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048 德勒斯登(三)
战斗短暂的停歇当中,君主们已经希望要把军队从前方撤下来,而不是在这里进行无谓的消耗。
对於德勒斯登的袭击,此时看起来也已经没有了意义,撤退也算是明智之举。
然而,此时的联军,他们的传令体系,显然也运转失灵。
从萨克森向南的地形,確实也庇护了联军的行动,他们可以利用山地的地形来避免法军的追击,拿破崙因为这里的地形,也不会追击太远。
他还要考虑背后的两个战略方向,北方军团在柏林以南,而西里西亚军团掩护著俄军的交通线,同时也威胁到他的侧翼,这里的地形又可以让联军快速调动起来。
除此以外,拿破崙在赶赴德勒斯登的途中,也在信號机通讯当中,得知了作为机动军团的奥德河军团的存在。
既然这个军团的行动是如此迅速,规模不大,也不能让拿破崙掉以轻心。
如果联军当中,有人能够下定决心,在这个战场上採取个什么奔袭目標的话,拿破崙爱莱茵邦联的后方,就不会继续稳固下去了。
虽然他派出了达武试图镇压汉堡周围的反抗力量,而且也控制住了北方的要地,然而法军本身要是不能取得一个决定性的胜利,大概就要陷於毁灭。
因此,他总是要下定决心,在这里投入战斗的。
而且拿破崙求战的欲望特別强烈,大概是之前布吕歇尔的避战,已经让他非常恼火。
他决心投入新的队伍加入战斗,只是联军还在继续进攻,这样就只能暂时进行防御。
双方现在都对施瓦岑贝格的行动感到困惑,拿破崙意外的是联军仍然在进攻。
而君主们也並不知道,为什么命令传达下去了,可是行动却如此的缓慢。
为此,还是弗朗茨派了一个副官到拉德茨基这里来了解情况。
“先生,您可以回去转告陛下,就说我们已经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甚至已经发出了光学信號,可是接收的时候出了问题,看起来是普军或者俄军那边消息传递的错误,要么就是別的什么原因!”
因为拉德茨基没法去现场,因此他也只能这么说。
至少他的命令已经传达下去了,但是连奥军这边的进攻都没有停止。
在距离最远的磨坊山上,俄军此时开始用炮兵轰击法军的一號和二號炮台,並且掩护普军发起进攻。
只是各个步兵团包含的猎兵排,嗨哟独立的猎兵部队,在前进过程中,遭遇了法军的猛烈炮火打击。
俄军的猎兵体制本身也比较特殊,他们单独存在有直属於线列步兵营一级的猎兵排,这些人可能是精確射手,也可能是在战场上在自己步兵营的前面像是正规猎兵一样展开,进行骚扰射击或者散兵战。
这或许在敌人缺乏炮火的时候很好用,而且查缺补漏的时候有些用处。
但是法军的炮兵火力,虽然规模上不如俄军,可是要组织起来,其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就是已经被大削,有经验的炮兵在萨拉托夫挖土豆,要么就是烂在俄罗斯的田野里面化为白骨,不少炮兵都是新兵,甚至连他们使用的大炮,这炮架也不是这些年当中陆续烘乾的木材。
这个使用效率,肯定是不行的,炮架开裂,射角也总是出现问题。
以至於法军和俄军在这里大炮对轰的时候,俄军的炮弹会落到市区里去,而法军的炮弹虽然能够打到磨坊山,可是总是落在俄军阵地的前面。
实心弹的话,可能对打击前方俄军步兵有些效果,但是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而市区里面,现在也是德勒斯登的市民都愿意躲在地下室里,避免被俄军的炮火波及。
总之,两边打的都很差。
而奥地利人的正面,法国人因为4號炮台前方的堡垒,还在和奥军进行激烈的爭夺战。
奥地利人夺回了大楼以后,圣西尔因为之前皇帝的指示,也不敢怠慢,於是又派出预备队向前发起反击。
因为有了援军,显然法军也很有底气。
因为不少人的武器受潮,现在奥军士兵也只能更多的和法军来进行白刃战,这对於奥地利人来说也是比较麻烦的。
