要避免联军的后路,可能被法国人给切断。
毕竟巴克莱知道自己打不过拿破崙,但是对方的行军特点,自己总还是知道的,总是喜欢切断別人的后路,然后发起决战,冲了个稀里哗啦。
只不过这种理想的战况,在拿破崙军事生涯的大小几十次会战,还有其他的战斗当中,並不多见。
俄军这一次撤退,更是提前做好了准备,要奥斯特曼-托尔斯泰和叶尔莫洛夫先行,而且带著精锐部队开路,隨后跟进的是拉耶夫斯基的掷弹兵和康斯坦丁大公亲自指挥的近卫骑兵。
奥斯特曼-托尔斯泰看到了法军以后,立即下令部队从行军的纵队展开,並且也要隨从部队的炮兵寻找有利的射击阵地。
而旺达姆这边就很兴奋,要是在库尔姆击退了俄军的先头部队,大概真的能够用他手上的三万多人,直接把联军给堵死在这里。
这样就是皇帝收缩了兵力,也会重新下令投入战斗,要给联军一个坚决的打击。
也是为了他旺达姆自己,能够有机会得到元帅杖,按照他的功劳,在战场上再获得几次决定性的胜利。
不光是他自己,既然俄军这边已经在撤退,那些法国兵也都渴望建立功勋。
没有皇帝在场的时候,这些人也经常会上头的,总是认为自己能了。
於是,他们就发起进攻,法国人的步兵很快就列阵,双方也只是经过了短暂的接触以后,就爆发了战斗。
甚至叶尔莫洛夫这边还在行军的时候,就已经听到了库尔姆附近的炮声。
“见鬼,前面打起来了。卡尔波夫,带著斥候到前面去看看,都发生了什么?”
这炮声,也听不出来到底是法国的还是俄国的,总是要向前进攻,別管目的是进攻还是撤退。
在更前方败退的一些普军,还有一些没在主战场上的联军,也陆续被旺达姆击败,这也多少让他有了一些轻敌的傲慢情绪。
因此,哪怕是遇到了俄国近卫军,他们也会主动发起进攻。
当面遇到的,还偏偏是近卫军当中资歷比较老的三大团,近卫猎兵此时在侧翼。
然后前方的法军,就体会到了俄军他熟悉的自由射击,很多人都中弹倒下。
原因也不是別的,俄国近卫军毕竟普及了新式武器,而且之前没有经歷战斗,因为德勒斯登的战况,只能够在背后看著前方愚蠢的奥地利人葬送了战局,一直都憋著一肚子的火。
因此,他们在这里遭遇了法军,打的也是颇为卖力,密集的弹雨更是让前排的法军纷纷倒下,不光是线列步兵,也有那些散开的腾跃兵。
这样下来,旺达姆就下令投入火炮支援前线,他也意识到了对手並不算好惹。
大炮开火以后,也直接对著俄军的步兵线列而来。
一时间整个战场都被烟雾给笼罩著,双方的士兵对射,吶喊,中弹倒下,因为受伤而哀嚎的,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有的人似乎喜欢开疆拓土,可是要联想到战场上的环境,没有经歷过的人,大概是另外一种感受。
法国人当中还有不少是新兵,毕竟1812年的远征,造成了太多的损失,就是第1军这样番號在前的部队,达武率领到俄国去的时候有六万人,回来的士兵也寥寥无几,而这些步兵师和步兵团的序號也能够看出来,很多都已经不是那些有经验的老兵队伍。
有法国这边的军官,就看到了年轻人不断倒下,隨后可能也是他们自己。
不过法国兵打了一阵以后,也开始发起了衝击。
奥斯特曼-托尔斯泰看到这种情况,便下令部队坚守阵地,並且把在后面的后备兵给拿出来,在侧翼试图通过火力压制,来让法国人退回去。
不过收效甚微,而且法军的炮兵也在不断的对俄军射击,炮弹从四面八方飞过来。
近视眼的奥斯特曼-托尔斯泰,他也不是第一次在战场上遇到这种危险的情况了,尤其是在博罗季诺,他还先是在白刃战中负伤,之后被法国人的炮兵给送进医院里住了两天院。
这个时候,他也骑在马上鼓舞士气,不过也不会像是叶尔莫洛夫那样拿著一堆勋章。
“弟兄们,这没有什么好怕的,我们要给他们点顏色看看!”
