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拿破崙大军撤退灾难的开始(中)
但现在离降雪还有些时日,皮埃尔这天晚上也睡的不好。
也不是因为別的,那个马夏尔中士是看守他们的,居然睡的更死。
不过他肯定是没做过亏心事的老兵,第二天起来以后,在行军途中又和皮埃尔聊了一阵,这才满意的回到他所在的队列当中去。
內伊的第3军当中还有符腾堡的部队,他们过些天就要接管这些俘虏了。
虽说是太后的娘家人,甚至他们家的几个亲王就在俄军中当將军,可是这些人对俄国俘虏就不那么友好了。
可以说內伊把那些法国兵叫走以后,俄国俘虏的生存环境就更恶劣了。
法国人虽然喜欢打家劫舍,而且爱人家的姐妹和女儿,可是他们多少还有些基本的俘虏政策,奥地利人被俘虏了以后,不愿意回家的,还可以留在法国的特定区域里打工。
换成奥地利人和英国人,也可能还讲究一些。
毕竟英国人那里还有个威灵顿,虽然打仗基本靠蹲坑和微操,但是对敌人总是宽洪大量的。
这事儿上不讲究的,西班牙人对法国佬有著对入侵者的痛恨,这倒是也没什么。
可是符腾堡、巴登、萨克森和巴伐利亚这些国家呢?
这几家之间都和俄国皇室有些亲戚,萨克森和俄国有亲的是两个弱小的旁支,他们对於俄国俘虏可就不那么讲究了。
没有看著皮埃尔这人高马大但是戴眼镜,就过来勒索,已经算是他们
当然了,要是换个別人的视角,大概会觉得德国佬有虐待俘虏的传统。
英国人相对来说还好些,但是美国人怎么就这么虐待俘虏呢?
大概,可能,也许,就是因为美国有很多德裔,导致了这个结果。
毕竟带英的大缺大德,那是以后想出鬼点子才出现的。
日耳曼人的大缺大德,那是直接拿来主义的发扬光大。
因此,在法国人撤退的路上,起初吃的苦头还不多的这些俘虏,现在每天也要给枪托和鞭子赶著走路了,但凡要是有些抗拒,或者因为体力不支而掉队。
等待他们的,就是被这些德国佬的刺刀挑死,甚至法国人还愿意找个行刑队或者一两个士兵给你一枪来个痛快的,而不是这样子。
这些人的纪律现在无法维持,法国人大概也不会久了。
与此同时,也准备跟过来的俄军主力,正在平行线上前进。
索洛维约夫在离开小雅罗斯拉维茨以后,突然发了高烧,他自己一度以为要离开军队休养一段时间,不过在医生给他开了一副內服药以后,好了不少。
老西医当中,最不靠谱的大概就是放血疗法和一些奇怪的外用药,倒是內服的东西靠谱的多。
再说索洛维约夫本人在草药学上也有些本领,给他用的也是从中国最近进口的药材。
在他们行军的途中,亚歷山大除了和库图佐夫还有本尼格森通信以外,居然还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
这里面倒是提到了,將来亚歷山大还要派出第二次出使中国的使团。
鑑於他的好友恰尔托雷斯基这个隔壁小波兰实在是太不靠谱,这一次亚歷山大要徵求专家的意见。
索洛维约夫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別管是和女人廝混还是忙正经事,这件事情倒是让他来了精神。
虽然药物一定会起作用的,可是一个人的康復或者说求生的欲望更强,显然也是好事。
只不过马戛尔尼使团访问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中国的皇帝已经从盖章的乾隆变成了丟印的嘉庆,这里面变化也很大。
