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020 战况不利就要开溜
这场战斗显然不怎么样,甚至联军的后勤系统都是一片混乱。
使用的火药和弹药基本上可以通用的情况下,这些滑膛枪和前装火炮本来应该是可以通用的,但是两军的后勤体系却有些问题,一时间俄军这边的炮弹供应中断,加上普军的阵地靠前,他们的炮兵在打了一阵,阻击了法军青年近卫军的攻势以后,也差不多打光了炮弹,不得不离开前线。
剩下的地方,也就是大格尔申村了。
除了留下来坚守村庄的普军以外,大部分部队这个时候已经退出了战场。
联军这边现在討论的问题,就是要不要撤退。
真正的从吕岑的战场上撤退的话,也不过是一个比较小的失败罢了。
可是对於法国人来说,只要控制了战场,哪怕是贏得並不痛快,像是瓦格拉姆和博罗季诺那样,只要控制了战场就能够宣称他们的胜利。
留下来继续战斗,可能要面临不少的麻烦。
拿破崙那边在夜间点起火把,对於法军的士兵也有些鼓励的演讲。
“士兵们!对你们的表现我表示由衷的喜悦!你们没有辜负我的期望!由於你们自觉服从命令,英勇作战,完成了所赋与的一切作战任务。在举世闻名的5月2日,你们打垮了俄皇亚歷山大和普鲁士国王指挥的联军。你们给法兰西光荣的鹰旗增添了新的光彩。吕岑会战將高踞於奥斯特里茨、弗里德兰和莫斯科诸战役之列”
好傢伙,他说话的时候,可能还把博罗季诺当成胜利呢,当然了法国报纸的安排,大概也会把他的讲话给弄成这样,倒是俄国的报纸大概因为拿到的二手消息比一手消息快,反而转述的总是別人家的报导。
而联军这边,情况显然也很不乐观。
似乎他们要是在战场上的动作更快一些,就能够保证大格尔申村以外的地方在手中,这一场战斗的胜利属於谁,那时还未可知。
托尔马索夫晚上就找来了索洛维约夫,想要和他聊聊。
“米沙,这个时候把你叫来,不耽误你休息吧?”
“没事的,不知道您要谈些什么。”
“皇上对於总司令的选择,我们都知道有些问题,如今在战斗中失败,我们也很难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记得你曾经提到过,奥地利人”
“奥地利人在这种时候不会加入的,亚歷山大·彼德罗维奇,他们不会加入的,有了好处他们才会来。在义大利的时候,就是因为他们贪图过去奥属尼德兰的好处,最后让大元帅和梅拉斯元帅率领的联军好不容易取得的优势丟掉,结果就是前功尽弃。”
“可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我们的军队就是如此,联军意味著不是用同一种形式来战斗的,指挥军队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的医疗系统,后勤系统乃至指挥系统都不一样,让两支军队一起行动,这就是个灾难。但是单独的力量又不足以击败法国人。如果能够在几个战场上,分散法国人的兵力,並且击败他们的侧翼军团,让拿破崙疲於奔命,大概我们还有些机会。”
托尔马索夫听了他说的,也很不乐观,也就嘆了口气。
“过一段时间,大概我也不会在军队里了,我向皇上提出了意见,对於现在的安排很是不满,可是又没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这一切。”
托尔马索夫大概也对战爭不抱什么希望了,而且他年纪也不小了,过了六十岁的人,也不是哪一个都像是之前索洛维约夫见识的那些老將一样精力充沛。
至於他萌生去意,找的藉口虽然是健康原因,可是实际上是对於目前安排的不满。
