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几天,刘茜茜练琵琶时,她的私人老师蒋彦就时常问起张远的事。
    茜茜想着,张远果然利害。
    才几天时间,小露一手,就把那么厉害的老师征服了。
    她倒不嫉妒,羡慕是有的。
    毕竟自己学的很慢。
    每天白天练武,晚上练琴,抽空还得看剧本。
    几乎尽了全力,但进度依旧不如人意。
    莫说完整的曲子,学了这么一阵后,连准确弹出一个小节都做不到。
    导演来瞧过几次,并未表示任何不满。
    反正到时候拍摄都是比个架势就成,有后期配音配乐的。
    老外又不懂,见刘茜茜抱琴的样子有模有样,就已经很满意了。
    那琵琶老师在背后嘀咕老外不尊重华夏传统艺术。
    但好在,小龙女没有因为导演的要求不高,就放松对自己的鞭策。
    只是她也发现了,老师关心张远比关心自己更多。
    还在闲暇时候常拉着他一块聊天。
    见那有说有笑的样子,她都有点酸酸的。
    张远也发现,这老师对自己格外感兴趣。
    但聊着聊着,好似总套话似的问起,他以前是否有练过其他古琴,如阮或者马头琴,月琴等。
    尤其反复询问他是否练过柳琴。
    柳琴,别名土琵琶。
    这种琴的演奏方式,在传统乐器中与琵琶最为相似。
    “不能够啊?”蒋彦得到否定的答案后,摸着下巴不解道。
    “我老师说了。”
    “就算会三弦,没有练过柳琴,也不可能那么快上手琵琶的。”
    蒋彦给自己老师打了电话,说自己发现了一位弦乐奇才。
    老师一听,自己得意门生说这话,那对方一定很厉害喽。
    便仔细询问。
    可在得知对方的详细情况。
    尤其身份是一位年轻演员后,便警惕的说到。
    “小彦啊。”
    “娱乐圈和我们音乐圈不一样。”
    “他们那里水更深。”
    “而且演员演员,人家可是会演的。”
    “别再被骗了。”
    “万一别有用心,另有目的呢?”
    老师的想法也不是没有到底。
    自己学生体健貌端,天赋优异,算是年轻一辈中难得的人才。
    就怕有人假意接近,骗财骗色。
    就算演员钱多,不是骗财。
    难免有想换换口味,尝尝有才艺的女子。
    毕竟张远的学习进步速度太反常了。
    连他老师都没见过。
    生怕自己学生吃亏。
    老师也是一片苦心。
    这种操心劲,才是师父,不光是师傅。
    音乐圈的,心思自然没有娱乐圈的那么复杂。
    尤其在张远面前更显“单纯”。
    张远很快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
    心里很不服气。
    “我能有什么坏心眼!”
    “还怀疑我的目的。”
    “我的目的非常单纯。”
    “不就是想薅点吗。”
    什么老师啊,这么小心眼。
    防人跟防狼似的。
    人和人之间还有没有点信任了!
    如果人人都这样,老子薅谁去啊!
    “您的老师是?”张远也想起,自己与对方相似一场,却还从没问过这个话题呢。
    “我的老师是李光华先生。”
    “恕我孤陋寡闻,这位是?”
    “我们央音民乐系的主任。”
    “哦!”张远这就明白了。
    华夏年轻一代中,琵琶这行里出名的,大半是央音出来的。
    那也就是说,大半得是这位的学生。
    基本统治了这个小圈子。
    “不过我的开蒙老师另有其人。”蒋彦说到这里,露出了骄傲的神情。
    “那又是哪位高人?”见她表情变化,张远也来了兴趣。
    “我从5岁开始,便跟着方锦龙老师学习琵琶。”
    张远:……
    你早说呀,你怎么不早说呢。
    张远差点掉凳,赶忙正色道。
    “其实我以前学过柳琴。”
    “一直向您隐瞒了。”
    “呐,这就对啦!”蒋彦一拍巴掌,果然和老师说的一模一样。
    不一样不行啊。
    张远想着,方锦龙可是泛学高手,会的乐器数量奇多。
    不一定精通,但人家是真会的。
    而且这位先生的专业水平可能会有人质疑,毕竟哪个行业有人出跳,立马会蹦出一堆人来指责贬低对方,而且贬低的方向,无外乎业务和最强大师比,私德与圣人比。
    而且最爱的就是和“死人”比,得是去世大师。
    因为死无对证,怎么样都靠说。
    郭德罡和侯宝林,马三立怎么比……类似这种说法。
    行业里越红的,行业本身市场越小的,越爱内斗。
    在网络时代之前,方老师就是全球巡演的台柱极人物了。
    而且后世玩流量和出圈,人家在业内是这个!