索洛维约夫甚至趁著隨军行动而又养病的这几天时间里,在马车上写下了他的建议,並且也要通过莫斯科这边转呈给沙皇本人。
至於另外一条,自己的小姨子索菲亚快要到了女孩可以出嫁的年纪,多尔戈鲁科夫家在沙皇面前又颇受宠信,亚歷山大自然也提到了要安排亲事的事情。
虽然他是小瓦西里亲王的妹夫,不过却更年长,因此亚歷山大在询问过索洛维约夫那位岳母的意见时,也顺带要问问他。
自家的事情,索洛维约夫是和正事分开写的。
针对出使中国的问题,索洛维约夫认为应该在中国皇帝的登位周年庆典阶段出发。
要知道,嘉庆已经在位快二十年,虽然中国的规矩跟沙俄是不一样的,可也总要有个由头。
这点俄国外交部就能做好,甚至直接归那位开口就能用字母把人给淹死的小萨尔特科夫亲王直接管理,他被分配去管並不紧急的亚洲事务是失宠,可是这活没有这种专业的大贵族出身事务官来管確实也不太好。
为了这个,索洛维约夫还试著自己念了段《庄子·养生主》里的庖丁解牛。
至少这么多年没人能和自己主动说话,除了有些慢,切口听起来有点怪,还带点申公豹那种大喘气,大概也没什么。
似乎也没什么,看起来还很顺利。
至少自己去的时候,应该也不会像是之前那些人一样出一些外交事故,他是懂带清这些人大概会怎样的,毕竟马中堂收了俄国的银卢布这事儿,俄国档案里確实也有。
而话说回来,俄国军队此时正在沿著几条道路追击拿破崙,就是为了不给他喘息的机会。
从最近俘虏的法国兵的供述来看,他们的军队口粮有限,而且掉队的士兵也很多。
要不是因为自己病倒了,大概索洛维约夫这会儿就要向库图佐夫建议直接发兵和拿破崙在到达维亚济马之前就跟他干。
可这会儿也不是没有其他人去向库图佐夫提出这个建议,显然总司令是不允许的。
再向前继续走的途中,科兰古总也是看到天气开始转冷,就向拿破崙提出了一个他说了很多次的问题。
“陛下,我们的马匹有限,而且想要从这里获取什么物资,也不大可能。是不是要考虑陛下,我是再次建议,要给马蹄铁做一层临时的加固,在冬天到来之前,至少这很有作用。”
“科兰古先生,您想的太多了,我们会在斯摩棱斯克落脚,到那里以后获得充足的补给,至少斯摩棱斯克的损坏程度並没有莫斯科这样严重,而且还有些城墙,俄国军队是主动从那里撤退的,而不是我们打开豁口以后。”
拿破崙还是无视他的想法,而且认为在斯摩棱斯克的军需官已经办妥了他需要的物资。
科兰古也是无奈,大概皇帝陛下本人是在地图上指挥一些看起来也並不存在的军队,法国军队每天都有人掉队,补充在这个时候也跟不上来。
而且他知道,皇帝自己也知道,从斯摩棱斯克出发的一个补给车队,被哥萨克给袭击,损失惨重,这还是在他们撤退以前发生的事情,甚至从此以后斯摩棱斯克要往莫斯科发出物资都是很困难的事情。
这样看来,那里其实也不可能。
而拿破崙此时究竟在做什么?
他似乎是固执的认为,自己能够做到任何事情,大概以为自己是宇宙中心。
就在这里,他又一次拒绝了科兰古的意见。
科兰古看看一旁的劳里斯顿,想和他说一些什么。
他们两个和萨瓦里都当过驻俄国大使,而且冬天还在彼得堡住过,也去过莫斯科,这方面自然比没来过俄国的拿破崙更熟悉。
“陛下这样,看起来是不相信俄国的冬天会怎样。”
“阿尔芒,我们都不好说什么,我是军人出身,和皇帝认识的也早,他的这种性格,我们是很难改变的。他有想要改变这个世界的愿望,但也只愿意听他想要听的,固执的按照他那一套去办。这还有什么办法呢?你我能够做的是什么?你弟弟死在那个炮台地下.”
“先生,您要再说这个了。”
最⊥新⊥小⊥说⊥在⊥⊥⊥首⊥发!