或许他们的骑兵部队擅长这个,匈牙利掷弹兵也不害怕这种行动。
但是標准的奥军德意志和波希米亚部队,都会在白刃战当中叫苦不迭。
只是奥军掷弹兵多少还是精选部队,勉强顶住了法军的打击,但是也不得不暂时放弃大楼来进行重组。
此时的情况,看起来也要比上午好的多。
圣西尔於是加强了三號和四號炮台的防御,这两个地方在联军的火力交叉当中,也很容易遭到打击。
而且施瓦岑贝格在奥军的前沿,他的命令没有传达下去,也不知道是出於什么目的。
总是就奥军现在这个行动缓慢,还到处都是破绽,很难说他们都在搞什么。
弗朗茨皇帝,甚至都萌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如果战况恶化到一定程度,这一次战爭奥地利到底还要不要参与。
要是跑的比较早,大概拿破崙也不会找他们的麻烦,不过因为没有联姻保障,也很难说又会发生什么。
因此他居然是这个时候能够硬著头皮,还在这里坚持行动的。
至於奥地利人背地里的小动作,也很难说他们都在干什么。
这边联军內部出现的问题,也是中枢瘫痪,甚至本来不主张进攻的俄军一方,这个时候进攻反而是最积极的。
就这个体制问题下来,索洛维约夫好在是单独率领个小军团在行动,要是在这里,那可有他受的。
对於这一点,俄军內部其实也有些说法的。
巴克莱一直就没有把预备队投入到战场上,甚至还安排下去了,拉耶夫斯基率领掷弹兵在前线不动,近卫军此时留在最后。
一旦情况不妙,那么联军总还能够找到一条退路。
谁知道法国人是不是要进行迂迴呢?
巴克莱和施瓦岑贝格不同的地方,大概就是他这是谨慎,而不是谨慎到看起来有些无能。
毕竟让拿破崙知道了,施瓦岑贝格当联军的总司令,总是个挺有意思的笑话。
同时,他也听到了在后方的军官们议论纷纷。
“以前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还活著的时候,他只要坐在这里,大家就是有爭论,也不会这样毫无作为。”
“.可我们还是在追击的时候,太过谨慎”
几个军官的討论当中,也听到了叶尔莫洛夫的说法。
“我们反对那位老人,可是现在证明,他是正確的。”
巴克莱並不打算参与其中,这些波兰裔和俄裔的军官不欢迎他这个“德国佬”,德裔那边也总是找他这个“苏格兰人”的麻烦。
能够支撑他的,大概就是几个老朋友,还有沙皇本人的信任。
他想到的,其实已经是要留后路了,维根斯坦在前面打的怎么样,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作用。
只要法国人做好了准备,他们的反击要是能够得手,那么一切都完了。
联军此时也只是得到了北方军团获胜的消息,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麦克唐纳追击布吕歇尔过河的事情,也是同一天发生的,而他的惨败还是正在进行时,甚至此时还没有搞清楚,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战局都没有確定。
大概法军和俄军在德勒斯登激烈炮战的同时,布吕歇尔那边此时还是骑兵激烈交战的阶段。
因此,双方要交战,现在还是拼尽全力的。
只是战斗也一直都在僵持当中,没有什么进展。
拿破崙现在就看准了机会,他在结束了和萨克森国王的会谈以后,就亲自开始指挥军队,调动正在城內的近卫军。
反而是老近卫被安排在了街垒里面,如果真的出现什么意外,他们反而能够坚持住。
与此同时,拿破崙要安排繆拉的骑兵,还有六个步兵师的部队,向著奥军这一侧发起攻击。
而內伊和莫蒂埃,要指挥著青年近卫军,还有后续进入城內的法军,向著俄军和普军这一侧发起反击。
看起来这个部署,因为精锐部队被均匀的“铺设”在了几个方向上,到像是没有辅助攻击,全都是主攻。
这样下来的话,也是另外一番景象。
“陛下,这样的安排.”
