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他真我哭
对於宋琦君、赵盼儿她们,这没什么不能说的,因为往后她们基本也只能住在这內城中,轻易不好出去了。
说白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將家人置於皇帝所能看到及控制的地方,便如同质子一般。
皇城司中人基本都是如此,要保证他们对皇帝的绝对忠心,那自然得將他们拿捏死了,否则皇帝如何能够放心。
当然,她们真要是想出去,只在內城、外城逛一逛,有皇城司的司卒跟著,只要她们自己不介意倒也可以。
得知了李勇是入了皇城司任职,这个名头对於宋琦君姐妹来说显得十分陌生,但对於俞敏、赵盼儿两个官家小姐出身的,却是不一样的意义。
俞敏一方面知道这个职务说明了皇帝对李勇的信任和亲近,应该为他感到高兴,但另一方面,这个身份背后代表著的凶险,还有在她父亲那样的文官眼中並不太好的名声,又让她不免会產生一些担忧和抗拒。
只是皇命难违,事已至此李勇无法抗拒,她同样也只能接受。
谁叫她把自己的清白身子都已经交给了这个男人,而且一颗心也完全系在了他的身上,李勇还说过段时间,等自己在这边稳定下来了,就去寻一个忠厚长者来帮忙安排,將她正式迎过门来。
到时候她更是嫁鸡隨鸡,嫁狗隨狗了。???? ???
反倒是在赵盼儿那里,李勇还需多次稍作解释,因为皇城司这个名字对她来说,很容易勾起不好的回忆来。
所以等到晚上,李勇特意来到赵盼儿的屋子,准备跟她好好谈一谈。
赵盼儿似乎也意识到了他会过来,衣服还是穿得整整齐齐,等他敲门时马上就应了,来开门时也是一副坦然的神色。
“少爷,你来啦?”
“嗯,”李勇走进去,看著给她安排的这个小房间,先关心了一下她的生活起居,“不会嫌小吧?”
赵盼儿笑道:“就我一人睡著,怎么会?何况隔壁就是琦君姐姐的屋子,我还可以隨时过去打扰她呢。”
李勇也笑了笑,不再兜什么圈子,直接揭开了话题:“关於皇城司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赵盼儿愣了一下,奇怪道:“少爷怎么这么问,我並不晓得皇城司的事情。”
李勇却低声道:“那你应当记得,当初便是这皇城司的人將你们赵家抄家的。我如今入了皇城司,当能在其中找出更详细的证据来,包括你父亲遗留下来的那封信。”
赵盼儿闻言一震,慢慢抬起头来看著李勇,只见他眼神坚定,心里不自觉就相信了。
她虽然猜到了李勇过来可能会跟她谈这个事情,因为她当初被抄家的记忆里,对皇城司这个名字就没什么好印象,之前听说李勇进入皇城司里,也是不太舒服,只是因为是李勇,所以才能勉强接受。??? ?9???????.c??m ????
却没想到李勇加入皇城司的这里头,还有这样的缘由。
这么说来,他是为了我……
但隨即她又低下头去,轻声道:“少爷,不必为盼儿做到这样……”
李勇摇摇头道:“也是我如今文不成武不就,官家想要用我,便只能如此安排。”
先前那么说,既已让对方有了个印象,现在再往回找补,却也不会让她动摇怀疑。
赵盼儿暗暗一嘆,却不知李勇这般,自己如何才能报答。
当然,以她的年岁,暂时也没法靠著自己来报答,於是又只能將此归於宋琦君的身上。
李勇並不介意她如何想,只要让她知道这一点,往后慢慢潜移默化就是了。
现在先说清楚,也是为了让她不要產生误会,免得日后反倒生出什么波折来。
当然,他虽然进了皇城司,但恐怕接下来主要做的,还是听候赵恆的吩咐,在皇帝跟前行走,而不是什么打探消息、刺探情报或是抄家灭祖之类的工作。
本身皇城司的职务涵盖范围就比较广,赵恆之所以將他留下来,也是因为看重他的潜力,想要好好培养一下。
但李勇现在最被他看重的又是战略方面的眼光,所以肯定要先放在身边,把他脑子里的拿点东西榨乾净了,再另作安排。
……