提起弟弟奥古斯特,科兰古的眼神立马就黯淡了下去。
等到回到巴黎,大概他还要给弟弟料理后事,包括他妻子、情人还有私生子的事情。
法国人称呼博罗季诺战役为莫斯科战役,在那里他们的胜利,现在看起来也毫无意义。
对於撤退中的法军来说,他们的士气也越来越差,走在老斯摩棱斯克路上的部队,很快也经过了博罗季诺的战场。
这里的尸体並没有掩埋,拿破崙急匆匆的追击俄军,就留下了这悲惨的景象。
过去了两个月,这里的瀰漫著尸体的腐臭味,看起来也是非常噁心。
人的尸体放一阵就会发臭,这也是不能避免的。
就这个味道,要比秦始皇车上的臭鲍鱼还让人难以接受,要是化为骸骨的,那都算是快的了。
而法国兵现在走在这里,显然他们也无心去管那些残破的工事和白骨露於野的悲惨景象,只能默默的继续向前开进。
而拿破崙本人,似乎对此也並不在意。
但是从经过博罗季诺以后,天气也开始更加恶化,已经开始有了霜冻的跡象,儘管这一切来的比往年要晚一些,但还是来了。
冬將军在这个纬度,大概也只是早来晚来的问题。
在经过这个“光荣”的战场以后,法军的秩序也变的越来越糟糕,一些人已经开始吃倒毙的马匹了。
要不是现在他们是现代的文明人,大概那些法国侨民都要成了.这就更重口味了一些。
至少人还活著,他们就还是文明人,但要是死了,那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俄军一直在南面平行跟进,这样的话法国人也清楚,自己是没办法在南面获得任何的口粮。
由於供给是如此困难,拿破崙的军队当中,也只有近卫军还能够保持口粮充足,甚至走在后面的军队,有些部队连军官都开始断顿了,死掉的马匹就会变成口粮,这也成为了共识。
他们还没有开始主动杀马,已经是最后一线维持纪律的存在了。
说起来,有个光头的军队,最后逼急了也要杀马的。
只不过法国军队没有被包围,大概也没有个察诺沃-宰米谢村这种“皇庄”来成为他们等补给的据点。
很快连这个库图佐夫接手军队的地方,俄国人也要收復了,甚至当地村民回来以后,很快也就恢復了秩序,只不过一些村庄已经被途径这里的法国人又给烧掉了。
一些掉队的俄国兵,赶到这里以后也给集中起来,要是实在赶不上,还可以搭把手建立条补给线,等到后面再坐著跟上来补给物资的大车回到前线去。
俄国军队此时还有秩序,但是对於法国人来说,已经开始逐渐丧失了。
等到要下雪的时候,口粮肯定也要没有了。
而这个时候,皮埃尔的运气还不坏,他们这一个俘虏队走的有些游离於大部队之外,那些符腾堡步兵警惕性也比较差,这么鬆懈的时候,总是会被追上来的別动队给赶上的。
於是,他被昔日的仇人,也曾经是他朋友,在博罗季诺战斗打响之前总算是和解了的多洛霍夫救了出来。
可是和他一起的很多人,再也不能回来了。
一些走的慢的俄国俘虏,在路途上也要被法军和僕从军杀死,直接遗弃在路边。
对於这些別动队来说,掉队的法国士兵,和躺倒在路边的,病饿而死的法国兵和脑袋开的俄国俘虏,就是最好的悲惨坐標了。
再向前走一阵,多洛霍夫和菲格纳,还有费奥多尔·托尔斯泰等“各路豪杰”匯合的时候,也看到了大量的尸体,以及燃烧的教堂和村庄。
“这些法国佬,总说我们是野蛮人。在我看来,他们才是野蛮人,要不然怎么那么愿意决斗呢?”