    某种程度上,有点像后期的腾格尔老师,抓了波二次元和网红的反差热度。
    方老师在艺术圈人脉极广。
    这要是给自己捅出去了,再扣个弄虚作假的帽子,那可受不了。
    低调,低调……
    赶紧编个瞎话,让这事变得合理一些。
    张远扶额。
    完嘞。
    为了圆谎,我找时间还得去学一下柳琴。
    之后几天他就很少摸琵琶了,免得在这位老师面前惹是生非。
    训练还算顺利。
    张远感叹没出什么幺蛾子。
    导演感叹他没出什么幺蛾子。
    趁空闲时间,又领着迈扣和克里斯丁这俩白皮逛了逛四九城的角角落落。
    还邀请他们去家里坐了坐,吃了顿。
    他俩倒是对张远家这种中式偏复古的装扮挺感兴趣。
    不过迈扣也抱怨了。
    这么漂亮的家,竟然有电冰箱,电视,空调等家用电器。
    张远听完差点没踹他。
    我家就得是原始社会才行是吧?
    还不许有电器了!
    张远知道,这就是白人佬的刻板偏见。
    同时也是骨子里的傲慢。
    他们就是认为,你们所有白人世界以外的国家,得是郁郁葱葱,山遍地……就是不能工业化,现代化的意思。
    否则就是煞风景,失去了原本的文化风貌。
    这也是老谋子早期的作品,为何在海外那么受欢迎的原因。
    不能说是老谋子的错,但的确取巧了。
    因为影视工业化和特效产业是好莱坞的护城河。
    在这两项上加点的作品,永远不可能得到对方的认可。
    你都影响我核心竞争力了,不光不认可,我还得弄死你。
    只有文艺片,尤其是反应本国腐朽,黑暗一面的作品,才更受欢迎。
    不少地下电影的“大导演”就是这么过来的。
    张远也懒得多和迈扣掰扯,因为这问题的根结不在他,他也只是受到了他们国家文化思潮和上层引导的影响。
    也没有因此再给他俩上强度,吃些“地道小吃”。
    带他们尝了不少各地美食。
    最高级,常被当做国宴使用的淮扬菜他俩兴趣一般。
    倒是xj烤全羊和大串这俩货吃的非常欢畅。
    果然白人还是喜欢更“野蛮”一些的风格。
    到了开机前,克里斯丁出门也有些日子了。
    老家那边也有工作找她,张远估摸着,那部《暮光之城》差不多要来了。
    再加上开拍后男友就没时间陪她玩了,便整理行李回了灯塔。
    回老家前,张远带她去了趟秀水街和潘家园。
    这俩地方,一个出高仿奢侈品,一个出“全新”古董。
    了1000美金,足足买了两大行李箱的a货回家。
    给这妞乐的。
    说到家后要四处送人。
    别以为老外真傻,人家可贼了。
    送人礼物凭啥要买真的,反正别人也不知道。
    而且外国假货少,普通人很少有戒心。
    后来维多利亚,也就是贝克汉姆的老婆去魔都参加活动。
    工作结束后,转头就去了襄阳路,也就是魔都知名的a货一条街,买了一堆假lv带回国。
    也不知道她的哪些好友幸运儿,拿到了这批华夏特产。
    可见不是收入和身价问题。而是白人老外就爱弄虚作假骗人的。
    指责华夏造假的是你,买的时候也是你,这不纯剑嘛。
    张远送拉着一堆假包,和全新元代青瓷,上周的明代成化官窑,公版的清代漆器,来到了帝都机场。
    “张,感谢你的招待,之后在洛杉矶见。”
    克里斯丁与他拥抱道别。
    还想在他脸颊上亲一下。
    但被张远迅速推开。
    这要是被狗仔拍下来,不知道能写多少狗血文章。
    “呵呵呵。”这个行为还把这女人逗笑了。
    “再见了,我害羞的华夏朋友。”说罢便拉着箱子,与助理一同转身离去。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把我当成是害羞了……张远现在很想给她拉到角落,让她知道知道什么是华夏雄风。
    但算了。
    人家男友还傻呵呵的挥手呢。
    再加上这位的性取向……
    回到剧组后没几天,训练期便顺利结束。
    拍了合照,又聚餐一轮。
    与琵琶老师,口语老师,体能训练师等人做了道别。
    单人的动作指导还会继续跟组,所以不用告别。
    刘家母女俩很大气的送了不少小礼物。
    而且送的东西也讲究,都是那种不实用的装饰品,但共同点是,每一样都比看上去要贵得多。
    这也算是送礼技巧。
    因为这些人其实并不怎么缺钱,而且在剧组又捞了不少。
    你送些实用的日用品,来几箱牛奶,饼干,人家要你这个?