受到鼓励的俄国近卫军,在射击了几轮以后,也开始反过来发动了刺刀衝击,把法国兵往回赶,而且效果还很不错。
奥斯特曼-托尔斯泰也为部下赶跑了法军而高兴,更重要的是叶尔莫洛夫率领著近卫军的后续部队到了。
“萨什卡,看起来法国人没把你怎么样啊?”
“你说法国人?我都看不清楚他们的样子,你知道我是个近视眼。”
叶尔莫洛夫这会儿也没管他的冷笑话,而是准备打马往前,率领后续部队加入战斗。
然后,就是一轮法国炮兵的炮击打了过来,榴弹在人群中开了。
叶尔莫洛夫也被炮弹的碎片击中,不过他人高马大,体格壮硕总也是占些优势的,只不过是弹片擦破了皮,帽子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等他看到奥斯特曼-托尔斯泰的时候,就看到他的马没有什么事情,可是人已经倒在了地上。
“萨什卡!”
他过来看情况的时候,奥斯特曼-托尔斯泰的一条胳膊,被炮弹给击中,虽然现在还连在身体上,但也保不住了。
“不要管我,阿廖沙,继续指挥部队去反击,不要让.”
“你受伤了,不要多说话!”
作为朋友的默契,叶尔莫洛夫总还是有的,他立即回去指挥战斗,这位胖將军也是个副將,虽说总是受伤,可却经常没有什么大碍,还是活蹦乱跳的出现在战场上。
他们这些人当中,只有他自己看到了克里米亚战爭俄国战败的结局,一直到了亚歷山大二世的农奴改革发起时才去世。
至於接下来的事情,那就要靠著叶尔莫洛夫在这里指挥了。
只要近卫军能够在库尔姆顶住法国人的进攻,等到克莱斯特的普军和俄军大部队到达以后,旺达姆就要成了瓮中捉鱉的那个鱉了。
而奥斯特曼-托尔斯泰,他很快就给抬到了野战医院当中。
“阁下,您可要忍著点,我们给您做手术的时候,可是很疼的。要不要酒精?”
“啊,医生。我又不是第一次进医院了,这玩意儿我不要。米沙这小子,写本书还不忘了吹一下契丹神医。”
这位伯爵还不忘了吐槽索洛维约夫,而且点到的例子就是刮骨疗毒。
他这也是要把一条炸坏的胳膊前段给截肢,他的军事生涯大概也就到此为止了,以后还在军队里大概也是在后方的军事总督区,要么也只好让他来当总司令了。
“大人,您要我们做些什么?”
副官和几个抬著他过来的老兵,还询问伯爵有什么要求。
“你们给我唱个歌好了,要一首带劲儿的!”