只不过费奥多尔说这个话没有什么说服力,他自己就是个决斗的好手。
但现在这样,看到了村庄里的教堂燃烧,別动队这些平时纪律很差,总是惹是生非的人,还是决定去救火。
教堂和村民的家里,也许还有什么存粮,法国人又不是本地人,他们大概也不会从地窖和地板下面找到所有的东西。
等到他们靠近了以后,很多人都是要大吃一惊的。(本章完)
也不是因为別的,那个马夏尔中士是看守他们的,居然睡的更死。
不过他肯定是没做过亏心事的老兵,第二天起来以后,在行军途中又和皮埃尔聊了一阵,这才满意的回到他所在的队列当中去。
內伊的第3军当中还有符腾堡的部队,他们过些天就要接管这些俘虏了。
虽说是太后的娘家人,甚至他们家的几个亲王就在俄军中当將军,可是这些人对俄国俘虏就不那么友好了。
可以说內伊把那些法国兵叫走以后,俄国俘虏的生存环境就更恶劣了。
法国人虽然喜欢打家劫舍,而且爱人家的姐妹和女儿,可是他们多少还有些基本的俘虏政策,奥地利人被俘虏了以后,不愿意回家的,还可以留在法国的特定区域里打工。
换成奥地利人和英国人,也可能还讲究一些。
毕竟英国人那里还有个威灵顿,虽然打仗基本靠蹲坑和微操,但是对敌人总是宽洪大量的。
这事儿上不讲究的,西班牙人对法国佬有著对入侵者的痛恨,这倒是也没什么。
可是符腾堡、巴登、萨克森和巴伐利亚这些国家呢?
这几家之间都和俄国皇室有些亲戚,萨克森和俄国有亲的是两个弱小的旁支,他们对於俄国俘虏可就不那么讲究了。
没有看著皮埃尔这人高马大但是戴眼镜,就过来勒索,已经算是他们
当然了,要是换个別人的视角,大概会觉得德国佬有虐待俘虏的传统。
英国人相对来说还好些,但是美国人怎么就这么虐待俘虏呢?
大概,可能,也许,就是因为美国有很多德裔,导致了这个结果。
毕竟带英的大缺大德,那是以后想出鬼点子才出现的。
日耳曼人的大缺大德,那是直接拿来主义的发扬光大。
因此,在法国人撤退的路上,起初吃的苦头还不多的这些俘虏,现在每天也要给枪托和鞭子赶著走路了,但凡要是有些抗拒,或者因为体力不支而掉队。
等待他们的,就是被这些德国佬的刺刀挑死,甚至法国人还愿意找个行刑队或者一两个士兵给你一枪来个痛快的,而不是这样子。
这些人的纪律现在无法维持,法国人大概也不会久了。
与此同时,也准备跟过来的俄军主力,正在平行线上前进。
索洛维约夫在离开小雅罗斯拉维茨以后,突然发了高烧,他自己一度以为要离开军队休养一段时间,不过在医生给他开了一副內服药以后,好了不少。
老西医当中,最不靠谱的大概就是放血疗法和一些奇怪的外用药,倒是內服的东西靠谱的多。
再说索洛维约夫本人在草药学上也有些本领,给他用的也是从中国最近进口的药材。
在他们行军的途中,亚歷山大除了和库图佐夫还有本尼格森通信以外,居然还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
这里面倒是提到了,將来亚歷山大还要派出第二次出使中国的使团。
鑑於他的好友恰尔托雷斯基这个隔壁小波兰实在是太不靠谱,这一次亚歷山大要徵求专家的意见。
索洛维约夫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別管是和女人廝混还是忙正经事,这件事情倒是让他来了精神。
虽然药物一定会起作用的,可是一个人的康復或者说求生的欲望更强,显然也是好事。
只不过马戛尔尼使团访问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中国的皇帝已经从盖章的乾隆变成了丟印的嘉庆,这里面变化也很大。