“您不需要担心,贝尔蒂埃,只要把命令都传达下去就好了。俄国人已经在那边的风车下面一天了,他们这样和普鲁士人一直对於园这一侧进行攻击,並没有什么效果。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炮兵打击敌人,削弱他们的前方。等到繆拉的骑兵对奥地利人展开进攻的时候,我们从三个方向一起反击。莫蒂埃要把俄国人从那个该死的风车下面给赶出去,至於普鲁士人,他们自然就会在我们的打击下,从这个萨克森的王家园被赶出去。”
甚至拿破崙都没有提到奥地利人,他经常会取笑这些人,当初他的威望,就是靠著奥地利人刷起来的。
要是叫真,还是要谢谢他们嘞!
那些奥军在前线的行动,確实也是徒劳无功。
而拿破崙现在计划的,就是要反击,积极的把敌人从这里给赶出去,不要给他们在德勒斯登城下留下任何的机会。
虽说他们已经打到了在夹角上那个三號炮台的下面,甚至正在採取什么手段,要真正的夺取这里。
施瓦岑贝格现在看到三號炮台方向的战况,也是愁眉紧锁,他甚至已经知道了法国人的援军到了,拿破崙只要行动起来,他们这里大概也遭不住。
可是进攻仍然在继续,一旁给的拉德茨基看著他,也很奇怪为什么总司令就是不下达一个强调之前命令的指示。
他作为参谋长,也只能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不是真正的代替施瓦岑贝格来指挥。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很快也听到了法军那边炮兵的怒吼。
显然从几个方向上,拿破崙要採取行动了。
繆拉的骑兵在腓特烈施塔德,他们已经对那里的普鲁士和奥地利步兵发起了攻击。
虽然法军的骑兵更少,但是其中有不少德意志诸侯的骑兵,加上已经集中起来的法军重骑兵最后这点精锐,反而很有气势。
一些普法尔茨骑兵想要阻拦法军骑兵的衝锋,但是很快就和波兰枪骑兵们遭遇了。
虽说枪骑兵有很多麻烦的地方,包括训练繁琐,骑枪的使用不便,以及.
索洛维约夫就很不喜欢带著枪骑兵加入战斗,他那里哪怕是最精锐的乌兰枪骑兵都不会用的。
不过波兰这地方,到处都是这个,而且技艺纯熟。
普法尔茨骑兵很快就被击退,后续的奥军和普军骑兵也很难抵挡,混战当中联军的骑兵虽然数量不少,但是各自分散在几个战场上。
倒是繆拉这个莽夫的衝击,看起来就很有作用。
除了他率领的重骑兵以外,还有第10轻骑兵师。
人数虽然不够多,但是气势在这里。
联军的步兵现在也遭遇了衝击,尤其是倒霉的轻步兵。
前面的骑兵被衝散以后,还导致了本方步兵的混乱。
以至於一些步兵营,乾脆连方阵都没有来得及组织。
这样的情况下,也只能被衝过来的法军骑兵连续收割。
左翼的联军,很快也就顶不住了。
拿破崙对於这一次衝击的效果大喜过望,他本来也就是要让奥地利人退却,只是没想到效果如此出眾。
“看起来我们已经可以把部队都推上去了,但老近卫还是不动。”
“陛下,那么三號炮台下面的奥地利人呢?”
“那些傢伙,要他们见鬼去吧,我以前说过从来不吃小拼盘!”