当兵的也知道,这个手术肯定会很疼,以前他们也不是没有把给炸伤的军官和士兵带下来,在医院那缺乏卫生条件的手术台上把已经保不住的胳膊或者双腿给卸下来的。
长官这个要求,倒有些意料之外。
但也是情理之中,虽然奥斯特曼-托尔斯泰这个瘦子將军,看起来是个文化人,又是个高度近视眼,现代军队都不会要的残次品军人,可是他打仗也很勇猛,不止一次受伤,不久前在包岑的大败当中,还有法国人的子弹从他肩膀上擦过去。
“这”
当兵的没说什么,但是副官已经出去安排了。
奥斯特们-托尔斯泰看到这里,也很满意,他咬牙给了弟兄们一个微笑。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们当兵的可比我更容易中弹。”
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有心思来安慰这些老兵,好像受伤的並不是他。
隨后副官又回来了。
“阁下,歌手已经准备好了。”
“等下,医生”
总之还要有些准备工作,医生把一根缠好了绷带的木棍拿了过来,让伯爵咬住。
没有麻醉剂,他又不喝伏特加,反而要听著步兵团里的歌手在唱歌。
“弟兄们快乐游玩,
喝酒多少也不醉。
歌颂我们的救主,
红太阳也要出来了。
我们在战场上打败了瑞典人,
腓特烈也没偷走我们的胜利。
”
手术也在继续著,奥斯特曼-托尔斯泰虽然在手术台上挣扎,毕竟没有麻醉来截肢很痛苦,但是他一声都没吭出来,医生给他上锯子的时候,多少都有点震惊。
而与此同时的战场上,叶尔莫洛夫聚拢了近卫军部队,准备对著旺达姆的部队发起反击。
他这会儿能够召集的部队不过是一万人而已,而旺达姆有三万多人。
如果是个一般的战场,大概叶尔莫洛夫也不会选择这么硬拼。
可是现在法国人挡在了前面的路上,这是必须要进行的战斗,更何况大部队此时还在后面。
过了不久普鲁士国王和他的隨从来到了战场附近,也看到了前方的行动。
俄国士兵此时高呼著“乌拉”冲向法军一方,显然他们要把法国人从战场给赶出去,这种勇气也確实震撼了法军。
於是旺达姆选择了让出前方的部份地域,让俄军向前更多一些。
但叶尔莫洛夫这个时候还不愿意就此罢手,他拔出了佩剑,高呼道。
“为了信仰,为了皇上,为了祖国,前进!乌拉!”
靠近他的士兵都在这位胖將军的鼓舞下,向著法国人的阵列发起了衝锋。
近卫军还在继续猛攻,多少也出乎了旺达姆的预料,对手的兵力比他少,哪怕是作为俄国近卫军,战斗力在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比法军的正规部队高太多,不是哪一家的近卫军,都像是老近卫那样,还能够有一些震慑能力。
现在俄军的这种猛攻,就把法国人又给逼退了一段距离。
前线激烈的战况,也很快引起了正在靠近的俄普两国援军的注意。
甚至也包括沙皇本人,他正和巴克莱以及沃尔康斯基出现在行军队列当中,距离战场还有些距离。
“那边是哪一支部队?”
“陛下,是叶尔莫洛夫率领的近卫军,他们是遇到了法国人。”
“要给他们派出援军!”
巴克莱听到了这里,倒是对沙皇本人的进步感到满意。
皇上啊,您就是微操也总算是搞明白情况了。
“陛下,请允许我到前线的部队当中去指挥,调动援军来支援叶尔莫洛夫。”
“很好,带著拉耶夫斯基的掷弹兵和近卫骑兵去吧。康斯坦丁,你要听从巴克莱將军的指挥。”
连自己的弟弟率领的近卫骑兵,亚歷山大都给派了出来,显然他对这场战斗也很重视。
在巴克莱离开他的临时驻地之前,他还拉住了这位將军,简短的说了两句。
“不能够再失败了,先生。”
“陛下,之前在德勒斯登並不是失败。”
不过巴克莱谨慎的性格,他说话的时候,也不会添油加醋的带几句大话进来。
之前法国人在德勒斯登还能够取得辉煌的胜利,只不过也是一贯的,遇事不决就去打奥地利人两下,可是要和俄军硬拼的时候,法国人每一次都感觉非常艰苦,甚至从波兰王位继承战爭的时候就是这样。
巴克莱倒是认为,现在还有击败对手的机会。(本章完)
至於他的精力確实放在军事上,而且屡战屡胜,也是公认的事实。
但是他有时候也喜欢微操,在法军正在追击波希米亚军团的时候,他接到了另外两个方向的报告。