索洛维约夫甚至趁著隨军行动而又养病的这几天时间里,在马车上写下了他的建议,並且也要通过莫斯科这边转呈给沙皇本人。
至於另外一条,自己的小姨子索菲亚快要到了女孩可以出嫁的年纪,多尔戈鲁科夫家在沙皇面前又颇受宠信,亚歷山大自然也提到了要安排亲事的事情。
虽然他是小瓦西里亲王的妹夫,不过却更年长,因此亚歷山大在询问过索洛维约夫那位岳母的意见时,也顺带要问问他。
自家的事情,索洛维约夫是和正事分开写的。
针对出使中国的问题,索洛维约夫认为应该在中国皇帝的登位周年庆典阶段出发。
要知道,嘉庆已经在位快二十年,虽然中国的规矩跟沙俄是不一样的,可也总要有个由头。
这点俄国外交部就能做好,甚至直接归那位开口就能用字母把人给淹死的小萨尔特科夫亲王直接管理,他被分配去管並不紧急的亚洲事务是失宠,可是这活没有这种专业的大贵族出身事务官来管確实也不太好。
为了这个,索洛维约夫还试著自己念了段《庄子·养生主》里的庖丁解牛。
至少这么多年没人能和自己主动说话,除了有些慢,切口听起来有点怪,还带点申公豹那种大喘气,大概也没什么。
似乎也没什么,看起来还很顺利。
至少自己去的时候,应该也不会像是之前那些人一样出一些外交事故,他是懂带清这些人大概会怎样的,毕竟马中堂收了俄国的银卢布这事儿,俄国档案里確实也有。
而话说回来,俄国军队此时正在沿著几条道路追击拿破崙,就是为了不给他喘息的机会。
从最近俘虏的法国兵的供述来看,他们的军队口粮有限,而且掉队的士兵也很多。
要不是因为自己病倒了,大概索洛维约夫这会儿就要向库图佐夫建议直接发兵和拿破崙在到达维亚济马之前就跟他干。
可这会儿也不是没有其他人去向库图佐夫提出这个建议,显然总司令是不允许的。
再向前继续走的途中,科兰古总也是看到天气开始转冷,就向拿破崙提出了一个他说了很多次的问题。
“陛下,我们的马匹有限,而且想要从这里获取什么物资,也不大可能。是不是要考虑陛下,我是再次建议,要给马蹄铁做一层临时的加固,在冬天到来之前,至少这很有作用。”
“科兰古先生,您想的太多了,我们会在斯摩棱斯克落脚,到那里以后获得充足的补给,至少斯摩棱斯克的损坏程度並没有莫斯科这样严重,而且还有些城墙,俄国军队是主动从那里撤退的,而不是我们打开豁口以后。”
拿破崙还是无视他的想法,而且认为在斯摩棱斯克的军需官已经办妥了他需要的物资。
科兰古也是无奈,大概皇帝陛下本人是在地图上指挥一些看起来也並不存在的军队,法国军队每天都有人掉队,补充在这个时候也跟不上来。
而且他知道,皇帝自己也知道,从斯摩棱斯克出发的一个补给车队,被哥萨克给袭击,损失惨重,这还是在他们撤退以前发生的事情,甚至从此以后斯摩棱斯克要往莫斯科发出物资都是很困难的事情。
这样看来,那里其实也不可能。
而拿破崙此时究竟在做什么?
他似乎是固执的认为,自己能够做到任何事情,大概以为自己是宇宙中心。
就在这里,他又一次拒绝了科兰古的意见。
科兰古看看一旁的劳里斯顿,想和他说一些什么。
他们两个和萨瓦里都当过驻俄国大使,而且冬天还在彼得堡住过,也去过莫斯科,这方面自然比没来过俄国的拿破崙更熟悉。
“陛下这样,看起来是不相信俄国的冬天会怎样。”
“阿尔芒,我们都不好说什么,我是军人出身,和皇帝认识的也早,他的这种性格,我们是很难改变的。他有想要改变这个世界的愿望,但也只愿意听他想要听的,固执的按照他那一套去办。这还有什么办法呢?你我能够做的是什么?你弟弟死在那个炮台地下.”
“先生,您要再说这个了。”
最⊥新⊥小⊥说⊥在⊥⊥⊥首⊥发!
