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香!”
    “敬茶!”
    “敬天地!”
    佛山叶问堂内。
    《叶问》剧组众人全部到齐,特意在此处准备开机发布会。
    其实剧组的主要取景地在魔都的胜强影视基地。
    就是之前拍《霍元甲》的地方。
    那里拍民国时期的街景,几乎不用搭,就能直接用。
    尤其拍摄《霍元甲》时还特意搭建了“广东街”,一直也没拆。
    稍加改造即可,为剧组节省了许多成本。
    但拍摄归拍摄,宣传归宣传。
    粤省这边宗族气息虽没有被他们作为食物豢养的福建人那么浓重。
    但还是有的,比北方地区要重很多。
    再者,华夏影坛开机盖红布,烧黄纸,祭猪头的习惯,也是从香江传过来。
    甚至还有许多剧组陋习,也是他们那儿传来的。
    就比如最常见的,女人不许坐道具箱。
    片场用的道具箱很结实,不少人都会靠着歇息。
    甚至还有那它当临时桌椅用的。
    若是道具大哥怕把箱子弄坏,或者怕破坏了箱子里边的东西不让坐,那情有可原。
    但香江这边的规矩,是单单不让女人坐。
    不论是倒茶阿姨,还是片子女主,只要是女人,无论年龄,身价,都不让坐。
    说女人脏,阴气重。
    尤其是放武器道具的箱子,更是一点都不让碰!
    直到10年前,不少来大陆拍戏的香江剧组,还因为这规矩时常和大陆女演员闹出不愉快。
    咱们这儿妇女能顶半边天。
    建国时经历了彻底的社会改造,明面上早就抛弃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但南方各地男尊女卑的思潮依旧保持着。
    尤其香江这边,她们不让女人坐箱子,是怕箱子沾上女人的月经血。
    南方这边有一门“功夫”,叫神打。
    类似是结合了金钟罩和请神上身的迷信功夫。
    当年义和团号称自己刀枪不入,练得就是这个。
    说是练神打功后,刀砍斧剁,肉身上都只会留条白印。
    而破这神功的办法,就是用黑狗血抹在刀刃上,一砍一个准。
    而女人的经血则比黑狗血还利害,是最脏最阴的东西。
    沾上后,神打功必破!
    就是纯迷信。
    也是为啥尤其武器箱,更不让女人坐的原因。
    怕不吉利,拍打戏时出片场事故。
    当香江影坛逐渐弱势,大陆影坛缓缓崛起后,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华夏人便将这些陋习抛弃了。
    我多准备些凳子好不好的?
    为啥非要坐道具箱。
    还不是香江人就喜欢搞阶级,故意只给几位主演准备椅子。
    就连主演的椅子都分档次,大小。
    张远也瞧不上这些迂腐的思想,但还得入乡随俗。
    《叶问》剧组几乎是全港班。
    哪怕他是主演加投资人,也得照顾其余大多数成员的想法。
    张远做事的原则很简单,只要能给我赚钱,且不违法,你们想怎样都可以。
    来呗!