为此,他收拢了军队,但是只是给正在追击的维克托和马尔蒙下达了命令。
之前就分兵的旺达姆,此时还不知道情况,仍然在向著库尔姆开进。
甚至他还真的在前方看到了俄军的身影,於是就下达了命令投入进攻。
在这里他遭遇的,是奥斯特曼-托尔斯泰率领的部队,正在给联军的后撤的俄普联军主力开路,在他身后的是负责指挥近卫军步兵的叶尔莫洛夫。
这也是巴克莱之前的安排的后撤部队,要避免联军的后路,可能被法国人给切断。
毕竟巴克莱知道自己打不过拿破崙,但是对方的行军特点,自己总还是知道的,总是喜欢切断別人的后路,然后发起决战,冲了个稀里哗啦。
只不过这种理想的战况,在拿破崙军事生涯的大小几十次会战,还有其他的战斗当中,並不多见。
俄军这一次撤退,更是提前做好了准备,要奥斯特曼-托尔斯泰和叶尔莫洛夫先行,而且带著精锐部队开路,隨后跟进的是拉耶夫斯基的掷弹兵和康斯坦丁大公亲自指挥的近卫骑兵。
奥斯特曼-托尔斯泰看到了法军以后,立即下令部队从行军的纵队展开,並且也要隨从部队的炮兵寻找有利的射击阵地。
而旺达姆这边就很兴奋,要是在库尔姆击退了俄军的先头部队,大概真的能够用他手上的三万多人,直接把联军给堵死在这里。
这样就是皇帝收缩了兵力,也会重新下令投入战斗,要给联军一个坚决的打击。
也是为了他旺达姆自己,能够有机会得到元帅杖,按照他的功劳,在战场上再获得几次决定性的胜利。
不光是他自己,既然俄军这边已经在撤退,那些法国兵也都渴望建立功勋。
没有皇帝在场的时候,这些人也经常会上头的,总是认为自己能了。
於是,他们就发起进攻,法国人的步兵很快就列阵,双方也只是经过了短暂的接触以后,就爆发了战斗。
甚至叶尔莫洛夫这边还在行军的时候,就已经听到了库尔姆附近的炮声。
“见鬼,前面打起来了。卡尔波夫,带著斥候到前面去看看,都发生了什么?”
这炮声,也听不出来到底是法国的还是俄国的,总是要向前进攻,別管目的是进攻还是撤退。
在更前方败退的一些普军,还有一些没在主战场上的联军,也陆续被旺达姆击败,这也多少让他有了一些轻敌的傲慢情绪。
因此,哪怕是遇到了俄国近卫军,他们也会主动发起进攻。
当面遇到的,还偏偏是近卫军当中资歷比较老的三大团,近卫猎兵此时在侧翼。
然后前方的法军,就体会到了俄军他熟悉的自由射击,很多人都中弹倒下。
原因也不是別的,俄国近卫军毕竟普及了新式武器,而且之前没有经歷战斗,因为德勒斯登的战况,只能够在背后看著前方愚蠢的奥地利人葬送了战局,一直都憋著一肚子的火。
因此,他们在这里遭遇了法军,打的也是颇为卖力,密集的弹雨更是让前排的法军纷纷倒下,不光是线列步兵,也有那些散开的腾跃兵。
这样下来,旺达姆就下令投入火炮支援前线,他也意识到了对手並不算好惹。
大炮开火以后,也直接对著俄军的步兵线列而来。
一时间整个战场都被烟雾给笼罩著,双方的士兵对射,吶喊,中弹倒下,因为受伤而哀嚎的,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有的人似乎喜欢开疆拓土,可是要联想到战场上的环境,没有经歷过的人,大概是另外一种感受。
法国人当中还有不少是新兵,毕竟1812年的远征,造成了太多的损失,就是第1军这样番號在前的部队,达武率领到俄国去的时候有六万人,回来的士兵也寥寥无几,而这些步兵师和步兵团的序號也能够看出来,很多都已经不是那些有经验的老兵队伍。
有法国这边的军官,就看到了年轻人不断倒下,隨后可能也是他们自己。
不过法国兵打了一阵以后,也开始发起了衝击。
奥斯特曼-托尔斯泰看到这种情况,便下令部队坚守阵地,並且把在后面的后备兵给拿出来,在侧翼试图通过火力压制,来让法国人退回去。
不过收效甚微,而且法军的炮兵也在不断的对俄军射击,炮弹从四面八方飞过来。
近视眼的奥斯特曼-托尔斯泰,他也不是第一次在战场上遇到这种危险的情况了,尤其是在博罗季诺,他还先是在白刃战中负伤,之后被法国人的炮兵给送进医院里住了两天院。
这个时候,他也骑在马上鼓舞士气,不过也不会像是叶尔莫洛夫那样拿著一堆勋章。
“弟兄们,这没有什么好怕的,我们要给他们点顏色看看!”