能够在战场上掌握局面的人,就是这样的自信,甚至看起来他的部队能够在这个晚上,就把联军的左翼都给衝垮。
可是因为奥军预备队一直在一线部队身后,暂时挡住了法军骑兵的进攻,繆拉也只能让已经衝锋过一次的骑兵回撤。
他是莽夫,总被说成没脑子,但是也不至於现在看不清楚局面。
而联军在这一天的霉运,看起来还没有结束。(本章完)
对於德勒斯登的袭击,此时看起来也已经没有了意义,撤退也算是明智之举。
然而,此时的联军,他们的传令体系,显然也运转失灵。
从萨克森向南的地形,確实也庇护了联军的行动,他们可以利用山地的地形来避免法军的追击,拿破崙因为这里的地形,也不会追击太远。
他还要考虑背后的两个战略方向,北方军团在柏林以南,而西里西亚军团掩护著俄军的交通线,同时也威胁到他的侧翼,这里的地形又可以让联军快速调动起来。
除此以外,拿破崙在赶赴德勒斯登的途中,也在信號机通讯当中,得知了作为机动军团的奥德河军团的存在。
既然这个军团的行动是如此迅速,规模不大,也不能让拿破崙掉以轻心。
如果联军当中,有人能够下定决心,在这个战场上採取个什么奔袭目標的话,拿破崙爱莱茵邦联的后方,就不会继续稳固下去了。
虽然他派出了达武试图镇压汉堡周围的反抗力量,而且也控制住了北方的要地,然而法军本身要是不能取得一个决定性的胜利,大概就要陷於毁灭。
因此,他总是要下定决心,在这里投入战斗的。
而且拿破崙求战的欲望特別强烈,大概是之前布吕歇尔的避战,已经让他非常恼火。
他决心投入新的队伍加入战斗,只是联军还在继续进攻,这样就只能暂时进行防御。
双方现在都对施瓦岑贝格的行动感到困惑,拿破崙意外的是联军仍然在进攻。
而君主们也並不知道,为什么命令传达下去了,可是行动却如此的缓慢。
为此,还是弗朗茨派了一个副官到拉德茨基这里来了解情况。
“先生,您可以回去转告陛下,就说我们已经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甚至已经发出了光学信號,可是接收的时候出了问题,看起来是普军或者俄军那边消息传递的错误,要么就是別的什么原因!”
因为拉德茨基没法去现场,因此他也只能这么说。
至少他的命令已经传达下去了,但是连奥军这边的进攻都没有停止。
在距离最远的磨坊山上,俄军此时开始用炮兵轰击法军的一號和二號炮台,並且掩护普军发起进攻。
只是各个步兵团包含的猎兵排,嗨哟独立的猎兵部队,在前进过程中,遭遇了法军的猛烈炮火打击。
俄军的猎兵体制本身也比较特殊,他们单独存在有直属於线列步兵营一级的猎兵排,这些人可能是精確射手,也可能是在战场上在自己步兵营的前面像是正规猎兵一样展开,进行骚扰射击或者散兵战。
这或许在敌人缺乏炮火的时候很好用,而且查缺补漏的时候有些用处。
但是法军的炮兵火力,虽然规模上不如俄军,可是要组织起来,其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就是已经被大削,有经验的炮兵在萨拉托夫挖土豆,要么就是烂在俄罗斯的田野里面化为白骨,不少炮兵都是新兵,甚至连他们使用的大炮,这炮架也不是这些年当中陆续烘乾的木材。
这个使用效率,肯定是不行的,炮架开裂,射角也总是出现问题。
以至於法军和俄军在这里大炮对轰的时候,俄军的炮弹会落到市区里去,而法军的炮弹虽然能够打到磨坊山,可是总是落在俄军阵地的前面。
实心弹的话,可能对打击前方俄军步兵有些效果,但是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而市区里面,现在也是德勒斯登的市民都愿意躲在地下室里,避免被俄军的炮火波及。
总之,两边打的都很差。
而奥地利人的正面,法国人因为4號炮台前方的堡垒,还在和奥军进行激烈的爭夺战。
奥地利人夺回了大楼以后,圣西尔因为之前皇帝的指示,也不敢怠慢,於是又派出预备队向前发起反击。
因为有了援军,显然法军也很有底气。