尤其是沙皇的任命,维根斯坦显然也不是那么適合作为总司令的。
两人继续聊天的时候,索洛维约夫也知道了,俄军內部对於维根斯坦的表现很不满意。
甚至比巴克莱那个时候还要糟糕,巴克莱的战略规划大家最后还是认可的,而维根斯坦现在只是让大家都不满意而已。
从战略到战术都是,而且军队的调度如此,確实也很是问题。
“可我还很年轻,路可能还很长,我不能像是您那样远离军队。而且现在这个时候,確实也很不適合离开。”
“你是有才华的,米沙,这样的天赋还真的应该留在军队当中,要改变现在的状態,也需要更多人去做事。我现在也是骑兵上將,得到了最高级別的勋章,这个地位也足够了,战爭的胜利与失败与否,只要是我们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击败了法国人,把他们赶出来,最后也是一场胜利。或许库图佐夫是对的,之前也不只有一个人来赞同他的战略。”
“包括我也是,可现在只能撤退。虽然这样对士气很有影响,但是我们的军队也不能够继续冒险。留在这里的话,如果还是在大格尔申村,那一定就会失败。”
而且是非常惨痛的失败,索洛维约夫心里清楚,他也是知道托尔马索夫现在因为意见不能被採纳,也就给了沙皇一个台阶下,回到国內去算是对维根斯坦的不满。
而沙皇也清楚这一点,他给托尔马索夫安排了国务委员的职务,除此以外还许诺將来由他来担任某地总督。
资格老確实也有好处,而其他人还要继续。
表达不满的將领確实也有不少。
他这边也没有回到普军的营地里去,而是回来见到了自己的副官和勤务兵们。
“老爷,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你们收拾好行李,等到大军要启程的时候,我们要在掷弹兵纵队里面,跟隨大军往东撤退。”
彼佳对这个事情很不理解,当然他这一天也一直听著索洛维约夫和沙恩霍斯特对话,还几次转移了阵地,情况似乎还不是那么糟糕。
“阁下,现在看起来还能打啊。”
“你还是小孩子,能看出来战局变化么?”
“您像是我这个年纪的时候.”
“我那会儿也是副官,彼佳。可是两年以后跟著大元帅第一次出征的时候,才积累了一些军事经验,从那以后我也知道了应该怎样打仗,能够判断战场的形势。如果今天晚上不走的话,明天可能会是一场惨痛的失利。以后就不要想著去打败法国人了!”
他说的也很是明確,现在既然已经加入战场,就要考虑怎么最后打贏。
当然了,要是都像是今天这样,以后大概也都是失败,光是军队调动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至少普鲁士人真的玩命,那些奥地利人肚子里么,经常是一肚子坏水,而且还是又蠢又坏的那种。
虽然他在奥地利有朋友,但是考虑到梅特涅这个坏蛋,睡了自己师兄的老婆,又给自己的朋友养蛊,让他亲近奥地利,可以说也没说错。
他们要是来了,还不知道要闹多大的问题呢。
隨后,他看著自己的勤务兵,普罗霍尔大叔的孙子瓦洛佳。
“你去弄些药品来,瓦洛佳,我们没准什么时候能用上,都放在急救包里。”
“是,老爷。”
这小子跟他爷爷比起来,透著一股子鬼机灵,大概也是因为年轻或者是一种乡下人的朴实和狡猾。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索洛维约夫心里也没底,他知道军队这一次撤退,直接往德勒斯登方向而去,也是因为莱比锡的丟失。
战场上没能够得利,联军的部署又比较分散,法国人又都在靠近当中,各方面的情况都极端不利。
这个时候,也只有开溜了。