    烧香,供果,祭拜磕头。
    众人在叶问像前做足了功夫。
    尤其是张远,毕竟他要演的就是老爷子,不得不敬重。
    得做样,让媒体拍。
    叶家人来了许多,也得做给他们看。
    “很感谢叶准先生对我信任。”
    “让我有这个荣幸,扮演武学宗师叶问先生。”
    “我很年轻,对武学的了解还很浅薄。”
    叶准在旁听了直撇嘴。
    一两个礼拜就把咏春练到了桩功的地步,你要是浅薄,那别的人别干了。
    “幸好叶问先生的长子叶准先生,会以顾问的身份,全程参与电影的拍摄。”
    “为我们提供指导。”
    “希望能通过这部影片,来向全世界宣传华夏功夫。”
    叶准点点头,话说的还是漂亮。
    算给足了我们叶家面子。
    “说的很好。”
    “佛山是武术之乡,诞生过黄飞鸿,梁赞,叶问,李小龙等武术大师。”
    “我们也希望《叶问》这部影片能够将我们佛山武术发扬光大。”
    张远说完,一位当地文化局的主理人出面发言。
    张远在旁边笑边鼓掌,可心里却笑不出来。
    “你们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还真激烈。”
    张远说起影片,都是弘扬“华夏功夫”。
    到了这位嘴里就成了“佛山功夫”。
    而且黄飞鸿……他的出身其实有些争议。
    有说南海县,也就是现在佛山的南海区。
    也有说是番禺县。
    还有说是顺德的……就是吃鱼生的那地儿。
    因为黄飞鸿的成名绝技,其实不是无影脚。
    那是电影里拍的。
    他最早的绝技,是钓鱼棍法。
    很符合顺德这地方的习性。
    为了吃鱼生,顺便练武了。
    近些年“抢名人”大战愈演愈烈。
    阳谷和贝州为了“潘金莲”故乡这个称号都打的满地血。
    因为但凡有一个名人,就能带动当地旅游业。
    还能以此为名,申请许多补助,拉拢投资。
    也难怪这位提起名人,说的都是佛山,而不是粤省了。
    张远听他这么说话,还以为来的是江苏呢,分的那叫一个细。
    其实这叶问堂也不是叶问故居,而是佛山祖庙博物馆特意搭建的。
    买博物馆的票就能参观,算是为园区增加一个卖点。
    所以今天来此地开发布会,除了剧组溯源外,还有当地政府的邀请。
    他们希望能再造出一个类似黄飞鸿的全民功夫ip。
    他们还真赌对了。
    发布会结束,一起吃饭。
    席间,这位文化局的人也在。
    还说佛山当地打算效仿其余城市,也要建影视城。
    现在已经有这个规划。
    非常客气的邀请剧组以后有机会能来捧场拍摄。
    一听这话,张远倒是真有了兴趣。
    特意提溜着酒去敬人家。
    “如果《叶问》拍摄续作的话,我们可以考虑合作。”张远很直接了当的说到。
    “好啊,欢迎你们来。”
    “我们甚至可以一块投资景区,共同发展。”
    张远想到了大胡子和陈诗人的套路。
    拍到哪儿,建到哪儿,将自己的作品和名气折现,换取景区的股份。
    《叶问》还真是继“黄飞鸿”,“方世玉”之后,全国最大的功夫ip。
    号召力绝对足够撑起一家影视基地。
    “以后有机会一块讨论。”
    对方嘴上说着好,但没有进一步的行动。
    张远想了想就明白。
    你片子还没上映,都不知道成绩如何,万一扑了呢?
    还得用成绩说话。
    只要片子火,有的是影视城愿意合作。
    吃完饭,找了家茶楼与主创们进行前期交流。
    导演叶伟性,编剧黄子恒。
    还有武指总监洪金保,以及主演的任达桦,熊戴琳,林家冻,樊少皇全都在场。
    吴惊也按照约定,来到了剧组。
    张远特意找导演,给他要了个还算重要的角色,武痴林。
    这角色有人物高光,死的壮烈。
    同时张远也想着,吴惊近些年扮演的角色,大多有些邪气。
    算扶他回“正道”了。
    片子成本不高,但还算讲究,找了岛国人川井宪次做音乐。
    这位干过《午夜凶铃》和《高达00》的配乐,徐克的《七剑》也是他做的,水平没问题。
    除了配乐,主演团队里也有岛国人。
    池内博之是头回来大陆拍电影,演了位鬼子。
    张远见到他后,赶紧教他说中文。
    “识时务者为俊杰。”
    反正只要见到岛国友人,就得教这句。
    味对了。
    众人对着剧本,导演叶伟性细细说着自己的理念。
    可张远之前就做了功课,看了许多遍。
    他早就明白了这个故事的关键。
    其实故事内容很“旧”。
    叶问打遍全佛山无敌手。
    抗日战争爆发,叶问为了民族大义,与岛国军官对垒。
    最终虽然赢下比赛,但却中了皇军的暗枪,差点身死。
    这不就是翻版的《霍元甲》嘛!
    霍元甲打遍广州,洋人挑衅打擂,为了民族大义上台,结果最终遭遇暗算。
    虽然赢了比赛,但被毒死。
    故事的梗概,几乎一模一样。
    可以说,骨架是雷同的。
    所以叶伟性说自己想搞创新,张远是一个字都懒得听。
    老套路。
    洪金保这边能做的,也不过是将动作设计的更利落,好看。
    还是老套路。
    所以这片子的内容关键点,其实就一个。
    “我想说两句。”
    见导演说的差不多了,张远举手发言。
    “请讲。”
    “关于这部戏,在我的理解中,他其实不是一部功夫片。”
    张远的这个言论,让所有人抬起头。
    不是功夫片?