因为不少人的武器受潮,现在奥军士兵也只能更多的和法军来进行白刃战,这对於奥地利人来说也是比较麻烦的。
或许他们的骑兵部队擅长这个,匈牙利掷弹兵也不害怕这种行动。
但是標准的奥军德意志和波希米亚部队,都会在白刃战当中叫苦不迭。
只是奥军掷弹兵多少还是精选部队,勉强顶住了法军的打击,但是也不得不暂时放弃大楼来进行重组。
此时的情况,看起来也要比上午好的多。
圣西尔於是加强了三號和四號炮台的防御,这两个地方在联军的火力交叉当中,也很容易遭到打击。
而且施瓦岑贝格在奥军的前沿,他的命令没有传达下去,也不知道是出於什么目的。
总是就奥军现在这个行动缓慢,还到处都是破绽,很难说他们都在搞什么。
弗朗茨皇帝,甚至都萌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如果战况恶化到一定程度,这一次战爭奥地利到底还要不要参与。
要是跑的比较早,大概拿破崙也不会找他们的麻烦,不过因为没有联姻保障,也很难说又会发生什么。
因此他居然是这个时候能够硬著头皮,还在这里坚持行动的。
至於奥地利人背地里的小动作,也很难说他们都在干什么。
这边联军內部出现的问题,也是中枢瘫痪,甚至本来不主张进攻的俄军一方,这个时候进攻反而是最积极的。
就这个体制问题下来,索洛维约夫好在是单独率领个小军团在行动,要是在这里,那可有他受的。
对於这一点,俄军內部其实也有些说法的。
巴克莱一直就没有把预备队投入到战场上,甚至还安排下去了,拉耶夫斯基率领掷弹兵在前线不动,近卫军此时留在最后。
一旦情况不妙,那么联军总还能够找到一条退路。
谁知道法国人是不是要进行迂迴呢?
巴克莱和施瓦岑贝格不同的地方,大概就是他这是谨慎,而不是谨慎到看起来有些无能。
毕竟让拿破崙知道了,施瓦岑贝格当联军的总司令,总是个挺有意思的笑话。
同时,他也听到了在后方的军官们议论纷纷。
“以前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还活著的时候,他只要坐在这里,大家就是有爭论,也不会这样毫无作为。”
“.可我们还是在追击的时候,太过谨慎”
几个军官的討论当中,也听到了叶尔莫洛夫的说法。
“我们反对那位老人,可是现在证明,他是正確的。”
巴克莱並不打算参与其中,这些波兰裔和俄裔的军官不欢迎他这个“德国佬”,德裔那边也总是找他这个“苏格兰人”的麻烦。
能够支撑他的,大概就是几个老朋友,还有沙皇本人的信任。
他想到的,其实已经是要留后路了,维根斯坦在前面打的怎么样,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作用。
只要法国人做好了准备,他们的反击要是能够得手,那么一切都完了。
联军此时也只是得到了北方军团获胜的消息,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麦克唐纳追击布吕歇尔过河的事情,也是同一天发生的,而他的惨败还是正在进行时,甚至此时还没有搞清楚,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战局都没有確定。
大概法军和俄军在德勒斯登激烈炮战的同时,布吕歇尔那边此时还是骑兵激烈交战的阶段。
因此,双方要交战,现在还是拼尽全力的。
只是战斗也一直都在僵持当中,没有什么进展。
拿破崙现在就看准了机会,他在结束了和萨克森国王的会谈以后,就亲自开始指挥军队,调动正在城內的近卫军。
反而是老近卫被安排在了街垒里面,如果真的出现什么意外,他们反而能够坚持住。
与此同时,拿破崙要安排繆拉的骑兵,还有六个步兵师的部队,向著奥军这一侧发起攻击。
而內伊和莫蒂埃,要指挥著青年近卫军,还有后续进入城內的法军,向著俄军和普军这一侧发起反击。
看起来这个部署,因为精锐部队被均匀的“铺设”在了几个方向上,到像是没有辅助攻击,全都是主攻。
这样下来的话,也是另外一番景象。
“陛下,这样的安排.”