受到鼓励的俄国近卫军,在射击了几轮以后,也开始反过来发动了刺刀衝击,把法国兵往回赶,而且效果还很不错。
奥斯特曼-托尔斯泰也为部下赶跑了法军而高兴,更重要的是叶尔莫洛夫率领著近卫军的后续部队到了。
“萨什卡,看起来法国人没把你怎么样啊?”
“你说法国人?我都看不清楚他们的样子,你知道我是个近视眼。”
叶尔莫洛夫这会儿也没管他的冷笑话,而是准备打马往前,率领后续部队加入战斗。
然后,就是一轮法国炮兵的炮击打了过来,榴弹在人群中开了。
叶尔莫洛夫也被炮弹的碎片击中,不过他人高马大,体格壮硕总也是占些优势的,只不过是弹片擦破了皮,帽子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等他看到奥斯特曼-托尔斯泰的时候,就看到他的马没有什么事情,可是人已经倒在了地上。
“萨什卡!”
他过来看情况的时候,奥斯特曼-托尔斯泰的一条胳膊,被炮弹给击中,虽然现在还连在身体上,但也保不住了。
“不要管我,阿廖沙,继续指挥部队去反击,不要让.”
“你受伤了,不要多说话!”
作为朋友的默契,叶尔莫洛夫总还是有的,他立即回去指挥战斗,这位胖將军也是个副將,虽说总是受伤,可却经常没有什么大碍,还是活蹦乱跳的出现在战场上。
他们这些人当中,只有他自己看到了克里米亚战爭俄国战败的结局,一直到了亚歷山大二世的农奴改革发起时才去世。
至於接下来的事情,那就要靠著叶尔莫洛夫在这里指挥了。
只要近卫军能够在库尔姆顶住法国人的进攻,等到克莱斯特的普军和俄军大部队到达以后,旺达姆就要成了瓮中捉鱉的那个鱉了。
而奥斯特曼-托尔斯泰,他很快就给抬到了野战医院当中。
“阁下,您可要忍著点,我们给您做手术的时候,可是很疼的。要不要酒精?”
“啊,医生。我又不是第一次进医院了,这玩意儿我不要。米沙这小子,写本书还不忘了吹一下契丹神医。”
这位伯爵还不忘了吐槽索洛维约夫,而且点到的例子就是刮骨疗毒。
他这也是要把一条炸坏的胳膊前段给截肢,他的军事生涯大概也就到此为止了,以后还在军队里大概也是在后方的军事总督区,要么也只好让他来当总司令了。
“大人,您要我们做些什么?”
副官和几个抬著他过来的老兵,还询问伯爵有什么要求。
“你们给我唱个歌好了,要一首带劲儿的!”