俄军这边的士气就不是很高,索洛维约夫虽然是色楞格团的团主,也算是继承他岳父这一脉的一些象徵性的兵权,可是还是更愿意和掷弹兵在一起,这里面至少有两个团以前他都在那里服役过,还是很有感情的。
甚至他又遇到了伊戈尔
“经歷这么多战斗,这里也都是些新面孔了。你倒是不赖,现在也当上了军士,要是当上少尉,那也算是个军官老爷了。”
“您这么说.我也是运气好,老傢伙们因为伤病没有归队的太多,我这样的老兵就算是能当个军士,也就是凭著手里的步枪和刺刀。还有啊,大人,以后还是少打点这样的窝囊仗,要是在博罗季诺那样,我们损失了很多人,但是大家还都有精气神儿!要是这样,就在那里乾等著,最后要不是我们那边的大人让我们加入战斗,怕是还更糟糕。”
“我听说了,你们的新旅长摆出来散兵线虚张声势,装作自己一个旅是一个师,让法国人在散兵线前面退却。这倒是用兵的好办法,尤其咱们的步枪打的又快又准。”
“光是打死几个法国佬也没用,要是能打贏才好。像是大元帅还在的时候,我那会儿还是新兵,但是团里面听说跟著他老人家出征,也都觉得自己能打贏。在巴尔干跟著大人您的时候,我们把十万土耳其人都给赶到河里去淹死,这辈子就没打过这么痛快的仗。”
虽然说这个数,伊戈尔说的总是有些夸张。
索洛维约夫倒是愿意听他抱怨,老兵当中,跟自己混的熟,还愿意讲话的已经不多了。
连莫斯科团的队伍当中,也充斥著不少新面孔,甚至可能是他在华沙的时候补充过来的新兵。
而且伊戈尔还没说完,甚至说的可能还是大实话。
“要是把司令部里的德国佬都给赶走了,没准我们还能打胜仗,倒是您那些当参谋的德国佬,他们还算有本事的,结果一个个都回家了。这真没有道理可讲!”
显然他也很是不满,也是通过跟自己的老长官讲话来发泄怨气。
“但现在就是这样,你只管好好打仗,到了巴黎我们才算是结束,要不然我那个亲戚,皇上的妹夫,他就不会消停的,总是会变出来军队和我们好好的打一架。”
“要这么说,您跟皇上也是亲戚了?”
当兵的说到这里,难免也会吹口哨。
虽然“沙皇小父亲”在他们的心目中地位很高,不过开他玩笑总在军队中算是可以的,只要不是那种攻击性的话语。
要这么说,倒也没错,索洛维约夫和玛利亚也有著甩不掉的情人关係
至於以后自己的儿子长大了,要娶了沙皇的女儿,结成亲家,现在还不能说,毕竟孩子们都还小,也只是有个订婚的意向罢了。
伊戈尔倒是没说亲戚的事情,但是这些新兵,他们要说话的时候,那就是真相了。
“可也就是这样,这层亲戚关係,那要拐了多少个弯呢?”
“是挺远,不过也有近的,尼古拉殿下前段时间跟著您当副官,他可是您从小带出来的学生啊。”
俄语里“学生”的语境,要是养在家里的,可能是“私生子”。
“你们这么说,就有些粗线条了。”
但也没错,尼古拉拿著他的课本,按照他制订的学习计划,至少也还能够明白些道理。而且前段时间在自己身边,也见识了民政和军政的內容,在沙皇的司令部里见识了前线的战况,算是有认识了。
亚歷山大也是担心些问题,除了四弟米哈伊尔年纪小没带来,三兄弟都在这里。
康斯坦丁是自己的辅助没有问题,他一直忠心耿耿,而且无心皇位,他也是心知肚明的。
而尼古拉的话,总是要让他有些见识的。
自己年轻的时候和拉哈尔普先生学的还不够,但是也总是能够掌握一些知识的。
要像是一些人那样,没有做好成为君主的准备,就被推上了那个位置,这样肯定不好。
因此,他才让尼古拉也到这里来。
而弟弟在这里表现也不错,甚至也能够意识到是自家军队调度出了问题。
尼古拉是战场的菜鸟,他能够有这个见识,教育合格且不说,另外一方面大概就是问题真的很大了。
可適合来接任的將领,本尼格森此时赋閒,巴克莱带著后续部队正在赶路,朗热隆去了西里西亚围攻几个波兰人把守的要塞,托尔马索夫看起来是要撂挑子不干,也就给他个地位很高的閒差.