“您不需要担心,贝尔蒂埃,只要把命令都传达下去就好了。俄国人已经在那边的风车下面一天了,他们这样和普鲁士人一直对於园这一侧进行攻击,並没有什么效果。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炮兵打击敌人,削弱他们的前方。等到繆拉的骑兵对奥地利人展开进攻的时候,我们从三个方向一起反击。莫蒂埃要把俄国人从那个该死的风车下面给赶出去,至於普鲁士人,他们自然就会在我们的打击下,从这个萨克森的王家园被赶出去。”
甚至拿破崙都没有提到奥地利人,他经常会取笑这些人,当初他的威望,就是靠著奥地利人刷起来的。
要是叫真,还是要谢谢他们嘞!
那些奥军在前线的行动,確实也是徒劳无功。
而拿破崙现在计划的,就是要反击,积极的把敌人从这里给赶出去,不要给他们在德勒斯登城下留下任何的机会。
虽说他们已经打到了在夹角上那个三號炮台的下面,甚至正在採取什么手段,要真正的夺取这里。
施瓦岑贝格现在看到三號炮台方向的战况,也是愁眉紧锁,他甚至已经知道了法国人的援军到了,拿破崙只要行动起来,他们这里大概也遭不住。
可是进攻仍然在继续,一旁给的拉德茨基看著他,也很奇怪为什么总司令就是不下达一个强调之前命令的指示。
他作为参谋长,也只能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不是真正的代替施瓦岑贝格来指挥。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很快也听到了法军那边炮兵的怒吼。
显然从几个方向上,拿破崙要採取行动了。
繆拉的骑兵在腓特烈施塔德,他们已经对那里的普鲁士和奥地利步兵发起了攻击。
虽然法军的骑兵更少,但是其中有不少德意志诸侯的骑兵,加上已经集中起来的法军重骑兵最后这点精锐,反而很有气势。
一些普法尔茨骑兵想要阻拦法军骑兵的衝锋,但是很快就和波兰枪骑兵们遭遇了。
虽说枪骑兵有很多麻烦的地方,包括训练繁琐,骑枪的使用不便,以及.
索洛维约夫就很不喜欢带著枪骑兵加入战斗,他那里哪怕是最精锐的乌兰枪骑兵都不会用的。
不过波兰这地方,到处都是这个,而且技艺纯熟。
普法尔茨骑兵很快就被击退,后续的奥军和普军骑兵也很难抵挡,混战当中联军的骑兵虽然数量不少,但是各自分散在几个战场上。
倒是繆拉这个莽夫的衝击,看起来就很有作用。
除了他率领的重骑兵以外,还有第10轻骑兵师。
人数虽然不够多,但是气势在这里。
联军的步兵现在也遭遇了衝击,尤其是倒霉的轻步兵。
前面的骑兵被衝散以后,还导致了本方步兵的混乱。
以至於一些步兵营,乾脆连方阵都没有来得及组织。
这样的情况下,也只能被衝过来的法军骑兵连续收割。
左翼的联军,很快也就顶不住了。
拿破崙对於这一次衝击的效果大喜过望,他本来也就是要让奥地利人退却,只是没想到效果如此出眾。
“看起来我们已经可以把部队都推上去了,但老近卫还是不动。”
“陛下,那么三號炮台下面的奥地利人呢?”
“那些傢伙,要他们见鬼去吧,我以前说过从来不吃小拼盘!”
能够在战场上掌握局面的人,就是这样的自信,甚至看起来他的部队能够在这个晚上,就把联军的左翼都给衝垮。
可是因为奥军预备队一直在一线部队身后,暂时挡住了法军骑兵的进攻,繆拉也只能让已经衝锋过一次的骑兵回撤。
他是莽夫,总被说成没脑子,但是也不至於现在看不清楚局面。
而联军在这一天的霉运,看起来还没有结束。(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