並没有出乎李勇的所料,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基本就是出入大內,隨时听候赵恆的召见,然后陪他说话,或是在他会见朝臣时旁听。
刚开始还是试探的意思居多,但是渐渐地,隨著李勇展露了自己不仅能够高屋建瓴,还能抠细节地提出意见,甚至帮他们朝会上的討论查缺补漏之后,在赵恆心里他的重要性就又提高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勇算是成为了皇帝的幕僚。
当然,提意见也得小心,不能混入过多主观色彩,也不能暴露自己知道太多的事情,毕竟朝政之事,按照道理来说,他是不能参与进去,也不该知道的。
赵恆允许他旁听,但又不会愿意他知道太多,他也只能儘可能展现出,只是根据现有的讯息来思考的样子,確实是有点不容易。
不过自然,在皇帝眼中他虽然不算是不可或缺,但重要性也是慢慢提升,也许不日就会想著要將他安排出去独当一面的事情了。
毕竟说得再多,也抵不过做出实绩来,赵恆想要的是可用之才,可不是真就在身边给安排一个幕僚,那样的话也不一定要李勇,动嘴皮子嘛,能胜任的人多著呢。
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勇的存在当然也不可能瞒得住。
实际上在面圣之后,他整个人似乎就消失了一样,因为都在內城到宫城活动,所以见过他的人不多,但总会有些嘴上把不住门的宫人將消息传出去。
更不用说,李勇带著家卷一起来东京的事情也早就为人所知,根据宋琦君她们的动向,也能反向推断出李勇去了哪里。
知道皇帝居然將李勇这等少年英杰直接安排进了皇城司中,不少人为之扼腕,他们虽知道李勇没有功名,但就算是到军中去,也比进皇城司那种地方好啊。
不是说他“小赵云”、武功不凡么,这等有勇有谋之人,年纪还轻,正该放在正路上好好引导,怎么能走上那等“邪魔外道”?
在他们眼中,皇城司显然算不上什么正经路子,李勇这显然也是走成了幸进之臣的路。
虽然如果李勇真想要向他们靠拢,他们却又未必会接受一样。
不过事已至此,已经没法改变了,他们对於李勇也只能是恨其不爭中带著几分警惕。
毕竟谁知道这廝到了皇城司以后,会闹出什么动静来。
越是有能力的人,进了那种地方,对他们的威胁可就越大了。
说白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將家人置於皇帝所能看到及控制的地方,便如同质子一般。
皇城司中人基本都是如此,要保证他们对皇帝的绝对忠心,那自然得將他们拿捏死了,否则皇帝如何能够放心。
当然,她们真要是想出去,只在內城、外城逛一逛,有皇城司的司卒跟著,只要她们自己不介意倒也可以。
得知了李勇是入了皇城司任职,这个名头对於宋琦君姐妹来说显得十分陌生,但对於俞敏、赵盼儿两个官家小姐出身的,却是不一样的意义。
俞敏一方面知道这个职务说明了皇帝对李勇的信任和亲近,应该为他感到高兴,但另一方面,这个身份背后代表著的凶险,还有在她父亲那样的文官眼中並不太好的名声,又让她不免会產生一些担忧和抗拒。
只是皇命难违,事已至此李勇无法抗拒,她同样也只能接受。
谁叫她把自己的清白身子都已经交给了这个男人,而且一颗心也完全系在了他的身上,李勇还说过段时间,等自己在这边稳定下来了,就去寻一个忠厚长者来帮忙安排,將她正式迎过门来。
到时候她更是嫁鸡隨鸡,嫁狗隨狗了。???? ???
反倒是在赵盼儿那里,李勇还需多次稍作解释,因为皇城司这个名字对她来说,很容易勾起不好的回忆来。
所以等到晚上,李勇特意来到赵盼儿的屋子,准备跟她好好谈一谈。
赵盼儿似乎也意识到了他会过来,衣服还是穿得整整齐齐,等他敲门时马上就应了,来开门时也是一副坦然的神色。
“少爷,你来啦?”
“嗯,”李勇走进去,看著给她安排的这个小房间,先关心了一下她的生活起居,“不会嫌小吧?”