    反倒是这种高价纪念品更容易保留。
    毕竟舍不得扔。
    以后每瞧见一次,就会想起来历,从而想起送礼的人。
    从送礼上,就能瞧出华夏人和老美的区别来。
    这边办完“毕业典礼”,转过天来,剧组即将正式开机。
    虽然是白人主导的剧组,但开机这天,依旧选了吉日吉时。
    盖红布,祭猪头,烧长香。
    一切的一切,与张远之前经历过得剧组没有任何区别。
    甚至流程还更复杂一些。
    因为辰龙是香江人。
    李连界之前也常年混迹香江。
    他俩不来一套流程,开工都不放心。
    尤其是动作片演员,本来在片场工作时本就容易受伤出意外,这点心理寄托必须安排到位。
    王家哥俩也都亲自来了。
    平日里一般只有小王到。
    哥俩都来的情况还是不太多见的。
    可见桦宜对这片子的重视程度。
    不过办完开机仪式后,这哥俩就迷糊了。
    倒不是流程有问题。
    迷糊的根源,还是在张远。
    虽然他今天老老实实的没做任何多余的事。
    这种正日子搞事情,以后剧组出了任何问题,上上下下都戳你脊梁骨,他在这种时候都会格外低调,连话都不多说。
    生怕哪句方言,口癖或者谐音得罪人。
    问题出来今天一早来时。
    大家都早早到了,毕竟不能误了吉时。
    老外不懂这些,但辰龙特意关照了。
    不光关照了时间,还有着装。
    万一穿个裤衩,衬衫的,也不像话。
    穿一套白的来也不吉利啊。
    迈扣最后穿着一套带领结的黑西装来的现场,胸口口袋还别了条红手帕。
    有点过于正式了,反而显得有些搞笑。
    来了就得打招呼。
    老外没有那么多复杂规矩。
    见到人后,哪怕是长辈,一般也是直呼其名的。
    关系好的叫小名。
    显尊敬的话,最多在你名字后边加个先生。
    这小子来了后,便挨个问过去。
    “mr.wang。”
    “mr.wang。”
    先问过了俩老板。
    “jackie。”
    “jet。”
    他叫龙叔和老李,都是直呼英文名的。
    “crystal。”
    他与刘茜茜点头问过。
    随后来到了身穿深色外套的张远面前。
    “张远大哥!”
    辰龙:……
    李连界:……
    什么玩意?
    所有人都转过头来。
    刚刚听到了四个字正腔圆,发音精确无比的中文字。
    导演也傻了。
    管我都喊导演,或者喊名字。
    别人也都是说英文名的。
    怎么到他这里还整出中文来了。
    关键还播音腔,特别正式。
    还大哥?
    你对我的人做了什么?
    见到驯化成功,张远满意的点点头。
    教会白人懂礼貌可不容易。
    得大棒加胡萝卜。
    捏着他的软肋,同时还教他一些小能耐。
    小龙女见状在一旁抿嘴偷笑。
    “也就他能干出这种事来……”
    王家哥俩也傻眼。
    虽然这白人小子是演员。
    但之前交流时,我们也是当平辈处的。
    那他现在喊张远做大哥,岂不是我们的辈都下来了。
    你们自己愿意当孙子,也怪不着别人呐。
    反正王家哥俩现在觉得他看人都是鹰视狼顾。
    连老外他都敢搞,还有他不敢干的事吗?
    他俩不明白,张远到底做了什么。
    如果是板着脸,闹矛盾,还好解释。
    毕竟这小子也不是啥真和善人。
    但现在这兄友弟恭的状态就很难理解了。
    龙叔反应过来后,朝他挤眉弄眼的笑着。
    张远不怕老外这点,一向很得他心。
    现在都不是不怕老外的问题了。
    是把对方收了小弟。
    所有人都觉得好奇,但也没多问。
    仪式顺利结束后,上午便空闲了下来。
    剧组会在下午正式开机,拍摄一场戏。
    然后晚上再大聚餐。
    第一天一般都比较轻松。
    过得也顺利。
    晚上吃饭时,龙叔还一一发了红包,演员工作人员都有。
    钱不多,算是讨讨喜气。
    不过张远却听到老李在旁嘀咕。
    “发红包还找人拍。”
    张远一瞧。
    果然,龙叔身后跟着个成家班的老哥,拿着dv把发红包,敬酒,龙叔说吉祥话的内容全都拍了下来。
    他明白,这是在塑造形象。
    是有点小心思在,但人家也是真做了的,宣传一下也不过分。
    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做好事不留名。
    总比诈捐,说胡话实在多了。
    张远又看了眼李连界,虽然私下嘀咕,但面上还是笑嘻嘻的,与辰龙连连干杯。
    能当巨星的,果然都是体面人。
    但桌子底下是不是暗流涌动,那就不知道了。
    张远只期望这俩首次同框,别搞出是非来就好。
    可往往天不随人愿。
    第二天一大早,张远刚到剧组,便见到了满脸愁苦的导演罗伯。
    “怎么了?”他趁着还没开拍,化妆前的空挡,和导演聊了聊。
    “张,剧组遇到了一个很麻烦的问题。”
    罗伯愁的直挠头。
    “你们华夏人,都这么小心眼吗?”
    “什么小心眼?”
    罗伯指了指一旁的空地。
    “你们的两位功夫巨星,已经开始抢地盘了……”(本章完)

章节目录

影帝:我谢谢你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翻滚的肚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翻滚的肚皮并收藏影帝:我谢谢你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