这仗,还是要硬著头皮打下去的。(本章完)
使用的火药和弹药基本上可以通用的情况下,这些滑膛枪和前装火炮本来应该是可以通用的,但是两军的后勤体系却有些问题,一时间俄军这边的炮弹供应中断,加上普军的阵地靠前,他们的炮兵在打了一阵,阻击了法军青年近卫军的攻势以后,也差不多打光了炮弹,不得不离开前线。
剩下的地方,也就是大格尔申村了。
除了留下来坚守村庄的普军以外,大部分部队这个时候已经退出了战场。
联军这边现在討论的问题,就是要不要撤退。
真正的从吕岑的战场上撤退的话,也不过是一个比较小的失败罢了。
可是对於法国人来说,只要控制了战场,哪怕是贏得並不痛快,像是瓦格拉姆和博罗季诺那样,只要控制了战场就能够宣称他们的胜利。
留下来继续战斗,可能要面临不少的麻烦。
拿破崙那边在夜间点起火把,对於法军的士兵也有些鼓励的演讲。
“士兵们!对你们的表现我表示由衷的喜悦!你们没有辜负我的期望!由於你们自觉服从命令,英勇作战,完成了所赋与的一切作战任务。在举世闻名的5月2日,你们打垮了俄皇亚歷山大和普鲁士国王指挥的联军。你们给法兰西光荣的鹰旗增添了新的光彩。吕岑会战將高踞於奥斯特里茨、弗里德兰和莫斯科诸战役之列”
好傢伙,他说话的时候,可能还把博罗季诺当成胜利呢,当然了法国报纸的安排,大概也会把他的讲话给弄成这样,倒是俄国的报纸大概因为拿到的二手消息比一手消息快,反而转述的总是別人家的报导。
而联军这边,情况显然也很不乐观。
似乎他们要是在战场上的动作更快一些,就能够保证大格尔申村以外的地方在手中,这一场战斗的胜利属於谁,那时还未可知。
托尔马索夫晚上就找来了索洛维约夫,想要和他聊聊。
“米沙,这个时候把你叫来,不耽误你休息吧?”
“没事的,不知道您要谈些什么。”
“皇上对於总司令的选择,我们都知道有些问题,如今在战斗中失败,我们也很难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记得你曾经提到过,奥地利人”
“奥地利人在这种时候不会加入的,亚歷山大·彼德罗维奇,他们不会加入的,有了好处他们才会来。在义大利的时候,就是因为他们贪图过去奥属尼德兰的好处,最后让大元帅和梅拉斯元帅率领的联军好不容易取得的优势丟掉,结果就是前功尽弃。”
“可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我们的军队就是如此,联军意味著不是用同一种形式来战斗的,指挥军队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的医疗系统,后勤系统乃至指挥系统都不一样,让两支军队一起行动,这就是个灾难。但是单独的力量又不足以击败法国人。如果能够在几个战场上,分散法国人的兵力,並且击败他们的侧翼军团,让拿破崙疲於奔命,大概我们还有些机会。”
托尔马索夫听了他说的,也很不乐观,也就嘆了口气。
“过一段时间,大概我也不会在军队里了,我向皇上提出了意见,对於现在的安排很是不满,可是又没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这一切。”
托尔马索夫大概也对战爭不抱什么希望了,而且他年纪也不小了,过了六十岁的人,也不是哪一个都像是之前索洛维约夫见识的那些老將一样精力充沛。
至於他萌生去意,找的藉口虽然是健康原因,可是实际上是对於目前安排的不满。
尤其是沙皇的任命,维根斯坦显然也不是那么適合作为总司令的。
两人继续聊天的时候,索洛维约夫也知道了,俄军內部对於维根斯坦的表现很不满意。