当兵的也知道,这个手术肯定会很疼,以前他们也不是没有把给炸伤的军官和士兵带下来,在医院那缺乏卫生条件的手术台上把已经保不住的胳膊或者双腿给卸下来的。
长官这个要求,倒有些意料之外。
但也是情理之中,虽然奥斯特曼-托尔斯泰这个瘦子將军,看起来是个文化人,又是个高度近视眼,现代军队都不会要的残次品军人,可是他打仗也很勇猛,不止一次受伤,不久前在包岑的大败当中,还有法国人的子弹从他肩膀上擦过去。
“这”
当兵的没说什么,但是副官已经出去安排了。
奥斯特们-托尔斯泰看到这里,也很满意,他咬牙给了弟兄们一个微笑。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们当兵的可比我更容易中弹。”
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有心思来安慰这些老兵,好像受伤的並不是他。
隨后副官又回来了。
“阁下,歌手已经准备好了。”
“等下,医生”
总之还要有些准备工作,医生把一根缠好了绷带的木棍拿了过来,让伯爵咬住。
没有麻醉剂,他又不喝伏特加,反而要听著步兵团里的歌手在唱歌。
“弟兄们快乐游玩,
喝酒多少也不醉。
歌颂我们的救主,
红太阳也要出来了。
我们在战场上打败了瑞典人,
腓特烈也没偷走我们的胜利。
”
手术也在继续著,奥斯特曼-托尔斯泰虽然在手术台上挣扎,毕竟没有麻醉来截肢很痛苦,但是他一声都没吭出来,医生给他上锯子的时候,多少都有点震惊。
而与此同时的战场上,叶尔莫洛夫聚拢了近卫军部队,准备对著旺达姆的部队发起反击。
他这会儿能够召集的部队不过是一万人而已,而旺达姆有三万多人。
如果是个一般的战场,大概叶尔莫洛夫也不会选择这么硬拼。
可是现在法国人挡在了前面的路上,这是必须要进行的战斗,更何况大部队此时还在后面。
过了不久普鲁士国王和他的隨从来到了战场附近,也看到了前方的行动。
俄国士兵此时高呼著“乌拉”冲向法军一方,显然他们要把法国人从战场给赶出去,这种勇气也確实震撼了法军。
於是旺达姆选择了让出前方的部份地域,让俄军向前更多一些。
但叶尔莫洛夫这个时候还不愿意就此罢手,他拔出了佩剑,高呼道。
“为了信仰,为了皇上,为了祖国,前进!乌拉!”
靠近他的士兵都在这位胖將军的鼓舞下,向著法国人的阵列发起了衝锋。
近卫军还在继续猛攻,多少也出乎了旺达姆的预料,对手的兵力比他少,哪怕是作为俄国近卫军,战斗力在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比法军的正规部队高太多,不是哪一家的近卫军,都像是老近卫那样,还能够有一些震慑能力。
现在俄军的这种猛攻,就把法国人又给逼退了一段距离。
前线激烈的战况,也很快引起了正在靠近的俄普两国援军的注意。
甚至也包括沙皇本人,他正和巴克莱以及沃尔康斯基出现在行军队列当中,距离战场还有些距离。
“那边是哪一支部队?”
“陛下,是叶尔莫洛夫率领的近卫军,他们是遇到了法国人。”
“要给他们派出援军!”
巴克莱听到了这里,倒是对沙皇本人的进步感到满意。
皇上啊,您就是微操也总算是搞明白情况了。
“陛下,请允许我到前线的部队当中去指挥,调动援军来支援叶尔莫洛夫。”
“很好,带著拉耶夫斯基的掷弹兵和近卫骑兵去吧。康斯坦丁,你要听从巴克莱將军的指挥。”
连自己的弟弟率领的近卫骑兵,亚歷山大都给派了出来,显然他对这场战斗也很重视。
在巴克莱离开他的临时驻地之前,他还拉住了这位將军,简短的说了两句。
“不能够再失败了,先生。”
“陛下,之前在德勒斯登並不是失败。”
不过巴克莱谨慎的性格,他说话的时候,也不会添油加醋的带几句大话进来。
之前法国人在德勒斯登还能够取得辉煌的胜利,只不过也是一贯的,遇事不决就去打奥地利人两下,可是要和俄军硬拼的时候,法国人每一次都感觉非常艰苦,甚至从波兰王位继承战爭的时候就是这样。
巴克莱倒是认为,现在还有击败对手的机会。(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