提起弟弟奥古斯特,科兰古的眼神立马就黯淡了下去。
等到回到巴黎,大概他还要给弟弟料理后事,包括他妻子、情人还有私生子的事情。
法国人称呼博罗季诺战役为莫斯科战役,在那里他们的胜利,现在看起来也毫无意义。
对於撤退中的法军来说,他们的士气也越来越差,走在老斯摩棱斯克路上的部队,很快也经过了博罗季诺的战场。
这里的尸体並没有掩埋,拿破崙急匆匆的追击俄军,就留下了这悲惨的景象。
过去了两个月,这里的瀰漫著尸体的腐臭味,看起来也是非常噁心。
人的尸体放一阵就会发臭,这也是不能避免的。
就这个味道,要比秦始皇车上的臭鲍鱼还让人难以接受,要是化为骸骨的,那都算是快的了。
而法国兵现在走在这里,显然他们也无心去管那些残破的工事和白骨露於野的悲惨景象,只能默默的继续向前开进。
而拿破崙本人,似乎对此也並不在意。
但是从经过博罗季诺以后,天气也开始更加恶化,已经开始有了霜冻的跡象,儘管这一切来的比往年要晚一些,但还是来了。
冬將军在这个纬度,大概也只是早来晚来的问题。
在经过这个“光荣”的战场以后,法军的秩序也变的越来越糟糕,一些人已经开始吃倒毙的马匹了。
要不是现在他们是现代的文明人,大概那些法国侨民都要成了.这就更重口味了一些。
至少人还活著,他们就还是文明人,但要是死了,那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俄军一直在南面平行跟进,这样的话法国人也清楚,自己是没办法在南面获得任何的口粮。
由於供给是如此困难,拿破崙的军队当中,也只有近卫军还能够保持口粮充足,甚至走在后面的军队,有些部队连军官都开始断顿了,死掉的马匹就会变成口粮,这也成为了共识。
他们还没有开始主动杀马,已经是最后一线维持纪律的存在了。
说起来,有个光头的军队,最后逼急了也要杀马的。
只不过法国军队没有被包围,大概也没有个察诺沃-宰米谢村这种“皇庄”来成为他们等补给的据点。
很快连这个库图佐夫接手军队的地方,俄国人也要收復了,甚至当地村民回来以后,很快也就恢復了秩序,只不过一些村庄已经被途径这里的法国人又给烧掉了。
一些掉队的俄国兵,赶到这里以后也给集中起来,要是实在赶不上,还可以搭把手建立条补给线,等到后面再坐著跟上来补给物资的大车回到前线去。
俄国军队此时还有秩序,但是对於法国人来说,已经开始逐渐丧失了。
等到要下雪的时候,口粮肯定也要没有了。
而这个时候,皮埃尔的运气还不坏,他们这一个俘虏队走的有些游离於大部队之外,那些符腾堡步兵警惕性也比较差,这么鬆懈的时候,总是会被追上来的別动队给赶上的。
於是,他被昔日的仇人,也曾经是他朋友,在博罗季诺战斗打响之前总算是和解了的多洛霍夫救了出来。
可是和他一起的很多人,再也不能回来了。
一些走的慢的俄国俘虏,在路途上也要被法军和僕从军杀死,直接遗弃在路边。
对於这些別动队来说,掉队的法国士兵,和躺倒在路边的,病饿而死的法国兵和脑袋开的俄国俘虏,就是最好的悲惨坐標了。
再向前走一阵,多洛霍夫和菲格纳,还有费奥多尔·托尔斯泰等“各路豪杰”匯合的时候,也看到了大量的尸体,以及燃烧的教堂和村庄。
“这些法国佬,总说我们是野蛮人。在我看来,他们才是野蛮人,要不然怎么那么愿意决斗呢?”
只不过费奥多尔说这个话没有什么说服力,他自己就是个决斗的好手。
但现在这样,看到了村庄里的教堂燃烧,別动队这些平时纪律很差,总是惹是生非的人,还是决定去救火。
教堂和村民的家里,也许还有什么存粮,法国人又不是本地人,他们大概也不会从地窖和地板下面找到所有的东西。
等到他们靠近了以后,很多人都是要大吃一惊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