甚至比巴克莱那个时候还要糟糕,巴克莱的战略规划大家最后还是认可的,而维根斯坦现在只是让大家都不满意而已。
从战略到战术都是,而且军队的调度如此,確实也很是问题。
“可我还很年轻,路可能还很长,我不能像是您那样远离军队。而且现在这个时候,確实也很不適合离开。”
“你是有才华的,米沙,这样的天赋还真的应该留在军队当中,要改变现在的状態,也需要更多人去做事。我现在也是骑兵上將,得到了最高级別的勋章,这个地位也足够了,战爭的胜利与失败与否,只要是我们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击败了法国人,把他们赶出来,最后也是一场胜利。或许库图佐夫是对的,之前也不只有一个人来赞同他的战略。”
“包括我也是,可现在只能撤退。虽然这样对士气很有影响,但是我们的军队也不能够继续冒险。留在这里的话,如果还是在大格尔申村,那一定就会失败。”
而且是非常惨痛的失败,索洛维约夫心里清楚,他也是知道托尔马索夫现在因为意见不能被採纳,也就给了沙皇一个台阶下,回到国內去算是对维根斯坦的不满。
而沙皇也清楚这一点,他给托尔马索夫安排了国务委员的职务,除此以外还许诺將来由他来担任某地总督。
资格老確实也有好处,而其他人还要继续。
表达不满的將领確实也有不少。
他这边也没有回到普军的营地里去,而是回来见到了自己的副官和勤务兵们。
“老爷,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你们收拾好行李,等到大军要启程的时候,我们要在掷弹兵纵队里面,跟隨大军往东撤退。”
彼佳对这个事情很不理解,当然他这一天也一直听著索洛维约夫和沙恩霍斯特对话,还几次转移了阵地,情况似乎还不是那么糟糕。
“阁下,现在看起来还能打啊。”
“你还是小孩子,能看出来战局变化么?”
“您像是我这个年纪的时候.”
“我那会儿也是副官,彼佳。可是两年以后跟著大元帅第一次出征的时候,才积累了一些军事经验,从那以后我也知道了应该怎样打仗,能够判断战场的形势。如果今天晚上不走的话,明天可能会是一场惨痛的失利。以后就不要想著去打败法国人了!”
他说的也很是明確,现在既然已经加入战场,就要考虑怎么最后打贏。
当然了,要是都像是今天这样,以后大概也都是失败,光是军队调动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至少普鲁士人真的玩命,那些奥地利人肚子里么,经常是一肚子坏水,而且还是又蠢又坏的那种。
虽然他在奥地利有朋友,但是考虑到梅特涅这个坏蛋,睡了自己师兄的老婆,又给自己的朋友养蛊,让他亲近奥地利,可以说也没说错。
他们要是来了,还不知道要闹多大的问题呢。
隨后,他看著自己的勤务兵,普罗霍尔大叔的孙子瓦洛佳。
“你去弄些药品来,瓦洛佳,我们没准什么时候能用上,都放在急救包里。”
“是,老爷。”
这小子跟他爷爷比起来,透著一股子鬼机灵,大概也是因为年轻或者是一种乡下人的朴实和狡猾。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索洛维约夫心里也没底,他知道军队这一次撤退,直接往德勒斯登方向而去,也是因为莱比锡的丟失。
战场上没能够得利,联军的部署又比较分散,法国人又都在靠近当中,各方面的情况都极端不利。
这个时候,也只有开溜了。
俄军这边的士气就不是很高,索洛维约夫虽然是色楞格团的团主,也算是继承他岳父这一脉的一些象徵性的兵权,可是还是更愿意和掷弹兵在一起,这里面至少有两个团以前他都在那里服役过,还是很有感情的。
甚至他又遇到了伊戈尔