赵盼儿笑道:“就我一人睡著,怎么会?何况隔壁就是琦君姐姐的屋子,我还可以隨时过去打扰她呢。”
李勇也笑了笑,不再兜什么圈子,直接揭开了话题:“关於皇城司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赵盼儿愣了一下,奇怪道:“少爷怎么这么问,我並不晓得皇城司的事情。”
李勇却低声道:“那你应当记得,当初便是这皇城司的人將你们赵家抄家的。我如今入了皇城司,当能在其中找出更详细的证据来,包括你父亲遗留下来的那封信。”
赵盼儿闻言一震,慢慢抬起头来看著李勇,只见他眼神坚定,心里不自觉就相信了。
她虽然猜到了李勇过来可能会跟她谈这个事情,因为她当初被抄家的记忆里,对皇城司这个名字就没什么好印象,之前听说李勇进入皇城司里,也是不太舒服,只是因为是李勇,所以才能勉强接受。??? ?9???????.c??m ????
却没想到李勇加入皇城司的这里头,还有这样的缘由。
这么说来,他是为了我……
但隨即她又低下头去,轻声道:“少爷,不必为盼儿做到这样……”
李勇摇摇头道:“也是我如今文不成武不就,官家想要用我,便只能如此安排。”
先前那么说,既已让对方有了个印象,现在再往回找补,却也不会让她动摇怀疑。
赵盼儿暗暗一嘆,却不知李勇这般,自己如何才能报答。
当然,以她的年岁,暂时也没法靠著自己来报答,於是又只能將此归於宋琦君的身上。
李勇並不介意她如何想,只要让她知道这一点,往后慢慢潜移默化就是了。
现在先说清楚,也是为了让她不要產生误会,免得日后反倒生出什么波折来。
当然,他虽然进了皇城司,但恐怕接下来主要做的,还是听候赵恆的吩咐,在皇帝跟前行走,而不是什么打探消息、刺探情报或是抄家灭祖之类的工作。
本身皇城司的职务涵盖范围就比较广,赵恆之所以將他留下来,也是因为看重他的潜力,想要好好培养一下。
但李勇现在最被他看重的又是战略方面的眼光,所以肯定要先放在身边,把他脑子里的拿点东西榨乾净了,再另作安排。
……
並没有出乎李勇的所料,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基本就是出入大內,隨时听候赵恆的召见,然后陪他说话,或是在他会见朝臣时旁听。
刚开始还是试探的意思居多,但是渐渐地,隨著李勇展露了自己不仅能够高屋建瓴,还能抠细节地提出意见,甚至帮他们朝会上的討论查缺补漏之后,在赵恆心里他的重要性就又提高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勇算是成为了皇帝的幕僚。
当然,提意见也得小心,不能混入过多主观色彩,也不能暴露自己知道太多的事情,毕竟朝政之事,按照道理来说,他是不能参与进去,也不该知道的。
赵恆允许他旁听,但又不会愿意他知道太多,他也只能儘可能展现出,只是根据现有的讯息来思考的样子,確实是有点不容易。
不过自然,在皇帝眼中他虽然不算是不可或缺,但重要性也是慢慢提升,也许不日就会想著要將他安排出去独当一面的事情了。
毕竟说得再多,也抵不过做出实绩来,赵恆想要的是可用之才,可不是真就在身边给安排一个幕僚,那样的话也不一定要李勇,动嘴皮子嘛,能胜任的人多著呢。
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勇的存在当然也不可能瞒得住。
实际上在面圣之后,他整个人似乎就消失了一样,因为都在內城到宫城活动,所以见过他的人不多,但总会有些嘴上把不住门的宫人將消息传出去。
更不用说,李勇带著家卷一起来东京的事情也早就为人所知,根据宋琦君她们的动向,也能反向推断出李勇去了哪里。
知道皇帝居然將李勇这等少年英杰直接安排进了皇城司中,不少人为之扼腕,他们虽知道李勇没有功名,但就算是到军中去,也比进皇城司那种地方好啊。
不是说他“小赵云”、武功不凡么,这等有勇有谋之人,年纪还轻,正该放在正路上好好引导,怎么能走上那等“邪魔外道”?
在他们眼中,皇城司显然算不上什么正经路子,李勇这显然也是走成了幸进之臣的路。
虽然如果李勇真想要向他们靠拢,他们却又未必会接受一样。
不过事已至此,已经没法改变了,他们对於李勇也只能是恨其不爭中带著几分警惕。
毕竟谁知道这廝到了皇城司以后,会闹出什么动静来。
越是有能力的人,进了那种地方,对他们的威胁可就越大了。