    洪金保睁大眼睛看向这位后辈,那我在这里是做什么?
    “大家别紧张,先听我说完。”
    “我认为这部戏,他的定位,应该是一部套着功夫外衣的抗日神剧!”
    《叶问》比《霍元甲》强的地方在于。
    《霍元甲》的对手是洋人,列强。
    有仇。
    火烧圆明园谁都记得。
    但《叶问》的反派是鬼子!
    有血仇。
    是华夏民族共同痛苦记忆级别的血仇。
    华夏政府对世界上任何国家发动战争,国内都会有反对声音。
    但唯独只要听说打鬼子,下至八岁顽童,上至八十老妪。
    老头老太太拄着拐都得站起身来吆喝助威。
    谁反对,谁就是汉奸,先崩后问,没有冤假错案。
    八国联军的主要攻击对象,是大清的高层。
    当年火烧圆明园,还有不少帝都百姓带路和顺道“捡漏”呢。
    烧杀的是富人豪强,国公贵胄,与我何干。
    那圆明园的宝贝,不被老外抢,也不是我的。
    我爱国,谁tm爱我呀。
    和鬼子这种共同死敌,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对象。
    《叶问》第一部能够大获成功,其实与《战狼》类似,都是动作片但吃上了爱国饭。
    这点也契合了奥运后与日俱增的民族自信。
    自信,才会感到骄傲,才会真爱国。
    那帮恨国党,其实就是不自信,甚至自卑的人。
    其实《黄飞鸿》,《方世玉》中,也有抗击外敌的情节,渲染了那种民族大义。
    但代入感,远不如叶问打鬼子强。
    看着都解恨。
    只要戳中老百姓的质朴情感,他们其实是很愿意为作品买单的。
    否则“手撕鬼子”之类的电视剧就不会横行多年了。
    “所以我们要加强后半部对岛国人残忍的描写。”
    “着重塑造对立感。”
    “这点就拜托叶导和大哥大了。”张远合掌道谢。
    “还有一点,我会去争取。”
    “尽量让片子在明年的暑期档,最好是8月15或者9月3号上映。”
    “如果实在不行就国庆节。”
    “为什么要这几个日子?”叶伟性推了推眼镜反问。
    “8月15是岛国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日子。”
    “9月3号是抗战胜利纪念日。”
    “要做就做到极致。”
    “宣传时,也要主攻爱国和打鬼子。”
    “次选李小龙之师这个话题。”
    在国外宣传,尤其是欧美国家,李小龙好用。
    但在亚洲大部分地区,包括东南亚和棒国,都是打鬼子好用。
    谁让岛国人那么不做人的。
    幸好池内博之听不太懂中文,否则他们这么说一同,小鬼子的脸非青了不可。
    “好!”叶伟性听完这话,和洪金保对视一样,随后坚定的答道。
    说的有道理。
    果然他很擅长搞宣传,能很敏锐的抓住卖点。
    见他们答应的爽快,张远也很欣慰。
    香江陋习不少,但有一点好。
    这地方他虽然媚英,但他不媚日。
    因为香江当时为英殖民地,在抗战中,英国士兵曾进行过抵抗。
    所以攻占香江后,鬼子照例进行了屠杀。
    尤其不做人的是,专门屠杀战地医生和护士。
    巅峰时期超过160万人口的香江,在鬼子撤离时,只剩下了60万人。
    所以香江人在拍岛国人时,向来是没什么好脾气的。
    一直比较还原。
    不像宝岛,有明显的亲日思潮。
    所以当张远要求添加一些在过审范围内,尽量惨烈的镜头时,对方答应的非常痛快。
    毫无心理压力。
    虽然叶问本人的私生活比较……反正是“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十项全能型选手。
    养外室,抽大烟,收捐。
    但在电影中,必须塑造成一位武学宗师,民族英雄。
    艺术是艺术,史实是史实,得分开看。
    况且历史很多时候,本身都是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拍板了拍摄和宣传思路后,剧组打算拍摄几套宣传照后,便转去魔都正式开机……(本章完)

章节目录

影帝:我谢谢你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翻滚的肚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翻滚的肚皮并收藏影帝:我谢谢你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