“经歷这么多战斗,这里也都是些新面孔了。你倒是不赖,现在也当上了军士,要是当上少尉,那也算是个军官老爷了。”
“您这么说.我也是运气好,老傢伙们因为伤病没有归队的太多,我这样的老兵就算是能当个军士,也就是凭著手里的步枪和刺刀。还有啊,大人,以后还是少打点这样的窝囊仗,要是在博罗季诺那样,我们损失了很多人,但是大家还都有精气神儿!要是这样,就在那里乾等著,最后要不是我们那边的大人让我们加入战斗,怕是还更糟糕。”
“我听说了,你们的新旅长摆出来散兵线虚张声势,装作自己一个旅是一个师,让法国人在散兵线前面退却。这倒是用兵的好办法,尤其咱们的步枪打的又快又准。”
“光是打死几个法国佬也没用,要是能打贏才好。像是大元帅还在的时候,我那会儿还是新兵,但是团里面听说跟著他老人家出征,也都觉得自己能打贏。在巴尔干跟著大人您的时候,我们把十万土耳其人都给赶到河里去淹死,这辈子就没打过这么痛快的仗。”
虽然说这个数,伊戈尔说的总是有些夸张。
索洛维约夫倒是愿意听他抱怨,老兵当中,跟自己混的熟,还愿意讲话的已经不多了。
连莫斯科团的队伍当中,也充斥著不少新面孔,甚至可能是他在华沙的时候补充过来的新兵。
而且伊戈尔还没说完,甚至说的可能还是大实话。
“要是把司令部里的德国佬都给赶走了,没准我们还能打胜仗,倒是您那些当参谋的德国佬,他们还算有本事的,结果一个个都回家了。这真没有道理可讲!”
显然他也很是不满,也是通过跟自己的老长官讲话来发泄怨气。
“但现在就是这样,你只管好好打仗,到了巴黎我们才算是结束,要不然我那个亲戚,皇上的妹夫,他就不会消停的,总是会变出来军队和我们好好的打一架。”
“要这么说,您跟皇上也是亲戚了?”
当兵的说到这里,难免也会吹口哨。
虽然“沙皇小父亲”在他们的心目中地位很高,不过开他玩笑总在军队中算是可以的,只要不是那种攻击性的话语。
要这么说,倒也没错,索洛维约夫和玛利亚也有著甩不掉的情人关係
至於以后自己的儿子长大了,要娶了沙皇的女儿,结成亲家,现在还不能说,毕竟孩子们都还小,也只是有个订婚的意向罢了。
伊戈尔倒是没说亲戚的事情,但是这些新兵,他们要说话的时候,那就是真相了。
“可也就是这样,这层亲戚关係,那要拐了多少个弯呢?”
“是挺远,不过也有近的,尼古拉殿下前段时间跟著您当副官,他可是您从小带出来的学生啊。”
俄语里“学生”的语境,要是养在家里的,可能是“私生子”。
“你们这么说,就有些粗线条了。”
但也没错,尼古拉拿著他的课本,按照他制订的学习计划,至少也还能够明白些道理。而且前段时间在自己身边,也见识了民政和军政的內容,在沙皇的司令部里见识了前线的战况,算是有认识了。
亚歷山大也是担心些问题,除了四弟米哈伊尔年纪小没带来,三兄弟都在这里。
康斯坦丁是自己的辅助没有问题,他一直忠心耿耿,而且无心皇位,他也是心知肚明的。
而尼古拉的话,总是要让他有些见识的。
自己年轻的时候和拉哈尔普先生学的还不够,但是也总是能够掌握一些知识的。
要像是一些人那样,没有做好成为君主的准备,就被推上了那个位置,这样肯定不好。
因此,他才让尼古拉也到这里来。
而弟弟在这里表现也不错,甚至也能够意识到是自家军队调度出了问题。
尼古拉是战场的菜鸟,他能够有这个见识,教育合格且不说,另外一方面大概就是问题真的很大了。
可適合来接任的將领,本尼格森此时赋閒,巴克莱带著后续部队正在赶路,朗热隆去了西里西亚围攻几个波兰人把守的要塞,托尔马索夫看起来是要撂挑子不干,也就给他个地位很高的閒差.
这仗,还是要硬著头皮打下去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